章節目錄第057章舐犢情深
春意融融,花園里綠草茵茵,紅花綠葉交相輝映.
翩翩起舞的彩蝶徜徉在花叢中,嗡嗡作響的蜜蜂藏在花蕊里,兩個胖乎乎,粉嘟嘟的小孩兒追趕著蝴蝶,在園中追逐嬉戲.他們和園中花草一起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享受著春日的暖陽,享受著烽煙戰火背后的安寧.
庭院東邊避風的角落里,一盞華蓋遮住了和煦的陽光,兩邊數十名撐著依仗擋住陣陣微風,還有那隨風吹來的血腥味.眾人環繞之中,白髯蒼首的袁紹靠坐在寬大舒適的軟椅上,透過正前方眾人刻意留下的縫隙,凝神看著不遠處正在追逐打鬧的兩個孫兒,眼神格外慈愛而安祥.
"咳咳咳!"正當他看得入神之際,喉嚨一陣難受,蒼白而僵硬的臉頰上浮現異樣的潮紅.這時,侍奉在側的宦官欲上前幫他捶背,卻被袁紹擺手制止,隨即但見他捂嘴輕咳起來,竭力壓制聲響,似乎生怕咳嗽聲驚動了兩個嬉鬧的孩子,影響他們玩鬧的心情.
其實兩個孩子只有三歲,嬉笑哭鬧都是常有的,根本意識不到他們的爺爺此刻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即便聽到咳嗽聲也不會影響到他們嬉鬧的心情.孩子年幼不懂事,是完全可以原諒的,但袁紹卻懂得這些,是以他不想讓孩子們看到他此刻的樣子,以免嚇著孩子,更不想因為自己生病咳嗽而打擾孩子們耍鬧.春天就應該屬于他們.
除此之外,袁紹近來一直將兩個孫兒留在后花園里,盡管他從不在孩子們面前露面.卻時刻想聽到他們清脆響亮的聲音,不管是哭聲還是笑聲,都是那么的悅耳,令人心醉.而讓孩子們留在后院的另一目的便是,不想讓他們聽到城外的攻城喊殺聲和彌漫在空中的血腥味.不管城外發生了什么,這些都與孩子無關.
這是袁紹最后的愿望,也是對兩個孫兒的美好期望.他不奢望自己生命的最后時光里.能夠享受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卻希望兩個孫兒能夠健健康康,開開心心的長大.不受戰亂之苦,不被自己和他們的父親所牽連,期盼著即將到來的廝殺和紛爭不會殃及到他們.因為他們還是兩三歲的孩子,是真正無辜的.不該承受祖輩和父輩帶來的災難.
然而袁紹心里很清楚,這兩個孩子終究還是會被無辜殃及,因為他們出生在四世三公的袁家,而今更是袁氏皇朝的皇子后裔.這就是命,生而富貴,卻也要背負富貴之后的所有紛爭.就像袁紹自己一樣,出身名門望族,曾經一度雄心萬丈,試圖染指江山.如今這一切都實現了.卻是過眼黃花,君臨天下的背后是無底深淵.
現如今,冀州袁氏一族被逼到了懸崖邊緣.向前一步.便要將祖祖輩輩創下的基業拱手送給他人;后退一步,則是墜入無底深淵,禍及滿門,舉族上下一千余人無一幸免,盡皆化作塵土.
當下,是退是進便掌握在行將就木的袁紹手里.面對進退兩難的局面.要邁出這一步真的很難,其內心的掙扎與煎熬是局外人無法體會的.但這種難以言語的痛苦.袁紹已經整整承受了將近一年時間,也正是這份難以割舍的羈絆,支撐著他一直活到現在.
執念不滅,生機不絕.心愿未了,豈能瞑目
"嗵嗵"的腳步聲傳進閉目養神的袁紹耳朵里,雖然來人尚未近前,袁紹卻從聲響中聽出來人的身份,腳步匆忙而零亂,顯示出其心浮氣躁,內心焦慮不安.
頓時,袁紹暗自嘆息一聲:"遇事慌亂,六神無主,心緒斑雜,如此心智焉能成事譚兒終究還是不夠沉穩,我袁紹后繼無人哪!"
"父親,哦,不,孩兒參見父皇!"正如袁紹所料,匆匆趕來的正是他的長子袁譚袁顯思.也許是因為其父袁紹稱帝時間太短,讓他一時之間還不習慣改口.
袁紹緩緩睜開眼睛,輕飄地看了一眼袁譚,聲音低緩的道:"不必改口了,明天之后為父便不是皇帝了."
"父皇何出此言孩兒愚鈍,以后會改過來的,還請父皇寬宥."袁譚聞聲大驚,誤以為父親是因為他嘴拙而生氣,當即連忙跪拜告罪.可他完全沒有留意到袁紹話里有話,其意圖與袁譚所言簡直就是驢唇對不上馬嘴,根本毫不相干.
袁紹聞言后眼神透著一抹難以名狀的失望,遂慢慢閉上眼睛,靠在軟椅上張嘴吸氣,似乎是胸悶氣短,需要平復一下心神,讓自己平靜下來.
袁譚并不知道父親心里想些什么,權當他胸口又難受了,當即恭聲稟報道:"今日攻城,曹軍又折損了兩千余兵士,我軍傷亡一千余人.剛剛張郺將軍遣人來報,截至今日,曹軍已連續攻城十六天,五萬兵馬折損大半,眼下只剩八千余人了.但是曹軍仍未撤退,傍晚罷戰休兵之后,敵將曹仁依然命令兵士修葺攻城軍械,似乎明日還欲繼續攻城."這是自李利率軍圍攻鄴城以來,袁譚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每天傍晚都要向其父袁紹稟報戰況,說得越詳細越好.
起初,袁譚每天都要親自去城樓察看戰況,而后回來稟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遷延日久之下,他便不再親力親為了,而是命令守將張郺每日派人回來稟明戰況,再由他轉述于袁紹.對此,袁紹心知肚明,卻沒有指責他,.[,!]似乎并不介意此事.這是袁譚的想法.
說完話后,袁譚輕步走到袁紹身旁,將手搓暖之后便開始給父親揉捏肩膀,動作十分嫻熟,似乎之前便已做過多次,儼然是熟難生巧.而這或許就是袁紹近年來一直把他留在身邊的主要原因.
也許袁譚確實不是聰慧睿智之人,心智不夠成熟,做事不夠穩重,可他卻是個極重孝道的孝子.這一點對于為人父母者尤為重要.步入老年之后,父母看重的是子女是否有孝心,而不是子女究竟有多聰明.孝道和聰明與否無關.
"攻城半個月,五萬大軍只剩八千人,這種事情也許只有曹孟德才能做出來."沉默半晌,袁紹終于開口說話了.可是這番話落在袁譚耳朵里,卻讓他頓感莫名其妙,一臉茫然,渾然不知所謂.
語氣一頓,袁紹沒有回頭,卻已猜到自己的兒子肯定沒有聽明白.換做以前,袁紹即使知道他聽不懂也不會解釋,但今天不同于以往.有些事情是該告訴袁譚,否則現在不說,再過幾天恐怕就沒有機會再說了.
"顯思應該知道,為父與曹孟德相識三十多年.在董卓率軍進入洛陽之前,為父和他情同兄弟,年輕時還一起干過很多荒唐事.是以孟德的為人如何,恐怕天底下沒有比為父更了解他的人了.其人心志堅韌,城府極深,做事果斷,心狠手辣.長期以來,為父并不認為自己不如他,甚至于,為父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很鄙視他.這不僅因為他是閹宦之后,還因為他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這一點讓為父深為不恥.
就像你如今看到的場景,為了取信于李賊(李利),他不惜搭上五萬精銳將士的性命,而他自己對此卻連眼睛都不眨一下,整天陪在李賊身邊阿諛奉承,談笑風生.此舉,為父斷然做不到也做不出來,但他曹孟德就能做到,而且絲毫不露破綻.所以,時至今日,為父不得不承認,亂世爭雄之中我不如曹孟德!"
袁譚聞言后臉色煞白,臉頰極度扭曲,神情猙獰,以至于本來給袁紹揉肩的雙手攥得緊緊,骨節咯作響.他本以為自己聽到的都是謠言,天底下焉有將自家基業拱手送于旁人之事只可惜,空穴不來風,他最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內心劇烈掙扎半晌,袁譚深吸一口氣,好不容易鎮定心神,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隨即他佯作懵懂的支吾道:"這孩兒愚鈍,不知父親此話何意"
袁紹聞聲后,雙臂抓緊軟椅的把手,頗為費力的扭頭看著袁譚,語重心長地道:"其實你早就知道,卻始終心存僥幸,不愿意承認,更不想面對而已.我兒心里想什么,為父都明白,但是為父為何這么做,你卻是直到現在仍舊渾然不知."
說到這里,袁紹的情緒有些激動,以致氣息急促,臉上再度浮現一抹異樣的潮紅.緩口氣后,袁紹竭力讓自己的語氣變得溫和一些,久病之中的身體也迫使他不能過于激動,否則此時他還能開口說話,下一刻就有可能徹底閉上眼睛.
"正如我兒心中所想,為父也不想把袁氏基業拱手送給旁人,只要還有一絲機會,為父都不會這樣做.可是我袁家當下的處境如何,天下局勢又如何,你難道一無所知嗎與我袁氏一門千余族人的性命相比,區區一個冀州又算得了什么再好的基業,再大的江山,也沒有我袁家族人的性命重要.命都保不住了,還要江山作甚"
再次被迫停頓下來,袁紹長出一口氣,仰天嘆息道:"癡兒啊,你我父子此刻還能坐在府中敘談,全仗曹孟德拖住李賊,而這些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為父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你們能夠好好活下去,不求你們出將入相,只愿你們能夠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倘能如此,為父心愿足矣!"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ps:衷心感謝:風起云涌1976書友的月票支持,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