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第849章】 唇亡齒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驍騎 >>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849章】 唇亡齒寒

【第849章】 唇亡齒寒


更新時間:2014年10月04日  作者:虎賁中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虎賁中郎 | 驍騎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第860章唇亡齒寒

作者:下載:

誠謝書友的肯定與激勵,大森林zzx書友打賞支持,國慶快樂!

感謝:書友warman7956、lcx700319、逸兒849、書友月票支持,多謝!

陳倉城外西南三十里,崎嶇不平的山路上。

“噠噠”的馬蹄聲響徹山林,數千名騎兵策馬疾奔,后面還跟著上萬名步軍。

整個隊伍前后連綿十余里,宛如一條蜿蜒盤曲的長蛇,徐徐前行。

頗為奇怪的是,這支兵馬除了領先的戰騎之中有一面旌旗,后面行軍隊伍中再無旗幟。而且,隊伍松散,許多兵士腳步輕飄,行軍時身體左搖右晃,深一腳淺一腳地緩緩而行,似是沒有吃飯似的有氣無力。

此外,整個行軍隊伍完全沒有隊形,各走各的,甲胄零亂,衣冠不整,。甚至于,有很多兵士手里竟然連兵器都沒有,兩手空空混在隊伍之中,而領兵將領居然視而不見,置若罔聞。

“呼———!”

深呼一口氣,走在戰騎最前面的錦衣長袍男子手拉韁繩,策馬緩行。只見他鼻翼煽動,仿佛喘不過氣似的,“嘿咻嘿咻”地喘息著,額頭上滿是豆大的汗珠,發髻間還冒著熱氣。

好不容易舒緩氣息之后,他有氣無力地扭頭對身后的文士說道:“好險哪,差點就被敵將趙云生擒,淪為李賊的階下之囚!”

身著儒士長袍的文士也累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一張原本略顯白皙的臉龐通紅如棗。聞言后,他喘息道:“主公所言極是。那敵將趙云端是勇猛異常。眨眼間便將我軍數名將領挑落馬下,若不是張衛將軍拼死抵擋,我等險些便被困在城下無法脫身。所幸,總算是有驚無險。終是逃了出來。”

顯然。這對患難與共的長袍文士便是張魯和他麾下的首席謀士閻圃,后面指揮大隊人馬行軍的將領則是張魯的弟弟張衛、楊柏和楊松等人。

而他們之所以淪落至此。全是拜西涼軍所賜。

整整鏖戰一夜,本來形勢一片大好,卻在最后關頭功敗垂成,這種遭遇令人如何不懊惱?

“李賊可惡。趙云可恨!”

張魯怒不可遏的咒罵一聲,咬牙切齒道:“數萬大軍激戰大半夜,近萬名將士陸續攀上城頭,眼瞅著便要攻陷陳倉城,勝利在望。卻萬萬沒想到,李賊突然出現在城樓上,登高一呼。西涼軍就像發狂似的奮起反擊,使得整個戰局隨之逆轉,大好局面就此終結。更有甚者,偷雞摸狗的趙云所部騎兵早不出現晚不出現。偏偏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從我軍身后殺出,打得我等措手不及,一敗涂地。大好形勢毀于一旦,我不甘心哪!”

眼見張魯如此長吁短嘆,閻圃連忙好言勸慰:“主公息怒,氣大傷身。事已至此,說什么都晚了,惱怒懊悔也無濟于事,還望主公姑且寬心。日后,我等重整兵馬,便可卷土重來。”

然而,勸說張魯之余,閻圃心里也是五味雜陳,感觸良多。隨即,他若有所思道:“昨夜一戰,我軍從一開始便搶得先機,占據絕對優勢,兩個時辰之內便攻上城樓。由此不難看出,西涼鐵騎擅長野戰,沖鋒陷陣不在話下,卻不善守城,因為昨夜駐守陳倉城的西涼軍大多是戰騎。但不得不承認,西涼軍確實勇猛異常,戰力驚人。在我軍陸續登上城頭的情況下,西涼將士卻并未退卻,反而拼死抵抗,其間沒有一個人畏懼怯戰,更無人臨陣脫逃。戰斗意志之頑強,實為屬下生平之僅見。”

說到這兒,閻圃語氣一頓,絲毫沒有注意到張魯已然神色不悅,思量著繼續說道:“這是屬下從此戰之中的觀察所得,西涼軍的弱點便是善攻不善守。與此同時,屬下還發現李利在西涼軍中擁有常人無法想象的威信與影響力。像昨夜這樣力挽狂瀾之舉,恐怕也只有李利才能做到,西涼將士將他視若神明,完全是戰神的化身。

他沒有現身之前,西涼軍雖然勇猛彪悍,卻并非不可戰勝。但他出現之后,整個西涼軍恍如脫胎換骨般煥然一新,戰斗力驟然上升至極致,與主公麾下的護教衛隊相比毫不遜色。最可怕的是,護教衛隊僅有萬余人,而李利麾下的西涼軍卻多達數十萬之眾。如此多的堪比護教衛隊的兵馬,儼然是一支虎狼之師,難怪天下群雄無人能與之正面抗衡。此外”

有感而發的閻圃不經意地抬頭,卻意外看見張魯面色陰沉,神情極為不悅,似是正要發怒。這一發現,令閻圃驟然驚醒,話音戛然而止,再不敢繼續說下去了。

與此同時,閻圃連忙告罪道:“主公息怒,在下失言了。在下并不是刻意恭維李利,而是就事論事,據實而言。這對我等以后再與李利作戰很有裨益,完全可以針對西涼軍的弱點采取行動,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方可取勝。此戰過后,我等便要和西涼軍長期對抗,這就迫使我等不得不有所準備,尋求取勝之法。兵法有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因此我等首先要了解西涼軍和李利,而后才能打敗西涼軍。在下所言皆是出于肺腑,請主公明鑒。”

張魯聞言神色稍緩,卻仍然語氣不善的沉聲問道:“既然你對李賊如此細心觀察,不知有何發現?你不妨說說李賊其人如何,我等又當如何打敗他?”

“這”閻圃驚疑不定地看著張魯側臉,心中百感交集,既想推卻不言,又想趁此機會勸說張魯一番,勸他盡早改變態度,不能再和西涼軍繼續對抗下去了。

“既是主公詢問,在下便直言相告。李利其人,剛而堅韌。智而狡猾,善于謀而后動,不動則已、動則必勝,堪稱文韜武略的梟雄。而且。李利極有識人之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膽放權。近年來對西涼各州郡大刀闊斧的實施新政,并卓有成效。這是有目共睹的,西涼百姓生活明顯好轉,以致三年來很少再有西涼百姓逃往漢中。甚至、、、甚至我漢中百姓還有不少人私自逃往西涼境內,重新安家落戶。這些事,想必主公早已耳聞,心中有數。”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閻圃索性不再看張魯陰沉的臉色,不吐不快地道:“現如今,李利已有四州之地。擁兵五十萬,坐守西都長安,口銜天憲,叱咤風云。威震天下。而我漢中不過是一郡之地,縱然錢糧充足,且有十余萬兵馬,卻仍然無法與西涼軍正面對抗

因此,在下當初便勸阻主公出兵與李利結怨,不僅如此,還應該主動與其交好,如此方能確保漢中太平。但現在雙方已經開戰多時,說什么都晚了,已然無法和解。為今之計,我等只有兩條路可選,其一是聯合益州劉璋共同對抗李利,其二是上表天子請求責罰,并向李利進獻糧草輜重,請求李利回師撤兵。除此之外,我等再無第860章重兵企圖攻打漢中,卻被我張魯迎頭痛擊,一鼓作氣搶占巴郡四縣之地。自此以后,我漢中便與益州劉璋水火難容,屢屢發生摩擦,互相提防至今。”

“至于向李利進獻錢糧輜重,以期西涼軍撤兵,我也并不是沒有想過。可、、、可這么做就意味著我張魯向李利俯首稱臣,等于是主動乞降,如此我張氏一族上百年的基業便要毀于一旦,這讓我如何對張家列祖列宗交代,百年之后有何顏面去見祖父!”

張魯這番話說得十分中肯,可閻圃卻從中聽出許多深意。其一,眼下張魯還不甘心淪為李利的殿下之臣;其二,他很怕死,還想長命百歲呢;其三,他對聯合益州劉璋共抗李利還抱有一絲希望,卻擔心劉璋不肯出兵相助。

想到這里,閻圃打馬上前與張魯并肩而行,低聲道:“主公不必擔憂。現如今我等還沒到山窮水盡之時,暫不考慮向李利妥協,卻可以遣使前往益州,說服劉璋出兵,與我等聯合抗李。畢竟,漢中乃益州門戶,扼守著進出蜀道的咽喉,漢中一旦落入李利之手,那益州便將直接面臨西涼軍的壓迫威脅。這便是唇亡齒寒,如此淺顯的道理想來益州劉璋不會不懂;即使他看不出來即將到來的危機,但益州文武官員之中不乏能人,他們豈能看不出這其中的利害關系?

故此,只要我軍在陳倉城下戰敗的消息傳到益州,劉璋和一眾文武官員必定坐不住了,唯恐漢中失陷后,李利還不罷手,直接揮軍攻取益州。是以,此時我等只要遣使前去益州表明態度,益州劉璋必然出兵相助,因為他別無選擇,只能和我漢中軍一起對抗李利,否則漢中失陷之日就是益州覆滅的開始。”

“說得好!”張魯聞言神情大振,當即大手一揮,放聲道:“如有益州大軍相助,何懼李賊?眾將士加快速度,隨我前去羌道!”

虎賁真誠感謝兄弟們的支持,祝大家國慶快樂,開心快樂,萬事順意!

舉報:/

**作者:虎賁中郎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驍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