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第804章】 草長鶯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驍騎 >>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4章】 草長鶯飛

【第804章】 草長鶯飛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1日  作者:虎賁中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虎賁中郎 | 驍騎 
正文第804章草長鶯飛


感謝:書友warman7956月票支持,多謝!

說完話后,眼見皇甫酈還是一臉迷茫,皇甫嵩終于說出了深藏在心里大半輩子的隱秘。dm

“癡兒,你怎么就不開竅呢?自古以來,我西涼便是龍興之地,歷代帝王多半出自西涼。昔日為父之所以不愿從董卓手中奪走兵權,便是因為我皇甫一族世受皇恩,一旦謀事不成,必遭世人唾棄,讓先祖蒙羞,故此為父才將兵權交予董卓。

不承想,董卓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只圖一時權勢卻無長遠之志,以致功敗垂成。而今李利不過弱冠之齡,卻有世所罕見的雄才偉略,將來必成大事,我兒自當追隨其左右,他日必有一番作為。

而為父已是將死之人,一生所求乃是守護大漢疆域,卻并非劉氏宗族。奈何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為父自知時日無多,臨死前再為漢室略盡綿力,以求不辱忠臣之名耳,僅此而已。”

“啊!這”聽到這番話后,皇甫酈驚得目瞪口呆,內心之驚駭無以復加,無法言表。在此之前,他的確對皇甫嵩頗有微詞,一直認為父親太過頑固迂腐,對漢室忠心耿耿卻不知變通。

曾經有無數次機會擺在皇甫嵩面前:平定黃巾叛亂時手握二十余萬雄兵,閻忠曾勸說皇甫嵩擁兵自立,卻被他拒絕;平定王國叛亂時同樣手握十余萬西涼鐵騎。適時天下已顯亂象,皇甫酈曾勸他早作打算。他仍是不允;董卓進京時,只要皇甫嵩登高一呼,必有所成,可他還是沒有這么做;長安之亂時,只要他挺身而出,統領董卓舊部,仍是大有可為,可他再次退讓了。

為此。世人皆以為皇甫嵩太過愚忠,不知變通,以致于錯過很多次中興漢室的大好機會。倘若他稍稍機變一些,漢室天下也不會淪落至此,這一切都歸功于他的愚忠與固執。可是,誰又知道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出身將門,深受靈帝器重。乍一出仕便是侍郎,而后遷北地太守,自此扶搖直上,平黃巾、撫羌亂、剿王國,被世人公認為東漢名將。殊不知他正是被聲名所累,以至于很多事情別人能做。他卻顧忌太多,偏偏不能做也不敢去做,否則一旦事敗便是聲名掃地,累及全族。

這其中的苦楚一直深埋在皇甫嵩內心深處,從未對人提及。原本以為這個秘密將伴隨自己一生,直至埋入地下。卻不料皇甫酈性格執拗。認死理,一心與李家叔侄為敵,這讓皇甫嵩再也不能置之不理了,索性說出自己深藏已久的秘密。因為他已經預感到自己將不久于人世,此時不說,只怕以后就沒有機會說出來了。否則,任由皇甫酈這種處處與李利對立的趨勢發展下去,將來非但他自身難保,還會連累皇甫一族。

燈光搖曳中,父子二人對視良久,隨即沉默不語,惟有案幾上的油燈“嗤嗤”作響。

足足靜默了半個時辰,皇甫酈變幻莫測的神色終于平靜下來,原本一舉一動中自然流露出來的輕佻之氣似乎在這短短半個時辰之內消弭于無形,整個人突然間顯得穩重許多。

“父親放心,孩兒知道日后該怎么做了,定不負父親厚望,護得族人周全。”皇甫酈心平氣和地恭聲道。

皇甫嵩欣慰一笑,輕輕從案幾上的竹簡下取出一個錦袋,這是時下官宦人家才能用得起的密信袋,也叫錦囊。

隨手交給皇甫酈后,皇甫嵩輕聲道:“為父老了,可你還年輕。適逢亂世,對于你而言,正如時下草長鶯飛的大好時節,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是為父在你送客是寫好的舉薦信,還有一封是為父寫給郭汜的密信,用意便是請他將代為舉薦。眼下漢中戰事爆發,郭汜正領兵與張魯對峙,為父料想不久之后李利便會親率大軍前去征討張魯。屆時,郭汜會將你舉薦給李利,日后你便跟隨李利征戰,此生務必效忠于他,為父相信自己的眼光不會看錯人。若是你敢心懷二志,做下違逆之事,便不是我皇甫嵩之子!”

“諾,孩兒遵命。”眼看皇甫嵩神情絕然,不容置疑,皇甫酈當下鄭重應聲道。

“只是孩兒有些不明白,父親為何要讓郭汜代為舉薦孩兒,為何不請李傕直接引薦呢?”

皇甫嵩聞言后微微頷首,贊許道:“我兒確實機敏過人,為父果然沒有看錯你。呵呵呵!”

笑罷后,他繼續說道:“適才董承雖然含糊其辭,但為父在他的話語中聽出一些陰謀生事的味道。而他們這些人能夠滋生事端也局限在長安城內,因此我隱隱感到長安城近期可能會發生大事。而長安一旦出事,勢必牽涉到李傕,這等李氏家族內部的爭斗,我兒實在不宜牽連其中。李傕其人,文治武功都是上上之姿,奈何家事卻處理得一團糟,其繼室楊氏驕橫潑辣,早年便因這婦人與李利生隙,日后必定還會為此栽跟頭。故而,為父寧愿請郭汜代為舉薦,也不愿你與李傕扯上關系,以免被李利不喜。”

皇甫酈聞言好奇道:“父親的意思是說,李家叔侄二人早有嫌隙,將來會禍起蕭墻么?”

皇甫嵩淡然一笑,搖頭道:“你把李家叔侄二人看得太膚淺了。先前你輕看了李利,認為他純粹是個好色之徒,可是你卻忽略了年輕人有幾個是不好色的。據為父所知,你曾經就看上了董卓的小女兒董婉,只可惜董卓上位后與為父甚為不睦,結果董家那朵金花便被李利摘了去。呵呵呵!”

“呃!這”皇甫酈臉頰微紅地支吾一聲,隨之正色道:“父親取笑孩兒了。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大丈夫在世何患無妻,這世間好女子多得是。”

“你能這么想。為父也就放心了。”皇甫嵩深以為然地輕輕頷首,捋著胡須說道:“之前你輕看了李利,此番又低估了李傕。在董卓獨霸朝堂之時,李傕一直是西涼軍排名第一的西涼上將,即便是呂布再怎么得寵,都奈何不得他。單憑此一節,便不難看出李傕其人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才智不凡。心機頗深,呂布根本斗不過他。

不過,與李傕相比,其侄李利的才智遠勝他百倍。是以,無論李傕怎么折騰,始終都在李利的掌控之內。正因如此,早些年李傕被其侄李利奪走兵權后一直不甘心。還想東山再起,結果李利還沒出手,他就被李玄、李儒和賈詡弄得灰頭土臉,一敗涂地,還連累楊定、胡軫和王方等人相繼喪命。

經此一敗,李傕算是徹底擺正了位置。不會再有非分之想了,也不敢再有其它念頭。盡管他對李利有養育之恩,可李利也一再忍讓包容,從未追究過他的責任。但這并不意味著李利可以無限度一直容忍下去,胡軫、王方和楊定等人之死就是明證。其實這些人都是替李傕受過,也是他的爪牙。如今這些爪牙都被拔掉了。他還能有何作為?

換言之,即使李利仍舊念及叔侄之情,一再包容于他,但李利麾下的一眾謀士卻不會縱容他胡作非為。時至今日,李利麾下戰將云集、謀士眾多,很多他不便親自動手去做的事情,只需稍稍露出口風,自有人替他辦好一些棘手的事情,這其中就包括懲治李傕在內。所以,與其說李家叔侄之間有嫌隙,不如說李傕已經徹底被他的侄兒收服了,所做的每一件事其實都是李利意圖的體現。現如今,李家叔侄二人已是共同進退,配合得十分默契,沒有事情能讓他們之間出現裂痕。只是,隨著李利的地位越來越高,他對任何人都有本能的戒心,即便是李傕也不例外。因此,我兒進入西涼軍,誰來舉薦都不重要,想要獲取李利的信任,還得靠自身本事才行。”

皇甫酈聞言后深以為然地點點頭,隨后父子二人所說的話題便句句不離西涼軍,所有的談話都是圍繞李利展開的。

這一夜,書房里的油燈一直亮著,父子倆徹夜長談。而這一夜的談話內容徹底改變了皇甫酈的命運軌跡,讓他受用終生。原本他在皇甫嵩病逝不久便染疾猝亡,而他體弱多病的長兄皇甫堅壽也隨之病逝夭亡。然而,正是由于皇甫嵩的這一封舉薦信,改變了皇甫酈的命運,以致于他身染重疾時被軍中醫士所救,此后足足為他延續了四十余載的漫長歲月,而他最終立下的功勛卻是絲毫不遜于其父皇甫嵩。

不過,皇甫嵩、皇甫酈父子倆絕對想不到,就在他們天明時各自歇息的時候,距離長安城二十余里的郿鄔正門,一隊五百余人的鐵騎披著晨露疾奔而來,暢行無阻地通過城門,進入驃騎將軍李利的私家宮殿。

而此時,距離婁底原決戰已經過去整整半個月,兩日前傳回李利即將班師回朝的消息。因此,朝中文武百官都推測大軍將在三日后抵達長安,不承想僅僅過了兩日,便有一隊騎兵率先回到長安,而且是直入郿鄔城堡。

伴隨鐵騎一陣風似的呼嘯而過,城門外兩旁的楊柳被勁風掀起,迎著初升的朝陽肆意搖曳。那翠綠翠綠的柳葉隨風擺動中牽動著無數白絨絨的飛絮,飄飄蕩蕩,落入不遠處的護城河中,被潺潺流動的活水帶向遠方,不知歸處。

綠柳扶風,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大雁北歸,燕子歸巢。

這一切都預示著草長鶯飛的季節已然來臨,離家的男人也在這個時候歸心似箭,披星戴月須借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去讀讀)




請進入《》發表您對該作品的建議或者感想。


、、、、、


上一章  |  驍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