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驍騎 >>驍騎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

【第259章】 仲穎隕落(下)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7日  作者:虎賁中郎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虎賁中郎 | 驍騎 
第259章仲穎隕落下

李利聞言坦然一笑,說道:“元忠此前不也從星象上看出來了嗎。細說起來,此事皆因王允之女貂蟬而起,此女端是紅顏禍水。相國雖然死在呂布戟下,實則是死在王允和貂蟬父女二人的算計之中。連環計呀,可真夠毒的!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

李玄接聲說道:“如此說來,這一切都是王允很早謀劃好的計謀。他明面上將貂蟬許配給呂布,私底下卻又將貂蟬獻于相國,從而讓相國和呂布父子反目成仇。最后,再借呂布之手,除掉董相國。環環相扣,一女嫁二夫,司徒王允還真狠心,那可是他的親生女兒呀!屬下先前錯看王允了,這種下作的計謀還真不是一般謀士能想出來的!”

“計謀?哼,這也算計謀,我看是陰謀還差不多!”李利頗為不屑地冷哼道。

李玄觀察著李利的神色,輕聲問道:“既然主公早已看透王允的心思,那為何”

“元忠是想說我為什么沒有事先告知相國?”李利沉吟道。

李玄恭聲道:“主公明鑒,屬下正是此意。”

李利神情黯淡地搖頭說道:“離開長安之前,我帶著婉兒一起去勸相國。當時我近乎將此事全盤托出,說得明明白白,甚至主動請纓率軍剿殺呂布。結果,相國心存僥幸,固執地認為呂布不會背叛他,信不過我,沒有應允,轉而將我們遣離長安。如此以來,我雖有心助他除賊,可他卻不信任我,如之奈何?”

李玄聞言后。頓時唏噓不已,嘆息道:“原來如此,看來董相國命中注定難逃此劫!恕屬下說句大不敬的話,董相國不死,天下無人敢稱雄。然而,他這一死,天下只怕從此就徹底大亂了。各鎮諸侯將再無忌憚,徹底無視朝廷號令,各自擁兵自立,再也不受朝廷約束了!”

李利深以為然地點點頭。沉吟道:“王允自以為他殺死了董相國就能挽救大漢江山,殊不知此舉才是真正斷送東漢王朝的昏昧之舉,純屬書生意氣,異想天開。他總是把董相國視為國賊,當做禍亂天下的根源。實際卻是一葉障目,鼠目寸光。只要董相國不死。便如懸在天下各鎮諸侯頭頂上的一柄利劍。讓他們縱有妄自尊大之心,也不敢表現出來,只能將此念藏在心底,還得遵照朝廷號令辦事。如今倒好,董相國一死,這些諸侯便如脫韁的野馬再也不受約束。肆無忌憚地擴張地盤,大亂之世由此開啟啊!”

李玄點頭附和李利之言,隨之頗為顧慮的說道:“亂世降臨,天下會越來越亂。但是。王允老謀深算,而呂布驍勇善戰,他們二人湊到一起,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對于我軍而言,他們這對組合威力不小,往后只怕頗為麻煩哪!”

李利聞言搖頭笑著道:“元忠高看王允的智謀了。他在董相國面前俯首稱臣兩三年了,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相國幾次想要殺他,卻終因有所顧慮,沒有下定決心除掉他,以至讓他茍延殘喘地活到現在。而王允其人,一輩子沉溺宦海,擅長官場爭斗,深諳為人處事之道,但他根本不懂兵事。此次設計殺掉董相國,那是他被逼得無路可走,狗急跳墻之下想出來的陰謀詭計。所以我說他這只能算是陰謀而不是計謀,原因便在于此。而今,他把持朝政,呂布執掌兵事,那就是一個不懂兵事的文士和一個有勇無謀的武夫相結合,此等莽漢匹夫,何足為懼?”

李玄聞言為之一怔,隨即沉吟道:“仔細思量之下,正如主公所言。那王允雖有些智謀,卻是退無可退的權宜之計,不惜拿他自己的女兒做犧牲品,從而保全他的三公地位和身家性命。可憐他的親生女兒貂蟬縱有傾國傾城之姿,經此一遭恐怕也是聲譽全毀,名節掃地,終生幸福毀于一旦。此后,天下諸侯縱然是慕名而來,卻也是把她視作掌上玩物,一親芳澤之后,便會棄之如敝屣,淪為紅粉骷髏。哎,諸侯爭霸與一女子何干,王允英明一世,遲暮之年卻做下此等孽事,恐怕不得善終啊!”

“呃!”李利驚詫地看著李玄,臉上滿是不可置信的神情,暗道:“李玄真是個烏鴉嘴,這張嘴太毒了,一猜即中,不得了啊!”

暗自揣度之中,李利不禁聯想到后世關于諸葛亮的評價,多智近乎妖。而今,在李利看來,李玄之智已是極為逆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世事人情,胸有錦繡,腹藏韜略。當為世間奇才!

李利頗為贊賞地看著李玄,揶揄地說道:“此前我一直沒發現,原來元忠也是個惜香憐玉的雅人!呵呵呵!”

李玄聞言俊臉微紅,解釋道:“讓主公見笑了,屬下只是有感而發,別無它意。董相國一死,那王允之女貂蟬必將艷名傳天下,被世人廣為流傳。亂世之中,女子揚名天下可不是什么好事,往后必然淪為眾諸侯競相爭奪的胯下玩物。不過,眼下她在呂布身邊,倒也無礙,至少安全無虞。”

對李玄這番頗具預見性的言辭,李利極為詫異之余,又甚為驚嘆。

某一剎那,李利甚至有種錯覺。如果李玄出生在后世,他也一定是個很了不起的人才,因為他對很多事情都看得入木三分,眼光獨到而長遠,思維縝密,大局觀和預見性極強,極其難能可貴。

浮想聯翩之中,李利微笑著道:“貂蟬艷名傳天下,不過她避身于呂布羽翼之下,卻并非明智之選。呂布此人先殺丁原,隨后投效董相國,而今又殺了相國,再拜王允為義父。如此反復無常的行徑,無疑是自絕于天下。如果王允再死了,哪怕不是呂布殺的,只怕往后再也沒有人能真正相信他。

任何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連續發生在一個人身上,那誰還會與他交往,誰有膽量與他交往。所以相國一死,呂布除了依附王允之外,天下各鎮諸侯絕不會再與他為伍,即便是與他結盟,恐怕都得小心翼翼提防著他,以免重蹈覆轍,引狼入室招來殺身之禍。如此以來,呂布雖勇,但他在這個世上不會再有任何盟友,早晚必亡!”

李玄對李利這番論斷欣然點頭附和,思量著說道:“如今董相國身死,西涼軍群龍無首,旬日之內此訊必然傳遍天下。到那時,軍中將領只怕都是人心惶惶,各自奔命。然則屬下卻認為這是我軍趁機收服一些手握重兵之將領的大好機會。主公意下如何?”

李利沉吟道:“收服軍中將領?倒也是個機會。只是西涼軍經過近兩年的沉寂,軍紀荒廢,很多將士驕橫跋扈,燒殺劫擄,不服管束,人數雖多,但戰力已失,收之無益。眼下真正戰力猶存的軍隊全在五個中郎將和一些實力派校尉手中,但這些人各個都是老奸巨猾之輩,沒有一個好相與的角色。相比我武威軍,恐怕這些人更愿意依附我叔父李傕和王允所代表的朝廷,不到萬不得已之時,只怕他們都不愿意投靠于我!”

李玄頗感無奈地點頭說道:“主公所言極是。只是這樣一來,曾經強盛一時的西涼軍自此將不復存在,支離破碎,從而徹底失去威懾天下諸侯的強大軍力。此后,天下局勢堪憂啊!”

李利神情淡然地說道:“這是必然要發生的事情,我等也無力阻止,隨它去吧。元忠,多派些斥候和細作,密切監視長安局勢,還有駐扎在函谷關和藍田大營的西涼軍動向。另外,飛鷹傳令李暹,征調一萬五千名休屠鐵騎半月內趕來長安與我們匯合,讓樊勇隨軍前來見我。”

“呃?休屠鐵騎乃剛剛組建的新軍,此時征調他們前來,難道主公不準備放棄長安?”李玄驚愕地看著李利,不解地問道。

李利微微搖頭說道:“不,放棄長安城是必然的事情。但是,正如元忠所說,此番西涼軍大亂,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軍力,就能趁機收服一些將領,既而快速壯大實力。眼下我們在葛家坡的兵馬只有三萬余人,兵力過于單薄,威懾力不夠,所以還得調兵增援。一旦休屠鐵騎在半月內抵達長安,與我們合兵一處,那我們就有五萬鐵騎,既而就能對軍中其他將領構成強大威懾力,迫使他們不得不依附于我。董相國麾下的兵馬少說也有三十余萬,只要我們能夠收編其中的兩成兵馬,就能將武威軍的實力翻一番。倘能如此,待我們返回涼州時便可與武威郡的守軍李暹所部形成東西合力,兩面夾擊,既而一舉平定涼州。元忠,不必多言,立即傳令去吧。”

“諾,屬下領命。”李玄見主公心意已決,當即不再多言,躬身領命離去。

待李玄離開大帳后,李利獨自坐在大帳中沉思良久。

董卓一死,真正的亂世就來了。值此重大轉折之際,武威軍何去何從,前路又在何方,這些全憑他來掌舵,必須慎重考慮,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上一章  |  驍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