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人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曲青花瓷,書盡江南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文藝人生 >>文藝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曲青花瓷,書盡江南風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曲青花瓷,書盡江南風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9日  作者:離狂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離狂 | 文藝人生 
吧內搜索

搜標簽

0回復貼,共1頁


歲月靜好6

看書的同時不要忘記點擊一下右上角簽到

起點

吧吧規1.0:

這一條新聞一出,立時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吳德英在娛樂圈風風雨雨這么些年,名字早已深刻在諸多大眾的心里,雖然因為職業和年齡的緣故,平時不怎么彰顯,但地位高高掛在那里,而這樣的預言不僅僅使得顧陽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也使得他和劉晚婷的名氣暴漲,迅速攀升到了網絡測覽器搜索榜前十位。

他的第一目的達到了。

劉晚婷的首支單曲試聽量暴漲,并且得到了不少的好評,而身為對手的顧陽,也陷入了能否做出優秀古風音樂的質疑之中。

風波乍起,論戰再度開始。

而在網絡這個無聲無煙的戰場里,顧陽的微薄一直沒有作應答,靜的就像是一灘死水,無論網上爭論的如何厲害,他始終沒有做出回應。

十月二十九日,終于,死水蕩起了一絲漣漪。

“十一月一日,古風歌手莫文單曲上線,是在下所作,還希望到時候各位支持。”

這一條狀態很簡短,也很平淡,沒有一點的爭辯意思,更沒有一種爭辯的勢頭,一如顧陽以往的風格,溫和自然。

而就是這樣一條近乎于通知的平淡狀態,卻揪起了數千萬網友的興趣。

他的古風流歌曲,真的是要問世了嗎?

這個少年能否繼續自己的傳奇,在古風音樂里依舊不改他一往無前的沖勢,卷起屬于自己的風暴?

由于顧陽目前的粉絲數量高達兩千萬之多,這一條信息在極短的時間里便如一點墨水沾在宣紙上,飛快的傳遞開來,無數人的目光聚集在了那里,一時間連吳德英的語言風波都淡了下去。

現在的顧陽,無論是名氣還是實力,都得到了華夏整個樂壇乃至于大眾的承認,只是欠缺了一點資歷而已。可以這樣說,即便選擇的歌手沒什么名氣,默默無聞,但只要在大眾面前宣布說,那個歌手的歌曲是自己所作,那么那名歌手將會在極短時間內引來百萬人以上的關注度!

這種號召力,就算是華夏樂壇里的幾棵常青樹音樂人,也達不到這種效果。畢竟他們可沒有顧陽詩人,網絡作家和音樂人三重身份的加成,以及對方身為年輕一代標桿性人物的人氣。

也正是因此,吳德英才會想出這么一個招數,借用著他的名氣來拔高劉晚婷。

但吳德英沒有想到的是,自己費心費力,在那么一個環境下聲稱不看好顧陽,好不容易拉來了媒體的關注,結果卻因為顧陽的不理會,讓急速升騰起來的名氣又落了下去。

這就像自己一擊重拳飛過去,希望能有好的效果,結果對方理都沒理他,自顧自走開了,拳頭落空的感覺讓胸腔十分惡心。

為了保持自己的目標成功,也為了不輸了那個賭約,在媒體問及這個他對古風的看法時,他不得已再次重申了一番的預言,希冀能再次引發大眾的關注度。

幾次三番之下,許多網友也覺得不對勁了。

即便他們不知道他們兩人背后的故事,但從吳德英的言語中,這些人也感覺到,事情似乎變質了。

面對著吳德英給自己身上戴的帽子,顧陽對此依舊是不理。

直到十一月一日,莫文單曲。

早晨十點多,一棟裝飾古樸的房子里。

今年五十六歲的胡正行在自己收藏室里,小心翼翼的把玩著手頭上的汝窯瓷器。

這是廣件傳承自北宋的汝窯天青色小盤,造型秀美,釉面蘊潤,高雅素凈,擁有著汝窯瓷器的獨特風采,存世量極少,即便是以胡正行華夏收藏家協會會長的身份,也僅僅有著這么有限的一個如今存世的汝窯大多是被國家博物館收藏了,可謂是珍稀之極。

在胡正行五十多年的生涯中,最愛的瓷器唯有這美名為“宋瓷之冠”的汝窯了,無論是釉色,還是器型都是那么完美。

在微黃的光色下,他拿著手巾慢慢的擦拭手上瓷器的表面,眼中閃過一絲熱愛。

“真是好東西啊,值得一輩子收藏。”

不知道是多少次從嘴里說出這句話,又靜靜看了一會兒,他輕手輕腳的把汝瓷放進了玻璃柜里,起身打開收藏室的門,外向離開。

而在哼著小曲的步伐中,他的耳邊突然傳來了一曲悠然的琴聲。

那是他從兒子房間傳來的音樂。

曲聲悠然,頗有著一股東方意蘊之風,聽起來讓人身心俱宜,讓他的腳步立時就頓住了。

這旋律不錯,只是沒聽過,難道是新出的古風曲子嗎?

胡正行正想著,歌手那淡然動人的聲音伴著音樂聲傳遞了出來,渲染了他的心扉。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聽完一段曲子,華夏收藏家協會會長立時就愣在了當場。

這……

這不是說的瓷器嗎?

“釉色渲染仕女圖韻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縷飄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又聽完了一段,他的心里確定了自己的判斷,清新自然的歌詞讓他不由的定在了那里,細細品味著曲中的美好意境。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

在瓶底書漢隸仿前朝的飄逸。

就當我,為遇見你伏筆。”

這一段唱完,胡正行的心不由的搖擺起來。

這說的,不就是汝窯嗎?

身為汝窯的愛好收藏者,他猶然記得汝窯的資料的,在當初汝窯燒制出來時,宋徽宗曾經有言: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因此天青色便成了汝窯的欽定顏色名,而這首古風歌曲,明顯就是在唱汝窯啊!

這是何等的才華,才能將汝窯瓷寫的如此美麗,而且還含帶了濃郁的江南風味?

大才,簡直就是大才!

經歷了多年滄桑的心不禁顫抖起來,這是多年都未曾經起伏過的心潮,他不禁打開了兒子胡未強的房門,顫抖著聲音出聲問道:“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胡未強的神色一怔,顯然不太適應自己父親外露的激動心情,猶猶豫豫的吐出了三個字:“青花瓷。”

“是誰寫的歌?”

“顧陽。”

說出詞曲作者的名字,三十歲的胡未強臉上不禁露出一絲敬佩,補充了一句,“就是那個寫出梁祝的天才少年。”

網絡上,肯花瓷的風暴悄然席卷而起,悠揚的音樂聲洋洋流轉,醉了萬千網友的心。

真的是,太美了。

他們從未聽過如此動人的旋律,第一次感覺到,原來古風歌曲可以如此的美好動人。

與之醉然的,還有無數的樂評人。

這些人如饑似渴的等待著顧陽的新曲問世,想要評價這首古風流歌曲,結果當《青花瓷》真正出來的時候,他們卻發現,自己片刻之間卻無法做出評價了。

一如少年之前的《梁祝》,讓人一遍難以琢磨出里面的滋味,只能重復著聽了一遍又一遍,想品出里面的全部意蘊來。

終于,等一篇樂評冒了出來。

但并非是任何一個知名樂評人的,而是古風詩人高就的。

他的樂評標題是《一曲青花瓷,書盡江南風》。

“有幸聽聞顧陽先生要入足古風流歌曲,我一直在期待,希望能得到一首好曲,果然,顧陽先生正如他的才名一般,從未讓人失望過,《青花瓷》就這樣橫空而出,帶給我一種全新的感受。

這是一篇絕佳的古風流歌曲,江南煙雨,離愁別緒,汝瓷風韻,全然融在一篇詞中,卻不顯擁擠繁雜,正如流水,從歌手莫文的嗓音里涓涓流出,讓人難以自拔。

論意境,《青花瓷》宛然是一出煙雨朦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動之間依稀可見伊人白衣素袂裙帶紛飛。

論詞句,《青花瓷》正如一幅筆端蘊秀臨窗寫就的素心箋,走筆曲折只因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論曲調,《青花瓷》仿佛微風中靜靜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澗,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環多有不盡之意。

這三者疊加至一處,《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顧自美麗”的青瓷極品,洗盡鉛華,古樸典雅,清新流暢。

一曲青花瓷,書盡江南風。

千載柔釉色,靜等煙雨中。

會員特權搶先體驗

1樓2014032819:18

競價沙發:

首次搶占本貼沙發,競價T豆越多,被超越的難度越大!

我的T豆余額:

還可輸入140字

會員特權搶先體驗

還沒有百度帳號?

0回復貼,共1頁

為興趣而生,貼吧更懂你!或


上一章  |  文藝人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