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唐第一百三十章 很不可思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傲唐 >>傲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章 很不可思議

第一百三十章 很不可思議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17日  作者:唐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唐遠 | 傲唐 
搜小說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更)

所有戰事在第二天接近黎明時候結束。

王思禮部、龐忠部都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幾乎將叛軍前軍、中軍全殲,但攻擊尹子奇部的后軍卻沒取得同樣的效果。在知道田乾真和孫孝哲部迅速潰敗后,尹子奇部也無心抵抗,其部軍心出現動搖,最終變攻為守,全線退縮,繼爾撤退逃跑。高適、呂崇賁、劉光庭部奉楊晞的命令合兵追殺尹子奇部,但依然被尹子奇利用夜色的掩護,率領一萬余軍士成功逃跑。

在追殺到天亮,追出距硤石堡五十里,追丟了尹子奇的殘部后,高適等將又接到了楊晞讓他們回師待命的命令,也就停止了停止,率軍返回硤石堡。

戰果也很快就被清點了出來,共計俘虜叛軍軍士十萬余人,被擊斃的約有一萬五千人,受傷的有近三萬人,余部潰逃。

楊晞也在各將把戰果統計好報告上來后,將最終的戰報以六百里加急送往長安。

除了一部繼續打掃戰場,劉光庭的一萬五千人追剿附近的潰兵外,楊晞令其他將士在硤石堡東面幾里地休整,準備后續行動。

劉光庭的人馬也在后續幾天時間內,殲滅俘虜了數千人馬,并順勢占領了硤石堡附近的一些城鎮。

占領這些城鎮的過程中,并沒發生什么激烈的戰斗,差不多就是唐軍開過去時候,城內的官員就開城投降了。這些城鎮內的官員大部都是原來大唐的官員留任的。他們大多都是在叛軍開過來之際,無力抵抗,被迫與叛軍茍合的。官軍過來之際,他們再次反水。重新歸到大唐的“懷抱”內。不過要是大唐軍隊退卻,這些官員只要留任,他們可能又會再次當墻頭草,歸降叛軍的。

但這些并不是楊晞現在要處置的,對于任何歸降的人,他都會接納并禮待。

也在戰事基本結束時候。延王李玢率領他自己的那數千人馬,趕過來與楊晞會合了。

李玢在接到楊晞的報告,說叛軍已經潰敗之際,還是不太相信的,直到他親自趕到戰場上,看到戰場的情況及數不勝數的俘虜,這才相信他所領的人馬在楊晞的指揮下,已經取得了大捷。

“楊元帥,真沒想到,你指揮大軍這么快就擊敗了叛軍!”在聽了楊晞的簡短報告后。李玢忍不住的驚嘆,他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楊晞心里雖然挺是得意,但并沒在李玢面前表露出任何的驕傲,而是非常中肯地分析道:“殿下,此次我軍能取得勝利,全賴特別行動隊連續一個多月襲擾叛軍之功。讓叛軍沒辦法派出偵騎打探我軍的行蹤,這等于他們失去了耳目,我軍的動向他們沒辦法探知。我軍的攻擊在叛軍未覺察之際發動的,叛軍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就被我軍攻破大營了。孫孝哲被擊斃,田乾真逃跑,叛軍群龍無首,大部投降。我軍能取得這般戰功,是在情理之中。要是這樣的情況下,都不能取得勝利。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話雖然這樣說,但楊晞還是很慶幸,他率軍發動的攻擊沒被叛軍事先偵知,要是早一步被叛軍發覺,做出應對。那怎么也不可能取得這般戰果的,很可能會是一場硬戰,損失慘重的持久戰,鹿死誰手也不知道。這從尹子奇部頑強的抵抗中就可以看出來,叛軍的戰斗力還是很強的。要是孫孝哲和田乾真有足夠的準備,憑著他們麾下十幾萬善戰軍士的強大戰斗力,楊晞相信自己沒可能打的這般順利。

他這次戰役取勝的關鍵和上次攻打陜郡一樣,那就是一個“快”字,以快速的行動能力,在叛軍沒來得及做出反應之時,就發動突襲,這和后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候,希特勒那個小胡子在戰爭開始時候的策略相似,閃電戰打的歐洲諸國毫無還手之力。兵貴神速么!

聽楊晞這樣說,李玢也是挺贊成:“楊元帥說的不錯,我軍能取勝就因為行進速度很快,讓叛軍沒機會做出反應,只能坐以待斃。不過本王還是非常敬佩楊元帥的當機立斷,在趕回陜郡后馬上就決定發動攻擊,準備全殲孫孝哲部。本王可是一直擔心,怕我軍失利,卻是沒想到,楊元帥指揮大軍打了如此輝煌的一場戰役。相信經此戰后,叛軍肯定被嚇破了膽,不敢與我大軍交鋒,叛亂指日可平也。”

看到李玢一副開心的神態,楊晞也不忍心潑冷水,接了一句客套的話:“殿下,此次你是整支大軍的主帥,是在你指揮下,我軍才取得了如此重大的勝利,相信過幾日,陛下就會有嘉獎的詔令送來。末將恭喜延王殿下,首次領軍就獲取了軍功。”

聽楊晞并沒與他爭功,李玢更是歡喜,他也沒傻到與自己的“親生”兒子爭軍功的程度,當下呵呵笑著說道:“楊元帥太謙就了,此戰本王可是沒出過任何力,決定是楊元帥下的,攻擊計劃也是楊元帥與眾將商定的,一切功勞全是楊元帥的,本王可不敢與楊元帥爭功,本王也無臉得朝廷獎賞啊!”

聽李玢如此說,楊晞對他這個生身父親的好感增加了一點,也繼續再說客套話:“延王殿下此話可說的不恰當,殿下是整支大軍的統帥,要是沒有殿下下決心發動這次攻擊,那大戰也不會暴發,更不可能取得如今這樣的戰果。末將可不敢與殿下爭功,相信朝廷定會重賞殿下的。”

楊晞不想在這樣的事上與李玢多扯,在說了幾句客套話,沒等李玢再說什么時,又馬上道:“延王殿下,這次我軍取勝的關鍵是快速攻擊,不過下次攻打洛陽時,這樣的策略是不能奏效的。安祿山肯定猜到我大軍接下來會攻打洛陽,他一定會收縮所有兵力防守,要是我軍在沒集結優勢兵力時候,就著急地對洛陽發動攻擊,那攻擊一定不會奏效的。攻打洛陽,必定會是一場硬仗,我們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才能取勝的。”

聽楊晞如此說,李玢越加的興奮,馬上問道:“那楊元帥的打算就是將士們休整后,馬上就開赴洛陽,準備將洛陽城攻取?本王覺得應該盡快攻打洛陽,讓叛軍沒有時間從容布置。”

在此次開始前李玢可是很擔心,他怕戰事失利,名聲受損,被父皇責罰,落了個“偷雞不著蝕把米”的下場,但在取得了這次輝煌的勝利后又盲目自信起來,覺得叛軍不過爾爾,只要大軍繼續前進,可以輕松將洛陽攻取,最終平定叛亂的,因此言語間透露著掩飾不住的興奮,期待下一場的戰役開始。

“延王殿下,末將覺得現在不應該急著攻打洛陽,”楊晞卻搖頭否定了李玢的提議,“末將覺得,現在攻打洛陽并不是一個很好的建議,雖然我軍連續取得了幾次重大的勝利,但叛軍勢力依然不容小覷,洛陽又是安祿山稱帝的地方,防守兵力一定會非常充足。要是我們現在就揮師攻打洛陽,叛軍一定會傾全力救援,那算是疲憊之師的我軍的損失可能會非常慘重,而且不一定能攻下洛陽。因此末將覺得,現在并不急著攻打洛陽,而應該等其他方向的勤王之師趕過來,在兵力上與叛軍相比不處于劣勢時候,再舉大軍攻打,那樣應該會更好一些!”

這是楊晞現在的真實想法,他并沒打算馬上就率軍攻打洛陽,他的計劃是,率大軍開到洛陽城下,牽制住洛陽城內的叛軍,不讓其逃跑,待各地勤王之師趕到,郭子儀、李光弼部在攻打范陽得手后,有能力抽出兵力圍攻洛陽時候,再集中力量攻擊,爭取將叛亂結束在洛陽。

楊晞相信,在接到郭子儀與李光弼部攻打范陽后,安祿山一定會傾全力救援,史思明與蔡希德的十八萬人馬也馬上會回救范陽。但要是他現在馬上攻擊洛陽,那現在還據守的洛陽的安祿山,很可能放棄救范陽的計劃,令史思明和蔡希德回師洛陽,與他部決一死戰。這樣的話,形勢就很微妙了。

要是史思明和蔡希德、高秀巖的十八萬人迅速回師洛陽,那洛陽的守軍就在近二十五萬,與他所領的唐軍相比,可是占絕對優勢。

洛陽城修建的是無比的堅固,是陜郡城完全不能相比的,城池也非常大,光城門就有十幾座,他這十幾萬人根本不要想在敵方優勢兵力下圍城,即使勉強圍城,也很可能被叛軍各個擊破,落個慘敗的下場。楊晞可不希望樂極生悲這樣的境遇落到自己頭上,他現在更需要“穩”。

不急于攻打洛陽,而是慢慢與叛軍對峙,或許還可以進一步消磨掉叛軍的士氣,分化叛軍內部的力量也不一定。叛軍都是由原來的大唐軍隊構成,在兵威重壓下,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人選擇投降也有可能。要是最終逼的安祿山投降,讓洛陽城避免戰火的涂炭,那是最好的事,畢竟這樣的戰爭中,死亡的都是大唐的軍民。

聽楊晞這樣說,李玢想了一下后,也表示了認同:“楊元帥,本王認可了你的想法,我們還穩一點為好,省得忙中出錯,給叛軍有機可趁。”

“末將非常感謝殿下的理解和支持!”楊晞對李玢笑笑,又感慨了句:“希望北方的戰事已經打響,郭子儀、李光弼部能將范陽攻下!”

相鄰的書:


上一章  |  傲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