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唐第三十二章 準備主動進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傲唐 >>傲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準備主動進攻

第三十二章 準備主動進攻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08日  作者:唐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唐遠 | 傲唐 
搜小說



上一章:

下一章:

楊晞的預感很快變成了現實,在抵達潼關的二十幾天后,李輔國終于忍不住來過問潼關的軍務了。

“楊元帥,末將有一些不情之請想與元帥說,”楊晞的元帥行轅內,李輔國很恭敬地對楊晞說道:“還請元帥體諒末將的苦衷!”

“李監軍有什么事就盡管說吧!”大馬金刀坐在上座的楊晞,面帶笑容地看著站在下面的李輔國。

李輔國臉上也盡是笑,說話聲音非常恭敬:“末將負有監軍之責,按朝廷律制要隔一段時間向朝廷報告潼關軍務,只是末將不曾涉足潼關軍事,對潼關一帶的軍事布防一無所知。末將知道元帥已經將一切事都布置妥當,什么事都不需要末將操心,但末將職責所在卻不敢不向元帥提要求:讓末將也分擔一些軍務,以免朝廷責罰末將疏于職守,還請元帥理解末將的難處!”

李輔國提這樣的要求楊晞并沒任何的意外。

其實李輔國所提的要求原本就是監軍的份內事,只不過楊晞強橫地不讓李輔國插手軍務而已。

李輔國當然知道楊晞的用意,記著太子李亨吩咐、很有心機的他并沒急著行動。但他已經接到李亨的密封,準備開始行自己的職責了。

不過李輔國卻不知道,他抵達潼關后一舉一動全在楊晞的監視之中。

李輔國不時與長安有密信來往,雖然楊晞并沒去查李輔國發往長安全部密信的內容,但從查獲的幾封上看,這位監軍宦官正是奉李亨之意,在熟悉情況后準備開始行動了。

楊晞能將李輔國所有發出去的密信都截獲,但他并不想這么多,一則怕李輔國或者李亨發現,二者現在李輔國所做的并沒太多讓他擔心的。

聽了李輔國這樣的要求,楊晞也沒拒絕,而是馬上答應:“李監軍這般要求,本帥如何敢拒絕!呵呵,這樣吧,以后本帥送給朝廷的奏本副本送你一份,讓你知道潼關所有的軍事動向。你對潼關的軍事布置有什么意見也盡可以與本帥說,本帥一定會仔細聽你說的。”

聽楊晞避重就輕,李輔國也不意外,他也沒提過多要求,而是馬上向楊晞致謝:“多謝元帥的體諒,那末將先告退了!”

“李監軍請放心,一會本帥就將你需要的資料送過去!”

“多謝元帥!”李輔國說著,再恭敬地施了一禮就退出了楊晞的帥帳。

看著李輔國出去的身影,楊晞無奈地搖搖頭,長嘆了口氣。真的想不明白李隆基為何要在軍中設置監軍,設置監軍真的能直到監督領軍將領的作用嗎?楊晞持否定態度。

想反的人你再監督也是沒有用的,就如安祿山。要避免領軍將領謀反,關鍵還是在軍事制度的改革上,軍、政、民生肯定要分離,將領只管軍,地方官員管政、管民生,并且不能讓一個將領在一個地方呆太久,適當時間必須輪換,這樣才不容易起亂,不容易有謀逆行為發生啊。

后世時候毛太祖就是這方面的高手,楊晞真希望李隆基能穿越過去,向毛太祖好好學習一下。

火藥的幾種配方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后調整到了比較合適的比例,楊晞也令新成立的潼關火藥坊開始大批量制作成品火藥。火藥開始批量制作后,后續那些以火藥為原料的火器也開始試著制作。

開始制作的火藥器當然是工藝簡單的,包括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炸藥包,及簡單的“手雷”。就是用密閉的鐵罐裝填火藥,插上引線后就算成品,使用時候只要點燃引線就可以投擲的簡易“手雷”。

知道,挺容易。有了火藥,制作引線也很簡單。

只要將火藥放水里熬成糊狀,在半干時候以棉線或者厚紙包圈成線狀,不同用途粗細也不同,曬干后就可以用來引燃了。也只經過了簡單的幾天試驗,能保證完全燃燒、能引燃末端火藥的引線就初步制作成功了。引燃速度與里面火藥的量及引線長短有關,只要火藥量充分基本可以保證引燃成功。

楊晞令工匠們在成批量制作引線的同時,也令他們研制可以在一定潮濕環境下點燃的引線,還讓他們琢磨出引線內火藥量與燃燒速度的比例,最終制作出能在雨天使用的引線及不同規格、不同燃燒速度的引線,以用在不同規模的炸藥包及簡易“手雷”上。

楊晞知道,下一場戰爭會在不久的以后到來,他暫時沒時間去進一步研究威力更大的火器,也暫時沒時間研制引信,要是戰爭暴發,只能將這些初級火器投入戰斗中了。

原本潼關已經有十萬人馬,近段時間不斷有勤王之師抵達,朝廷也新募集了一部軍士填充到潼關,這樣潼關的鎮軍人數已經有近十四萬。這些新募集或者新抵達的軍士也加入訓練的陣列中。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將士們各方面的情況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至少組織紀律方面比原先改變了很多。

將士們戰斗力有多少提升這個沒有人敢明確說,畢竟戰斗力要在戰爭時候才能體現出來,但楊晞相信,憑著殘兵敗將就能將潼關城守住的這些軍士,戰斗力在訓練后肯定得到了提升。他早先只守不戰,堅守潼關不出的理念因為軍隊人員的補充及持續的訓練而發生了改變。

叛軍因為受到郭子儀、李光弼等部的打擊而沒多少建樹,安祿山有退守洛陽,甚至放棄洛陽、退守范陽的打算,崔乾佑屯兵十萬于陜郡也只守不戰,幾個月下來沒派大軍攻擊潼關,楊晞覺得他已經可以率軍主動出擊。在留數萬人馬堅守潼關城的前提下,出關作戰,主動進攻,準備奪取陜郡。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這是楊晞一直堅定的理念。只不過此前因為官軍力量太弱,潼關都不一定守得住,他這才止了主動出擊的念頭,并向皇帝李隆基及自己的父親、宰相楊國忠一力建議,全力守住潼關。但現在形勢完全不一樣,潼關守住的同時給予了叛軍以極大的殺傷,麾下將士的戰斗力提高了,而且他還擁有了一種叛軍從來沒見過、極其厲害的武器,火藥及炸藥的研制出來讓他有底氣拋卻以前的理念,想到主動進攻了。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特殊人物要來潼關視察勞軍了。

不是別人,正是太子李亨。

相鄰的書:


上一章  |  傲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