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

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19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圣者晨雷 | 盛唐夜唱 
熱門搜索:

《》全文閱讀

作者:


對一個家庭突生變故的老人來說,失散的家人來見,實在是一件令人歡喜的事情。Du00.coM這甚至可以⊥他忘記此前的一些不,忘記自己曾經的偏心。

信成公主駙馬獨孤明、建平公主駙馬楊說,當年在香雪海得罪了楊氏,后來屢遭楊家姐妹讒言,甚至險些被將女兒遠嫁轉眼就叛亂了的契丹與奚和親。可以說,李隆基一直是不待見這二位駙馬的,但是現在則不然,兩位駙馬來見,讓李隆基異常歡喜。

隨兩位駙馬同來的,還有不少親貴,只不過都是以往受到冷落的那群,手中并無實權,又不得李隆基歡喜,故此大伙就抱成團兒。當初葉暢經營安東商會,投資最為積極的就是他們,而現在各地開辦的各種工場作坊礦山大種植園,他們也十分熱衷于此。

這十年來,他們悶聲發大財,而且與別的權貴置宅京中不同,他們雖然在京中也置產業,但主要產業還是在外地。所以此次長安之亂,京中權貴損失慘重,他們相對來說反倒是受損少的。

人沒事,錢沒少,在這個混亂的時期就是天大好事。

“你們是說……”

“正是,我們愿獻一百萬貫與朝廷。”獨孤明身為這些宗親貴戚的領袖,在見過李隆基,敘了一會兒別后之意,便奉上一個折子,高力士轉呈李隆基,李隆基看過之后吃了一驚。

思念朝廷艱難,身為臣、婿,獻納百萬貫錢以充行在之用……

夾在折子里的,還有一張百萬貫的飛錢,這加蓋了大小十余個印章的飛錢票據,只要提前一個月通知,便可以在一個月后取出其中一半也就是五十貫,再一個月后又能再取出另一半。若無足夠銅錢通寶,則以金銀折抵。

即使長安淪陷的情形下,以李隆基所得到的情報,安東銀行的飛錢除了在最初三天發生擠兌,接下來就穩定,甚至比起平時更加穩定。畢竟戰亂之中,帶一張紙走和帶一堆銅或帛走,哪個更為方便更易隱藏是誰都能想得到的事情

這一百萬貫的飛錢,對倉皇出逃的李隆基來說,實在是雪中送炭。

“這如何使得,你們也受損不小……”

“我等能夠賺取這些錢,最大的倚靠便是朝廷的支持,若無圣人讓我等放手施為,哪來這些錢?如今國家動蕩,處處要錢,犒賞士卒、獎勵忠貞,這些錢總不能讓葉公來出,朝廷與陛下不出,誰出?”獨孤明說到這里,誠懇地道:“臣愚駑,原先并未想到這么多,葉公提點之后,臣才明白。”

又是葉暢……

李隆基聽得這里,很有些無語。

這次葉暢一路掩護他,但在金錢上對他的支持并不多,李隆基初時只道是戰爭中需要花錢,而且商路斷絕,葉暢的收入也極大減少,故此并沒有細想。現在看來,葉暢不是不給錢,而是要借著獨孤明等人之手給錢。

葉暢的目的,仍然是謹慎自持,不令他生出以財收買人心之念。想到葉暢苦心積慮不過就是維護君臣關系,李隆基心中的感動,幾乎要為之落淚。

他可不是從小就無憂無慮的太平天子,只是這些年養尊處優,讓他漸漸荒怠政事,卻并不意味著他看不懂人心人性。葉暢能做到這一步,再與太子、永王等一對比,高下立判。

“只恨葉暢非吾兒也,若葉暢乃吾子,此時吾立刻禪位于他,則再無憂矣。”他感慨地說道。

獨孤明等詫異地對望了一下,沒有想到李隆基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高力士低著頭,暗暗嘆了口氣,方才他就勸諫過,這種話是不能說的,說出之后,就是葉暢沒有什么心,別人也難免記下,等到有用的那一天,這句話要么就是葉暢纂位的依據,要么就是新君治葉暢罪的根源。

“如今朝廷既然有錢,請陛下先將扈從侍衛的賞賜發放了,扈從侍衛拋家棄子,隨天子來此,實是不易。”陳玄禮在旁道。

“那是自然的事情,除了扈從侍衛,前將立功將士也要先發放一些,剩余部分,待朕回京之后補足。”李隆基摸了摸那飛錢,人老了就貪財,特別是在這種情形下,不過他還是分得清輕重緩急,然后又將那錢交給了獨孤明:“朕欲令卿為戶部尚書,為朕理財,這錢如何兌出發放,也由卿一并處置。”

獨孤明愣了一下,這可就是一百萬貫換來了個戶部尚書之職。

換了十余年前的他,這是求之不得的美事,但放到現在,他卻覺得有些棘手。

他苦笑道:“臣乃圣人之婿,為君父分憂,乃是臣之本分,若是臣真為戶部尚書,恐有以錢買官之非議……”

“卿自問能做好這個戶部尚書么?”李隆基問道。

獨孤明想了想,他為人原本就不笨,這十年來沒有圣寵,息了爭權奪利的心思,專心用在賺錢上,跟著葉暢倒是學了不少理財的本領。他自問雖然是比不上葉暢,但只要從葉暢那兒借幾個得力的人手,比起楊國忠之流那是要遠遠超出了。因此他道:“臣雖愚鈍,但這些年隨葉公開礦辦場建農莊,亦頗有一些心得,比起楊國忠之輩是要強的。”

“那就成了,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國家有難之時,正需要汝等盡力。不僅是你,楊說吾婿亦當有職司。”李隆基緩緩地道。

他都說到這種程度,獨孤明、楊說等也不好再拒絕,不過這二位駙馬乃是大起大落過的,倒沒有因此而得意忘形,他二人對視了一眼,口頭上應允下來,心里卻在琢磨,這種事情,必須與葉暢商議,征求葉暢的意見。

不一會兒,玉真長公主與壽安都來了,眾人彼此都是親戚,再見之后,自然少不得一番唏噓。玉真長公主看到來的貴戚足有二十余位,都是在楊氏得寵時不得意者。她不免心中暗暗感嘆,這些人因為不受李隆基寵愛而避開了除夕的政變,當真是因禍得福。

不過她旋即驚覺:這也太巧了吧。

這些幸存下來的貴戚,幾乎全部都與葉暢關系密切,當初葉暢與楊國忠相爭時,他們可是沒少幫葉暢造聲勢

他們毫無例外,都是在過年前一段時間離開長安,有到南山別業中去“靜心”的,有到外地莊園去“巡察”的,也有于脆就是“養病”的。當然,不是說落入安祿山手中的貴戚當中,就沒有與葉暢親善的,可細算起來,葉暢在權貴中最親近也最有能力者,竟然都能脫身。

這不可能是巧合。

不過玉真長公主經歷過的風云太多,因此心里震驚,面上卻不動聲色。只是決定私下里有必要提醒一下皇兄。

大伙都有意回避一些傷心的話題,故此氣氛相當熱烈,漸漸也有幾分長安城中貴戚滿座歡聲笑語的氣象。他們這里歡喜,自然就有人不了,安祿山此時已經退至咸陽,這一路上當真是大發雷霆,尋借口已經連續發作了幾名將領幕僚,其中嚴莊最慘,幾乎每日都要挨他鞭笞,如今已經騎不得馬,只能伏在馬車車廂之中才可以移動了。

田承嗣敗并不讓安祿山意外,他讓田承嗣部為“先鋒”,其實質是使其殿后,掩護自己大軍撤回長安。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田承嗣部只與葉暢軍相持了一日,到夜晚便全軍潰敗。而卓君輔的追擊又是如此于脆,讓他接應田承員的部隊也土崩瓦解,根本沒有機會組織好第二層防御。

這等情形之下,他為了脫身,只能斷尾自保。他將自長安城中征發來的十萬青壯盡數留在后方,自己領著忠于自己的部下飛遁逃,所以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逃回咸陽。

“長安城中有消息么,我軍兵敗的消息,有沒有傳入長安城?”在咸陽稍作喘息,安祿山便問起留在此地的將領。

“大王,長安城中倒沒有什么新消息,我軍兵敗的消息也被我阻住,至少一兩天內不可能傳回長安。”那將領倒是極得力,立刻回應道。

“好,好……你即刻回去,說……就說……”安祿山想了好一會兒,也沒有想到當如何是好,當下煩躁地叫道:“讓嚴莊來,讓嚴莊過來”

他與嚴莊原本的計劃中,田承嗣至少要擋住葉暢五天,有這五天時間,他完全可以從容撤回長安,并且布置好長安的防御,然后再在長安城中行事。

但現在不行,他必須用計。

嚴莊還沒有到,倒是劉駱谷來了,他神情有些古怪,看到安祿山大發雷霆的模樣,便有匈疑。安祿山隱約瞄著一人在那兒,大怒道:“為何進進退退,莫非欲反耶?來人,拖下去,給我打”

他不知是因為受傷還是別的緣故,視力忽好忽壞,其實并沒有看清楚是誰,等劉駱谷被拖下去打向他連聲求饒時,他才明白,自己叫打的是一直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劉駱谷。只是命令已下,此時他不欲更改,更不欲自己視力不行的事情為人所知,當下喝道:“劉駱谷,你是我親信,我一直對你信任有加,你卻也同他們一般進退失據,壞我軍令,打是輕的,若有再犯,定不輕饒”

“大王,實是我有軍情稟報”劉駱谷叫道:“只是見大王有事,故此不敢驚擾,并非我進退失據啊”

“軍情,什么事情?”

劉駱谷一直負責安祿山的情報系統,幫助安祿山結交長安權貴,賄賂拉攏收買,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在安祿山入京發動政變之后,他手中權勢更大,雖然不象嚴莊一樣成為安祿山的謀主,但軍政人事,各方面的事情安祿山都會咨詢他的意見。此時險些挨了打,不僅僅是嚇得他半死,也讓他顏面無光,但聽到安祿山這般問,他也不敢隱瞞:“葉暢兵力來源已經清楚了,大多是筑路工人”

“筑路工人——轍軌?”安祿山頓時明白,然后暴怒:“這如何可能,只是一些挖泥巴抬石頭的,如何就能上陣打仗?”

“葉暢以退伍老兵為骨于,打散布入筑路工人之中,平時只說為了便于管理,以軍紀約束,并且日常以防亂備災為名,屢屢操演——他早有不臣之心,將這些筑路工人安排在長安附近”

“你是說,我的百戰強兵,竟然……竟然輸給了一群泥腿子?”安祿山猶自不信。

這可不是熱武器時代,只要短時間訓練就可以練出上陣殺敵的士兵,冷兵器時代職業軍士與普通百姓的戰斗力相差甚大安祿山很難想象,那些修筑轍軌道路的筑路工人,竟然在兵力相當的情形下,能將他的大軍打敗。

“葉暢兵力裝備精良,就是普通的士兵,亦有半身鋼甲、棉甲,機弩數量極多……”

“他是從哪里得到這些裝備的,別告訴我,那些筑路工人平時便有這些裝備”

“原本是安西、北庭二鎮的裝備,放在大震關武庫之中,兩年之前,葉暢上表請在大震關建武庫,他……他又是早有準備”

劉駱谷說到這里,心中當真是覺得恐懼,兩年之前,安祿山雖然跋扈,但絕對沒有發動政變之意,與太子李亨的暗中合作,也只是相互支持。但葉暢的布局,分明是從那個時候甚至更早就開始了,難道說傳聞中葉暢能預知未來之事是真的?

安祿山同樣意識到這一點,喃喃罵了一聲,就算是劉駱谷離得近,也不知道他罵的是什么。

此刻安祿山心里充滿了悔意,但他也知道,后悔是沒有用的,自從他的部下追殺葉暢起,兩人的關系就休想和睦,而當葉暢到了遼東之后,雙方就遲早要有攤牌的一日。故此,他并不后悔與葉暢敵對,真正讓他后悔的是,從一開始,他就輕視葉暢,自以為得到楊國忠、李亨的支持,便不將已經失了兵權的葉暢放在眼中。

誰能想到,失了兵權的葉暢,其實暗中卻有一二十萬大軍呢

“大王,嚴莊來了。”安祿山心中后悔之時,卻聽得通稟之聲。

他精神一振,如今再也回不得頭,既是如此,那就……一條路走到黑吧

相關作品:

·書友列表

·幫助中心

·聯系站長

·網站地圖

快照時間:2014071900:09:22

.執行時間:1.185秒


上一章  |  盛唐夜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