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最新章節列表 >> 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

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10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圣者晨雷 | 盛唐夜唱 
當前位置:


葉家三房次支的宅院只有前后兩進,原本留著四進的宅基地,但是因為長支的強勢,也在幾年前被長支“押”去。不過現在隨著長支的沒落,劉家也敗滅,因此這宅基地又回到了三房次支。

葉暢站在門口,向門戶正對的巷子另一邊看了眼。

那是三支的宅院,只不過現在已經冷冷清清——在賀知章來訪之后,葉思與陸氏算是親身體會到葉暢的關系網,再也不敢呱噪,而且得了二十錠金銀,對他們來說也算是一筆進益,因此正謀劃著回汴州重整旗鼓去。他們一家人閉戶自守,甚少出來,村子里有關方氏的流言蜚語也因此暫歇。

葉暢也可以光明正大地來登二支的門了。

敲了門,開門的是響兒,一見著葉暢,頓時雙眼變成了月牙兒。

“郎君早啊,郎君可來了,郎君這些時日都忙吧,郎君是不是要見方娘子,郎君……”

甜甜膩膩的“郎君”二字,從她小嘴中連珠一般地吐了出來,聽得葉暢心中酥酥爽爽,忍不住牽起了她的手。

“唉,被那些不速之客絆了好些時日,今天送走他們,才算得空,得來拜見嫂嫂,也看一下響兒,響兒這些天在這邊還好吧?”

“郎君這問得可笨了,當初郎君去長安,前后近三個月,響兒和淳明都是在方娘子這邊,自然住得好啦。”爽兒甜笑著道。

葉暢嘿然一笑,知道自己問了個蠢問題,方氏如此聰明之人,還會對響兒不好么?

賀知章在臥龍谷一住便是十日,每日白天便與葉暢一起,游于群山,他雖然年老體弱,游興卻高,葉暢跟著他出去不免心驚膽戰。不過這個時候文人儒士外出,豈有不帶僮仆者,賀知章帶著數名家仆,凡難行之處,這些家仆便肩背手抬,將他送過去。

十日過后,葉暢的五壇酒已空,再留也留不住賀知章了,他告辭而去,毫不留戀。

二人心中都明白,以賀知章的年紀,不大可能再北上,因此,這一別有可能就是永別。

杜甫也隨之離開,與賀知章不同,杜甫對臥龍谷中的各種機械、建筑更感興趣,無論是水排,還是虹渠,他都看得津津有味。

熱鬧一時的臥龍谷因此而冷清下來。

“聽聞這些時日郎君日日下廚,為那些貴客烹飪,奴卻沒吃到,郎君可真是向著外人!”響兒發了個小牢騷,然后快活地又道:“昨日與淳明他們一起去打了栗子,我們摘了許多大栗,淳明偷吃了不少!”

小姑娘絮絮叨叨的話語中,葉暢已經跨過前院,到了后邊的院子。他咳了一聲,大聲道:“嫂嫂,嫂嫂。”

“進來吧。”

方氏略有些庸懶的聲音傳入耳中,葉暢向響兒低聲道:“響兒,你守在這里,莫讓人偷聽了。”

響兒點點頭,她對葉暢是絕對信任的,知道葉暢與方氏定有要緊的話要說,便拿了一件女紅,帶著針坐在了小院門口。

她如今已開始跟著方氏學做女紅了,不過據葉暢了解,方氏自己的女紅水準相當一般,也是嫁給葉曙之后才開始學習的。

“嫂嫂。”進了門,便看到方氏抱著呀呀學語的小良好,懶懶地靠在壁上,而賜奴起身向他行禮:“叔父。”

將小賜奴也打發出去玩,葉暢拱手,向著方氏行了一大禮:“多謝嫂嫂。”

“謝我作甚?”

“那日若不是嫂嫂發威,只怕我就要大大地出乖賣丑了。在賀公等人面前出丑,聲名必受損。嫂嫂全我聲名,此恩不可不謝。”

“也不只是為你,同樣是為我自家名聲,他們背地里做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想要離間你我,以為我全然不知么?”方氏冷笑了一聲:“我若不做些什么,豈不讓人覺得好欺,那我孤兒寡母的,在村里更沒法活了。”

“嫂嫂早就有這打算,為何不先說與我聽?”葉暢撓了撓頭,那天的情形還真是驚險,他想來想去,就是沒有想到陸氏身份曖昧這事情上來。

方氏白皙的臉上浮起淡淡的紅暈,略微有些自負:“只許你瞞我這個瞞我那個,卻不許我算計你一回?”

“我哪里對嫂嫂隱瞞了?”

“真的嗎?”

而且方氏那微瞇起來的眼睛,葉暢只能舉手投降:“罷了罷了,以后有什么事情,我必不向嫂嫂隱瞞。”

方氏得意地笑了,她出身高貴,只是因為驚變,不得不離開大唐的高層政治圈子,在葉暢身上找了點平衡,讓她心情非常暢快。

這小叔聲名遠揚,可還是被自己占了上風。

“響兒與淳明他們的事情也解決了,讓我不解的是,你為何還要給他們二十鋌金銀?”方氏又問道:“依他們所作所為,便是不象長支那般,也不該落任何好處與他們!”

“終究是四年父子,我終究養在三支四年。”

葉暢的回答不出方氏意外,但還是讓她美眸微凝,目光中閃爍著異樣的神采。

“十一郎,你果然心善。”

“呵呵。”

“不過太心善了也未必好……罷了罷了,這是你的事情。”

話是如此說,方氏心中還是極為歡喜的,葉暢與葉曙一般都是心善之人,但葉暢比葉曙更聰明,也更有擔當。

若他不是心善,又怎么會念著兄弟之情,千里迢迢將葉曙靈柩運回,還冒著奇險,殺了楊富,替葉曙報了部分仇。

“如今事情已了,只等族長開祠堂告祖,便可結束此事。十一郎,此后海闊天空,鵬程萬里了。”方氏又道。

“托嫂嫂吉言,不過現在就有一件煩惱的事情,讓人不知如何處置。”

葉暢原是獨自謀劃未來的,因為一直順利,他也有些低看此時古人的智慧。但先是在韓朝宗那里屢屢被占便宜,又被賀知章婉拒,他便知道,這些古代杰出人物,之所以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絕不是浪得虛名。而方氏那日翻云覆雨的表現,也讓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更多地借助嫂嫂的智慧。

“你說說看。”

葉暢便將自己想借賀知章的聲望影響來印刷,但為賀知章所拒絕的事情說了出來。

“十一郎,你怎么傻了,幸好有賀公,否則你還不知闖下什么潑天大禍來!”

聽得是這么一個緣故,方氏的臉頓時繃緊了,忍不住教訓葉暢道。

“呃……有這么嚴重?”

“你那句段所用的標點,干系重大,乃至決定儒家經典正詣,你如今是什么身份,能做這種事?當初孔穎達在前隋之時舌戰群儒,窮懸河之辯,研先圣之禮,名聞于上,結果呢,卻是群儒延請刺客刺殺于他!若不是楊玄感所庇,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個典故,葉暢略有所知,卻不象方氏曉得的這么清楚。聽方氏隨口出來,不由得咂舌:文人的理論之爭,誰說只是口舌之辯,幾乎都會鬧得鮮血淋漓啊。

“你那句段標點之術,分明是想把持儒道經典之釋意,賀公智遠,一見便知。這等事情,上犯朝廷之禁忌,下引儒林之嫉恨,真不知你一向聰明,為何會做這般自尋死路的勾當!”方氏又埋怨道:“賀公還說錯了,你便成了天下儒宗,也休想把持對儒道經典的釋意,這可是絕人飯碗的事情……”

“嫂嫂!”

葉暢面紅耳赤,忍不住叫了一聲,方氏才意識到,自己幾乎就在將葉暢當小孩子教訓。

她捂著嘴輕輕笑了起來:“十一郎莫怪。”

“我已知道錯了,現在問題是,我非要推廣此物不可……嫂嫂可有妙計教我?”

方氏驚呼了一聲:“你還想推行此術?”

葉暢點頭,方氏從他目光中看到了堅持,心中猶豫起來。

對葉暢,她是極了解的,雖然性子“溫和”,但脾氣卻有些倔,認準的事情,九頭牛也拉不回來。他既然下定了決心,那么即使自己不幫他出謀劃策,他也是要想的。

“這就難了……我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啊。”方氏喃喃地說了一聲:“十一郎,只能給你參謀一番,你想用橫版和標點去印儒道經典么?”

“原是有這個想法,但如今不敢了,我雖然要推行我之道,卻不想被人刺殺。”

“那么釋家經卷呢?”

“儒道勢大不能惹,釋家亦是如此,若我來印釋家經卷,只怕連善直都要出來與我鬧一場。”

說到這里,葉暢垂頭喪氣,這些古人,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各自的主意、各自的利益,想要他們完全按照自己意思去行動,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賀公不允你以此法印他的詩卷,那么想來其余文人,只要稍明事理,也不會允你,你若去印,必引攻訐。詩印不得,文就更印不得,當真是難辦。”

方氏起身思忖,不自覺便把小娘交到了葉暢的手上。小娘與葉暢也是親熱的,在葉暢身上爬來爬去,還努力用自己的手去撕扯葉暢的臉。葉暢也是好脾氣,就任她蹂躪,方氏轉臉看到這一幕,猛然間靈光一動。

“既是這些都印不得,你何不先印其余?”她笑道:“我想到了,你與賜奴、響兒他們說的傳奇!”

賜奴、響兒,包括淳明與新來的六位少年都喜歡葉暢的一大原因,便是葉暢有一肚子的故事對他們說。既有來自大唐本土的土產,亦有來自于《一千零一夜》、伊索、安徒生等舶來品。

“正是,傳奇!”

葉暢也是一拍腿,大唐之時,在晉人的小故事基礎之上,新興起了傳奇這一文體,也就是短篇360118。此時它尚只有雛型,到牛李黨爭之時才最為繁榮,這種新出的文章載體,正合他用!

傳奇這文體還有一個長處,便是便于優伶之輩在酒樓坊市中游唱,這些優伶當中,也頗有能識字者,句段標點,便也有理由:這些優伶雖是識字,學問卻有限,恐怕不解文章真意,故此以標點示之!

而且除了短篇,他還可以寫長篇,反正他有的是故事,若是閑暇足夠,他甚至可以將《三國演義》與《紅樓夢》都改頭換面地抄出來,不過《三國演義》在充滿浪漫情懷的此時應該能大受歡迎,《紅樓夢》則未必。

“不過卻無人能做這些文章啊。”隨即葉暢又有些頭痛。

讓他講故事可以,可是讓他將口語化的故事,寫成文言的傳奇,難度頗大。倒不是不能寫,但一則文采遜色,反失了故事本來的魅力,二來花費的時間精力太多。

“若是十一郎信得過,我可以替你捉筆。”

“嫂子?”

“昔日上官昭容文名盛于一時,奴雖不及她,卻也勉強可觀呢。”

說到這個,方氏露出躍躍欲試的神情,葉暢聽得大喜:“如此甚好!”

兩人商量了好一會兒,最終定下書名為《新世說》,借《世說新語》之名行事,第一卷共是二十個故事,至于哪二十個故事,則由葉暢說與方氏聽,方氏再進行挑選、編撰。

兩人都是雷厲風行的性子,當下葉暢便開始琢磨著第一篇故事為何。琢磨了好一會兒,他突然想到自己在長安城中夜間遇刺之事——那次遇刺雖然沒有明確的兇手,但根據箭矢上的線索,他懷疑是那伙跟著他的胡人所為。遇刺之后,那伙胡人便再沒有出現過,他們的嫌疑特別巨大。

再由那伙胡人想到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安史之亂,葉暢猛然有了一個故事。

“春秋之時,趙簡子大獵于中山……”

方氏原是抿嘴笑著的,這《中山狼》的故事說完,她的笑容卻已經斂盡,目光炯炯,看著葉暢。

“怎么了,嫂嫂,這傳奇不合適?”

“不,很合適,只不過……十一郎,你是不是以安祿山等雜胡為狼?”

她一句話,頓時讓葉暢目瞪口呆,整個人都驚住了。

自己一點心思藏在故事當中,原本以為說得很隱晦,卻不曾想,嫂嫂不僅一眼就看穿,而且甚至還點出了安祿山之名!

難道說,大唐時的女子,一個個都這么強大剽悍?

小提示:按回車[Enter]鍵返回書目,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下一頁。


上一章  |  盛唐夜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