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408章 風云際會暗潮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8章 風云際會暗潮隱

第408章 風云際會暗潮隱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04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圣者晨雷 | 盛唐夜唱 
當前位置:正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對于葉暢來說,與瞿曇巽在今日的相遇,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瞿曇巽在他心目中,也是一個不值得尊重的小人物。

必須承認,葉暢現在的心態,與他剛來這個時代的心態比,有了很大變化。他雖然還對一般的勞動者并無偏見歧視,可對于瞿曇巽這種拙劣的投機者,他實在提不起什么尊敬的興趣,也沒有和他羅嗦的耐心。

一個耳光解決了問題,他便帶著自己的隨從們離開了東門。這記耳光很快傳入剛剛回到長安的李隆基那兒,李隆基聽了只是笑。

“葉暢雖是跋扈,下手總算還有輕重,沒砍了那廝的腦袋。”笑畢之后,他道:“那廝著實惹人生厭,不知進退……不過明日還要勞他為朕解悶,高將軍,你派個人去撫慰一下,讓他好生養息,明日要斗出全力來”

“是。”高力士規規矩矩地應道。

他自己當然不能去,否則就是在展示對瞿曇巽的了。派了個小太監過去,折騰了好一會兒才回來,高力士等得不耐煩,當下問是怎么回事,那小太監憋著笑道:“將軍有所不知,京師里的太學生去尋那些洛陽太學生的麻煩,雙方起了口角,洛陽太學生給人打了一頓,如今正被堵在館驛之中呢。若不是小人去的及時,沒準還要給闖進去再打一頓”

高力士哈的一笑,將消息稟報給李隆基,見李隆基除了聽得津津有味之外,并沒有半點覺得奇怪。高力士心念一轉,想到方才李隆基催促自己派人去撫慰瞿曇巽,頓時明白,李隆基早就料到了這般情形。

這讓高力士心里暗暗驚覺,雖然這位天子近兩年被楊釗等蠱惑,行事越發糊涂,但可不是真糊涂,而只是不愿意耗心耗力罷了。

“葉暢當真會借勢,他如今啊,也不講究了。”李隆基又評價道。

“圣人此言何意,奴婢愚鈍,卻不知曉。”

“今日這樣下來,明天洛陽太學生有十分本領,也只施展得出七分了。”

李隆基這一下猜錯了,葉暢還真不屑對瞿曇巽等人施展這種手段。他對于自己的學生們有十分的信心,畢竟他也了解過一些此時數學的水準,做到一元三次方程就已經是出書論著的大數學家了,而他的這學生,則已經學會用正負開方法解高次方程——原本這方法就是南宋大數學家秦九韶根據《九章算術》中的開方法演進而出的。

而且與因循守舊的國子監算學館不同,葉暢在遼東幾乎可以說是建立了一座數學院,無論是規模還是學識,都遠遠超過國子監了。

大唐天寶十一載十二月十二日,就在各方人士或急切或平靜的心情中來臨了。洛陽太學生挑戰葉暢的消息傳得甚廣,不少人都趕來看熱鬧,甚至有遠自洛陽來者。所以一大早,春明門外便擠了不少人,雖然他們對于這場“挑戰”根本一無所知。

“賣報賣報,今日增刊,算學淺談,助你知曉今日比試……”

陳小二又勤快地出現在人群當中,一大早便挑了個好位置,在這里兜售他的報紙。他也不懂算學,只是會做最簡單加減,故此對于比賽的項目也是一頭霧水。

“呵,這《民報》倒是狡猾,知道利用時機。不過,算學乃數術之道,豈是那么容易知曉的。”有人一邊笑著一邊買來一份報紙。展開報紙一看,然后驚咦了一聲:“竟然真有算學淺談?”

“原來所謂算學,只是咱們日常生計里所用,原來加減乘除,全是算學

“根本不是什么神秘之物,算學不過是用來計量田畝、稱取米糧的手段罷了,以往我還覺得算學甚為神奇,現在看來,原來就是這個”

“是啊,不過如此,看來商賈販夫,都是算學大師,哈哈……”

“你們啊,就知道看這一點,卻不看后面,后面說了,算學乃百工之基,河工、木工、泥瓦匠,都須學算學,若不如此,所修堤壩必潰,所建房屋必倒,城池也必有缺限……嘖嘖,這么說來,算學原應當是一門顯學才是。”

“國子將里算學博士才是九品官,如今洛陽算學館連三十名學生都招不滿,還顯學”

眾人對著報紙,一邊看一邊議論,陳小二聽得歡喜:議論的人越多,那么他的報紙賣得也就越多。而且,從這些人的討論中,他也對算學有了些認知:原來這并不是那些術士們用來計算命運的神秘之學,而是生活中所用的計量之學。

底下叫賣的聲音,甚至傳到了城頭上的御座,李隆基令人取了報紙增刊來看,他年紀已經有些大,眼睛老花得厲害,報紙上的字便有些看不清。

“壽安,給朕念一念。”他召呼身邊的二十九娘道。

上回打了楊釗兒子,壽安公主不是沒有受罰,被關了十余日,不過今天熱鬧,又有玉真長公主為她求情,李隆基把她帶來。

“阿耶,女兒這里有件好東西。”壽安卻不念報,而是拿出個錦盒,打開之后,將錦盒里的一面小圓透鏡交給了李隆基。

“這是什么……嗯?”

李隆基接過那小圓鏡,最初是驚訝的,但后來一照便明白:“可以將字放大?

“阿耶還記得當初的那枚水晶球么,水晶球之面是圓的,光過鏡面之后,便會折曲,故此字跡變大。”壽安笑嘻嘻地道:“阿耶看書看報不方便,便可以用此物。”

李隆基想到當初為了水晶球引火之事,曾經痛責過壽安,心中便覺得一種溫暖。看著壽安的眼神,變得慈愛起來,不過旋即他佯怒:“這必定又是葉暢的把戲吧,這廝幾乎對朕飽以老拳,朕可不理他”

“這是女兒的孝心,與他何于”壽安一撇嘴:“他敢對著阿耶揮拳,阿耶把他關在長安城里,多關些時日,不讓他滿天下亂跑就是”

李隆基目光再度慈和下來,他哪里不知道壽安的一點點小心思,不過這點小心思對他的皇權沒有什么壞處,他自然不放在心上。

而且他對壽安,多少是有些歉疚,若不是為了自己的權術,壽安嫁與葉暢,那當真是天作之和。

“好,朕就來用一用……葉暢這廝,心思倒是奇巧,他若是肯用一半心思在正途上,朕這宰相之位遲早是他的。”

“如今他不用心在正途上,已經有人沒日沒夜在圣人面前進他的讒言,還有人從洛陽城來找他的麻煩,若是他真全心用在正途上,只怕用不了幾天,阿耶就把他腦袋砍了。”壽安撇著嘴道。

“哦?”李隆基放下放大鏡,目光突然變得很敏銳:“此話何意?”

壽安向著一邊呶了一下嘴,李隆基別過頭去,只看楊釗頗為尷尬地站在那里。

壽安明顯就是在給楊釗上眼藥,李隆基笑著搖了搖頭,伸手輕輕拍了一下壽安的胳膊:“你啊,女生外向,果然如此”

他將報上關于算學的內容看了一遍,沉吟了會兒,笑著道:“不過,二十九娘,你說得不錯,若他把這份心思用在政途上,不知多少人睡不著覺——沒想到,他把朕也算計進來了。”

“阿耶這是怎么說?”壽安心里一驚。

“他就是知道朕好看熱鬧,所以才有這么一出戲,我道他怎么會回應洛陽那個助教,原來為的是這個”

“啊?”

“朕記得,葉暢曾上過奏章,《周禮》中記載,教國子以六藝,其中便有數。如今數學不振,科舉只考文章詩賦,所得者乃翰林清貴之士,而非親政撫民之才。故此建議朕所有科舉科目,都當加試數學——也就是算學,朕懶得理他,留中不發。他這廝卻做出今日這勾當來,大肆宣揚,分明是用朕替他打”

李隆基口里吐出了“”這個近年來風行天下的詞,不過他雖是責罵葉暢,卻沒有多少怒意。

“女兒是不懂這個的……總之那廝就是個瞎操心的家伙”壽安道。

李隆基點了點頭,覺得自己又看破了葉暢的一層用心,心情大暢,正在這時,看到那邊洛陽國子監算學館的太學生們施然而入,他笑著道:“難怪昨日葉暢發怒,他真是一片好心,原本是要抬舉算學,偏偏算學館的這些博士、學子不識好歹”

“那個瞿曇巽,一看就不是好東西。”壽安在旁插嘴道。

這點小小的眼藥,除了讓李隆基大笑外,沒有別的作用。旁邊的楊釗輕輕瞄了壽安一眼,然后又垂下頭去。

他心中對壽安自然是極恨的,但是他也明白,哪怕是楊家姐妹,一般都很少招惹壽安,畢竟論及圣寵,壽安有葉暢的,比起楊家姐妹也弱不到哪兒去。

比如說這放大鏡,李隆基便明顯很歡喜,拿著東照西照,時不時哈哈大笑起來。

“先忍忍,且看那些洛陽算學館的人有幾分本領,若他們能讓葉暢吃個憋,葉暢聲名必然大大受損……”楊釗看著底下的試棚,臉上浮起一絲陰笑。

他比葉暢強的地方,在于他可以調動朝廷中樞的力量去幫助瞿曇巽一伙。比如說象今天,看起來只是洛陽算學館的那么幾十號人,實際上,楊釗幾乎將朝中能找到的算學高手,都聚在了一塊。

他們出了十道題,這十道題都是這些算學高手們耗費時日也難以解答的,在楊釗看來,葉暢帶來的那幾個私學的弟子,根本不可能在今天解出這些題目

這種情形之下,對葉暢來說,最好的結局也是兩敗俱傷打個平手。

他往下望的時候,卻沒有意識到,在城下一個角落里,有人在往上看,看的正是他。

王焊站在刑滓身邊,向著楊釗抬了一下下巴:“這廝不可留他活著,他比葉暢還要可惡”

“放心,得手之后,楊釗必死。”刑滓笑道。

“好生去做,我去兄長那邊,若是有什么消息,我會傳給你。”王焊走了兩步,又回來,正色對刑滓道:“事情得成,咱們都是大富大貴,若是不成,死無葬身之地,你須慎之”

“王公只管放心,你有王者之相,自有天命佑護,此事必能成”刑滓壓低聲音,看王焊依然一臉肅然,便又道:“西馬場之事,我算是看明白了,朝廷這些年太平日子過久了,長安城的戒備甚為松懈。除了龍武萬騎軍因為須得調派兵士出外作戰,還算有幾分戰力,其余兵將差役,都是酒囊飽袋。只要控制住龍武萬騎,大事便定矣”

得了他這番話,王焊總算放下心,他大步向前,他兄長身為京兆尹、御史大夫、京畿采訪使,自然是在城頭之上隨伴李隆基,他只是戶部的一個郎中,根本沒有資格上城頭,只不過士兵們都認得他,只要他不去接近李隆基,也沒有人攔他。

他遠遠地看著李隆基所處的位置,心里暗暗激動:再過一日,那個位置,或許就要換一個人坐坐了。

在城下的另一個角落,一身道袍的李泌坐在一輛馬車上,遠遠向著試棚這邊眺望。他也通曉算學,對于今天的比試非常感興趣,因此特意趕來看這個熱鬧。

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試棚上,但偶爾也向城頭望一眼,因為城頭之上,李隆基身側,太子李亨象個影子一般,寂靜無聲地坐著。

身為大唐儲君,這位太子極沒有存在感。在韋堅、李適之等都先后完蛋之后,他大概是怕了,把自己隱藏得更深,除了被他信任的兩個太監,還有妃子張氏,幾乎就沒有人能夠接觸得到他。

甚至李泌,也只是秘密地見過他一次,然后就一直是通過其余渠道與李亨保持聯絡。

“太子太苦了……”李泌心中暗想,視線轉到了李隆基身上:“圣人既已倦政,寧可將大權交與李林甫、楊釗這等人物,為何就不愿意將大權交與太子朝不保夕,令太子心里壓得太緊,只怕這樣下去,遲早會出大事”

正想著太子的時候,他聽得身邊傳來一聲低低的“咦”聲,他立刻驚覺,向那發出聲音的人望去。

那人笑著向他行禮:“竟然是李公”

“劉公。”李泌在記憶里搜尋了會兒,然后便找到了這個人的身份:劉駱

安祿山安排在長安城中的大總管,幫助安祿山與各方交涉,是個長袖善舞的角色。李泌對安祿山沒有什么好感,在他看來,葉暢雖然跋扈,好歹還于國有益,安祿山則屬于那百無益處的東西。

然后他看到李泌身邊的人,那人神情冷漠,目光陰寒,只是掃了他一眼,便讓他不寒而栗。

吉溫?

這廝怎么會和劉駱谷湊在一塊兒?

網站地圖:

小說《》版權歸作者,本站所有文字、圖片、評論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或搜索引擎結果,屬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上一章  |  盛唐夜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