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

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04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圣者晨雷 | 盛唐夜唱 
當前位置:正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杜甫藏了個心眼,出了陳希烈府之后,沒有急著離開,找了個借口與同伴分手后,獨自守在陳希烈府前。過了一會兒,便見王又怒氣沖沖出來,在上馬車時,還喝罵了一聲車夫。

杜甫猶豫了會兒,然后又到了陳希烈門前,那門人認識他,笑著道:“杜郎君怎么又來了?”

門人話語甚是不恭,杜甫卻只有忍氣吞聲,拱手道:“方才見王大夫怒氣沖沖出來,有些好奇,莫非王大夫與相公不睦?”

那門人是個饒舌的,杜甫又借著拱手機會,將一小吊錢塞入他手中,門人便笑道:“杜郎君有心了……不是與相公不睦,我聽得似乎是在咒罵葉暢,據說葉暢打斷了他兒子的腿。”

“那他跑到陳相公這邊來發什么怒”杜甫佯作生氣:“當真是不知所謂

“那還用問,自然是來尋陳相公相助,幫他出這口惡氣,只不過我家相公豈是那等人物?”門人說到這里,打了個哈哈,任杜甫如何相問,也不肯開口了。

杜甫手中若是有許多錢,或許還能買得他開口,但杜甫如今的經濟狀況并不算好,故此只能作罷。

他心中不免有些擔憂,葉暢怎么處處是敵,然后又覺得好笑,自己為何會葉暢擔憂。自己與葉暢原本就已經割袍斷義,后來自己還念著舊情,曾經向葉暢暗中示警過,此后數年,自己與葉暢毫無往來,還有必要在乎他的安危么?

“我只是不愿意見著一個真心為民的好官,壞在王這等只知盤剝百姓的敗類手中……”他自我安慰道。

但在內心深處,卻知道自己只是自欺欺人。當初因為李邕的事情二人反目,但時移事易,這么久過去之后,特別是李適之等人事敗之后,杜甫便隱約覺得,自己奉為賢達宿老的李邕,未必真是什么當世圣賢,更大的可能是沽名釣譽之輩。他心中不只一次后悔,只為了一個李邕,自己竟然會和一向善待自己、敬重自己的葉暢反目,當時真是奇蠢無比。

他此次入長安,仍然是寄居在族兄杜位宅中,只不過因為李林甫辭相將東去,杜位宅里也是人心惶惶,他回到宅中,并無人理睬。

“阿戎何在?”他見杜位宅里亂成一團也沒有人管理,便問一仆人。

“郎君去見葉郎了,尚未回府。”那仆人道。

杜甫抿了抿嘴,暗暗嘆了口氣,這就是樹倒猢猻散,這幾日他也聽說了,李林甫數子自然將隨父東遷侍疾,而諸婿則各有打算,甚至相互間還有爭執。特別是楊齊宣,甚至公然去拜訪了楊釗,投靠之意,毫不遮掩。

杜位會如何選擇,杜甫也不知道。

“終究還是自己學問不足,若是學問足了,總有出頭之日……葉十一這幾本書,暗藏玄機,我當好好揣摩,爭取能從中學到一些東西。”

他想到這里,便自回住處,閉門讀書。到得午后,卻聽得外邊有人道:“子美兄可在否?”

這聲音有些熟悉,杜甫回想了一下,他妻子楊氏原本在一旁侍讀,此時起身:“可要去見客?”

“是……是葉十一?”杜甫想了想,猛然記起,這聲音就在上午,自己還聽到過,正是葉暢的聲音

他霍然起身,但旋又坐下,猶豫之態,溢于言表。

他妻子楊氏,乃是司農少卿楊怡之女,秀美賢慧,自嫁與他以來,就沒有過過多少好日子。但楊氏聰明,從杜甫那猶豫中,便知道杜甫還有些抹不開面子。她低聲道:“客既來此,豈可失禮?郎君問心無愧,何懼見之?”

杜甫點了點頭,然后苦笑,自己實在不敢說問心無愧啊。

他起身推門,站在門前,向著院外望去。這是杜位府中的一座小院,狹窄偏僻,但好在安靜,正合他所想。院門如今是虛掩的,外頭大約是聽到里面的聲音,葉暢的呼聲又響起:“子美兄,小弟葉暢,前來拜謁,還請不吝一會

長長嘆了口氣,杜甫上前,拉開門,拱手一揖:“安敢勞煩葉中丞來訪。

“子美兄,你再說一個‘中丞,,葉某轉身便走,此生再不敢見子美兄矣”葉暢一臉正色道。

杜甫又嘆了口氣:“暢然……是某錯了。”

這是一語雙關,他終究抹不開顏面,為當初之事直接向葉暢道歉,故此借這事認錯。

葉暢仿佛不知道一般,笑著上前把住他的胳膊:“子美兄隱在姊夫這邊,卻是將我瞞得好苦,聞道子美兄去年已添一麟兒,愚弟竟然未曾送賀禮,今日必要補上”

他一邊說,一邊向后面揮了揮手,杜甫見有人呈上一個盒子,頓時變色:“葉十一,休要……”

他話沒有說完,葉暢就打斷了他:“知道吾兄品性高潔,自不敢以阿堵俗物來污了吾兄之眼,吾兄且看。”

葉暢將那盒子打開,里面卻只是幾部書,還有一套遼東產的小兒畫筆——為了方便小孩兒練習繪畫寫字,遼東專門產這種畫筆,,只需刨削,便可一段段使用,而且有數種顏色,這幾年風行于世,只是價格還是稍嫌貴了些。

那幾本書,也是小孩兒用于啟蒙的畫書,上半邊乃是繪畫,下半邊則是文字。仔細瞧來,同樣是這幾年風行的《三字經》,只不過畫本三字經,倒是第一次見到。

“這……這個……”

原本到嘴的拒絕被咽了回去,杜甫再度苦笑。

他都不知道是今天第幾回苦笑了,只能說,葉暢此人,太過精明,別人考慮不到的細小問題,他都考慮到了。

帶書與筆給子侄晚輩,這般禮物,哪一個當父親的能夠拒絕?而且葉暢搶著打斷他的話,免得他說出拒絕金銀之類的話來,還顯得他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莫非二位就在這里說話?”葉暢身后的杜位道。

他如今神情輕松了不少,想來對于自己的去留,已經拿定了主意。

“請進,請進”

將二人請進屋中,堂屋有些簡陋,不過三人賓主落座,倒也不顯局促。楊氏上來奉茶,葉暢忙起身行禮:“葉暢拜見嫂嫂”

楊氏斂衽還禮,只是招呼了一句,便又縮回了里屋。葉暢看她衣裳,甚為簡樸,再看杜甫,衣裳也是舊的,便知他如今的情形,并不是十分理想。

想想也是,奔波數載,求官不成,反而將家中一點積蓄盡數都耗盡。每來長安,須得借宿于親友家中,方可長居。

“侄兒呢?”葉暢問道。

“方才睡了。”杜甫有些苦惱,又有些驕傲:“他每日只曉得睡,旁人家的孩兒,一歲都能到處跑了,他卻還只能在榻上爬,勉強扶榻走幾步便又要滾到地上去。”

葉暢哈哈笑了起來,聊了一會兒杜甫之子,葉暢神情轉為嚴肅:“子美兄,今日來此,一是許久不見前來問候,二是有一事,欲請子美兄相助。”

杜甫心知葉暢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他微微頷首,表示自己聽著。葉暢略一猶豫,考慮了一下措辭,然后又道:“子美兄此次在長安是否順利,陳相公那邊,是否給了子美兄什么承諾?”

此時文人入長安,倒有一半是為了求官而來,故此葉暢這樣相問,杜甫也不覺得唐突,只是搖了搖頭,神情有些黯然。

見此情形,葉暢便又道:“子美兄稟性剛直,做官只怕不易。”

“暢然,你有何話,就直接說吧。”杜甫道。

“我欲在長安辦私報,須得請人相助,換了別人,我信不大過,但子美兄筆下自有文采,故此我想借助子美兄之力。”

“私報?”

“與邸報相對,乃民間私辦,故稱私報。”葉暢道:“此報內容分為三部,一部乃是經濟消息,也就是工農商……”

葉暢將經濟類放在最初講,發覺杜甫并沒有抵觸的意思,他不知道這幾年里杜甫狠狠惡補了國富論,贊同他的工農商乃是社稷之基的說法,而今天早上還在城門處親耳聽到他訓丨斥王準的話語。

見杜甫不反對,葉暢又道:“第二部分,則是大唐大事,凡不涉及機密者,皆可廣而告之。諸如球社大賽勝負,乃至朝廷軍政人物任免、朝廷政令法規,皆可見諸于報上,令購報者足不出戶,可知天下大事,進而增廣見聞,開拓視野。”

大唐的教育這四年里發展得甚為迅速,葉暢幾乎將自己收益的三分之一,都拿出來補貼大唐教育,而在他直接控制的區域與能夠影響到的區域,甚至開始嘗試在城中搞自愿啟蒙教育和工農夜校。大批得了他資助的底層讀書人,正在市井鄉村中掃盲,雖然這工作目前見效不大,可若能堅持下去,大唐的識字率會翻倍上漲。

而識字率的上升,為報紙的開辦準備了條件。

“第三部分,則是傳奇志異,小說筆談,詩詞歌賦……”

聽得這第三部分的內容,杜位在旁邊忍不住叫道:“若是這私報如邸報一般,那在報上寫了詩文的,豈不省得于謁了?”

“正是”葉暢嘿嘿一笑,他根本不擔心報紙沒有稿源,來長安求官的各方文人,巴不得有這么一份能夠增加他們影響力的東西出來,他們會源源不斷地寫來稿子,從最初的詩詞,再到散文、傳奇,而且很快就會把他們的策論也弄出來——到時單純的報紙,就會成為重要的輿論陣地

“此報……”

杜甫琢磨了許久,覺得這報紙確實大有可為,經濟行情可以吸引商人們購報,還可以投放廣告,如同球市吸引廣告一般,從而獲得報紙自我維持的資本。大唐大事,則能吸引一般官吏和有志仕途者,為報紙提供穩定的讀者來源,也有助于大唐政令的上傳下達。文章詩辭更不必說,那是千古教化之事,真要做起來,必定名垂青史

杜甫此時雖然還沒有對自己的仕途絕望,卻也知道,楊釗若是當權,又是一個李林甫,自己更難有出頭之日。而辦這報紙,既能揚己之名,又可以⊥自己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再不濟也不必在長安寄人籬下,故此他心中是甚為意動。

只不過文人的矯情與酸迂,讓他還是假意婉拒了一下,葉暢自然看出他拒絕得并不堅決,又誠心相邀,杜甫終于松了口:“暢然非欲驅使杜某,亦無不可,只不過這私報之名,實在難聽,以某之見,此報既是民間所辦,又是面向民間,當名之為‘民報,。”

葉暢呆了呆,旁邊杜位撫掌笑道:“好,好,這名字好,民報,民報”

他為李林甫之婿,亦有一些官場見識,葉暢急巴巴要辦此報,真正目的,除了他自己方才對杜甫說的那些之外,只怕還別有所圖。

最大的可能,就是控制輿論。

如今輿論,主要集中在御史臺,御史大夫王曾經是李林甫的人,但這兩年漸有分道揚鑣之勢,如今更不可能再買李林甫的賬。今日葉暢與王準的沖突消息,早就傳了出來,杜位也聽說了,故此,他懷疑葉暢其實就是對著御史臺去的。

別人只想著對付王,葉暢卻想著直接將御史臺的言官之權給分掉……此等智略,讓杜位更加堅定,自己選擇去遼東是對的。

終有一日,葉暢會如同李林甫一般,登上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到那時,他自然就可以從遼東返回長安,而且是風風光光地返回。

“十一郎,你覺得如何?”杜甫見葉暢半晌沒有說話,有些緊張地問道。

“好,自然好,民報這個名字好”葉暢也連連點頭,他心中暗道,只要不叫日**,那就是好的。

“恭喜妹婿,恭喜子美。”杜位笑道:“此事敲定,不可無酒,我這便吩咐人,聊備小宴,二位切莫推辭”

他起身出去,自是留點空間給葉暢與杜甫,方便葉暢談給杜甫何種待遇。葉暢也有這個打算,但他尚未開口,杜甫卻肅然道:“暢然,今日在延興門處,我見著你與王準沖突了。”

葉暢“哦”了一聲,淡淡笑道:“長安還真小。”

“此后我在陳相公府中,還見到了王大夫,你要小心他。”杜甫又道。

葉暢看著他好一會兒,然后笑道:“你放心,他奈何不了我,若他有多些頭腦,當將王準再打一頓,然后送帖向我謝罪,否則的話,自有人收拾他”

杜甫心中一凜,葉暢這話說得隱隱帶著一股寒氣,讓杜甫又想起了李邕。

網站地圖:

小說《》版權歸作者,本站所有文字、圖片、評論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或搜索引擎結果,屬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上一章  |  盛唐夜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