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

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7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圣者晨雷 | 盛唐夜唱 
搜小說


開通了,休息一下眼睛吧,聽聽書也不錯哦!

大唐天寶六載三月,春暖花開,洛陽牡丹迎來了極盛之時。

大觀園里也有一個牡丹園,此時正是李冶最愛呆的地方,她如今已全面組持大觀園,而不僅僅是以往只限于四區中的一個了。

在洛陽城中,她也是個傳奇人物,等閑人物,想要見她一面甚難。自然,洛陽令楊慎名不在其列,故此,楊慎名在此設酒宴宴請群僚時,李冶便親自出面,為眾人勸酒。

雖是酒酣耳熱,這位李娘子也是眉宇間萬種風情,在場的官員們卻不敢有調笑之意。任誰都知道,此女乃是葉暢信重之人,而得罪葉暢,韋堅、李邕、皇甫惟明等就是前車之鑒。

更何況他們的頂頭上司,洛陽令楊慎名,與葉暢關系也非同一般,雙方同為李林甫系的于將。楊慎名之兄長楊慎矜,舊載便得李林甫之薦,成為戶部侍郎、御史中丞。

故此眾人心癢難耐,卻一個個做出危襟正座的模樣。李冶見他們這番情形,心中既是得意,又有幾分不屑。

唯有到了其中一人面前時,她才自內心地舉杯:“劉公,奴不勝酒力,當劉公當面,卻不得不盡飲。”

方才她敬旁人酒,都是淺嘗輒止,甚至敬楊慎矜亦是如此,但唯獨對這位劉晏,卻滿杯之后飲勝。

那些官員本來對這個風情萬種的女掌柜便懷有些不軌之心,只是畏于葉暢、楊慎名的威勢,不敢作罷了。但此時,他們便可以起起哄,哪怕吃不著,過過嘴癮也是好的。因此頓時有人叫道:“李大家,你這樣就不對了,雖然劉公乃是洛陽尉,但楊公為洛陽令,品秩更在劉公之上,你敬楊公時只是淺嘗,敬劉公時卻是深吞,莫非是欺楊公乎?”

淺嘗、深吞,便有曖昧之意在其中,眾人都是笑了,包括楊慎名與那被稱為劉公的洛陽尉劉晏,也沒有怒,只等著這位長袖善舞的奇女子解釋。

李冶笑語吟吟,眼中波光流轉:“這位郎君此言差矣,楊公方才都說了,今日只論同僚情誼,不說官職品秩,故此奴眼中只有楊公、劉公,而無楊明府、劉少府。郎君出言不當,當罰酒一杯才是。”

那官員哂笑著舉杯飲盡:“好,某便罰了這一杯不過,李大家,你還沒有回應某方才之語呢”

“楊公綽約,美姿容,有威儀,奴心中暗有傾慕,但終比不得劉公翩翩少年,英才早成啊。”李冶一句話夸了兩個人,然后話風一轉,卻又道:“不過奴敬劉公飲勝,卻非為此,只因奴經營這大觀園,諸公雖都是客,卻唯有劉公,曾賜計兩條,令大觀園客人更多、更愛花錢。諸公皆有大才,可奴卻是個眼睛里只有阿堵物的俗物,自然要待劉公更不同了。”

眾人聽得她自嘲,都是大笑,那起哄的官員搖頭道:“汝若俗物,天下盡皆銅臭之輩矣”

這是真話,大觀園這些年來,一直是李冶在操持,每年收入,都不下十萬貫,而李冶往往將其中相當一部分捐出來,修橋鋪路,特別是收養那些被遺棄的孩童、失去父母的孤兒。眾人知道她好錢,也知道她好錢背后,是用這些錢做了善事。雖然背后乃是那位正在遼東的行軍總管府錄事參軍葉暢之令,但經辦的乃是李冶,葉暢連名都沒有露。

也有刻薄的人暗暗嘀咕,這看似慈悲的舉措背后,其實是販賣人口的勾當——每隔一兩個月,那些孩童們就會從洛陽城中消失,據說是被送到了遼東,但誰知道是不是被販去為奴為婢了呢。

劉晏自己卻知道,李冶之所以對他另眼相待,原因并不在于自己的那幾條建議,而是葉暢。

因為王昌齡的緣故,他與葉暢有書信往來,探討過一些生財、理財的觀點。李冶是這些書信的經手人,無論這個女人有沒有看這些書信的內容,都知道葉暢對于劉晏的態度可與一般官僚不同。

劉晏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一股淡淡的苦澀味道在舌尖盤旋起來。

這是葡萄酒,而不是葉暢釀制的高度白酒。高度白酒對于酒鬼們來說是非常過癮的好東西,但因為太容易醉人,真正的宴飲場合,為了防止失儀,眾人都寧可去喝葡萄酒。見劉晏喝完,李冶盈盈一笑,正待說話,卻見一個人影在門前晃了晃。

她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見那人影,便怔了怔,然后欠身告罪,向外邊出去。

這個舉動有些失禮,眾人跟著向門口望去,不過看到的只是李冶的背影。

“這位李大家倒是不拘俗禮,咱們在此宴飲,她卻就這般離開了。”有人嘀咕道。

“若是你手中每年流過幾十萬貫的生意,只怕也會如此。”又有人回道。

“莫說這些,大伙喝酒,喝酒”

劉晏沒有參與這種討論,而是若有所思。能讓李冶離席的人或事可不多,莫非是遼東的那位葉司馬回中原了?

葉暢回中原的事情,已經傳了許久,原因就在于此前他的戰功。收復建安州,殺俘契丹等叛族過萬,這般大捷,絕對值得獻俘于長安闕下。但是讓人驚訝的是,長安城中對此事的反應是雷聲大雨點小,雖然大伙都覺得,向來為葉暢撐腰的李林甫會乘機給葉暢表功,讓他坐實這個遼東行軍總管府的總管一職,至少是副總管,可事實上直到現在,也沒有消息。

也有人說,此次葉暢功高,故此難賞,朝廷里還有些爭議。

反倒是安祿山,借著葉暢擊敗契丹人主力的時機,“收復”了安市州,朝廷的賞賜早就頒了下去,他的朝官職務,從御史中丞,也升為了御史大夫。

宴席散后,劉晏正準備離開,卻見李冶又匆匆而來,給眾人送別,同時向他使了一個眼色。

劉晏會意,有意留到最后,待眾人都離開后,見李冶嫣然笑道:“奴失禮了,劉公,葉司馬回到了洛陽,欲請劉公相見呢。”

“理當拜會。”劉晏心中有所準備,笑著應道。

但他內心深處,卻有幾分疑惑,葉暢與楊慎名的關系很不錯,雙方在朝中同屬于李林甫陣營,當年安置災民之事,雙方合作得非常愉快,直到現在,楊慎名對葉暢仍然是贊不絕口。葉暢既然到了洛陽,楊慎名又在場,他為何不見楊慎名,卻來見自己?

跟著李冶拐過一座小院,便進到一處屋子,外表來看,這屋子樸實無華,但入內之后,劉晏便覺得其中裝飾擺設,都帶著一種讓人舒適的感覺。

然后他便看到葉暢笑吟吟地向他一揖:“來得隱密,不好在外相迎,還請劉公見諒。”

劉晏忙還禮,搖頭道:“葉司馬何出此言,你我雖是初會,但神交已久,葉司馬經濟之才,某甚為欽佩,而葉司馬復疆之功,更令我五體投地,只恨自己乃是百無一用的書生,不能效法葉司馬,去邊疆為國效力”

劉晏乃是七歲就出仕為官的神童,哪里不知道葉暢對他示好的用意,無非就是要招攬他罷了。但他的聲望資歷,都注定了他前有大好的前途,不象是王昌齡這般年過半百尚一事無成的過氣人物,也不象是岑參這樣缺乏名望提攜的年輕士子。

故此這一句話,既是向葉暢表示敬意,也其實是擺明了立場。

葉暢笑道:“劉公前程似錦,而且在邊疆在東都,都是為國效力……我請劉公來,是知道劉公慧眼識珠,能識人薦人,不知劉公是否有合適的人才可以舉薦與我?”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葉暢堅信,在劉晏身邊,肯定是有一些同他一般善于經營理財的人物存在的。劉晏挖不動,能挖到這些人物也好。

聽得他這般問,劉晏心中一動,神情便有些異樣。

“遼東二州之地,百廢待興,急需人才,若劉公囊中有此等英物,還望勿吝。”葉暢察顏觀色,便拱手道。

略一猶豫,劉晏看著葉暢:“有一人倒是極合適,但他身上……卻有些麻煩。”

“哦,不知是何人,又有何麻煩?”葉暢聽到這個,卻是一笑。

他不怕麻煩,只怕無人。積利州、建安州,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他的王國,朝廷的政令在此,都比不上他的一句話管用。再有什么麻煩,把人帶到了遼東去,誰還能伸出手來?

連梅妃那么麻煩的身份,不都在旅順過得好好的?

“此人復姓第32章成書,廣印四方,不知劉公意下如何?”


上一章  |  盛唐夜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