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

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7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圣者晨雷 | 盛唐夜唱 
搜小說


開通了,休息一下眼睛吧,聽聽書也不錯哦!

南霽云一怒,乃是大將之怒,其威勢豈同一般。

樊重武一縮脖子,只覺得背上涼嗖嗖的,心里暗暗慶幸,幸好沒有聽梁棟那廝的唆使,若真是先把事辦了,自己的腦袋怕就保不住了。他吶吶地道:“只是瞧上了,人還沒上……咳咳……南將軍你莫嚇我,難道瞧上了一個小娘,也要砍腦袋?咱們軍紀里,可沒這一條。”

聽得還只是瞧上而不是人上,南霽云神情稍緩:“沒禍害人家就好,若是管不住褲帶,那就小心腦袋。”

頓了頓,他心中尋思,葉暢也確實是鼓勵軍士在遼東安家。與別人募兵喜好沒有牽掛者不同,葉暢認為,他在遼東作戰,最好軍士在遼東有家人,這樣一來他們思鄉之情不會那么重,二來也明白是在為自己親人作戰。故此葉暢本人雖是未曾成親,卻喜好與人為媒。

“若是城中哪家人物的小娘,讓梁棟去替你說和唔,梁棟只怕沒有用,待得空我去替你說和。”

“如此多謝南將軍了”樊重武頓時大喜,伏身便是一拜。

“你這廝倒是勢利,平日里見著某,不過是行軍禮,如今聽說某替你說和一房娘子,卻是拜。”

“這是謝媒禮么,自不敢以軍禮充之……嘿嘿,南將軍何時有暇?”

“這么急?”南霽云罵了一聲,此時契丹人情形如何尚未知曉,他哪里敢去給樊重武說媒:“你都忍了二十余年,再忍幾日會憋炸來么?”

“這不沒進洞里,饞得慌么?”樊重武也敢說起葷話來。

“待葉司馬來了,我便替你說和去。”南霽云道。

一聽這句,樊重武臉一抽:“可不能等葉司馬來,等他來了就晚了”

“胡說,莫非五弟會與你搶新婦不成……不對,你這廝討打,定然還沒有說實話,你瞧上的,究竟是哪家的小娘?”

樊重武偷看了他一眼:“是個契丹小娘。”

“原來如此……契丹小娘,稍有些麻煩,不過也無礙,五弟說過,能娶敵方女子,亦是一種勝利,你怕啥?”

“這個……這個小娘她老子乃是契丹貴人。”

“契丹貴人?”南霽云頓時覺得不對,頭都要豎起來:“你這廝莫非……瞧上了迪烈家的小娘?”

樊重武嘿嘿傻笑了兩聲:“南將軍英明,小人瞧中的,正是迪烈家女兒。

南霽云吸了口氣,指著樊重武,先是大怒,然后哭笑不得。

這廝當真是讓人傷腦筋,南霽云覺得實在是拿他沒有辦法,當下一甩手:“你這廝的狗屁事情,老子不管了,待葉司馬入城,你自己去求他吧。”

樊重武聽到這,頓時就萎了,他嘟囔道:“就知道會是這樣,若是葉司馬見了,還會有我的份么?我可是第286章度在內為宰相的,還請飲此薄酒,以安我城中各族萬余百姓之心……”

這些拍馬屁的話讓引著這些老頭兒來的梁棟心間配服,分明是空口說白話,可這些老兒說得一個個極是順溜,當真不是他能比擬的。什么王者之師不見久矣,安市城離著柳城不足二百里,安祿山等時不時便來此打秋風,哪里會不見久矣甚至那河西故城的安東都護府侯希逸,也是隔三岔五地過來,畢竟就只是一河之隔的地方。

“我要學習,多加學習,即使此次不能將這個代城主的代字去掉,今后也得想法子弄個真城主當當。”

梁棟有自己的野心,與他一般,樊重武在旁邊也是眼睛滴溜溜亂轉。他想要娶迪烈的女兒,但自家也明白,這個愿望有些難實現。

旁邊的梁棟倒是又給他出了個主意,就是當眾向葉暢請求。他在奪安市城時立下如此功勞,想來葉暢便只是為了安撫人心,也該同意。這倒是個“好”主意,只不過樊重武覺得有些不對勁兒。

安撫好城中父老之后,葉暢召集眾人,先是商議是否繼續追擊契丹人的問題。

以張鎬的激進想法,自然是要追,不僅要追,而且應當直接追到松漠去,乘機將遼東舊地全部收回。反正葉暢有“遼東行軍總管府”這個名頭,這樣做也不算僭越。王昌齡、南霽云都是支持這種觀點的。

而岑參則不贊同,在這之前,他輔佐葉暢,在積利州推行民政措施,為手中缺乏人才之事而傷透腦筋。葉暢所推行之政,比如說鼓勵手工作坊,推廣完全免費的基礎教育,進行初等郎中培訓丨補貼,等等都是新鮮事務,就是從大唐調一萬文士來都不是短時間能于好的。鉗牟丁與他意見也是一致。

“如今積利州人口八萬,僅民政之上,官府半年支出糧食一萬二千石、錢十九萬貫,秋收入庫糧食一萬八千石、錢三千九百貫,借額之大,已經觸目驚心,完全是倚仗葉司馬之錢支應。葉司馬便是財神,便是有搖錢樹,也搖不出足夠的錢糧來支應整個安東都督府故地。我曾計算過,不算轄地擴大之后的路途耗損,就按著現在積利州的情形,我們在個安東都督故地,半年要支出糧食二十萬石、錢三百五十萬貫諸位,這個數字,便是富可敵國也支應不起。”岑參大聲道。

“不然,雖是有所困難,卻并非不可解決。積利州之策,暫不全部推至其余之州,此其一;為朝廷收復疆土,朝廷自是當支出糧餉,此其二。此次時機大好,若不抓住,我恐待數年之后,契丹休養生息已畢,我們再想收復,難度會極大”張鎬道。

“即使不推行積利州之策,也只是節約部分錢糧,別的不說,這么大的地方,與新羅、契丹、渤海盡皆接壤,總得養兵守衛吧,總得置官設衙吧……這些花費又從何來?”

“遼東富庶,自可當地收取賦稅。”

“遼東百姓,未蒙王治之利,先受大唐之稅矣,人情必失,人心不安,又須多備兵卒鎮撫……如此下去,必將積利州拖垮。昔日狄仁杰為何建議武后棄遼東,不正是因為遼東所耗極具,連大唐一國之力尚無法支撐,何況以葉司馬一人之力?”

他們爭得非常激烈,從中可以看出各人不同的想法來。南霽云軍人,所思不夠遠,只想著仗打,鉗牟丁歸化之人,心中尚存不安,這二人不去說他們。張鎬、王昌齡持論激烈,無非是二人迫切地希望在邊疆立下卓勛,而岑參是很早就與葉暢商議過治邊方略的,故此有持穩經營之意。

爭到這里,雙方都閉口不言,只等葉暢決斷。

葉暢更傾向于求穩。

如岑參所言,他手中人才不足,財力不足,人力也不足,現在就統治整個遼東,必然會不穩,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物資用于所謂的“維穩”之上。而且會讓大量原行遼東各族頭人,獲取權力,混入他的體制之中,短時間內就讓他被架空來。他就算能力再強,也不過是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夠勉強撫定遼東,他一但死去或者離開,那么遼東又會恢復原狀。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也就是中上之姿,也就是比此時人多出的一千多年見聞是其所長,真讓他陷入“維穩”的旋渦之中,泰半精力都會被這東西吸去,甚至可能越維越不穩。

“我手中只有六千兵,若是就地募兵,彼等能否與我等同心,這是一個大問題。此次北征,當地土兵是什么情形,大伙也都看到了,平日里毫無軍紀,戰時亂哄哄如集市,若非如此,契丹人還不會敗得如此徹底。”葉暢見眾人都看他,便嘆息著道:“張公所說甚是,此次乃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但我們卻不得不棄之。”

張鎬臉頓時紅了起來,幾乎要與葉暢爭執,葉暢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急著說話:“但雖然棄之,卻不是什么都不作為,以我之見,我們可以不要其地,卻要收其人,可以不要其人,卻要收其心”

這一句說出來,頓時轉移了張鎬的注意力,張鎬皺眉問道:“司馬此言何意?”

“我將下令,于整個遼東推行《禁以唐人為奴令》,凡唐人男女,不得用之為奴,若有用唐人男女為奴者,則視與我為敵,我當與其為賊,剿討誅滅之。凡是釋放唐人奴婢送還至我治下者,我當償其身價,不令其受損。”

雖然在積利州經營了一年,但葉暢很清楚,自己的根基仍然不穩。朝廷雖是允他自河北道、江淮道招募流亡二十萬以實遼東,可這個過程卻太長,短時間內難見成效。他必須將遼東的唐人都招攏來,使之成為自己的根基。

“嘶”聽到這個命令,雖人倒還好,鉗牟丁可是吸了口冷氣。

只是對蓄養唐人為奴婢而且不肯接受贖買的遼東各族頭人揮起屠刀,看上去是很和緩,可骨子里的殺氣騰騰,鉗牟丁是能夠感受得到的。就如唐人喜歡蓄養新羅婢一樣,這遼東的高句麗、室韋、扶余、渤海、新羅人,也愛蓄養唐人為奴婢。葉暢此言,絕不是象表面那么簡單。

果然,他聽得葉暢又道:“我們此次獲勝,并非實力使然,更多是奇計,奇計可一勝二勝卻不可能永遠勝,要想真正立于不敗之地,唯一的依靠,還是實力。故此,此戰之后,我欲將積利軍擴充至六千人。凡不遵我《禁奴令》者,正好可以與我練兵。”

這是正規軍,以積利州如今才八萬的在冊人口,養六千常備正規軍,數量就有些大了。而以那些零散的各族頭人、酋長來打磨這支軍隊,亦可以看出葉暢求穩的一面。不過擴軍、打戰,正合了南霽云的心意,也讓張鎬等人不虞沒有邊功可立,倒不失為一條解決內部分歧的道路。

“建安州高公,心募大唐,向來恭順,他已經向我說了,愿獻冊納土,以建安州一州之地內附,我已經允了此事。”葉暢又道,算是為上一條做出的解釋。

建安州地域比積利州更大,治下百姓有十余萬,漢人亦占了一半以上,加上建安州,那么設六千常備的正規軍,便不算負擔太沉重了。

這消息眾人都不知道,一個個愣住了,鉗牟丁想到那高箕在戰場上與自己說話的情形,心中頓時了然:這位高刺史倒是個明白人。

“我在積利、建安二州,推行《宅田令》,公告遼東,并將《宅田令》適用之人,由唐人,推廣到歸化唐人身上。”

“何為《宅田令》?”事關民政,王昌齡便問道,他對于葉暢的一些政令,還不是很熟悉。


上一章  |  盛唐夜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