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

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7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圣者晨雷 | 盛唐夜唱 
搜小說


開通了,休息一下眼睛吧,聽聽書也不錯哦!

李霄被關在后船的甲板之下,一個原本是堆放船上雜物的艙里。

因為不是充作客艙,所以這艙沒有窗子,半密封狀態下,又處于船甲板之下,故此潮濕而沉悶。不過在經歷過一番生死之后,李霄累得幾乎虛脫,還是躺在臨時拼起的兩塊木板上睡得極香。

直到被餓醒來,他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不是長安城中的翩翩佳公子,而是死里逃生卻又淪為階下囚的可憐人。

想到自己的經歷,他情不自禁嗚嗚哭了起來。

哭聲一起,門被推開,一張普通的臉出現在他視線里,李霄識得這張臉,就是指揮著人把他帶到葉暢面前的家伙。

“呵呵。”

見他只是在哭,沒有別的事情,卞平笑了兩聲,便又將頭縮了回去,門也隨之砰的一聲再度關上。

“怎么了?”與他一起看守的衛兵問道。

“是那小子在哭,聽說他在長安可是大官,少卿……比咱們主公的官還要大得多啊,沒有想到就是這樣的貨色”

“拿他與咱們主公比,卞兄,你這話可是說岔了”

“對,對,我說岔了,該掌嘴,掌嘴,哈哈”

卞平真的輕輕扇了一下自己的臉,那個衛兵笑了起來,嘖了一聲,也不知是為李霄還是為了卞平這副德性。

“你覺得咱們主公會如何處置這廝?”那個衛兵過了會兒又問道。

“如何處置?自然是看他自己了,以他所作所為,咱們主公殺他十遍誅他全家都不為過,但咱們主公向來仁慈,只要他……”

后面說的話,李霄聽得有些不真切了,他心中一動,止住抽泣,把耳朵貼在了門板上,想知道這個卞平會說什么。但是對方似乎已經說完了,只留下一串斷斷續續的笑聲。

李霄心中便又惴惴不安起來,若說開始哭泣乃是為了自己的遭遇,現在擔心則是為了自己的未來。

雖然現在擺脫了刺客,可是落入葉暢的手中,似乎比被刺客抓著好不到哪兒去,唯一的區別就是速死與緩死罷了。

難道說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么?

他正琢磨間,突然間門又被推開,因為他貼在門上,險些被門撞翻了一個跟頭。他抬頭再看時,便看到葉暢面色和緩地出現在他面前。

“葉葉葉司馬,饒命,饒命啊,我不過是一個靠著父蔭的小人物,葉司馬饒我”

“我能饒你,只怕別的饒不過你。李霄,你說若此時我將你往岸上一放,你能活幾日?”

李霄猛然抖了一下,眼中又流露出恐懼之色。

“我是想殺你,但我更不愿意給別人背了這罪名。”葉暢說完之后,向著身后示意:“給他。”

一人側身入艙,將一個食籃放在了李霄面前,食籃里傳來撲鼻的香味,乃是飯菜的味道。李霄頓時覺得,自己腹中象是有只手要伸出來,迫不及待地要將食籃里的食物全都抓進去。

顧不得什么形象禮儀,他打開食籃,里面不過是一些家常便飯罷了,他卻吃得極香。葉暢看著他狼吞虎咽,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在他噎著的時候,又讓人拿水來。

用平生最短的時間將肚子填滿,李霄喘了口氣,然后跪拜在葉暢面前,深深伏下去:“只求饒命,愿為葉司馬效力”

“你能如何為我效力?”葉暢搖了搖頭,聲音仍是很溫和:“論文,我幕下已經有精通公文之儒生,論武,我身前有萬夫不當之勇士。你有何能,可以為我效力?”

“我……我……”

李霄吶吶半晌,還真找不出自己哪兒能為葉暢效力的。

“聽聞你懷疑刺客來自太子?”晾了他一會兒之后,葉暢又問道。

李霄沒有多想,只是咬牙切齒:“刺客既不是葉司馬所遣,那……那就只有太子身邊之人所遣”

葉暢大感興趣,他對李亨也沒有什么好感,事實上隨著韋堅的垮臺,他心中隱約覺得,自己與李亨只怕能以兩立。若是李亨繼承了李隆基的帝位,他唯一的選擇就是遠遁。

也正是因此,他才會急不可待地建立遼東基業,想要將嫂嫂、侄兒送至遼東去。

“何以見得?”

“太子自己是不涉此事的,但是那張培卻是個極陰險之人”李霄拼命絞盡腦汁,想要找到能讓自己活下去的東西。他雖是蠢,卻也有他的小聰明,猛然想起一件事情來,便順口將張培兜了出來。

他記得葉暢與張培結有仇隙,然后又想到,他之所以看葉暢不順眼,很大原因也是出在張培身上。正是張培在他面前曾經提過,說葉暢為人輕浮,不宜重用,然后他才在其父面前詆毀葉暢……

至于張培與葉暢不和的根源是什么,在這個時候,他竟然也想了起來,似乎是在玉真長公主的聚會之上,葉暢掃了他的顏面

“張培?”

“對,對,就是張培,此人最為陰詐,他表面上逢迎奉承圣人,實際上卻與韋堅、皇甫惟明等乃是一黨,私下時常聚會,以為圣人寵信李林甫,非國家之福……他們挑唆著家父與李林甫斗,還挑撥家父與葉司馬的關系。當初說葉司馬刻薄,便是他們說起”

這個時候,李霄是見根稻草也要緊緊抓住了,故此一大堆的攻擊話語往張培身上潑過去。他其實是個蠢人,但是瞎猛也有撞著死耗子的時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胡說八道的話語,卻接近了真相

“他為何要如此?”葉暢并沒有被他的話所蒙騙。

“一是因為他自以為當為宰相,可是只是個侍郎,早就悄懷不滿;二來是因為……因為今上春秋已高,他想著當從龍功臣”

李霄此語倒不是胡說,不僅僅是張培,包括他的父親李適之,都意識到李隆基年紀漸老,不可能永遠呆在帝位之上。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子孫富貴計,都需要做長遠打算。但是李隆基老而不死,而且對權力抓得很緊,寧可將權力托付給李林甫這樣的權臣,也不愿意將權力交與太子李亨,甚至對李亨明里暗里進行監視。提防猜忌之心,幾乎是不加掩飾,這令李適之等人甚為憂慮。

葉暢此時又想起江梅對太子李亨的評價:頗類其父

當初李隆基可是結交了不少人物,故此先后兩次發動政變除韋后、太平公主時,手中都有親信可用。李亨若頗類其父,豈有不效仿的道理?

但是李隆基對李亨的猜忌又遠勝李旦對李隆基的提防,那么李亨就必須做出兩面來,一面是孝順兒子、寬和太子,另一面則是未來的英主。

“你可知太子手中有些什么人物?”葉暢想明白這一點,突然間覺得有些冷。

“韋堅、王忠嗣、皇甫惟明……這些人都是太子手中之人啊哦,還有張培,他明里與太子保持距離,實際上暗中與太子身邊的內監相勾結,太子不好與我父親說的話,都是由他轉達的”

葉暢猛然又想起,在灞橋送行之時,李霄曾經說過“待太子”什么的,但被李適之及時喝止了。他提起此事,問道:“當時你想說什么?”

李霄臉色變了變,有些遲疑起來。

葉暢嘆了口氣:“你莫非以為我是在替自己問話?我可是在替你問若不知道那邊究竟是什么打算,我又如何判斷刺客是誰派出來的?”

“我……我想說待太子得承大寶,你們……通通要死……”李霄聲音低了下來。

“哦?太子有什么計劃不曾?”

李霄又猶豫了會兒,然后小聲道:“原先是有一個的,皇甫惟明與王忠嗣掌兵權,家父、韋堅為相,只要除去李林甫,便……便請圣人為上皇。”

他說出這個計劃,葉暢長長吁了口氣。

李隆基

葉暢幾乎可以肯定,這個計劃,并沒有完全瞞過李隆基,至少,李隆基憑借多年政治斗爭養成的敏銳性,察覺了這個計劃可能存在。

于是李隆基便利用李林甫,李林甫再利用葉暢、盧杞,將韋堅、皇甫惟明、王忠嗣等一網打盡。這些人都是太子李亨勢力中堅,他們被解決掉,也就意味著李亨失去了威脅到李隆基的能力。

至于李隆基為何不于脆將李亨解廢掉……或許是因為他年紀老了,沒有當初的魄力了,也或許是三庶人案讓他有了一絲后悔之心,因此下手沒有那么狠了。

原本葉暢以為所謂的太子一黨只是李林甫臆猜中存在的東西,現在從李霄口中得到了這個小集團確實存在,而且有過活動。這么看來,他一直以為棋盤外下棋的人是李隆基、李林甫,其實是錯的,真正下棋的人,乃是李隆基與李亨這對父子,就是李林甫,也只是一枚棋子,只不過這枚棋子,也在想著如何擺脫棋手。

這便是政治。

“這么說來,刺殺你而試圖嫁禍于我之人,倒真有可能是他們派來的了……張培有不小嫌疑。”葉暢沉吟了許久,然后笑了起來:“若是我留你一條性命……你是否愿意聽我之令?”

“愿,愿生我者父母,活我者葉公,若能得活命,我愿意為葉公效力

旁邊的卞平輕輕嘖了一聲,不愧是宰相公子、朝廷高官,奉承起人來果然是職業級別,自己算是好這一手的,可也只敢稱葉暢為主公,而不敢稱為“葉公”。才二十出頭,便被人稱為“葉公”……

就在葉暢審訊李霄之時,上陽宮中已經亂得不成樣子。

一個個太監、宮女都是膽戰心驚,幾個管事的太監、女官,完全沒有往日里的跋扈,都是面如土色。

“還沒有尋著么?”一個女官問道。

“沒有,御溝里、池塘里,到處都尋遍了……娘娘真的、真的……”

“這可如何是好,才來兩日,就鬧出這樣一遭來……”

“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否則該如何向圣人交待?我們在這上陽宮中,已經不是幸之人,若是圣人再怪罪,除了一死,你我還能如何自處?”

七嘴八舌的議論聲中,始終得不出一個結論。爭了好一會兒,眾人累了,開始又一輪的沉默。

這時隨著急促的腳步聲,一個軍士闖了進來,他神情有些不自然,身上還水淋淋的:“在通往谷水的御溝水門鐵欄那兒,發現了這個”

他手中抓著一條絲絳,卻是從梅妃身上掛下來的。卞平當時弄出的通道較小,又在水中,梅妃屏息鉆出去的時候,將身上的絲絳扯了下來

“這是不是娘娘身上的東西?”眾人目光全都投向跪在一旁的一個宮娥。

這是梅妃的隨身宮娥雪枝,她既是貼身服侍梅妃,自是認識梅妃身邊的東西。她仔細分辨了會兒,然后大哭道:“是娘娘的娘娘在哪兒?”

那軍士略一猶豫,又說道:“鐵欄最下,發現了一個不大的出口。”

“什么”

原本還坐著的太監、女官頓時齊齊站了起來,一個個臉色大變。

“你是說,那出口一人可以鉆得出去?”一個太監尖銳地問道。

那軍士看了看雪枝:“只要不太胖,便可鉆過去……”

“娘娘難道……”眾人面色都是大變,莫非梅妃逃出去了?

梅妃被打入冷宮,名義上乃是上陽宮之主,但他們這些宮女太監還負有監視之責,若是讓梅妃逃脫出去落入民間,他們這些人,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那封奏折呢?”良久之后,有人道。

“正是,娘娘給圣人的遺折,雪枝,你將其拿出來”

“我們如何能看娘娘的奏折?”雪枝顫聲道。

“都什么時候了,你要命的話,就把遺折交出來”一個太監走過去,兇狠地喝斥。

他們已經稱那奏折為“遺折”,而且沒有人提出異議,便是這些內官、女官達成了某種默契。

雪枝哪里抗得過他們,只能交出奏折,這其實是一封信,乃是在梅妃榻上找到的,也不知是梅妃何時所書。信并未密封,一個太監將之拆了,眾人不管識字不識字便都湊上來看。

卻是一封遺書,只說自己獲罪于天,不能再見圣人,心中悲苦,無意殘生,唯有自盡。遺書末了,還請李隆基念在數載恩情的份上,將她的隨侍宮女放出宮去,許配良家子弟。

得了這封信,眾人算是松了口氣。

“娘娘性子剛烈”有人嗚咽著道。

“是極,圣人必然為之傷心……不過咱們上陽宮年久失修,連水門鐵欄都銹爛壞了,也須向圣人請罪。”

那個來報的兵士臉色有些異樣,剛想說鐵欄不大象是銹爛,卻更象是有人鋸開,但才一開口,便是十余雙狠辣的眼睛瞪著他。

他也唯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


上一章  |  盛唐夜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