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248章 海外奇珍悅上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8章 海外奇珍悅上意

第248章 海外奇珍悅上意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7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圣者晨雷 | 盛唐夜唱 
搜小說


開通了,休息一下眼睛吧,聽聽書也不錯哦!

張培頓時想起,舊年因為和親未成之事,似乎京中貴女都湊錢說是要買壯士安邊疆……當時他是當成笑談的,但如今聽葉暢所言,他竟然把此事辦成了?

“這……這不可能”李霄也知道其事,吸著冷氣,嘴巴張得老大,配上那一對黑眼圈,那神情倒有些象另一世的某種國寶。

“當初班超投筆從戎時,那些刀筆吏也說這不可能呢。”葉暢一笑。

張培和李霄對望了一眼,葉暢當年的邊策,他們可都是知道的,大伙只當這是少年人少見識的臆想,卻不曾想,他竟然有這種行動力,將之由臆想變成了真實

“若是沒有別的事情相詢,張侍郎,葉某可就暫退了。”見那二人還在發呆,葉暢微笑告辭。

張培和李霄沒有什么理由再留他,只能看著他帶著善直離開,至于在葉暢離開之后,張培和李霄之間會不會發生爭執,那就不是葉暢要考慮的問題了。

他此次沒有乘機發作,將張培和李霄都拉下來,一來是沒有十足把握,二來也不愿意太如李林甫意。將這二人乃至李適之都弄得下獄,對他并沒有太多好處,他不想讓自己成為李林甫手中的刀。至于李霄,自然是要收拾的,想來經過今天的事情,張培和和李適之都會出手,替他教訓丨這個蠢貨吧。

宮里的消息比起葉暢預想的來得快,二十九娘尚未來,楊釗便又來了。

“現在就進宮?”

“對,興慶宮,圣人與娘娘正在那邊賞花,我說你欲面圣,呈上在海外所尋著的寶物,圣人便召你去”

賞花其實只是一項,當時李隆基正帶著楊玉環一起賭博,楊玉環在這個上面缺少天賦,連輸幾回便說輸光了不玩,旁邊記賬的楊釗乘機說何愁輸盡,葉暢自海外回,給娘娘帶著禮物,只是不知何時能送入宮中。當時李隆基勝得最多,心情大好,便召葉暢入宮。

“這么快……”

“你莫拖延,不好讓圣人與娘娘久等。”楊釗催促道。

葉暢下令將禮物裝好,然后乘馬車向興慶宮去。好在長安城中路面弄得很好,馬車在其上也跑得起來,因此雖然是橫穿長安,卻也沒有花太多時間。楊釗進去回稟,他在外頭等著,沒有多久,便看到高力士小跑著過來。

“呵呵,葉參軍,許久不曾見了。”

老太監一見著葉暢便笑瞇瞇地打招呼,葉暢可不敢在他面前擺譜——就連李林甫都不敢在他面前擺譜,忙上前行禮:“如何敢勞動高將軍”

“我是假將軍,你是真將軍,陛下聽說你在海外立了功勞,很是歡喜……你這是什么?”

“一點海外的小玩意兒,給將軍賞人用。”葉暢將小錦盒塞在高力士袖中,高力士什么沒見過,原本是不想要的,但聽說是海外的新奇玩意,給他賞人用,便改了主意,收了下來。

“葉參軍,你那禮物,還得給我看看方能入內,這是規矩,倒不是我刁難

老太監熱情得有些過分,葉暢應了聲“那是自然”,然后將他帶到車后。

在車后擺著一口長條型的箱子,若不是扁扁平平,幾乎要被人誤以為是口棺材。高力士一看這外型就不喜:“這箱子不能入內,有忌諱。”

“是,將軍說的是。”

箱子打開之后,便露出里面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東西,葉暢掀開外包的一角,讓高力士看了看,高力士看到后吸了口寒氣:“這么大……一整個兒?”

“正是”

高力士看著葉暢,挑起大拇指道:“葉參軍好用心,娘娘必然歡喜”

“托將軍吉言……此物易碎,我這還用布包著,請將軍令兩人幫抬一下吧

“那是自然。你們二個,過來抬吧,小心,小心,若是出了紕漏,仔細你們的性命”

東西并不重,兩個衛士抬著入了興慶宮,葉暢跟在旁邊,高力士陪著他。見葉暢神情似乎有些緊張,高力士低聲道:“這幾日娘娘心情甚好,故此圣人心情也好,你想要什么,都想好來。”

“謝謝高將軍。”

葉暢沒有想要什么,他想要的東西,都是自己去爭取的。

興慶宮花萼相輝樓外,李隆基與楊玉環等得都有些不耐煩了。見葉暢進來,李隆基第一句話便道:“葉十一,你做得好大事業”

葉暢不慌不忙行完禮:“有圣人在朝,臣自然可以做好大事業。”

“你倒是個面皮厚的……聽楊釗說,你在遼東竟然還收回了一州之地?”

“陛下洪福,大唐天威,再加上如娘娘般巾幗不讓須眉,故為圣人收回一州之地。”葉暢道:“臣已然收復積利州十七城,當如何處治,還請圣人委派官吏。”

“你收復的疆土,你不為刺史?”

旁邊的高力士聽得這句話,忍不住看向葉暢。如果葉暢禁不住高官重權的誘惑,真的求這一州刺史之位,圣人必會猜忌于他吧。

“臣去遼東,原本是為求仙訪道,只是當地蠻夷不通教化,意欲壞臣之事,臣乃借助長安巾幗之力使之降伏。圣人當知,臣生性跳脫,實是不喜俗務,若是圣人賜臣顯爵閑差,臣必謝恩受之,可是這一州刺史……臣疏懶,不可為也。”

聽到葉暢近乎賴皮的回答,李隆基哈哈大笑起來:“好你個葉十一,滿嘴荒唐言語……刺史你是做不得的,二十歲的刺史……非是親王宗室無人可為也

刺史做不得,言下之意就是其余職司完全可以當了。大唐并不是每個州都任命了刺史,葉暢的目的,也就是弄個積利州長史或司馬之類的職務,至于刺史,如果李隆基委任,到了遼東之地,想要架空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你方才說借助長安巾幗之力……此語何解?”

試探完葉暢之后,李隆基又好奇地問了起來。這個問題讓葉暢抬了一下頭,悄然看了他一眼,不知道他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

“這個……臣有罪,還請陛下恕罪,臣才敢說。”

“有罪的話誰都救不了你,無罪的話你也休要怕朕會尋你差池”李隆基霸氣地道:“讓朕恕你罪,休想”

葉暢沒有想到他會如此回應,愣了愣,那邊楊玉環已經低笑起來:“葉十一終歸還只是個少年郎,三郎,可不能這般嚇他,嚇壞了臣妾的禮物就沒著落了。”

“好好,朕雖然不恕你,但玉環卻替你求情,朕耳根子軟,只能允了。”李隆基無奈地說道。

這就是讓葉暢欠楊玉環一個人情,同時也是抵消掉葉暢送禮之誼。葉暢猛然意識到,李隆基雖然因為年邁而漸漸昏聵,但真把他當成一個老年癡呆來糊弄,那就是純粹找死了。

只要他愿意,他還能照樣展露出他對于政治斗爭的敏銳性。

“謝娘娘……其實與娘娘也有些關系。臣曾經大言不慚擅言邊策,舊載離開長安時,娘娘還有長安城中的貴人女眷,送了臣一筆金銀,約值二十萬貫,令臣一試邊策……”

李隆基眼中寒光微微閃動,不過嘴角都是向上彎了一下。這事情他知道,非常清楚,不過葉暢敢當面說出來,倒是個膽大的。

“臣到了遼東,原本只是想在都里修船塢,好建可以出遠海的大船,有朝一日能乘船去尋真正的蓬萊方丈。當地高句麗酋首卻是無禮貪婪,意欲奪臣財物,臣想起各位貴人女眷的吩咐,便以此金銀為資,招募遼東的漢人勇士、收買蠻夷中不得志者,結果羅九河獻卑沙城、鉗牟丁獻青泥浦。此二地獻城,余者力小勢單,自然平定了。”

李隆基有他的情報來源,但此時不是特務大行的后世,他的情報主要是地方官的報告,故此遼東局勢,他是不太了解的。聽葉暢如此說,只道葉暢真是靠收買平定了積利州,不由得笑道:“二十萬貫換一州之地、六萬之民,你倒是做了筆好買賣”

葉暢心知他有譏嘲之意,不過還沒有回答,那邊楊玉環嬌聲道:“三郎,軍國大事還是到朝會上去說,臣妾可是迫不及待要看葉十一帶來的禮物了”

“好好,看禮物”李隆基笑了起來。

他到晚年性好奢侈,故此天寶年后許多重臣都是倚仗著搜刮百姓的本領得他重用,對于葉暢可能獻上的禮物,他也是萬分期待的。

葉暢看了高力士一眼,高力士又向一個小太監使眼色,小太監跑了出去,不一會兒,那兩衛士便將禮物抬了進來。葉暢讓他們將禮物樹起,同時請楊玉環前來觀看。楊玉環上前來,看到的是一人高的東西,整個都被布蒙著,不知里面究竟是什么。

高力士上前來笑道:“奴婢替娘娘揭這禮物了……娘娘請看”

他一掀開布,楊玉環驚“啊”了一聲,邊上的宮娥使女們也一個個驚呼出來,就是李隆基,也在那一瞬眼前一亮。

大的玻璃鏡

一人多高的玻璃鏡就在楊玉環面前,她的身影映在其中,她完全被這巨大的鏡子驚住了,站在那一動都沒有動。

周圍除了方才的驚呼聲,也沒有別的聲音。葉暢咳了一聲:“此物也是獻與圣人的,不過娘娘怕是要怪罪臣了,因為獻上此物,圣人可就有兩位楊娘娘了。”

眾人初時沒有體會到他言語中的真意,過了會兒才反應過來,頓時掩嘴輕笑。

楊玉環此時也回過神來,自然知道葉暢是在逗趣,不過這鏡子如此巨大,而且光潔照人纖毫可見,實在讓她歡喜。她用嬌媚的眼睛掃了李隆基一眼:“三郎,這鏡中人,還有這眼前人,你最喜哪一個,你就實說了吧”

李隆基哈哈大笑:“自然是喜歡鏡中人……”

“那三郎你就跟這鏡中人過吧”楊玉環拂袖佯怒,卻被李隆基一把抓著,兩人一起站在了鏡子前面。

兩人在鏡前徘徊許久,葉暢向后退了退,與楊釗站在一起,楊釗向他挑起了大拇指,輕輕說了一聲“采”

此時鏡子都是銅鏡,雖然磨鏡客們能用藥水和手藝將銅鏡打磨得極為光潔,但與玻璃鏡相比,畢竟還是有些差距。更重要的是,銅鏡可沒有這么大一塊的,就是李隆基與楊玉環兩個人站在那兒,都覺得可以照得清清楚楚。李隆基在鏡前良久,突然一嘆:“朕老了,玉環你卻還是青春年少”

“亂說,三郎哪兒老了,你瞧你精神,比起楊釗都要好便是葉十一這樣的少年郎,與三郎相比都顯憔悴”

葉暢在遼東吹海風,他原是一個娃娃臉,經過這大半年的海風,也已經變得粗糙起來,楊玉環說他憔悴,倒是一點都沒有說錯。李隆基看了他一眼,想到去年時葉暢的模樣,心里也有些同情:這一年來,想必葉暢也吃了不少苦頭

“臣這禮物,不知娘娘是否還歡喜?”

“喜歡,自然喜歡,葉十一郎,你想要什么,我替你尋三郎要去”楊玉環當真是喜歡這面大鏡子,她聲音里都帶著喜意。

“這個,臣倒真有一事相求。”葉暢笑道。

“你說,你說,朕倒要看看你要什么”李隆基道。

“臣在遼東建船塢,原是不想驚攏當地土人,故此擇荒地建營,臣建營時想著要去訪尋仙島,希望旅途順利,便給營地取了個名字叫旅順。”葉暢笑道:“臣只求陛下御筆,書旅順二字,臣將之立于營地之外,好教中外漢胡都知道,此地地名乃圣人御賜。”

另一世中請領導題詞原本就是拍馬屁的一種婉轉做法,葉暢信手拈來用得不著痕跡,拍得李隆基眉開眼笑,不待楊玉環相請,便點頭道:“允了,允了,來人,拿筆墨案幾來”

楊釗忍不住又向葉暢暗暗挑了一下大拇指,自己結識的這位兄弟,馬屁功夫還在自己之上啊。

“只要這個?”旁邊的楊玉環卻是不依了,她看著李隆基:“葉十一郎心里念著三郎與臣妾,三郎可不能太小氣,傷了他赤子之心”

“以玉環之意呢?”李隆基見她高興,自己心里也是高興,加上只是寫兩個字,也確實太小家子氣了,故此他問道。


上一章  |  盛唐夜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