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

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7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圣者晨雷 | 盛唐夜唱 
搜小說


開通了,休息一下眼睛吧,聽聽書也不錯哦!

自天寶元年到天寶四載,三年時間里,葉暢四處奔走,百般籌劃,其中艱辛甘苦,除了他自己之外,別人都很難體會得到。

而最近半年,特別是長安的這一個月的經歷,讓葉暢下定決心,要將自己早就有的計劃提前。

這個計劃,放在此時,是很有些大逆不道的。葉暢敢對善直、南八等人說,是因為這些人當得起他的信任,但對李治,葉暢卻不這樣認為。

但是李治對他今后的計劃又有用,故此,必須給李治一定的考驗,包括方才故意將她支走。若只因為這點小事,李治便生出怨憎之心,那么此女便無法擔當重任,反之,則可以考慮讓她慢慢接觸葉暢的核心機密。

留下的諸人,神情都嚴肅起來,葉暢既然說到這個地步,顯然,接下來的事情,肯定是有些與國法不容的。

“今次在隴右,在長安,善直師,南八,你們覺得最大的危險在何處?”

賈貓兒心中一動,葉暢這般問,危險自然不是來至犬戎這類明面上的敵人。善直有些茫然,撓了撓新剃的光頭:“危險?灑家未曾覺得危險啊……”

南霽云橫了他一眼:“背后。”

善直向身后望了望,什么也沒有看到,當下道:“也沒有危險啊……”

“是背后,原本看似自己人的”

善直這才恍然,“阿彌陀佛”了一聲,不再說什么。葉暢點頭道:“正是背后,諸位,坦率告訴諸位,我手中如今除了棉紡之外,又有一種新的產業,幾乎可以日進斗金,其收益之大,勝過此前任何……但是我卻不敢為之,眼睜睜看著無數錢卻不敢去賺,便是怕著背后。”

“我思來想去,狡兔三窟,若是不給人知曉這產業是我的,只以為來自于海外異邦,或可換得安寧。恰恰此時,我海船已成,故此,我有意揚帆海外,尋一異域之地,建一基業之本。”

聽得他這樣說,眾人都齊吸了口氣。

這可是危機無限的事情,葉暢卻說得如此輕松

“諸位,我之海船,能抗一般風浪,比起水師的巨艦更為堅固,故此海上并不是那么危險。”

“可大海茫茫,葉郎君,如何能尋到安身立命的基業之所?”

“司南。”葉暢道:“有司南在,便是海上,亦能分辨方位。另外,我所說的安身立命之所,離大唐本土亦不會太遠。”

“何處?”

“安東都護府棄地。”

葉暢終于將自己的目標說了出來。

所謂安東都護府棄地,大致在另一世的遼東半島一帶,在滅高句麗之后,這里便歸屬于大唐安東都護府。但是因為路途遙遠,特別是陸路要經過契丹、奚等族控制的區域,而新羅、勃海郡國等又不時騷攏,故此大唐步步退縮,屢移都護府治所,就前年,更是撤至遼西故城。

整個遼東半島,幾乎就成了無主之地

此處民族混雜,漢人有,高句麗人有,契丹、鞍羯、奚、新羅……諸族混雜。原本安東都護府在時,各州官員,頗有漢人,但安東都護不停西撤,如今各州官員已經多為異族。

“那兒……不好過去吧?”

“好過去,自登萊乘海船,沿途每百里便有島可避風停錨,不過四五百里即可于都里鎮登岸。我在武陟之船,大伙亦當知曉,但此船能力,諸位或許不知。逆風逆流亦可前行,一個時辰平均下來,能行二三十里,也就是說,自登萊至都里,快的話只需要一日半,慢的話也不過是三日,比起長安到洛陽,也不過如此”

葉暢所言,讓眾人都是一喜。

“只是名不正則言不順,我們去了遼東,當地人……怕是不允吧?”

“允不允,乃大唐說了算,普天之下任何重大決定,都理所當然由華夏出。”葉暢昂然道:“我不瞞諸位,如今我是在募集人手,只要人手能足,我便會想法子自朝廷獲取一個名義”

“名義?”

“對,或遼東守捉,或其余什么職司。”葉暢說到這,神情一正:“我不瞞大伙,我爭取這個職司,走的是玉真長公主的門路,名義上是準備海外尋仙訪道。”

葉暢拋出來的這個計劃,實在讓人心中訝然。眾人一時之間,只考慮這其中的風險,根本無法考慮其間的收益。過了一會兒,賈貓兒有些猶豫地道:“十一郎,我覺著……至少有幾項需要慎重考慮。其一,前朝煬帝與太宗皇帝征高句麗時,都是歷經千險,數十萬大軍尚且如此,遑論咱們區區幾人?其二,安東都護府年年西側,怕亦是朝廷力有不逮所致,連朝廷都守不住之地,咱們能否守住?其三,你所言遼東,乃苦寒之地,我們啊呀,棉衣、火坑,十一郎你早有布置?”

眾人也是霍然驚覺,其余事情都是人力可抗,唯有天寒地凍,非人力能抗之,但葉暢先是在中原推廣火炕,然后又引進棉花,這兩樣確實將遼東的寒冷考慮進去了。若真是葉暢早有準備,那當真是深謀遠慮

他們都看向葉暢,只見葉暢微笑頷首。眾人恍然大悟,心中暗暗敬服。

賈貓兒想到這一點,此前的思路便被打斷,頓了好一會兒,才繼續說道:“尚有其四,遼東之地,當真有利可圖?若無利可圖,如何招募人手,相隨郎君?”

這第四點有些勉強,不過眾人也是深以為然的模樣。葉暢再看其余人:“賈兄說了他的想法……諸位呢,有何疑惑,某一并解之。”

南霽云道:“某并無顧忌,豁了性命陪郎君就是,想來郎君亦不會虧待某家人。”

善直也搖頭,表示他沒有什么顧忌的。葉暢輕輕敲了一下座椅扶手,然后開口道:“賈兄前兩個顧慮,其實是一件事情。前朝煬帝與太宗東征時,遼東乃高句麗國所盤踞,以一國之力抗衡,又有天寒地凍、山河之險,大軍施展不開,故此麻煩甚多。而今名義之上,此處乃大唐府州,新羅人妄認祖宗,垂涎此地久矣,鞍羯人建渤海郡國,亦暗中于涉此間事務……”

如同葉暢所言,現在的遼東,正因為插手的勢力太多,反而倒成了三不管之地。新羅雖是垂涎,卻不敢過于冒犯大唐這個宗主國,因此唯有悄然下手。渤海郡國雖是在遼東穿行無忌,甚至曾經借道遼東攻到山東的登萊,但他們的主要注意力還是在北面的黑水。而當地原高句麗遺民,既有想要復國的,也有想要自立的,更多則是打醬油的——這正是一個機會。

“我們并不是說要立刻怎么要,只是在遼東南部,尋一個立足之基,有此基石,我們將賺錢的產業移到此方來,朝廷的權貴再想伸爪子,伸一只剁一只就是。”

介紹完遼東情形之后,葉暢總結道。

“若是有人摘桃呢?”

“營州之亂后,朝廷對遼東便幾無控制,如今營州一帶,又是契丹、奚人雜居,節度使安祿山好大喜功,必逼其為亂,好立軍功以邀朝廷之賞。到那時,誰還能伸手伸到遼東來?”

“人手,朝廷不會允許我們招募太多人手吧?”黃衫客一直沒有開口,此時突然道。

“人手問題好解決,我們只需有幾百人的核心即可,遼東自有漢人,而諸胡與大唐車書本一家,稍加誘導,便可使之入華夏漢人為主,歸化為輔,有幾百人,便可控制幾千人,有幾千人,便能影響幾萬人。若能有幾萬人,便不虞不可立足。以我等之能,立足一年,便不虞自保,能有三年,便可進一步了

這個規劃,解決了最后一個疑問,眾人都沉思起來。葉暢見他們還有些猶豫,笑道“其實,遼東氣候與山東、河北無異,水土肥美,物產豐茂,此天授華夏之地也。我等至此,行班超之事,青史留名,便在此耳”

賈貓兒、黃裳客都是游俠出身,南霽云亦以忠義自詡,讓他們背離大唐,多少有些心結,但讓他們當大唐的班超,則再無心節。黃衫客第一個奮然振臂:“朝廷任官,非有門路者不可得進,如今我等自創一片天地,歸來再看朝廷諸公一副何等嘴臉”

“正當如此”賈貓兒也道。

“大丈夫能得青史留名,何懼馬革裹尸”南霽云道。

“阿彌陀佛……遼東可有好吃的?”這是善直的態度。

在場諸人,算是敲定了大略,接下來便是細節。或真要去遼東,靠著他們這幾人顯然是不成的,至少要有數百名勇猛敢戰之士。葉暢自家宗族子弟,隨他去隴右的二十余人,自然不是問題,族中還可以選募二十余人出來。另外,修武、武陟二縣宗族勢力,再選出五十余人,亦不難。事實上,葉暢完全可以在這兩個縣,招集數千人的隊伍,只不過這樣會犯朝廷忌諱罷了。

然后就是秦老漢他們這樣的災民,其中抽百余人,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這些災民得了葉暢幾乎救命之恩,而且跟著葉暢看得到前途,故此也都愿意相隨。

這兩百人為骨于,再招一些流民,湊個千余人,便可以在遼東擇地定居,有個數月熟悉周邊情形,便可以進一步拓展了。

“兩京游俠兒,逞勇斗狠之輩,亦或可用?”黃衫客聽得葉暢談起遠征人員組成,總覺得核心力量少了。葉暢所說的骨于,便是戰斗力量,這兩百人用于街頭斗毆,那自然是人多勢眾,可用于遠征,則明顯不足。

“兵在精而不在多,這兩百人,我可是要當一千人用的。”葉暢略一猶豫:“我在鄉中,素有威望,子弟們家中多得我好處,故此樂意服從效力。洛陽城之災民,已經以紀律約束了一年有余,我待他們又有恩,他們也會聽從于我。兩京游俠兒,雖是勇悍,卻無紀律,軍陣之上,個人武勇威力有限。”

又看了南霽云與善直一眼,笑著補充道:“自然,若是能有善直師、南八和韓兄這本領,那又作另說。只是兩京游俠兒,有幾人能有這等本領的?”

旁邊賈貓兒訕笑道:“莫說某已經老了,便是年輕之時,也難在善直師手下撐過兩招。”

“賈兄你如今要費心力的,卻不是這邊。對了,大觀園這兒,賈兄還要留著,不過要務色人手準備接替你,待我們在遼東立穩之后,屯田營建,都需借助賈兄之力。”

賈貓兒自然明白,點了點頭。

見眾人都不再說話,葉暢正色道:“此事于系眾大,諸位都得守口如瓶,我們還須同心協力……若是諸位不棄,我愿與諸位結義,如桃園舊事,今后我等兄弟同心,共做一番大事業出來,諸位意下如何?”

此時《繡像三國志演義》風靡天下,那桃園結義的故事,更是讓諸多自詡英雄者神往。故此葉暢一說此事,眾人都是大喜,當下便再敘年齒,賈貓兒年最長,是為長兄,南霽云其次,故為二哥,善直莫看一臉老相,他自己說自己今年才是二十九歲,便為三哥,黃衫客比葉暢大兩歲,乃是四哥,葉暢年最幼,便成了老五。

敘完年齒,賈貓兒正色道:“各位兄弟,咱們以年紀分老少,卻不以此定尊卑。五弟雖是最年幼,可智慮深遠,又才高雋秀,乃我等之主,這主從之位,各位兄弟要切記,切莫弄得兄弟都做不成,反倒成了仇敵”

他在長安城中浮沉多年,又是四十歲的人,考慮事情比起旁人要周全得多。葉暢要敘年齒結義,那是為了讓眾人能同心協力,彼此情誼更進一步,但是若因為是結義兄長就對葉暢指手劃腳,甚至想著發號施令,那就差了。丑話說在前頭,總比出了事情之后檢討要好。

葉暢暗暗有些慚愧,這是賈貓兒心思細膩之處,想得比他更深更遠了。

“賈大哥說的是,咱們雖是兄弟,卻不可亂了主從。”南霽云也應了一聲,他如今算是死心塌地跟著葉暢了,因此接口道:“葉郎君,受我一拜”

“二哥……”葉暢一愣。

南霽云拜了下去,賈貓兒、善直也跟著下拜,那邊黃衫客微微猶豫了一瞬,便也拜倒。

方才賈貓兒那番話,主要就是說與他聽的,見他也拜倒,賈貓兒心中一松,便只剩余歡喜了。


上一章  |  盛唐夜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