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114 還彼之道至彼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4 還彼之道至彼身

第114 還彼之道至彼身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7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圣者晨雷 | 盛唐夜唱 
搜小說


開通了,休息一下眼睛吧,聽聽書也不錯哦!

這又是一個極熱的夏日,有傘蓋、有打扇,但是張垍還是覺得熱。他突然有些后悔,不該應王維之約的。

但是既然有約,不來就不好了。

車駕出了春明門,在此便與王維兄弟會合,然后帶著一眾隨從,浩浩蕩蕩,向著東邊而去。

不一會兒,就看到綠樹如云,好一片清涼之景。

這讓張垍覺得,到此來避暑納涼游玩,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聽聞有人將這片林子稱為快活林,還有意在此廣建華廈,以為逆旅,再弄些伶人戲子……”

王縉正指著周圍向張垍說話,突然間,他神色一動,望著那邊的一個身影:“咦,那不是葉十一么”

張垍聞言一揚眉,偏過臉去,果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坐在某棵大樹之下納涼。

葉暢大約也是覺得這邊出了什么狀況,回過頭來,便看到張垍驚愕的臉。

還有旁邊的王縉。

葉暢隨手拿起身邊的琉璃杯,然后舉起來,向著張垍略一示意。

這個動作,在他做出來顯得自然瀟灑,在張塘身后,一群女聲吸了口氣,然后嘰嘰喳喳的議論聲起。

“葉十一,哪一個葉十一,當真是好一個翩翩少年郎!”

“正是夕陽無限好的葉十一啊,昨日里你還唱了他的曲子。”

“一曲從去年唱到今年,你們煩也不煩”

“別的曲子自然煩的,但葉十一的夕陽無限好,唱上百年千年,都不會煩!”

象張垍出游,豈有不各女樂者。故此,隨他一起來的,還有他自家養著的歌伎舞伎。這些小娘子們可不知道張垍與葉暢的恩怨往事,聽聞那便是葉十一,一個個興奮地叫了起來。

有才,年少,再風流瀟灑,可以說,具各了讓這些小娘們尖叫的一切條件,哦,還有一個,多金,球市之能吸錢,已經傳遍長安。

張垍的青筋跳了一跳,然后轉過臉,看了看王維。

他第一個懷疑,便是王維與葉暢勾搭上了,今日故意請他來,是要為他與葉暢做個說和。

若真是如此,他倒要考慮一下,究竟是不是真和葉暢和好。

但王維臉上的驚愕神情,比起他還要甚,這讓他意識到,王維只怕也不知道葉暢在春明門外的逆旅之中。

看來就是一次純粹的巧合了……若是如此,自己倒要好生喝斥一番,不必給王維留什么面子。

他始終沒有懷疑到王縉身上去。

心中琢磨了一會兒,張垍最終沒有往葉暢那邊去。

在他眼中,葉暢就象是一只瘋狗,若是有大棒在手的時候,打打瘋狗無所謂,可手中無棒的時候打他,就得當心被他咬上一口。

張垍的這種表現,讓王縉下巴都險些掉了下來。

他與張塘認識的時間不短,知道這人的心性,不但好虛名,而且善嫉妒。他與葉暢的矛盾,便是這種性格引發的,見不得年紀輕輕不經過他們這些權貴,便名滿長安之人。

就算詩名如李白又能如何,還不是得干謁他們才能在長安呆下去。

故此,王縉原以為,只要讓張垍見著葉暢,頓時會針尖遇麥芒,張垍會想法子將葉暢趕走,甚至投入監牢中也未必可知。

結果卻是張垍明顯在避讓葉暢

王縉不會誤以為張珀是怕了葉暢,有個皇帝當婦翁,全天下能讓張垍怕的人沒有幾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張垍一見葉暢就走

急忙之中,他靈機一動,拉著兄長道:“兄長,葉十一如何還在這里,前些時日,他領著蠻人在這起了沖突,此事兄長可曾知曉”

“蠻人”張垍頓時警惕起來。

王縉笑道:“學士莫非不知此事當時情形,倒是有些詭異……”

他將當日之事說了一遍,特別是葉暢替越析詔化解嫌疑之事,說得甚為詳細。說完之后,他又嘆道:“這葉十一若只是會寫詩倒還罷了,國朝以來,年幼便擅詩者不知凡知。但他竟然還有這等之智,原本沒頭沒腦的案子,在他手中用不了多久便告破,如此人才,惜哉不能為朝廷所用……”

王維瞪著眼睛看著自己兄弟在張口說瞎話,聽得這里時,再也按捺不住,一扯王縉:“夏卿,你胡說些什么!”

葉暢不為朝廷所用,其中張垍進讒言乃是關鍵,雖然外人不知曉,可是他們兄弟從玉真長公主那邊得到了準信。王縉當著張垍的面這般說,簡直就是打張垍的臉。

王縉露出愕然的神情:“兄長……”

“哼,名不符實之輩罷了,雖有些機巧,也只是雞鳴狗盜的本領。”王維沒有來得及說話,張垍冷哼了一聲。

說完之后,他就大步向著葉暢那邊行去。

王維瞪著自己兄弟,到了如今,他哪里還不明白!

這一切,都是自己這個兄弟在搗鬼,他弄出的把戲!

王維心中當真是又氣又急,玉真長公主反復和他說過,葉暢此人只可引而為友,不可敵而為仇。跟葉暢保持比較友好的關系,會有巨大的利益,而相反的話,則可能被這廝盯上。

凡被這廝盯上的,幾乎都會被打臉,丟人現眼不說,實際利益亦受損,更是讓人肉痛。

自家兄弟借著玉真長公主之勢,從葉暢那邊占了便宜就已經夠了,按王維的想法,接下來應該考慮如何與葉暢修補關系。結果自家兄弟,卻是屢屢去招惹葉暢——王維一直覺得自家兄弟比他會當官會做人,可在葉暢這里,偏偏犯了糊涂。

他卻不知道,王縉與王元寶的打算。

“兄長,勿驚,勿驚。”王縉拍了拍王維的手,笑瞇瞇地道。

只見張垍走向葉暢,而坐在樹下的葉暢也不起身行禮,仍就是舉起手中的琉璃杯,向著張垍示意:。張學士,少見了。”

“大膽,見著學士,竟然倨不行禮!”自有捧腳的在旁邊喝斥起來。

“某一向聽人言,長安城中張學士,雅量非常,最善養士,時人以今之孟嘗比之。”葉暢慢條斯理地道:“昔日毛遂彈鋏而歌,孟嘗君不以無札,王猛捫虱談論,桓符子待如上賓……今日一見,名不符實啊。”

此話一說出,張垍便知道,自己方才對葉暢的評價,給這廝聽到了!

葉暢拿孟嘗君與桓溫比擬他,看上去是在夸贊,實際上卻不懷好意。他方才評價葉暢是雞鳴狗盜之技,而孟嘗君正是養雞鳴狗盜之徒者,至于桓溫,雖然名聲很大,但私心太重,王猛不屑為之效力。

張垍的問題是,以他的身份,不可能不要顏面去一葉暢對罵。因此,他也只能強笑道:“好一張利嘴,蘇秦、張儀之輩,莫非就是說你葉十一”

他心里又開始后悔,為何被王縉說的話稍一激,自己就忍不住來找葉暢麻煩!

葉暢耳光轉了轉,在王縉臉上停了一下,張塘來此,乃王縉唆使,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方才他聽得王縉的話語,似乎張垍并不清楚這一點。

王縉也沒有想到葉暢的耳朵竟然如此尖,被他盯著,臉色不免一變。

“這不是王夏卿么,前日才在玉真長公主別業中分別,今日再見,招呼都不打一聲,莫非是不認識某了”葉暢慢慢悠悠地道:“太原王氏,乃世代冠纓之名門,卻不曾想,你王夏卿竟然也會對球市經營有興趣。”

王縉頓時目瞪口呆,而張垍則先是一愣,然后勃然大怒!

王縉耳瞪口呆在于,葉暢不僅第一時間看出他的心思,而且毫不猶豫就將他謀奪球市掌控權的事情拋了出來。按照常理,這是幕后的較量與討價還價,葉暢將之說出,對他自己的名聲是很大的損失——玉真長公主原是他的靠山,可現在卻幫王縉要謀球市!

把私底下的交易,就這樣輕輕巧巧說了出來,完全不顧自己的顏面……這種事情,完全是個二愣子的做法,根本和王縉心耳中的葉暢不合!

但偏偏這種二愣子的做法,讓王縉滿嘴都是苦澀。

這完全是瘋狗啊,哪怕是自己什么形象都沒有,也要將對手咬下一塊肉。

聽得葉暢這話,張垍哪里還能不明白,自己是被王縉利用了,或者說,今日這次郊游,根本就是王縉布下的一個圈套。

目的就是利用他與葉暢的不睦來對付葉暢罷了。

張垍確實不喜歡葉暢,可是更不喜歡被王縉利用,因此他二話不說,邁步就站在一邊,臉上的怒意變成了盈盈笑容。

看熱鬧,看王縉如何應對此事。

他現在暗恨王縉,可是他不是葉暢,不能象葉暢那樣毫無顧忌地翻臉揭底,因此,若是葉暢能狠狠收拾王縉一番,張垍心中會非常痛快。

他這一個行動,已經勝過言語,表明了他的立場。王維的臉色頓時慘白,神情惶惶,不過勉強維持著鎮定。

而王縉倒在最初的惶然之后,恢復如常了。

他用凌厲的目光盯著葉暢,然后笑了起來。

“你葉十一僻居鄉野,不知這球市如今影響有多大,若是落入那些心術不正之人手中,敗壞風氣、坑蒙拐騙尚在其次,只怕更有禍國殃民之舉。我王夏卿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如何能放之任之!”

“好,好。”葉暢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揭破王縉的面目就夠了,避免張垍真出面來驅趕他,那樣的話他還真沒有辦法在長安呆下去了。張垍想看熱鬧,葉暢還更想看熱鬧,在市賽上打王縉、王元寶一伙的臉,才是正理。

而且王元寶那的八萬貫錢尚未到手,那些錢的用處,葉暢可早就規劃好了。

“嗯”張垍發覺沒有熱鬧可看,原本瘋狗一般的葉暢,在咬了一口之后便偃旗息鼓,這讓他覺得訝然。

然后他的注意力轉到了王縉要向球市伸手的事情上來。

長安城中有的是權貴,王縉的身份,哪有資格對球市這每年十萬貫收益的肥肉伸手!

張垍自己,就從來不嫌家中的銅錢多。

王縉也想明白這點,球市是葉暢拋出的一個骨頭,方才一句話離間了他與張垍的關系,而球市更能讓他們爭斗起來。因此,王縉又笑了一下:“況且,某也不是真要插手球市事宣,不過是執盈法師靜極思動,她一直背著個支持球市的名聲,見這一年來球市鬧得有些不象話,故此才讓某出謀劃策。

把玉真長公主搬出來,那份量就夠了,張垍閃爍的目光也園之淡了些。

眾人各懷鬼胎,張垍與王縉都不敢再刺激葉暢,萬一這廝又拋出什么驚人的言語來,傷了他們顏面就麻煩了。因此他們連告辭都沒有告辭,就各自分散而去。

釋善直一直瞪著莫明其妙的牛眼,望著這匆匆而來又匆匆離去的一伙人,見他們明明一起來的,離開時卻分作了兩伙,他有些不解地道:“葉十一,你又用了什么詭計,讓這伙人自己起了紛爭”

“咦,和尚你也看出來了”

“和尚可不傻,也只是跟在你這狡狐一般的人物身邊,才顯得憨了些。”善直說了句讓葉暢劍耳相看的話。

“他們回去之后,少不得要勾心斗角一番,也好,也好,給王縉尋些事情,免得他總來找我麻煩。”葉暢笑道。

正如他所說,現在王縉的事情多了。

王縉第一個要解決的,便是他兄長王維的埋怨。

當著張垍等人的面時,王維自然不好說什么,可只是兄弟二人同車而歸時,他少不得嘮叨。初時王縉默不作聲,任他批評,王維以為他自己也心生悔意,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便又重講了他幾句。

正為如何徹底打消張垍覬覦之心而傷腦筋的王縉實在忍不住了,猛然低喝道:“說夠沒有,你知道何事!”王維頓時愣住了。“你為翰林學士,清貴之官,可不知稼穡之難當家不易!長安城中居一年,象我們這般人家,幾千貫錢便是迎來送往的人情禮節都不夠!你高興了便回長安住,不高興了便去南山隱,長安置宅南山筑業,這些都要花錢,靠著家里的田莊出息,哪里夠用!”

說到這里,看到兄長愣愣的模樣,王縉心中一軟,沒法子說下去了。

他們兄弟年齡相近,雖然一個淡薄些一個逐利些,可是兄弟情深,幾乎從不爭吵,這一次只因葉暢,便吵了起來,這讓王縉心中更是惱怒。

他長嘆一聲:“兄長,還是幫我想想法子,如何應付張垍,先將眼前這一關過了去再說吧……”


上一章  |  盛唐夜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