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夜唱 >>盛唐夜唱最新章節列表 >> 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

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7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圣者晨雷 | 盛唐夜唱 
搜小說


開通了,休息一下眼睛吧,聽聽書也不錯哦!

葉暢激靈了一下,險些打了個冷戰。歡迎來到閱讀

杜甫?

名為杜甫,字子美者,應當就是那位詩圣了。

終杜甫一身,在群星燦爛的大唐之際,并不怎么顯眼。他的詩名,也是到了宋時才被推上與李白同儕的高度。但對葉暢來說,這位可是比起賀知章、張旭對后世影響大的人物!

他凝神打量著這位詩家之史,見他中等身材,體貌瘦削,但身體矯健,并不文弱。他眉宇清秀,微微有須,目光靈動。見葉暢打量他,他還流露出幾分羞澀的笑——簡直不象是一個三十歲而立之年的男子,倒象是一個剛剛學校畢業的大男生。

葉暢忍不住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賀公稱郎君有詩才,又姓杜,想必就是一覽眾山小的杜子美吧?”

葉暢記得,那首《望岳》乃杜甫年輕時所著,那時他未經太多挫折,正滿懷壯志之時,因此試探著問道。

“不想賤名也曾有辱尊耳!”杜甫聞言亦是一喜,口中謙遜,心中暗暗尋思:人道李太白舌爛蓮花,不意葉郎君亦是如此!

葉暢沒有想到,賀知章來訪倒還罷了,竟然還給他帶了一個杜甫!

所謂買一送一,不過如是。他心中歡喜,也不耽擱,便嚷著請諸人到他別莊去。

“老夫至洛陽,子美聞訊來訪,老夫喜他詩作,便邀他同來與十一郎相會。”路上邊行,賀知章邊解釋道:“十一郎向來喜結交英豪,想必不會怪老夫多事。”

“怪?賀公可說差了,某初知《望岳》之時,便驚為仙作,四方打聽,才知是子美兄大作。原本想要前去拜問請教,只因聽聞子美兄暢游天下,不在家居,只能作罷。賀公將子美兄引來,實是讓某心懷大暢——今ri某洗手下廚,為諸位接風洗塵!”

賀知章是知道他廚藝極佳的,在長安時便品嘗過他的手藝,當下便食指大動,待聽得葉暢還有私釀的美酒,是酒蟲發作,連連催促。

眾人隨葉暢經過彎蜒的鄉間之路,漸漸來到覆釜山下,遠望青山如黛,近看吳澤湖水波光粼粼,不由得心曠神怡。走著走著,便見眼前一片蒼翠掩映,去路若隱若現,仿佛斷絕。繞過花枝樹叢之后,眼前霍然開朗,一木柵圍欄出現在他們視線之中。

焦遂正在圍欄前等著,見他頂著一個大光頭,賀知章頓時愣了,連聲問為何如此。焦遂開口要說,卻期期艾艾,極不利索,杜甫見他說話有些結巴,心中暗暗稱奇:這等人物,為何賀知章也視之為友?

賀知章卻是知道焦遂毛病的,將自己的酒葫蘆給他遞了過去,焦遂灌了兩口之后,便談興大發,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說起別后之事——主要就是葉暢假作閻羅審舅甥爭牛之案。旁邊的元公路聽得,又是苦笑:這葉十一郎就象他想的一般,膽大妄為,肆忌憚,前次偽借菩薩顯靈,如今又假作閻羅現圣,當真是……

他簡直法評價葉暢了。

杜甫一邊聽著焦遂說話,一邊好奇地向著圍欄里望去,只見一片成蔭綠樹之間,一座簡陋的木亭露出了一角。

葉暢笑著暫時打斷了焦遂,引著眾人走入柴門之中,只聽得溪河奔流,淙淙涔涔,宛若樂鳴。沿著溪走了一段,便看到那座小亭,賀知章聽焦遂說那判牛之事,他聽得興起,便在亭中停了下來。

杜甫進了亭,原本是在聽焦遂說故事的,但眼見那亭外一石碑,碑上有文字,當下近前一看。

賀知章正聽得牛舔光頭之事,情不自禁手舞足蹈抓耳撓腮,催促焦遂趕緊揭破這是為何原因。然而就在這時,又聽到杜甫猛然驚咦了一聲:“好文,好文!”

眾人都圍到那石碑之側去,只見那石碑之上,以小楷刻著一篇文。

賀知章老眼昏花,歪脖瞇眼,那文章才漸漸清楚,只見開頭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禁不住便嘖嘖了兩聲:“此葉十一郎之妙筆也!”

葉暢笑著搖頭:“非也,非也,又是某夢中所聞。”

賀知章既好氣又好笑,指著他半晌語。這個葉暢,就是往夢中推去,仿佛生怕被別人認為文章之士一樣!

這《陋室銘》被葉暢改成了《陋居銘》,其中有幾句略有改動,比如那“往來白丁”,被葉暢改成“往來盡知音”。他交游廣闊,象焦遂、善真這般,都是身份卑微之人,若按原句,未免讓這些人心生不適。待將全文看過之后,賀知章嘆道:“此谷因此文而名傳矣!”

眾人連連稱是,那知縣在葉暢身上也是得了功績的,而且長安城中已經傳來消息,他將因虹渠引水之術升遷,因此少不得跟在賀知章后吹捧了幾句。元公路雖然對葉暢的種種手段還心懷戒忌,但是這個時候也跟著夸了幾句。

杜甫再看葉暢的眼色,就很不一樣了。

此時杜甫聲名不顯,葉暢初時對他表示親近,還將他得意之句“一覽眾山小”拿出來,他心中原是極歡喜,只覺得葉暢有識人之明。而現在,在識人之明外,杜甫還覺得,眼前葉郎君不愧是賀知章拐了個大彎也要來拜訪的名士!

天下高士,何其多哉!

“將此文立于此處,一來是抒己之志,二來是攔截俗客,三么,亦有葉某自我標榜之意。”葉暢哈哈大笑:“這不,將賀公、明府、少府和子美兄等盡唬住了。”

眾人大笑,他這般坦蕩,便是有人心中還略有嘀咕,卻也法說出口了。

“焦遂,你繼續說,那牛為何非舔你頭不可!”品過文之后,賀知章又催促道。

當下焦遂將故事中幾個謎團一一解開,待他說完之時,眾人已經到了山谷最內,也就是葉暢的居所所在。

“十一郎其智如狐仙,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啊。”賀知章慨然嘆道:“可惜,在長安時,李太白與你未曾相見,否則你二人定然投緣。”

“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轉,終有相會之時……說起此事,賀公歸鄉求道,李太白可以詩送?”

“有,有。”賀知章對詩記憶得甚好,當下便吟了一首。

這首詩與葉暢記憶中李白送賀知章的那首《送賀監歸四明應制》甚為相似,其中略有變化,想來是因為賀知章提前離開長安帶來的。

“李太白只有此一首?”葉暢又問道。

賀知章稱李白為謫仙人,將他舉薦給長安勛貴,還在李隆基面前盛贊,而李白寫的這首送別詩,亦對得起他的舉薦。但與葉暢記憶中不同,李白只送了賀知章這一首,而不是原本歷史中的兩首。

除此之外,尚有一些應制送別之作,賀知章不能一一全記,但他隨身帶有詩稿,將這些詩都記錄了。葉暢要過詩稿翻看一番,然后只說是要將這些詩抄錄一遍,便暫收了起來。

“某先下廚,洗手為諸位烹制菜肴,暫且告退。”將眾人引入座之后,葉暢先告辭道。

今ri來客頗多,家中原來備著的茶就有些不夠了,不過好在吳澤陂有山有水,他遣人去村中打聽,不一會兒,鄉鄰便將各種食材送來:獵戶送來兔子雉雞,漁夫送上鯽魚,還有人家送了自己腌制的咸肉,再加上自家養的土雞、蔬菜,很材料便湊齊。

葉暢親自cāo持,燒得一桌好菜款待眾人,他這邊忙碌,那邊回歸本宗之事已經敲定下來,族長葉淡跑來作陪,這一輩子是第一次與縣令、縣尉還有大的大人物同席,惶恐興奮自不待言。

眾人一邊等著上菜,一邊閑聊,聽得賀知章說葉暢在長安城的事績,甚至還成為玉真長公主的座上之賓,元公路原本對葉暢敬而遠之的心思徹底改了過來:以往是因為擔心葉暢恃智闖下不可彌補的大禍,現在既然有長公主殿下為葉暢撐腰,還有什么可怕的!

“葉郎君如此才華,朝廷為何不留他為官?”最后,杜甫問出了眾人心中的疑問。

“十一郎固然才華橫溢,得玉真長公主、韓京兆等看中,屢向陛下薦之,但是他恃才高傲,也確實惹了些人物。別的不說,他面折寧親公主駙馬之事,便有些太過……寧親公主駙馬張垍,乃先宰相張說次子,向來得陛下寵愛,據聞,十一郎此次賜絹放還,便有張垍之力。另外,十一郎終究年輕,做事稍有些輕率,二十九貴主這般人物,她也敢招惹……”

回答的卻不是賀知章,論賀知章如何坦率,究竟是在官場上混了許多年的人物,怎么會在這種場合答這種問題。回答提焦遂,他在長安時聽賀知章、張旭、顏真卿等人嗟嘆葉暢大才不用的事情,再加上自己分析,倒是說得頭頭是道。旁人聽得也不禁連連點頭,只覺得這人怪乎能與賀公、葉十一為友,高談闊論見識不凡。

賀知章也沒有阻攔他,一來這便是焦遂的性子,也正是這個性子,讓焦遂在長安城中雖交游廣闊四處奔走,卻始終不得志。二來,賀知章也希望這些話能傳到葉暢耳中,讓他今后注意謹慎收斂,不要再次因為性格吃虧。

眾人正說間,第一道菜終于端了上來。大唐之時不同后世,正式的宴席之上大伙是分案而食,賀知章地位最高,年紀又長,因此坐在最貴的主客席上。與他相并的是葉淡,因為是主人葉暢的長輩,故此才能代替葉暢于此招待客人。其余賓客,左右分席而坐,每個人面前,都是一小盤菜。

第一盤乃是香菇炒蛋,這只是家常之菜,但因為唐時炒菜還不顯,因此添了蔥、蒜、胡椒粉為調料,味道奇鮮比。眾人初時尚不覺得,但一嘗之后,便大為驚訝,賀知章年老味重,亦覺得鮮美比,不贊問道:“此菜何其鮮也,十一郎,當真妙手,香菇雞子,原是尋常之物,卻能做得這般味道!”

“添了些佐料罷了。”葉暢口中謙遜道。

實際上它之所以鮮美,其中也是有講究,便是因為葉暢添加了自制的雞精。修武遠離大海,想去拿海腸衣做味精是不可能的,葉暢便開始琢磨著制雞精。他另一世中便食不厭精,對于雞精制法有所研究,非是拿香菇、姜片、雞肉搗成蓉狀,然后高溫烘培而成。

“阿彌陀佛,和尚吃完了。”眾人正交口稱贊之時,善直已經將自己身前的小盤吃得干干凈凈,然后瞪著葉暢:“十一郎恁的小氣,每人就是這么一小碗,如何夠吃?”

眾人都是大笑,葉暢亦是搖頭苦笑,然后道:“且稍待,下一道菜,即刻就來。”

第二道菜、第三道菜,依然甚為鮮美,眾人大飽口福,自然是不停地稱贊,焦遂吃得是搖頭晃腦,當第四道菜上來時,他猛然拍案:“葉十一,你瞧不起我!”

一語驚四座。

“何出此言?”葉暢曉得他的性子,笑著道。

“這般佳肴,卻美酒相佐,豈非瞧不起我?瞧不起我倒還罷了,你看,杜子美,交的朋友,明府、少府,你故鄉的父母官,還有賀公,長安城中一直照顧著你,你不上酒來與他們,是不是也瞧不起他們?”

眾人頓時哄笑,一個個擠兌起葉暢來:“正是,焦遂說得有理!”

“焦遂你這酒鬼,便是打著我藏著的酒的主意!”葉暢笑罵了一聲:“不過今ri你這廝算是沾了諸公的光,我便開了一壇,讓諸位嘗嘗!”

不一會兒,一個壇子便被抱了出來,放在眾人面前。

別人倒還罷了,焦遂已經在拼命咽著口水,雙眼盡赤,幾玉跳起。葉暢微笑搖頭:“此酒此時尚不對,若是再放個兩年,才是真正醇綿佳釀!”

他一邊說,一邊將酒壇上的封泥取下,隨著封泥打開,一股濃郁的酒香頓時彌漫在整個客堂之中,淳淳然,陶陶然,讓人不飲自醉!

“好酒!好酒!”焦遂這酒鬼用力吸著鼻子,忙不迭地說道:“滿上,滿上!”

葉暢與眾人一一倒酒,卻最后一個給焦遂倒,焦遂急得直跳,待他過來時干脆自己搶了酒壇,一邊倒一邊埋怨:“為何最后與我?”

“若是最先與你,現在你碗中酒都喝光了。”葉暢笑道。

眾人都是大笑,起身,舉盞,一聲“飲勝”,齊齊喝酒。


上一章  |  盛唐夜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