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客第一百九十八章 仙姑有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清客 >>清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仙姑有約

第一百九十八章 仙姑有約


更新時間:2014年10月06日  作者:賊道三癡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道三癡 | 清客 
正文

嘉靖四十年春二月十八戊申日,世襲秩正二品的龍虎山正一道嗣教真人張永緒離開上清赴北京面圣,這可是廣信府的大事,自知府林光祖以下,群官畢集,夾道歡送,曾漁作為張大真人的堂姑父,輩分尊崇,眾官見到他都是施禮不迭,曾漁周旋其中不卑不亢,小小秀才竟與這些兩榜進士出身的官老爺分庭抗禮起來,也算得一樁奇事。//

張永緒見到曾漁卻有點尷尬,都怪他叔父臨到老來還生了個張廣微,以致于他現在要面對這么一個比他還小幾歲的姑父,雖然他并沒多尊重曾漁,但總是不好擺架子盛氣凌之了,與曾漁略略寒暄數語之后,便轉頭與其他人說話。

須發如雪的元綱老道與曾漁攜手而行,對于這位即將進宮伴君修道的老法師,曾漁現在也沒什么好說的了,老法師年過八旬,熟讀道藏,閱人無數,無須他多啰唣,唯一擔心的是老法師的身體,此去京城水陸四千多里,四月初九就要在北京朝天宮舉行羅天大醮,行程頗緊,老法師還得保重身體——

這時羽玄道人領著一個小帽直裰的中年男子過來與曾漁相見,元綱老道沒等羽玄開口介紹就笑道:“小華道兄,這位便是曾秀才,你二人好生親近親近,必然投緣。”

這中年男子相貌儒雅,顧盼之際有一種豪俠意態,拱手道:“歙人羅龍文,久聞曾公子大名,今日識荊,幸何如之。”

羽玄道人生怕曾漁沒聽說過羅龍文其人,趕緊介紹道:“這位羅先生是胡總督同鄉,出身翕州名門,前年胡總督剿滅海寇汪直、徐海,羅先生立下了大功,名揚天下——”

這位元綱老道稱其為小華道兄的羅龍文連連擺手道:“羞煞人羞煞人,我算得什么功勞,不過是居間傳遞個信而已,與曾公子戲弄匪首吳平于股掌之間不可同日而語,曾公子豈會知道在下的賤名,不過我羅氏的鹿角膠墨卻是薄有微名,不知曾公子是否用過這種墨?”

“原來是歙州羅先生,久仰久仰,真正久仰。”

羅龍文方才自報姓名時,曾漁就覺得這名字有點耳熟,更聽羽玄道人介紹說羅龍文在胡胡宗憲剿滅徐海時有功,便記起羅龍文是何許人了,據傳羅龍文和巨寇徐海早年就認識,都與嘉興名妓王翠翹相好,后來徐海下海入倭,擁兵海上,數年前圍巡撫阮鶚于桐鄉,擄得王翠翹,寵幸日甚。胡宗憲開府浙江,欲招降徐海,離散汪直之黨,羅龍文因為是徐海、王翠翹的舊交,居間聯絡,成就了胡宗憲剿賊的大功,只可嘆胡宗憲為趙文華所逼,背信殺降,還把王翠翹賞賜給土兵首領,王翠翹投江自盡,此事流傳頗廣,同情徐海、王翠翹者不在少數。讓曾漁感到意外的是,這個羅龍文竟然就是制墨名家羅小華,去年嚴紹慶送他文房用品就有羅小華制的“一池春綠”墨,墨品極佳,所以說真的是久仰——

這些都是羅龍文的前事,曾漁還知道羅龍文的后事,羅龍文投靠嚴世蕃成了嚴氏幕賓得以步入仕途,嚴世蕃被徐階以通倭造反定罪,羅龍文因為早年與徐海相識,就成了嚴世蕃通倭的鐵證,其實是天大的冤枉——

現在的羅龍文當然不會知道厄運已經當頭,他言詞清朗,談吐風雅,此番他是要與張永緒一道進京,胡宗憲因為羅龍文剿倭有功保舉他為官,得嚴氏父子支持,已獲吏部任命為中書舍人,這是要進京做官去,難怪這般笑容可掬春風得意。

對于萍水相逢的羅龍文,曾漁當然更沒什么好說的,各有各的命數,這位制墨名家若不是趨炎附勢熱衷于仕途,也不會陷于官場斗爭終致喪命,若有人這時勸他不要進京,他還要怪你是嫉妒他有官做想阻他好前程呢。

若是不論熱衷仕途,羅龍文其實還是風趣雅致之人,羅龍文輕財好義,交游廣泛,與曾漁還有一位共同的朋友,那便是徐渭,曾漁、鄭軾和羅龍文邊走邊談,主要是談當下的書畫名家,到了上清鎮西口,忽聽有婦人哭喊聲,又聽到走在前面的嗣教大真人張永緒在高聲呵斥——

元綱老道忙讓羽玄道人趕去看看發生了何事,羽玄道人很快就回來了,面有尷尬之色,向元綱老道低聲道:“稟師伯祖,是一個婦人在尋女兒,前兩日賣身給了大真人府,現在又要哭鬧索還。”

曾漁和鄭軾走近前圍觀,見兩個差役正要把一個婦人拖走,這婦人披頭散發,一邊哭一邊叫喊,曾漁看到羽玄道人的岳父黃老漢也在一邊看熱鬧,便過去見禮詢問,黃老漢打聽得清楚,對曾漁道:“這婦人的丈夫好吃懶做又好賭錢,日前賭錢輸了無力還債,就把十二歲的女兒賣給了天師府,這婦人找到鎮上哭鬧著要把女兒領回去,先前就去天師府鬧過了——”

婦人死命掙扎,兩個壯漢差役竟然制服不了她,婦人大叫大嚷,說天師府欺負良民霸占民女,求各位青天大老爺為她作主……

年紀輕輕的嗣教天師張永緒大怒,今日是他啟程進京的良辰吉日,卻遇到這么個撒潑的婦人當眾毀謗他大真人府聲譽,便對身邊的貴溪周知縣道:“周縣臺,這潑婦毀我聲譽、污我清名,罪不容赦,請周縣臺當眾處置。”

廣信府諸官齊聚于此,發生這種事周知縣也是顏面無光,當即就在道旁長亭審這案子,大真人府管事已經火速取來賣女婚書來作證——

曾漁立在一邊聽那管事大聲念誦道:“立賣婚書塘灣都住人夏衣食,今因家貧無以成炊,夫婦商議,情愿將女寶兒,命系庚戌年丙戌月癸未日申時,憑媒浼中出賣與家主張玄壽名下為婢,三面議作財禮銀六兩八錢整,其銀當日收足,其女寶兒成人后聽從家主婚配,永遠子孫聽家主呼喚使用,不得生心異變。如有等情,聽從家主呈公理治。恐后無憑,立此賣女婚書存照……”

張玄壽是大真人府的一位管事,這賣身契符合大明律的規定,照律法來說大真人府買婢并無任何違法,這婦人想把女兒領回去需要主家開恩允許,主家若是不同意,婦人告官也不占理,更何況訴訟一方是大真人府,張永緒年輕氣盛,豈肯善罷甘休,指使周知縣把婦人的丈夫夏衣食也捉來,夫婦二人當眾褫衣受杖打得鬼哭狼嚎,張永緒這才消了氣,在一眾官員恭送下,踏上進京之途。

曾漁瞧得無趣,又聽鄭軾低聲道:“這位張天師在鄉里名聲算不得佳,最讓人詬病的是喜好房中術,雖說不至于強搶民女,但四鄉八塢到處買小女孩兒總是惹人非議。”

曾漁無言,心里道:“張永緒若肯積德行善,就讓那婦人把名叫寶兒的女孩子贖還回去,難道這就削了大真人府的面子了,偏要借助官府立威,嘉靖帝在位也就罷了,待皇太子登基,定會對道教大加排斥,那些言官御史窺察圣意,就會拾遺糾察來找正一道張永緒的毛病,這魚肉鄉里強搶民女之罪怕是逃不了啦。”

鄭軾見曾漁沒說話,以為曾漁不高興,便道:“廣微小姐還是——”

曾漁笑道:“式之兄不必美言,我心里清楚得很,我是我,大真人府是大真人府,我又不攀他們的權勢,各行各道而已。”

正說著,大真人府的一位管事就尋過來了,請曾漁去府中用飯,曾漁婉拒,帶了小廝四喜與鄭軾一道去羽玄道人到黃老漢豆腐店喝酒閑話,這時是正午時分,窗外瀘溪河波光粼粼,春光明媚,暖風薰人,羽玄道人問:“賢弟此番來上清見過小仙姑沒有?”

曾漁“嘿”的一笑:“哪能見呢,不是有規矩不能相見嗎。”

鄭軾道:“婚期尚遠,九鯉饑渴啊,多喝兩杯甜米酒。”

羽玄道人笑道:“修道之人何拘那些俗禮,想見便見。”

鄭軾笑道:“九鯉又不是你這花花道人全無規矩,喝酒吃肉娶妻樣樣來——咳咳,喝酒,喝酒。”

羽玄也笑道:“先喝酒,先喝酒。”

黃老漢家的米酒甜、臘肉香、魚湯美,曾漁大快朵頤,正吃得不亦樂乎,忽聽窗下有“篤篤”的敲擊聲,似有人在敲吊腳樓的柱子。

羽玄道人安坐不動,對曾漁道:“勞煩九鯉賢弟探頭看看,是誰人要拆我吊腳樓?”

鄭軾略感奇怪,羽玄怎么會大剌剌吩咐起曾漁來,便與曾漁一起探頭出窗朝下看,只看了一眼就趕緊縮回頭,與羽玄道人相視而笑。

黃家吊腳樓就建在瀘溪河邊上,以粗大的松木柱支撐,瀘溪河漲水時,松木柱的下半截就會淹沒在水里,春季水淺,松木柱底端露出在河岸巖石上,一條丈二小船橫在岸邊,船頭一人持竹篙“篤篤篤”地敲打著黃家吊腳樓的松木柱,見吊腳樓有人探頭出窗,船頭這人也仰起頭來——

鄭軾這時已縮回腦袋,憑窗下望的就是曾漁,船頭持篙人嫣然一笑,招手道:“曾秀才,下來,下來。”

持篙人當然便是張廣微,已經定親的張廣微舊習不改,依舊不施脂粉道人裝扮,仰面看到曾漁時那種笑容如春光般燦爛,少年老成的曾漁都怦然心動,問:“你怎么又一個人跑出來了?”

這條小船是敞篷船,除了船頭的張廣微別無他人。

張廣微嬌嗔道:“少啰嗦,快下來,我申時前就要趕回去的。”

曾漁轉過頭,羽玄道人和鄭軾都看著他笑,曾漁問羽玄:“往哪邊下去近?”

羽玄道人含笑道:“小道領曾公子去。”師叔祖張廣微就在下面,羽玄不敢和曾漁稱兄道弟了。

曾漁跟著羽玄道人下到吊腳房底層,底層是磨豆腐之所,有豆子、石膏混合著的氣味,臨河也開著兩扇小窗,羅惜惜正倚窗與岸邊船頭的張廣微說話,見曾漁下樓來,羅惜惜含羞施禮,退在一邊。

曾漁朝窗外一看,張廣微近在咫尺了,回頭問羽玄道人:“難道跳窗出去?”

羽玄道人忍笑道:“不跳窗也可以,不過要繞一里路才能與小仙姑會合。”

河岸邊的張廣微也不顧其他吊腳樓的人看到,迭聲喊曾漁:“快下來,快下來,就從窗里爬下來。”

曾漁笑道:“今日就有辱斯文一回。”掖好褥衫袍角。

羽玄已經搬來一架小木梯推到窗外,曾漁爬出窗順梯而下,立定后才發現左右吊腳樓都有人朝這邊看,他這樣子非奸即盜啊。

曾漁拱手道:“左右高鄰,失禮失禮。”輕輕一躍,跳上張廣微的小船。

曾漁在上清鎮的名氣比上饒還響亮,上清鎮就這么一條長街,幾乎人人都認得天師府的這位乘龍快婿,這時見到曾漁從黃老漢的豆腐房爬出來,無不詫異,待見到船頭那個小道姑,眾人便都釋然,臉現曖昧神色——

曾漁一上船,張廣微就把竹篙遞到他手里,說道:“你來撐船,會不會撐?”

曾漁以前在石田豐溪渡口擺渡時都是讓駝背艄公歇著他來撐船,當下接過竹篙,篙鐵指天,雪亮的篙鐵閃爍著光芒,問:“去哪里?”

張廣微往西北方向一指:“就往下游去吧,省力。”說罷抱膝坐在船頭,笑吟吟看曾漁撐船,嘴巴沒停,先是問:“在羅惜惜家吃飽了沒有,為什么不來府里用飯?”

曾漁道:“府里太拘束,反而吃不飽。”

張廣微“格”的一笑,點頭表示同意:“你不去正好,不然一時半會哪里出得來,我想見你就更麻煩了。”

曾漁一篙力老,提篙任小船在清澈春波上飄駛,側頭看著明媚陽光下張廣微的笑靨,覺得這小道姑極可愛,微笑道:“廣微小姐想見我做甚么?”

張廣微正盯著曾漁撐船的樣子,聞言道:“也沒什么事,你既來了,總要見見才好。”說這話時那張俏臉透出一抹紅暈,隨即岔開話題道:“沒想到你還真會撐船,能耐不少。”

曾漁曼聲吟道:“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春輝,在春輝斑斕里放歌——”

張廣微搖頭道:“這個不好聽,什么青草更青處,莫名其妙——上回那樣的道情曲子還有沒有,唱給我聽。”

曾漁道:“沒了,悟道歌哪有那么多。”

“你悟道了嗎?”張廣微“嗤”的一笑,自問自答道:“我看是沒有。”

曾漁微笑,撐船出了上清小鎮,兩岸草木漸盛,各色野花競相綻放,仲春的龍虎山無處不是美景。

張廣微抱膝道:“不用撐船了,讓船漂著就是,這里水流緩慢,沒事的,來,曾秀才,坐著說話。”

曾漁將篙擱在船舷一側,笑道:“有沒有水果吃,蘋婆果什么的,小生這幾日辟谷。”

張廣微嬌嗔道:“你取笑我。”手里正有一顆紅紅的棗子就朝曾漁丟過來。

曾漁眼疾手快,一把接住,丟進嘴里,說聲“好甜”,盤腿坐在船頭,膝蓋就碰到張廣微的膝蓋了,目光灼灼盯著張廣微,突然側頭“撲”的一聲,將棗核吐在水里。

張廣微也不羞縮,只聳了聳小鼻子,說道:“你這樣子象個無賴。”

曾漁從張廣微身邊的小竹籃里拈起一顆蜜棗,微笑道:“我怎么無賴了,這叫修道人不拘小節。”

張廣微“哼”了一聲,卻問:“曾秀才,這次來給我帶了禮物沒有?上回定親時的那些彩禮沒一樣我喜歡的。”

張廣微倒是直言無忌,曾漁道:“這個還真沒有,你要什么,我給你買去。”

張廣微噘嘴道:“就知道你沒指望,我倒是給你準備了禮物。”

曾漁道:“多謝多謝,什么禮物?”

張廣微跪著從敞篷船艙中取出一個書匣子,捧到曾漁身前。

曾漁瞠目道:“送我書,真要我考狀元啊”

張廣微抿唇笑道:“你打開看看就知道了。”

書匣子是櫸木的,制作得頗精致,匣蓋很平滑,稍一用力便抽開了,滿滿一匣子書,最頂上一冊書名是《悟真篇》,曾漁愕然道:“這是修道典籍啊。”

“對啊。”張廣微把匣子里的書全搬出來,竟有數十卷之多,如數家珍道:“這是譚峭真人的《化書》,不空泛,博學、實在;這是通玄真人的《通玄真經》,比得《道德真經》,要仔細研讀……”

曾漁目瞪口呆看著張廣微,這少女說起這些道教典籍時兩道柳葉眉一動一動,簡直是眉飛色舞,看來對他這位道侶期望甚殷啊。

張廣微介紹完匣子里的書,又道:“這些書是我從數千卷《三洞珠囊》、《云笈七篥》、《修真十書》中中精選出來最實用最精妙的道書,那幾千卷道藏我可是一一讀過了,糟粕廢話不少,現在你就必費那些時間了,讀的全是切實有用的精品道藏。”

說這話時,張廣微流露出羨慕神色,這是羨慕曾漁好福氣,有她代讀去蕪存菁,曾漁豈能不識趣,忙道:“多謝多謝,這樣我就事半功倍了,這些書我都會細讀。”

這數十卷書不過幾十萬字,開卷有益,讀讀無妨,曾漁本就喜歡讀些雜書,不過且慢,張大小姐還有話說,她說:“曾秀才你先把這些書讀完,我會再給你準備一匣子,明年我嫁給你之前你要讀完八百卷道藏,那時你的修為學識就與我差不多了,成親后我二人可以共同修煉,你就不會拖我后腿。”

曾漁腦子里浮現這樣一個場景:美如天女一般的張廣微在燦爛的陽光下羽化飛升,一個男子抓著她的腳也飛到了空中,嘴里還叫著:“我也要成仙我也要成仙——”

第三卷開始了,小道今年身體一直都不怎么好,無精打采,一到晚上**點就想睡,未老先衰了,不過會繼續努力地寫。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最新章節地址/39/39992/


上一章  |  清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