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客第一百七十六章 十不足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清客 >>清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十不足歌

第一百七十六章 十不足歌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05日  作者:賊道三癡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道三癡 | 清客 

雪越下越大,紛紛揚揚漫天飛舞模糊了黎明與黑暗的界限,讓人分不清是雪色映照還是臘月十五的晨曦,大雪不停在下著,地面和屋頂皆被覆蓋,等到地面積雪約有一寸多厚時,天已大亮。

曾漁一家和鄭軾、張廣微、老道同塵、道人羽玄一行回到北門外宅子時已經是當日午后的未申之交,其實卯時天蒙蒙亮就已經有山賊潰逃對上饒城沒有了威脅的消息傳來,但百姓們還是不敢出城,怕遇到散賊游匪受害,小亂避于城、大亂避于野嘛,直到中午時戚總兵派人回來報信說可以解除上饒城的警戒,上饒城這才開了西北二門,允許民眾進出,廣信府千戶所的官兵繼續繞城巡邏,緝拿可疑人等。

曾漁得到的消息則更為詳細,昨夜一戰,山賊有一千多人被擊斃,受傷被俘和望風而降的多達六千余人,另有不明數目的山賊分頭逃竄,這些逃竄的山賊大多是新近入伙的江西本地人,本想跟著吳平搶劫富戶吃香喝辣,不料在上饒城下遭遇大敗,這些人仗著熟知地形,就往各條小路逃散,知府林光祖已傳令橫峰、鉛山、弋陽各縣在各路口、關隘加強巡邏,各城鎮里甲有從賊的匪類還鄉,務必拿獲交與本地官府——

這些四散逃命的山賊不足慮,如今的關鍵是匪首吳平尚未擒獲,吳平率領三、四百多名悍匪拼死突圍,沿靈溪北岸往玉山方向逃竄,戚總兵率輕騎追擊,不誅殺吳平不罷休——

曾漁對上饒、永豐一帶的山川形勝了如指掌,靈溪和豐溪在上饒城東合流匯成信江,在靈溪和豐溪的北岸,地勢相對平緩,雖有山陵但并不深茂,吳平想要擺脫官兵的追擊,渡過信江或者豐溪河進入永豐縣境的茫茫群山的確是最好的選擇,但關鍵是沿江船只早已收在了南岸,這臘月天氣,山賊們想要泅水渡河就算沒凍僵勉強上得了對岸最終也難逃一死,因為對岸也有官兵沿江巡邏,山賊至此已是死地,吳平插翅難逃——

上午曾漁和鄭軾在明倫堂拜見張教授時得知廣信府科考就在臘月十六,也就是明天,并不改期,學道黃大人已行文廣信府轄下五縣,因山賊吳平之亂而誤了考期的生員,明年二月可到南昌府補考,黃提學現今就住在府學宮邊上的考棚內,考棚成了臨時的學道衙門,里外隔絕,嚴防舞弊——

出了府學宮大門,鄭軾搖頭笑道:“明天考我哪考得來,這一路提心吊膽,兩股戰戰,八股成不了篇了。”

曾漁含笑道:“除非放棄明年的鄉試,不然的話還是明天去考,總比明年早春二月還要趕去南昌補考強,這里到南昌往返一千五百里,腿都要跑斷,不過鷹潭離南昌近了許多。”

張廣微騎著她的火紅色大馬款款行在積雪的街道上,空中還有細雪飄落,她心情很好,這時聽到曾漁和鄭軾二人說的話,撇嘴不滿道:“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就又想著功名富貴了,要怎么才能看得透呢?”

曾漁一身骯臟破爛,心情卻是極好,千里遠游,中途遇賊,安然脫身,家人無恙,真是輕松愜意啊,聽張廣微諷他看不透,忽然記起一曲《山坡羊》,興致頓起,笑道:“廣微小姐,我唱一曲道情給你聽——”

張廣微“哈”的一笑:“你還會唱道情,好,好,唱來聽聽。”

妞妞在馬車里拍手笑道:“哥哥唱曲子啰,哥哥唱曲子啰。”

阿彤、阿煒姐妹更是歡叫起哄。

道情又叫漁鼓戲,唐代就有了,是道士們傳道募化時唱的道歌,無非升仙道化、勸善修賢一類的內容,也有關于帝王將相的傳奇演義,在江西尤為流行

曾漁跟在馬車邊走,一手搭在車欄上,打著節拍清唱道:

“終日奔忙只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

蓋下高樓并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

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門前無馬騎。

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后少跟隨。

家人招下數十個,有錢沒勢被人欺。

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勢位卑。

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量要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來下棋。

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好,閻王發牌鬼來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還嫌低。”

一曲唱罷,曾漁笑問:“廣微小姐,我這曲真十不足歌怎么樣?”

張廣微愣愣的看著曾漁,一臉的震驚,突然跳下馬鄭重向曾漁稽首,說道:“恭喜,恭喜,恭喜曾秀才——”

阿彤、阿煒兩姐妹沒聽明白舅舅唱了些什么,忙問:“小仙姑,小仙姑,為什么恭喜我家鯉魚舅舅?”

張廣微肅然道:“曾秀才斷然是悟道了,經此劫難,一朝悟道,真讓自然羨慕啊。”

因跌傷了腳而乘繩輿的同塵老道附和道:“曾秀才是天界仙官下凡歷練,脫俗歸真那是早晚的事。”

張廣微喜道:“同塵師侄也這么說,那就絕對錯不了,元綱師兄哪里會看錯人。”

走在后面的鄭軾和羽玄道人面面相覷,心想曾九鯉這是要白日飛升了嗎,悟道歌都唱出來了——

曾漁哈哈大笑,邊笑邊搖頭道:“我沒悟,還得腳踏實地走路。”說著跺了跺腳,雪地上留下深深兩個足印。

一向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張廣微卻不再追問什么,也不騎馬了,跟在曾漁身邊踏雪而行,不時覷眼看曾漁,眼神有異。

張廣微打量曾漁,曾漁母親周氏從車窗內打量張廣微,張廣微小帽道袍,與尋常道士裝束沒有什么兩樣,但眉清目秀,膚色更如白玉一般,那握著棕黑色的韁繩的手極是精致,好似冰雪精雕細琢而成,這年少貌美的女道士身份更是不尋常,雖然年幼,輩份卻是極高,竟然是龍虎山張天師的姑母,實在是讓曾漁母親琢磨不透:張廣微身份高貴,怎么對魚兒這么好,連夜趕來報信,張廣微可是一個妙齡少女啊

——曾漁母親四歲被拐賣,曾漁祖父將其買下后就一直住在石田鄉下,小鎮石田地方雖小,鄉紳富戶卻是不少,所以民風頗有道學氣,禮義廉恥很是講究,對于女子而言,除了家境貧困必須出門勞作外,拋頭露面容易被人恥笑,曾漁母親倒沒有這么古板迂腐,她只是好奇,好奇這位大真人府貴女怎么會對她兒子曾漁這么好,若張廣微是男子那可說是出于友情,現在這算什么情?

多年卑微的生活讓曾母周氏養成安分守己、謹小慎微的性格,兒子能補考成為秀才已經是謝天謝地,她現在的心愿就是為兒子娶一位清白人家閨女為妻,不須妝奩豐厚,無須十分美貌,只要品相端莊,性情溫柔,體格健康就好,她沒敢想讓兒子與豪門貴族攀親,只是這位小仙姑張廣微看上去真的對魚兒很著迷似的,牽馬跟在魚兒身后亦步亦趨,眼睛簡直就是掛在魚兒身上了,目不轉睛啊。

曾母周氏有些擔心又有些驕傲,倚在車窗邊看著兒子和張廣微的背影出神,她對兒子唱的道情并未在意,她只關心兒子的婚姻大事,兒子過了年就二十一歲了,再不把親事訂下那會讓人笑話的——

北門內外熙熙攘攘,很多住在近郊的民眾肩挑手扛扶老攜幼出城,曾漁遇到了好友吳春澤,吳春澤驚喜道:“賢弟幾時回來的,我昨日上午還到了府上向令堂問安——啊,四更天回來的,沒遇到山賊嗎?”

曾漁八月間離開上饒去分宜時曾拜托吳春澤照顧家小,吳春澤很是厚道,每日上午都會到靈溪畔曾宅向曾漁母親問安,并詢問有什么需要幫忙的,雖然曾漁母親從未有事勞煩他,但他依然每日登門問一問,不負友人囑托,昨日上午吳春澤去曾宅時張廣微和羽玄道人還沒到,所以并不知曾漁遇賊歷險之事,下午匪警傳來,吳春澤趕緊又跑到曾宅準備讓曾漁母妹和他吳家人一道進城避賊,卻只看到老仆老善,老善說曾奶奶她們已被林府尊派人接入城中安置了,吳春澤這才放心,心里想曾九鯉真不是一般的府學庠生啊,堂堂四品知府都要派人特別關照——

曾漁和吳春澤寒暄數語,便邀吳春澤到他宅里敘談,這時的北門人多雜亂,不便立在道旁長談,吳春澤道:“賢弟平安歸來就好,今日就不打擾了,明日科考結束后再相聚歡飲——賢弟和鄭兄都去府衙禮房報名了嗎?”

曾漁道:“方才在府學宮已請張教授代為報名了。”

吳春澤正待拱手道別,忽又想起一事,對曾漁道:“前日學道按臨,立召蔣元瑞、徐則桐、祝鋒三人,這三位當然知道黃提學是要追究院試舞弊案,不約而同讓家人回報說臥病在床不能拜見宗師——”

說到這里,吳春澤與曾漁、鄭軾齊聲發笑,吳春澤又搖頭嘆息道:“這種事當然是賴不過去的,托病不來黃提學照樣行文公示革除蔣元瑞三人的生員功名,并且永不能再參加科舉考試,而且這還只是學道的處罰,按察司會有后續刑罰,估計是充吏或充軍。”

雖然蔣元瑞下場比較慘,曾漁卻不會心生憐憫,這種人是自作自受,科舉舞弊若不嚴懲,那就是對天下莘莘學子不公平。

與吳春澤別過,曾漁一行回到北門外宅子,老善和來福歡天喜地,來福勤快,把大門前的積雪掃得于于凈凈。

已經是午后未時末,曾母周氏和曾若蘭一起下廚做飯,自曾漁去分宜之后,曾若蘭為曾母周氏物色了一個誠實可靠的廚娘兼洗衣婦,現在的曾宅人口少,家務事不多,廚娘兼洗衣婦也沒不覺得有多辛苦,而且曾母周氏給的工錢比較厚道,為人又和善,那俞姓廚娘很樂意在曾宅傭工,昨日上午因為要躲避山賊才回自己家去了——

年節將近,宅子里年貨也備了一些,臘肉、咸魚都有,后園還養著雞鴨,種有白菜蘿卜,所以有客人來不至于臨時要去購買肉菜,上饒城現在依然混亂,買菜不易。

曾漁和鄭軾洗了個熱水浴,鄭軾困乏得不行,曾漁安排了客房讓鄭軾休息,他自己精神倒還好,八段錦導引術和服內元氣法修煉有成啊,前夜在橫峰七星觀衣不解帶坐了半夜,昨日被賊人裹挾著趕路近百里,夜里更是兵荒馬亂,四更天才到上饒,在府學育英齋靜坐了小半個時辰,現在也沒覺得有多疲乏,沐浴之后親自烹茶,用漆盤端出至前廳,祝德棟在廳上陪客,卻是于坐著默不作聲,同塵老道在瞑目內視,侍立一邊的羽玄也是眼觀鼻鼻觀心的樣子,祝德棟很是尷尬,見曾漁出來,趕緊起身道:“九鯉你陪兩位道爺說話吧,我去看看曾姨有什么需要幫忙的。”說著匆匆去了。

曾漁沒看到張廣微,忙問:“廣微小姐呢?”

同塵老道笑道:“廣微小姐憐惜老道傷了腳,隨令妹到后園賞雪去了。”

曾漁一愣,不知這話何意,羽玄笑著解釋道:“小仙姑輩份高,小仙姑在這里,同塵師伯也只能站著,所以小仙姑就去后園了。”

且不說張廣微身份尊貴,單論正一教輩份傳承,張廣微比同塵老道大了一輩,比羽玄大了兩輩啊,張廣微在此,同塵老道和羽玄哪有四平八穩坐著的資格,只能一旁侍立,現在呢,張廣微不在這里,同塵老道就可坐著養傷腳,只有羽玄站著——

老道同塵說道:“貧道讓羽玄也坐著說話,他硬要站著。”

羽玄道人趕忙道:“不用不用,小道站著就好。”

同塵老道點著頭笑呵呵說:“羽玄現在懂規矩了,幼時卻是頗為頑劣,他師父洞真對門下弟子極是嚴厲,羽玄幼時經常受罰挨打。”

羽玄躬身低頭陪笑,卻偷偷翻了個白眼。

曾漁微微一笑,將漆盤擱在茶幾上,岔開話題道:“這是分宜嚴二先生送我的建寧紫筍茶,據說是貢品,同塵法師和羽玄道兄且品嘗品嘗,看在下茶藝如何?”

同塵老道一邊品茶一邊詢問自他離開七星觀之后的事,得知七星觀讓賊人一把火給燒了,大驚失色,手里的茶盞都掉在地上摔個粉碎。

曾漁趕忙寬慰道:“當時我是在山下看到道觀起火,賊人走得匆忙,不會每間殿都去放火,這隆冬臘月大雪天,料想火也燒不起來,老法師不必太憂心

同塵老道怔忡半晌,長嘆一聲道:“唉,就不知能有幾間殿宇劫后幸存”轉頭對羽玄道:“我們明日一早就動身回去,廣微小姐擅自離開上清,大真人府上下定然著急萬分了。”

曾漁不知張廣微和妞妞、阿彤她們在后園做什么,便起身道:“我去請廣微小姐也來喝茶。”

還沒走到后園,先就聽到嘰嘰喳喳一片小女孩的歡叫聲,好似很多可愛的禽鳥聚在一起鳴囀,曾漁立在過廊口上朝后園望去,就見園中一塊平坦的雪地,積雪被踩得坦蕩如砥,夕陽斜照,這一塊雪地泛映起鏡面一般的光彩,張廣微立在鏡面中心俯身不知在忙乎一些什么,穿著臃腫冬裝的妞妞和阿彤、阿煒姐妹快活在往來奔走,叫著“小仙姑小仙姑,這根樹枝能不能用?”

三個小女孩嘴里掛著白氣,在冬陽下跑來跑去絲毫不覺得冰雪之冷,幾只鳥雀散在園地四周跳躍看熱鬧。

曾漁仔細一看,妞妞她們卻是拾取園中的枯枝交給張廣微,張廣微呢,把枯枝挑挑揀揀,又比著折斷,然后嵌在雪地上——

曾漁定睛看了一會,這才看出張廣微是要在雪地上做出一個先天八卦圖,兩兩相對的乾坤坎離四卦已經用黑色的樹枝嵌好,八卦圖中心陰陽魚的“”形弧線勾勒得有些粗糙,無法展現陰陽魚旋轉不定的意境。

“哥哥哥哥——”

妞妞看到曾漁了,跑了過來,一邊拍著手上的雪末,仰起的小臉滿是笑意

曾漁將妹妹一把抱起,凌空一轉,輕輕放在地上,說道:“謙謙讓她爹爹帶了那七只紫砂做的小猴子給你,能當哨子吹的,上回在鷹潭你們不是常在一起玩那些小猴子嗎。”

妞妞大喜,迭聲問:“在哪里,在哪里?”

阿彤、阿煒兩姐妹也跑過來問:“小猴子在哪里,在哪里?”

曾漁道:“還在謙謙她爹爹的行囊里呢,哎喲,這一路顛簸不會摔壞了吧

妞妞急道:“那趕緊去看看呀。”

曾漁笑道:“謙謙爹爹在睡覺,難道我們趁他睡覺時翻他箱子?”

最年幼的阿煒懵懂問:“為什么不能翻他箱子,鯉魚舅舅?”

阿彤回答妹妹的問題:“亂翻別人的箱子就是做賊。”

阿煒不解道:“可這是在我們自己家呀,怎么是做賊?”

姐姐阿彤有理卻辯不明,就生氣道:“不和你說了,說了你也不懂。”

七歲的妞妞有條有理地說道:“等謙謙她爹爹醒了我們就去問,現在不急,紫砂猴子若是壓碎了的話,現在急也晚了。”

六歲的阿煒問:“為什么現在著急就晚了呢?”

比妞妞還大一歲的阿彤撇嘴道:“我說了吧,阿煒什么也不懂的,就愛瞎問。”

阿煒噘起小嘴,不高興了。

曾漁笑嘻嘻看著三個小女孩兒說話,真是有意思,這時才說道:“你們去找來福,讓來福去謙謙爹爹的箱子里找紫砂猴。”

阿彤、阿煒歡叫著就往過廊里跑,妞妞卻回頭問張廣微:“小仙姑,還要拾枯枝嗎?”

張廣微含笑道:“不用了,你去吧,我讓你哥哥幫我。”

妞妞這才跑著去追阿彤、阿煒姐妹去了。

曾漁緩步走到張廣微身邊,看著雪地上的先天八卦圖,微笑道:“廣微小姐好興致,來,這陰陽魚我重新劃一下。”搭起一截兩尺多長的樹枝,另行勾勒“”形弧線,把先前那道弧線抹平,又去石欄邊捧了一把泥土過來,均勻灑在陰陽魚的弧線一側,再用腳把雪泥碾平,這樣,陰陽魚一邊瑩白,一邊灰黑,乍一看就很有先天八卦圖的樣子了——

曾漁做這些時張廣微袖手旁觀,見曾漁的陰陽魚勾勒得精致,點頭道:“哦,忘了你是會畫畫的了。”

曾漁又拾起地上枯枝折成可用的一截一截,把剩下的震巽兌艮四卦也補全了,直起腰來拍拍手,笑道:“大功告成,可以羽化升仙了。”卻見張廣微并沒有被逗笑,那雙很有靈氣在眸子亮晶晶凝視著他。

“廣微小姐這么盯著我看做什么,該不會真以為我要成仙了吧?”曾漁笑問。

張廣微唇角一勾,含笑道:“還早著呢,你以為成仙那么容易啊,我說一個我祖師爺的故事給你聽——”

張廣微的祖師爺就是第一代天師張道陵,曾漁道:“好,廣微小姐請講。

張廣微繞著雪地上的先天八卦圖緩步轉圈,講故事道:“我祖師爺在龍虎山得道,又于西蜀鶴鳴山得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秘錄》,飛升在即,當時祖師爺身邊有一位弟子姓王名長,已得我祖師爺真傳,二人準備在鶴鳴山沖舉飛升,但我祖師爺掐指一算,算到還有一位道中之人需要點化接引,祖師爺就先不忙升天——咦,曾秀才你笑什么,你知道我祖師爺要點化的人是誰嗎?

曾漁忙道:“我不知道,廣微小姐繼續講。”

張廣微道:“這個人便是趙升,是隨同我祖師爺在鶴鳴山白日飛升的兩大弟子之一,另一個是王長,當時我祖師爺為了考驗趙升道心堅固否,看趙升是否斬斷了七情,哪七情?喜、怒、憂、懼、愛、惡、欲——用小說家言就是‘七試趙升,,分別是第一試,辱罵不去;第二試,美色不動心——”

張廣微說故事時一直盯著曾漁看,察言觀色,見自己說到“第二試美色不動心”時曾漁眉毛就是一挑,似乎心里有所觸動,便問:“怎么,曾秀才對美色不動心已有領悟?”

月初摔了一跤,頭破血流,縫了幾針,但腦子并未摔壞,不能當作斷更一月的理由,今年以來頗多不順,身體差,精神也萎靡,很想寫好,卻總讓自己失望,更對不起一直支持我的書友們,且看后面幾天狀態如何,小道和還有救否。

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雙德小說網只是為了宣傳。


上一章  |  清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