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客第八十章 拋磚引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清客 >>清客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 拋磚引玉

第八十章 拋磚引玉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6日  作者:賊道三癡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道三癡 | 清客 
《》

“三省書屋”前后兩進,正屋有樓,中有天井兩廂,門前老桂倚墻,紫藤作架,頗有雅趣,書屋遠朝西華山,近臨百花池,門額上書“三省書屋”四個篆字。

曾漁和鄭軾跟在老道士元綱和小道姑自然身后進了書屋大門,聽得樓廳有人在談笑,其中一人的聲音曾漁聽來很是耳熟,不禁腳步一滯,凝神傾聽——

那小道姑時刻留意著曾漁呢,見曾漁腳步遲滯的樣子,頓時就惱了,兇霸霸地用眼睛瞪曾漁,低聲道:“怎么,腹稿丟了?”

曾漁按了按肚子道:“在呢——我是聽到一位本鄉前輩的聲音,有些奇怪。”

說話間,門廳豁然在望,曾漁眼睛一搜,樓廳官桌四張,靠背圈椅十二把,有七只圈椅上坐著人,右首第一坐著個戴東坡巾、穿交領大袖直裰的老鄉紳,這老鄉紳有些駝背、眼袋很大,不就是永豐縣西山的致仕翰林呂懷嗎?

曾漁有點愣神,三rì前他讓四喜和來福回永豐縣不就是要找呂翰林嗎,哪知呂翰林卻到龍虎山來了

樓廳上的六人見一個仙風道骨的老道士帶了幾個人進來,呂懷和另一個冠帶老士紳立即站了起來,作揖道:“老法師康健更勝昔rì啊,可喜可賀。”

老道元綱稽首道:“呂老先生、洪老先生,貧道有禮。”

曾漁和鄭軾跟著行禮,呂懷起先沒注意這兩個生員,見其中一個沖他長揖道:“呂老先生,學生曾漁有禮。”呂懷仔細一看,驚訝道:“你是曾漁,怎么會在這里?”眼睛一掃曾漁的衣巾,笑道:“你補考通過了,甚好,甚好。”

曾漁躬身道:“稟老先生,學生六月初二在袁州府參加補考,蒙宗師賞識,允我進學,學生前rì曾差小介去老先生府上送信,想是錯過了。”

呂懷很愉快,他舉薦的人通過了補考,他也覺得臉面有光,對樓廳上其他人道:“方才與諸位說起新任大理寺少卿吳百朋吳,這位姓曾的小友就與吳少卿頗有淵源,十年前吳少卿還在弊縣任知縣,曾舉辦神童宴,曾小友時年九歲,當場作文,讓吳知縣大為贊嘆,贊為靈芝寶樹,當年的小神童今年終于進學了,吳少卿可謂巨眼識才。”

一個小小生員而已,算得什么巨眼識才,又不是中進士了,其他鄉紳看在呂翰林面子上敷衍著夸贊了曾漁幾句,便各自說感興趣的事去了。

呂懷對曾漁補考的經歷很感興趣,與曾漁走到一邊詢問經過,曾漁大致說了,呂懷感慨道:“真是不容易啊,難為你吃了不少苦。”又問:“你怎么會在這里?”

曾漁道:“學生與母親和幼妹暫寄居鷹潭友人家中。”朝立在元綱老道身邊的鄭軾一指,“就是那位鄭生員,是學生摯友,學生從袁州回來本想立即趕回家鄉,只是還不清楚黃提學許我進學的文書是否已經到了永豐縣,所以學生先寫了一封信派小介回永豐叩見老先生,想請老先生問問儒學孫教諭,學生進學的文書到沒到,且喜就在這里遇上了老先生,學生是與鄭生員到此游玩,在大上清宮拜識元綱老法師,老法師說今rì大真人府有楹聯會,就讓學生二人也來參加,真是巧遇。”

呂懷笑道:“巧遇,巧遇老夫是昨rì到的,初五rì便要回永豐,不如你就與老夫同船回鄉如何

曾漁道:“學生的母親和幼妹也要一起回去,不知方不方便?”

呂懷道:“張真人派去接我的船頗寬敞,多乘幾人亦無妨,兩rì就到的,一起回,公文傳遞甚快,你的進學文書應該早就到了。”

這時,廳上眾士紳紛紛站了起來,卻是張真人陪著三個穿常服的官員進來了,看官袍補子花樣,一個是云雁,四品;一個是鷺鷥,六品;還有一個是,七品,曾漁聽在場鄉紳稱呼這三人為“林知府”、“吳通判”、“周知縣”,心知這是廣信府知府林光祖和通判吳世良,周知縣應該是貴溪知縣,悄聲問鄭軾,果然——

這三位都是現官啊,雖然象呂翰林這樣的老鄉紳當年官職品秩都在知府之上,但去職多年,走在大街上也沒幾個人認識,哪里有現任官員威風八面呢,張真人分外禮遇林知府、吳通判、周知縣,這也是人情如此,無足怪也。

曾漁跟在呂翰林身后向三位現官行禮,暗暗打量這個與他同齡的張永緒張真人,這位十歲就嗣教襲爵的張真人頭戴通天冠,身披御賜道袍,疏眉朗目,英氣逼人,曾漁心道:“據說這位張真人嗜好房中術和劍術——”

正這么想時,后腰皂絳突然被人扯了一下,曾漁回頭看,小道姑眸光熠熠,嘴唇輕動道:“站到我師兄后面去,你是我帶來的人,別亂躥。”說罷,這小道姑自己先飛快地站到老道元綱身畔,與老道帶來的那個小道童一左一右侍立。

曾漁見鄭軾也在元綱老道身后,便走過去一起站著,這樓廳只有十二把圈椅,在這里的不是現官,就是冠帶閑住的大鄉紳,生員哪有資格坐,能站在這里已是榮幸,張永緒方才看到曾漁和鄭軾,連問都沒問一聲,只是有些奇怪兩個生員怎么進來了?

曾漁察覺張永緒盯著小道姑看了一眼,眼神里似乎有些無可奈何的味道,很快就移開目光了,曾漁站在小道姑身后,只能看到小道姑背影,不知小道姑是何表情?小道姑的身份還真是神秘啊。

張永緒說了更換大真人府頭門抱柱楹聯的事,請諸位博學大賢共擬一佳聯,不勝感激云云。

曾漁心下暗笑:“這張真人畢竟年輕,也許是專醫攻房中術和劍術了,對翰墨不太擅長,對聯怎好共擬,只有各人分別擬,然后從中擇一佳聯,不過這樣的話,那落選者只怕會有些不喜。”

那位以左僉都御史致仕的洪鄉紳說道:“張真人,對聯不便共擬,還是推舉一位德高望重、詞翰高超者題擬就是了,遇以為呂翰林道德文章為世所重,請呂翰林擬這副對聯。”

呂懷謙讓道:“老朽并不擅長對聯,還是洪兄題聯。”

于是你推我讓,半天決定不下來由誰來題這副對聯,小道姑自然瞧得好生氣悶,突然開口道:“這位曾秀才已擬好了一聯,不如讓他拋磚引玉。”閃身到了曾漁身后,在曾漁后背一推,曾漁踏前兩步,處于眾目睽睽之下。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


上一章  |  清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