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鐵軍第八十四章 預警雷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軍事>> 抗戰鐵軍 >>抗戰鐵軍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四章 預警雷達

第八十四章 預警雷達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1日  作者:五彩貝殼  分類: 軍事 | 抗戰烽火 | 五彩貝殼 | 抗戰鐵軍 


自從朝香宮鳩彥被押送出城,離開山南縣之后,中日雙方高層都在關注,中國方面,第三戰區在關注,甚至是遠在武漢的蔣委員長都在關注這件事情。

日軍方面,谷壽夫在關注,松井石根更是在重點關注,對此,日軍方面更是制定了好幾套的計劃,準備半路營救朝香宮鳩彥。

大家都在關注著,但是,葉豐倒是像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現在山南縣暫時沒有什么大的戰事,一直駐守在杭州的日軍第六師團被葉豐重創之后,短時間內也不可能進攻山南縣,現在對葉豐來說,正是大建設的時期。

抓緊這個短暫的時間,葉豐準備不但要進行部隊建設,還要進行大量的基礎設施的建設。

由于是葉豐的親自布置,馬上要修建的制藥廠和水泥廠,已經在選址了,相關的設備,已經出現在一號倉庫之中了,只等工廠主體建設基本完成,就可以進行設備的安裝和調試。

此外,為了以后的發展打算,葉豐準備建立一座水電站,在密林縣、平原縣都有河流,在密林縣的冷水河水流湍急,落差很大,流量也不小,修建一座功率一、二十萬千瓦的小水電站,一點問題也沒有。

后勤和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自然有劉永言負責,為了更好的進行建設,葉豐還從系統中兌換了幾名相應的工程和技術人員,劃歸劉永言指揮,這幾人也將為工廠的建設,以及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出謀劃策。

葉豐的主要精力是軍隊建設。

旅旅部,葉豐、郭偉全、楚天元正在商議部隊建設的事宜,準備制定一個合理的計劃,對旅進行建設、訓練、提高戰斗力。

“旅座,我們的坦克團、炮兵團裝備已經基本到位,正在展開訓練,不過,要想形成戰斗力還要至少幾個月的時間。”

“旅座,另外我們在臨近的密林縣和平原縣,也要加大兵力部署,我建議將坦克團開赴平原縣,以后就常駐平原縣。”

旅的勢力范圍是山南縣、密林縣、平原縣,一共三縣,其中山南縣又是重點,在山南縣的兵力也最多。

見楚天元提議將坦克團開赴至平原縣,葉豐想了一下,也點頭同意道:“我看這個提議可以,畢竟平原縣的地勢要平緩得多,坦克團到來那里之后,完全可以放開手腳訓練。”

“另外,我們在密林縣組建一個騎兵營,再建設一個新兵訓練營,我們招收的新兵,可以大部分放在密林縣訓練。”

密林縣距離山南縣不遠,二、三十公里的路程,且密林縣也是四面環山,四周全是山區,位置比較安全,作為以后的新兵訓練基地,再合適不過。

在會議上,葉豐部署了不少關于部隊建設的工作,不但要組建騎兵營、再建一處新兵訓練營,而且坦克團、炮兵團的訓練,以后的訓練還準備盡量采用實彈。

另外,在會議快結束的時候,葉豐還部署了一項重要工作,那就是修建預警雷達站。

隨著城東防線徹底堵死,日軍無法進攻山南縣,葉豐估計,以后日軍對付自己的手段,最有可能就是大規模的轟炸。

在城東防線上,旅是部署了大量的防空火炮,但是,在其他地方,除了九郎山和一號倉庫之后,不少的地方防空火力并不強大。

如果有預警雷達站,再配合有效的防空火力,對付起小鬼子的飛機,那情況要好很多,正因為這樣,葉豐才準備建設預警雷達站。

雷達站的位置,葉豐自己已經選好了,就建立在石柱寨的山頂上,石柱峰海拔超過一千米,距離山南縣也不遠,位置再好不過了。

至于建設什么水平的雷達站,葉豐心里也已經有了打算,現在是1937年,各國基本還沒裝備預警雷達,僅僅只有英國建立了第一座雷達站,而德國才開始雷達的試驗,且效果很差。

1936年1月英國W.瓦特在索夫克海岸架起了英國第一個雷達站,后來英國空軍又增設了五個,在后世,它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有效的監控小鬼子的飛機,葉豐本來準備從系統中兌換一套后世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研制的7010大型戰略預警相控陣雷達。

這套雷達系統非常不錯,七十年代中國研制的7010大型戰略預警相控陣雷達,預警范圍可達3000公里,饋電單元8976個,在方位120度和仰角2-80度空域內進行邊搜索邊跟蹤,可連續跟蹤多批目標。

雖然,雷達性能不錯,但是價格也同樣不菲,全套雷達裝備需要高達15000點功勛值,而目前,德國正在研制和試驗的雷達,在系統中也有,而且價格和便宜,只要500點功勛值。

不過,葉豐沒有條件裝備這么先進的雷達,并不是因為它的技術有多先進操作不了,也不是功勛值太多,主要是對電力的需求太恐怖了。

7010雷達的發射機采用4只大功率多腔速調管,總峰值功率為10兆瓦,平均功率為200千瓦,對于目前旅來說,沒有這么大的電力,目前需要的電力,基本暫時靠柴油發電機,而柴油發電機的發電功率根本就跟不上。

不能裝備這么先進這么好的雷達,葉豐退而求其次,看中了二戰后期美國裝備的真空管──磁控管的雷達,這種雷達性能雖然沒法和7010雷達相比,但是,最葉豐來說,完全足夠了。

這種雷達監控范圍300公里,平均功率15千瓦,最大功率也僅僅40千瓦,旅完全有條件裝備這樣的預警雷達。

修建預警雷達站是一項大工程,且雷達站建成之后,還需要大量的專業操作人員,不過,因為有“女媧”系統,專業人員不是問題。

旅在大建設,而中日雙方的戰斗卻沒有停止,雖然大的戰役沒有,但是小規模的戰斗卻不少。

此外,朝香宮鳩彥也在第三戰區劉明等的押送下,經過已經遠離了山南縣,正在向宣城出發,按計劃,達到宣城之后,將有汽車乘坐前往第三戰區司令部。

目前,宣城還在的控制之下,并沒有淪陷。

不過,日軍顯然不會讓劉明等押著朝香宮鳩彥抵達宣城。

第一更。


上一章  |  抗戰鐵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