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是袁紹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王敗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爹是袁紹 >>我爹是袁紹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王敗寇

第一百七十六章 成王敗寇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11日  作者:孤舟風雅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孤舟風雅 | 我爹是袁紹 

孤舟風雅


距離收降趙云只有一步之遙,莫說一個條件,就是十個一百個,袁買都會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兄長請講,小弟洗耳恭聽,只要力所能及,必然竭盡全力!”袁買向著趙云拱手答應了下來。fqxsw.

趙云神色黯然的道:“公子放心好了,我的條件對你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不會讓你為難的。我與國讓兄好歹追隨了公孫瓚多年,蒙其厚恩,還請公子向袁公說一聲,把公孫將軍厚葬了吧!”

聽了趙云的話,袁買這才放下心來,也不知道熊熊大火吞噬下的公孫瓚骸骨還能否找到?但既然趙云提出了請求,答應他便是,想來袁紹這個便宜老爹這點面子不至于不給!

“雖然蒙冤下獄,但兄長仍然不忘舊主之恩,這份忠義讓人欽佩。兄長盡管寬心便是,待我見到父親,一定會向他提出此事!”

袁買面帶微笑,應允了趙云的條件,頓了一頓,又道:“我與阿芷乃是夫妻,兄長千萬不可再用‘公子’稱呼,如此,豈不折煞小弟?兄長直管稱呼我的表字‘顯雍’就是了!”

看到袁買說的誠懇,趙云微微頷首,喊了一聲:“顯雍!既然如此,愚兄就拜托了!”

廝殺一直持續了大半夜,城里城外的三萬多公孫軍,陣亡了一萬五千多人,歸降了一萬多,只有城外的八千多殘兵敗卒,在單經、公孫范的帶領下,倉惶向西逃竄,去太行山投奔張燕去了,易京遂平!

天明之時,袁紹帶著逢紀、許攸、沮授、陳琳等幕僚進城安民,巡撫百姓,嚴禁軍隊擾民,如有違背,軍法處置。

聽說袁紹進了易京,袁買立刻前來拜見,請求厚葬公孫瓚。

“公孫瓚與我作對多年,為父恨不得將其挫骨揚灰,以解心頭之恨,怎能厚葬他呢?”聽了兒子的話,袁紹并沒有立即答應,不解的望著袁買,問道。

在來見袁紹的路上,袁買已經想好了措辭,自然不能說這是趙云歸降的條件,自己知道趙云是個難得的人才,但袁紹又知道趙云是誰?要想說服袁紹,必須略施小計。

“父親大人,公孫瓚已死,你就算把他挫骨揚灰,他在九泉之下也是不知。還不如把他好生安葬,如此,既可安易京百姓之心,又能讓天下人知道父親胸懷寬廣,能容天下人所不能容,就連仇敵都能厚葬,還有什么容不下的呢?消息傳開,四方有志之士必然如過江之鯽一般來投,到時候何愁天下不定?”

聽了袁買的話,沮授也站出來表示贊同:“主公,買公子所言極是,實乃高瞻遠矚,主公當厚葬公孫瓚,方為上策!”

聽了兒子和沮授的一唱一和,袁紹思忖了片刻,覺得很有道理。Fqxsw

公孫瓚已經是尸體一具,就算把他燒成灰燼,他也是不知道了,還不如借此樹立自己的正面形象,就算拉攏不來人才,能讓自己博取一個好名聲,也是不錯的一個結果!

“顯雍言之有理,此事就依你所言,厚葬公孫瓚的事情就交給沮公與來操辦吧!”

沮授躬身領命:“主公盡管寬心,臣一定不負所托!”

安民完畢,袁紹還得出城犒賞三軍。圍困易京城池二十多天有余,軍心已經疲憊,是該好好的犒賞巡撫一番,以鎮軍心。便帶著許攸、逢紀等人出城而去,留下了一部分人跟隨著沮授,為公孫瓚舉辦葬禮。

“前番在瑯琊之時,多虧了公子,若不是公子慷慨,用馬匹換回了小兒沮鵠的性命,只怕我們父子已經永別矣,救命之恩,沒齒難忘!”袁紹等人走了之后,沮授向著袁買鞠躬作揖,感謝袁買救了自己兒子性命之恩。

袁買急忙還禮:“公與先生不必多禮,令公子遭受兄長懲罰,乃是由袁買引起,自然應該由我來化解。沮鵠有安邦治國之才,我已經任命他做了平陽郡的太守,總算沒有虧待了令公子!”

沮授早已知道沮鵠被任命為平陽郡太守的事情,也算是給沮家增輝,光耀門楣。此刻聽袁買提起,再次道謝:“多謝公子提攜,對于犬子的能力,授心知肚明,實在不堪太守重任。至多也就能做個以縣之令而已!”

“呵呵……公與先生謙虛了,令公子有大才,早晚必有作為!”袁買莞爾一笑,言不由衷的夸贊了沮鵠一句。

說實話,對于沮鵠的能力,袁買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這是一個可以一用的人才,但身上又沒有過人的優點,簡而言之,可以說是什么都會,但又什么都不精。

沮鵠能統兵,但統兵的能力尚不及田疇;能治國,但政治能力遠遜于牽招;能出謀,但智力也不比不上諸葛瑾;總體來言,這沮鵠是一個中庸的人才,沮授說他只能做個縣令是謙虛,袁買夸他有大才是恭維,憑心而論,沮鵠也就是一郡之守的才能。

袁買之所以把沮鵠猛夸一頓,完全是為了和沮授搞好關系。在田豐和麴義擁戴自己之后,袁氏集團最出色的一文一武也就是沮授與張郃了,張郃與袁買的關系現在已經如魚得水,只要袁買能夠再把沮授收到麾下,那么河北軍團的翹楚人物,都將歸屬于袁買,從而為爭雄天下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聽袁買說話彬彬有禮,而且對兒子沮鵠也是重視有加,沮授心中暗自高興,慶幸兒子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棄袁譚而選擇了袁買。

這個一年前還默默無聞的四公子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僅僅一年的時間便立下了赫赫戰功,被袁紹表奏為“平西將軍”,督河內、平陽二郡,前途不可限量!

自己的兒子被袁買猛夸了一頓,作為回報,沮授也回贊了袁買一通。最后忽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用眼神向袁買示意:“公子若是方便,請移駕隨我四處走走?”

袁買會意,指了指面前的城樓道:“吾正有此意,你我可登上城樓,查看一下易京的戰后情況,妥善安置百姓!”

“公子先請!”沮授見袁買會意,心中高興,伸手示意袁買在先,自己隨后。

袁買回頭掃了周倉一眼:“我與公與先生登上城墻看看易京的災情,你守住階梯,沒有我的召喚,任何人不得上樓!”

“諾!”周倉雄赳赳的答應一聲,手提大刀守住了城樓階梯,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已經是三月下旬,在煦日的照射下,天氣變得暖和起來。

城外的野草已經泛出了綠色的萌芽,一團團的,為枯黃的原野增添了幾分生機。

而易京城內卻一副劫后余生的樣子,到處是被大火燒得漆黑一團的房屋,殘垣斷壁處處可見。驚恐的百姓家家戶戶緊閉大門,顯然對于戰亂,他們極度恐懼。

街頭巷尾,戰死的士兵的尸體橫七豎八的躺著,殘肢斷臂隨處可見,已經干涸的的血漬一團一團的,仿若一副斑駁陰森的水墨畫。正在清掃戰場的官兵腳步匆匆,忙碌著處理尸體,清掃街道。

位于易京正中央,規模宏大的“公孫府”已經被熊熊大火燒得只剩一堆瓦礫和灰燼,有幾百名官兵正在搜尋公孫瓚的尸體,希望找到后收斂入葬,也不知道在這沖天火光中,一代名將的尸體還能否保留下來,或者已經被大火化為烏有?

面對著一片狼藉的易京,此情此景,怎能不讓人唏噓?

沮授率先開口:“想當年公孫瓚也是威名赫赫,占據幽州,東侵青州,組建‘白馬義從’殺的鮮卑、匈奴人聞風喪膽,也算是一代豪杰,到頭來卻淪為一堆灰燼,實在讓人感慨啊!”

“成王敗寇,古往今來,亙古不變的道理!”

袁買任憑春風吹拂自己的頭發,附和著感慨了一句,話鋒一轉,直奔主題:“公與先生召喚我來到城樓之上,不知有何賜教?”

“呵呵……賜教倒是談不上,但授想與公子談論一件事情。”沮授背負雙手,任憑有些凜冽的春風,吹得自己衣袂飄飄,輕聲說道。

“洗耳恭聽,先生請講!”

沮授雙眸飛快的掃視了城下一圈,確定周圍無人,方才開口:“公子可曾想過,你的機會來了?”

“什么機會?”袁買愕然,這幾天忙著策劃攻城,一直沒有靜下心來考慮其他的事情,不知道沮授說的這機會是指的什么?

沮授微微一笑,說道:“青州有長公子坐鎮,冀州乃是尚公子的地盤,并州有高干掌控,三人各自握有一州之地,而買公子空有謀略,卻沒有地盤,要想與他們爭鋒,困難著實不小。而現在,幽州在握,買公子你的機會就來了……”

聽了沮授的話,袁買的雙眼忽然放射出了光芒。

自己這幾天為了攻城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以至于把這件事情忘了。現在易京打下來了,幽州百分之七十的土地掌控在了袁家的手里,這塊廣袤的土地現在正是無主之地,這難道不是自己的機會嗎?

麾下坐擁田豐、田疇、諸葛瑾、沮鵠、司馬孚、田豫、王凌等文臣,還有張遼、趙云、麴義、高順、郝昭、徐盛、王雙、牽招、周倉的武將,倘若再坐擁一州之地,休養生息,何愁霸業不成?(。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我喜歡這本小說推薦

暫時先看到這里書簽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熱門分類:


上一章  |  我爹是袁紹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