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外戚第四百三三章 劉備苦恨壓金線,為呂布做嫁衣裳(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呂氏外戚 >>呂氏外戚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三章 劉備苦恨壓金線,為呂布做嫁衣裳(下)

第四百三三章 劉備苦恨壓金線,為呂布做嫁衣裳(下)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07日  作者:維傷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維傷 | 呂氏外戚 
第四百三三章劉備苦恨壓金線,為呂布做嫁衣裳下

平原突如其來的戰事經歷了這幾番波折,終于讓人摸清了些脈絡。始作俑者的劉備終于冒出了水面。

對于這位在歷史上顛簸半生,才在機緣巧合之下如他自己所言有了“用武之地”并因之而崛起的梟雄,在得了幽州實權之后所表現出來的種種手段,說實話,對于這位歷史上織席販履出身的哥們能借著爛大街的漢室宗親的名頭,同世代高官的曹氏、地方豪強頭子孫家三足鼎立,拋卻此時對立的立場,秦旭其實還是挺佩服這位老哥兒的。

劉備的成功絕非偶然。相對于后蜀漢時代的諸葛亮來說,這位總是在自嘲自己是中人之姿的仁兄,其實才是最絕頂聰明的人!

不聰明哪會有那么多謀臣名將甘心跟著號稱三分天下,其實只有大漢十三州中益州和涼州一部的劉氏集團,和另外兩家死磕?不聰明就不會在臨死前連諸葛亮都著了他的道,最終活活累死在五丈原!

只不過這丫陰損得很,習慣于悶聲發大財而已!

算來劉備跟袁紹混過,結果弄死了人家兩員大將,間接導致歷史上曹袁之戰袁紹無大將鎮守糧倉惜敗;跟公孫瓚混過,拐走了人家一員大將不說,還白馬義從也弄走了不少;在曹操底下呆過,得到了豫州牧的頭銜扭頭就走,連累人家盡忠職守的五關六將在關羽手中死于非命,成全了自家兄弟的威名;在孫權處更是不但忽悠一起抗曹,還借諸葛亮之手氣死孫氏謀主周瑜不說,連人家妹妹都順手收入帳中。可謂是在偉大的豬腳光環下,好處占盡,卻猶能哭哭啼啼的得了便宜賣乖,審時度勢之能,天下何人能出其右?這就叫本事!

雖然由于出身實在經不起推敲。劉備也曾低潮過一段時間,有好事之人算過,大耳兄這輩子,老婆孩子至少被他丟過五次以上,見諸史冊,忒也慘了點。可也實在擋不住他劉備見縫插針的本事和那逆天的運氣。最終偏居一方稱帝也足可謂是偶然中的必然之勢了。

而現在。因為秦旭的到來,努力改變了呂布的運勢之余,也難免的牽連了不少人的命數。用句玄之又玄的話說,劉備其實也從中“借走”了不少的氣運。

原本應該在青州黃巾圍北海時嶄露頭角的劉備,因為秦旭的原因,并沒有如同歷史上那般被孔融收留并舉薦給陶謙。幾番輾轉之下再回河北去袁紹手下謀事。反倒是直接隨著被“遣返”的由公孫瓚舉薦的青州刺史田楷,一同回到了正同袁紹交戰的幽州。借著同公孫瓚有同窗之誼,又曾一同參與討伐董卓之戰的便利,加上公孫瓚因為之前表劉備為平原令以為牽制袁紹反倒令劉備丟了基業而心中有愧,因而對劉備十分重用。而劉備也不含糊,幾番同袁紹以及劉虞之子劉和的聯軍大戰中,借兩位義弟之勇武。很是給公孫瓚長臉,又有被劉備的絕世哭功所打動的白馬義從大將趙云的敲邊鼓,漸漸的在幽州著實樹立起了偌大的威望。

劉備是人雄,即便是表面上偽裝的再好,又怎會真的甘心屈居于他人之下?不過大耳兄深析操弄人心之道,如此一年多都沒有露出絲毫他意,令有心疑他的公孫瓚麾下大將也不得不承認有了劉備哥仨的介入,在同袁紹的幾番征戰中,幾乎就是對之前各有勝敗的袁紹壓著打。當然也不是沒有人提醒公孫瓚要提防雖是文職官員,卻在軍中威望幾超公孫瓚的劉備。三人成虎之下,公孫瓚才在同袁紹最后一次磐河決戰中,借著防備北方異族來犯的由頭,并沒有讓劉備參加。結果,也怪伯圭兄點兒背。被一心想要趕時間去爭奪天子的袁紹打了雞血一般不計較得失的強攻,最終兵力不濟,而一敗涂地!若不是被趙云拼死救出,沒準連性命都要搭進去也難說。

劉備的一個特點便是喜怒不形于色。盡管這次公孫瓚的大敗,讓這位白馬將軍實力大損,在幽州的威望直線下降,更有甚者竟然在回軍途中,被之前根本沒拿正眼瞧過的仇人之子劉和伏擊,差點就連最后一點希望都給斷絕。深受打擊的公孫瓚也不知就從哪兒聽來了句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密語,頓時引為至理名言!緊接著便按照自己的理解,幾乎是抽干了幽州自家地盤上所有的糧草兵甲,在地處要沖的易京之地,筑起了高達十丈的城塞,挖取了十余道防線,自居其內,還貯進數以百萬計的糧草軍資,并且命令今后但凡軍勢敷用之物,皆要入易京來取,借之以遙控各軍,并不損自家兵權。

幽州其實還是有能人的。這么個荒誕的舉動,頓時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彈。幾乎是除了劉備這位幽州治中從事之外,所有的公孫氏將臣,皆是難以理解為何當年那個威震異族的白馬將軍,竟然會如此糊涂行事。

公孫瓚也不是沒有猶豫過,甚至還因此懷疑過自家這位唯一附和自己此番行事的自家這位同窗劉備,是不是真有了什么別的想法。可接下來,劉備還給公孫瓚的,是一份份令人眼熱的“答卷”,戰異族,抗劉和、袁紹聯軍,每戰劉備必然會親至易京向公孫瓚匯報,并領取相應糧草軍備,而且并不多領分毫,戰后更是將剩余的糧草再次運回,并且帶回連番大勝,并且令人無法反駁的捷報,如此數次之后,見劉備總是攻無不勝戰無不克,而那些總是抱怨自己糧草撥的少了,兵甲保養的差了的其他將領,卻總是拿各種由頭來搪塞推衍,此消彼長之下,公孫瓚對自己這新發明的“更高層次”的統軍方法,信心愈發濃厚起來,對別人所言要提防如此“聽話”的劉備的話。也漸漸聽不進去了。甚至賭氣似的,除了糧草兵甲的撥付之外,其他在調兵上劉備總是事無巨細匯報的事情,也大手一揮,授意劉備在一些不危害自家權威的事情上可以自主了。

劉備早就在等這一天了。袁紹死后。河北群龍無首,各方魑魅魍魎、牛鬼蛇神紛紛登場,這讓早就垂涎河北之地的劉備哪里還能忍的住?幽州雖好,畢竟也是別人的。對于年紀比關羽小,卻仍舊讓關羽喊大哥的劉備,又怎么能夠忍受這千年老二的地位?不過糧草兵甲等重要物資皆掌握在憋在易京城塞中作稱王美夢的公孫瓚手中。若是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的話,公孫瓚絕不會同意在幽州尚未全部平定之前,去攙和已經被呂布、曹操、以及袁氏余黨死死盯著的河北冀并兩州事的。

也合該大耳兄的豬腳光環發作。就在劉備心急火燎,著急跳腳,生出念頭,就差要強行奪兵也要攙和進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中。攜大軍同呂布曹操這等當時豪雄會獵河北,以完成自家雄心壯志之時,一位“故友”的到來,卻是給被這瘋狂的念頭沖的心中“迷茫”的劉備,送來了“指路明燈”!

孔融!

昔日在呂布大軍攜大勝之威,橫掃青州平定六郡三地時,孔融同劉備就有過一番不為外人所知的密談。而之后。劉備忙著轉戰幽州,孔融忙著謀劃臨淄,這事兒就漸漸的被劉備拋之腦后了。后來劉備也聽說了孔融的遭遇,丟官棄職、身敗名裂,慘的很。卻不料竟然在幽州見到了這位當年借圣人世家名頭叱咤朝堂,臧否天下的北海太守孔文舉。

說實話,對于孔融的此番到來,劉備從內心中是不怎么待見的。也頗有些瞧不大起這位敢算計呂布卻落得如今這般落魄的一時豪杰。不過劉備卻是一點異樣都沒有表現出來,哪怕是句不合時宜的小話都沒有,依舊是那副在北海聽孔融長篇大論時的恭敬模樣。實打實的給足了孔融的面子。

對于這些日子以來四處東躲、身敗名裂,故舊相逢裝不識,就連對他有救命之恩的大劍師王越也在入得幽州后,借口去見一位老朋友而離開,著實算的上是眾叛親離的孔融來說。劉備的這番熱情相待,著實讓這位一心想以王允為榜樣、匡扶漢室的昔日文魁生出了幾分士為知己者死的念頭。

孔融的到來對于劉備來說,是可有可無的。但孔融帶來的消息,卻是讓劉備再次深信自己這運氣,簡直是逆天了。

孔融雖然著了秦旭和呂布設計的連環計,搞得偌大一個大漢幾乎老孔立足之地,可孔融畢竟也是執掌圣人世家的當代家主,雖然落魄,可若是要打探些消息,還是有其特殊渠道的。特別是自在臨淄被捕之后,秦旭這傻鳥也不知道是真傻還是被自家老祖宗的那幾本語錄給教壞了腦袋,竟然當真以德報怨起來,非但沒有順藤摸瓜,將同孔融有過交情之人一網打盡,反倒是好像沒事人一樣,并沒有在這上面用過哪怕一丁點的心思。同孔融有過交集之人,飯照吃、書照教、官照作,竟然未受絲毫影響,這讓孔融難得高看了秦旭一次之外,倒也是令孔融自覺的天無絕人之路。

孔融給劉備的東西很簡單。不過是幾個或許流傳面并不廣的小道消息而已。無非是臨淄秦將軍認女兒,秦將軍又把老曹是涮了,老曹還巴巴送禮的傳言。若是不仔細琢磨,這也就是茶余飯后的一些閑聊而已,但這些消息組合起來,在孔融的分析下,劉備聽得眼睛簡直是越來越亮。

得益于公孫瓚的“高級”統兵方式,劉備在幽州軍中也已經立起了相當的威望,得公孫瓚授權,倘遇戰事,劉備甚至隨時可以調動一支不少于兩萬人的軍勢為自己所用。而且更是在看似合理的調動募兵動作掩護下,竟然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還悄悄在手中掌握了一支足有五千余人的絕對忠誠于劉備的精銳騎兵,分別交由兩位義弟關羽、張飛統領,作為家底留用。

這些私下的事情,作為仍舊名義上還是幽州之主的公孫瓚知道或者不知道,都不重要。說實話,公孫瓚并不怕劉備帶兵多。一來劉備乃是自家同窗。也算的上是知根知底的,又這么知趣討巧,沒有一個足以讓公孫瓚忌憚的理由,公孫瓚也絕不會想要背上負友的惡名,在大漢。這名聲可是極端為人所唾棄的;再者,因為公孫瓚的這個“絕妙”的策略,劉備帶兵越多,其實公孫瓚還就越放心。除非劉備另投他人,否則,只要劉備帶著手下越來越多的大軍在幽州呆一日。便要受手握糧草甲胄的公孫瓚的節制。想到美處,甚至好幾回讓公孫瓚在易京城塞中空想時,找到了當年漢高帝劉邦同韓信那句“臣善將兵,陛下善將將”的典故來。

劉備不缺兵將,缺的是糧食甲胄這等軍勢亟需的物資來源。時間久了劉備也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才會對幾乎等于無主之地的冀、并兩州垂涎三尺。寧可攙和進來同呂布、曹操掰腕子,卻還是無論如何也要搏一搏的原因所在。

但現在,這個看似根本無解的難題,竟然就這么被孔融三言兩語給解決了!恍惚間,劉備看孔融的眼神,竟然有了種如魚得水的感覺。

好人吶!這邊正瞌睡呢,孔融就上趕著送來了枕頭!不!這哪里是枕頭。簡直是個豪華別墅啊!

甄家之名劉備也是聞名已久。不過甄家同公孫勢力雖然有些馬匹交易上的往來,但同公孫瓚的私交并不怎么好!原因無他,在公孫瓚亮劍袁紹時,甄家選擇的是當時絕對的潛力股,出身于有著四世三公聲望的老袁家,而且還是當代家主的袁紹。不過公孫瓚也算是極為善解人意的,惱怒之余,倒也是知道兩廂相比之下,傻子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來,也就沒有遷怒甄家。反正就算是甄家沒有明面上支持公孫氏。可畢竟甄家的一大“支柱”產業馬場,可就在幽州境內,而且甄家也算是守足了規矩,每年都有大量的私人孝敬送上,公孫瓚吃人嘴短。拿人手軟,對于發兩家戰爭財的甄家,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可問題是,這些都是上層面的交往,幽州也就只有公孫瓚能同甄家說上話,劉備雖然被公孫瓚任命為治中從事,但畢竟所來日短,而且一開始大部分的時間全部花在了謀劃戰事以取得公孫瓚信任以及同原本的既得利益者、公孫氏本部舊將的權力爭奪劃分上,還真就沒怎么將同甄家交往提上日程。等到袁紹暴斃,開始重視拉攏甄家時,卻發現已經晚了。現在,孔融卻是說有把握讓甄家坐上劉備軍勢的戰車,而且著重說的是劉備,而沒有提公孫瓚,這話劉備又怎么會聽不出來,得了這意外之喜消息的劉備,倘若不是還要在孔融面前做出一副可以托付的模樣來,而且孔融也已經老了吧唧了,說不得劉備已經豪情大發的用他那長可及膝的大長手,抱起孔融轉幾圈才過癮了。

甄家,富可敵國的甄家!大漢六大豪商之一,河北三州外加三韓之地加起來,論排名也是正兒八經的巨商之首啊!也不知道孔融有什么手段可以讓甄家就范,倘若此事成了,那什么公孫瓚,什么呂布曹操,什么袁家余眾,在他劉備眼中,在坐擁幽州精騎的自己和自家兩位兄弟和趙云在,這些意圖染指的河北的人物,皆是土雞瓦犬!

劉備本身就是那種外表、談吐很容易讓人信服的梟雄人物,又有豬腳光環的看顧,在聽了孔融那攔截脫離大部隊獨自歸鄉的甄家長子甄乾,以誘自臨淄返回,據說并不怎么愉快的甄家家主甄蹇反水之策后,劉備幾乎想要將孔融當他祖宗供著了。

但孔融的“投名狀”顯然準備的很是充分,并且像是有想讓劉備這等人物眩暈過去的打算。就在劉備因為自家軍糧兵甲終于可以擺脫公孫瓚控制而興奮稍有平定之后,孔融又將第二份大禮送上。

黑山賊!

劉備本來聽孔融說出這個名字之后,還以為孔融是在開玩笑。說服黑山賊投靠?別開玩笑了!之前公孫氏并不是沒有同黑山賊合作過,而且還在被袁氏傾力打壓時,合作的相當愉快。可后來也不知怎么了,好容易在后來自己加入后,公孫瓚軍勢的勝負比率此消彼長,好容易才馬上就要幾乎重復了之前袁紹對自家那種碾壓之勢時,被公孫瓚所倚重的外援,號稱百萬人口的黑山賊眾卻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陣前倒戈,直接沒有任何理由任何預兆的反了水,這也是導致了公孫瓚筑城易京的一個先期因素之一,劉備自然是有所耳聞。偏偏聽到了孔融所言黑山賊意圖投靠自己,那簡直比孔融在自家面前說他其實是皇帝還令人難以取信。

不過孔融想必也已經料到了劉備的反應,二話不說的便讓劉備先勻出一萬匹馬來,他孔文舉就證明給你看。

本來初聽這話,劉備第一個反應是想出手抽眼前這個正大言不慚的說完后,等著自己回話的老胖子,可多年來的隱忍卻是讓劉備硬生生的將馬上就要抽出去的手,艱難的收了回來,略一沉吟之后,劉備就連自己都難以置信的,鬼使神差的答應了下來。


上一章  |  呂氏外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