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組建上海派遣軍,以松井石根大將為司令官,率領第三,第十一兩個師團的兵力開往上海增援,進一步擴大對華的侵略戰爭。
此時上海的戰事依然繼續,占據優勢的中央軍任然對發動一系列的猛烈進攻,希望能在日軍援軍到達之前,殲滅上海的日軍。
經數日苦戰,第87師占領滬江大學,第88師占領了五洲公墓、寶山橋、八字橋等各要點,14日到滬的第二師補充旅(已改稱獨立第20旅)接替第八十八師(孫元良部)防守上海愛國女校、持志大學,并擔任攻擊虹口公園和江灣路日軍司令部的任務。日軍于16日退守江灣以日本海軍陸戰隊司令部為中心的據點,依憑堅固工事頑抗,中央軍往往屢攻不克,無功而返。且自身傷亡很大。
接到李龍的捷報之后,金釗并沒有表現出過多的喜悅,雖然李龍在多倫挫敗了日軍的進攻,殲滅日軍數千人。但是局部戰場的勝利,并不能改變整個戰局,尤其是上海的局勢,始終讓金釗憂心不已。
這時老蔣考慮在上海作戰比在遙遠的北方大平原作戰補給方便,而且上海是國際大都市,有外國租界,在這開戰極有可能引起大國勢力的干涉,如果打的好,可能在外國調停下贏得一個光榮的和平,進而挫敗日軍對華北的野心,這對相對弱小的華夏來說是極為有利的。
老蔣的想法是不錯,但是來自后世的金釗卻知道,指望著英美的干涉,而阻止日本的侵略則完全是癡心妄想!
金釗坐在辦公室里,不斷翻看著這兩天報紙上關于上海戰事的報道。其中一篇是關于八一四空戰的報道。
8月14日,日軍鹿屋航空隊18架九六式重轟炸機14時50分由臺北起飛,轟炸大陸沿海機場,其中9架飛臨杭州筏橋機場上空。因天空烏云密布,能見度極差,投彈命中率不高。華夏空軍第4大隊在高志航大隊長率領下,駕駛霍克iii式戰斗機騰空迎戰,從云層上摸索到云層下,發現敵機后,立即占據有利位置,展開攻擊。日機慌亂投下其余炸彈,企圖逃跑,空軍健兒緊緊咬住敵機。瞄準開炮。一陣短暫的空戰,高志航等共擊落日機3架,擊傷1架,而第4大隊僅有1架戰斗機輕傷,首創中國空軍抗戰中一次空戰3:0的光輝戰績(報紙上宣傳是6:0,實際第4大隊在“八一四”空戰中總共只擊落了3架日機)。
“媽了個巴子的!”金釗忍不住罵了一句,金釗已經下令空軍備戰,這兩天也先后投入部分戰機對上海日軍進行轟炸,也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但是金釗還是非常不滿。日軍還是牢牢掌握著上海的制空權,必須加大對空軍的投入,盡量奪取上海的制空權,金釗心中暗暗下定決心。
但是下面的一則報道。卻讓金釗怒火沖天。14日的時候,雖然第九集團軍損失慘重,但是進展還是相當大的。老蔣由于擔心部隊損失過大,下令張治中停止了進攻。使得我軍錯過了一次趁勝擴大戰果的機會,為此張治中痛心疾首,但是也無可奈何。
15日和16日兩天。上海雖然戰斗不斷,但是為了準備第二次全線進攻,我軍并沒有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而此時的上海日軍完全處于劣勢,也無力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但是日軍飛機和艦炮趁機對上海市區實施了密集轟炸,以此來對我軍的進攻進行報復,十里洋場一日之間化作人間煉獄,南京路外灘的街道上,1600名平民被炸死炸傷。上海南站200多名旅客被炸死。
金釗看著報紙上刊登的一個失去親人的幼兒,坐在廢墟上嚎啕大哭的照片,心被深深的刺痛了,臉上的肌肉因為憤怒而不斷的扭曲著。報復?老子也要報復!金釗抓起桌上電話,接通了空軍指揮部,“通知你們總指揮,馬上到我辦公室來開會!”
8月17日凌晨時分,天還沒有亮,金釗便驅車離開了自己的家,趕往福州機場!此時機場上一片忙碌,地勤人員正在緊急為機場上的幾十架飛機加油掛彈。
金釗在福建空軍總指揮盧云飛的帶領下登上了指揮塔,一個多小時后,當東方剛剛出現一絲魚肚白的時候,一名軍官走到金釗等人的面前大聲報告道,“報告總座!所有參戰飛機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起飛!”
金釗通過擴音器,對著機場上整裝待發的飛行員大聲說道,“英勇的飛行員們,你們是天之驕子,你們是翱翔于藍天的雄鷹!去吧!用你們的利爪撕碎一切試圖挑戰我華夏的所有敵人!我在這里等著你們凱旋歸來!”
隨后金釗轉身對著盧云飛點了點頭,盧云飛隨機下令所有戰機出擊!同樣的命令,通過電話線同時傳到了泉州,漳州,莆田等幾座沿海機場。
接到命令的飛行員們,如同出膛的子彈一般,迅速沖上了停機坪,爬上了自己心愛的戰機。
在地勤人員的指引下,一架架戰機快速的劃過跑道,沖天而起。戰機在機場上空完成編隊之后,向著東南方向飛去,很快便消失在了金釗的視線中。
看著天空中的幾十個小黑點最終消失不見,金釗松了一口氣,然后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盧云飛轉身對金釗說道,“總座!你還是先下去休息一會兒吧!他們一時半會兒還回不來。”
金釗搖搖頭道,“我就在這里等他們回來!”過了一會兒金釗轉身對盧云飛道,“這里離著上海戰場還是太遠了,我現在正在和南京方面溝通,希望能夠派出一支空軍去上海和蘇州的機場,就近支援上海的兄弟部隊作戰!你馬上組織一支特遣大隊,隨時準備北上!”
“那我們派多少飛機北上?”盧云飛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