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劉宏78 官制改革(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帝劉宏 >>大帝劉宏最新章節列表 >> 78 官制改革(下)

78 官制改革(下)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27日  作者:代號強人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代號強人 | 大帝劉宏 
·

管理這個職能,是朝廷里,最重要的一個職能。歷朝歷代的改朝換代,幾乎都是因為它沒搞好而造成的。

為了能夠減輕自己的負擔,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又能順利的治理國家,不耽誤那些國家大事。為此,劉宏在zhōngyāng專門的成立了政務院,負責管理各種國家大事。

政務院,由宰相全權管理。由于宰相的權力過大,為了不會對皇帝形成威脅。劉宏規定,宰相五年為一任期,最多只能連任兩屆。

宰相,是政事的主要管理者。他的各項政令,都和百姓息息相關。如果做得不好,很容易的引起百姓的怨氣。

為此劉宏決定,宰相并不由皇帝直接任命。而是由皇帝和國會,各自提交幾個候選人,讓這些候選人,都要提交各自施政綱領和計劃,交由國會審核選拔后,在提交皇帝任命。

這樣,既可以讓皇帝考慮到下面的意見,又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將宰相當替罪羊扔出,用以緩解矛盾。

政務院下設九部,九部是朝廷的具體管理部門。掌管者為稱為尚書,副手稱為侍郎。

吏部:管理官員、功勛、貴族的檔案,審查、考核官員的優劣。

民事部:管理天下的農事、工匠、工程和國家的各種商貿活動等等,各項和民生有關的事情。

禮部:掌天下禮儀、祭享、貢舉以及藩屬和外國的往來之事。

戶部:收取稅務和管理海關、銀行。

安保部:負責保衛國家安全,抓捕罪犯和管理傭兵和鏢局,并負責聯絡軍隊事宜。

人力和社會資源部:管理大漢的百姓戶籍檔案,慈善管理、困難救助,和國家所有資源的開發以及環境保護。

教育部:管理國家百姓的教育。

交通部:管理國家水陸空三路,所有和交通有關的事物,比如道路、河道、車站、飛機場、郵局、車輛、船和飛機、飛艇等等。

衛生部:管理百姓的醫療衛生情況,以及疫情的防治。

另外成立三個情報部門,國家安全局(歸朝廷安保部),軍情局(歸軍隊軍機處直接統領),保密局(劉宏的專有情報隊)。

地方上也效仿zhōngyāng,成立政務院。一切部門,都和zhōngyāng一致,只是級別縮小,規模縮小。

縣令、太守、刺史,分別是縣、府、州三級的最高長官,他們轄區的政務,主要由縣丞、府丞和州丞管理。而他們,則相當于他們管轄區域的皇帝。不過他們和皇帝不同的是,他們對當地的都察院和大理寺,只有監督和審查的權利,沒有直接管理的權利。

各級的政務院,都和zhōngyāng政務院一樣,設有和九部類似的管理機構。它們都屬于雙向管理,既要聽命于本地的掌管,也要聽從上級的命令。

朝廷的機構不管怎么改,重要的還是里面的官員。漢朝的官員品級太亂,是用俸祿分的,相當的不科學。為了便于區分官員的級別,劉宏實行了九品制,分為九品十八級,每一品都有正和從之分。官服都是統一的樣式,用樣色區分級別,每三品換一個樣色,由低到高分別為綠、紅、紫。

官員需要治理國家,所以他們的素質相當重要。為此劉宏做了強制性的規定,以后只有通過科舉才能做官。

由于劉宏相當的仇視貪官,他對于官員的管理也相當的嚴格。這些東西,劉宏都將他們形成制度,從根本上防止官員的。

這方面后世的辦法很多,像什么官員的財產公示,隨時以備別人檢查。禁止官員經商,并對他們的直系親屬經商也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不能做與官員管理的事情相同的生意,就像是管醫院的不能賣藥,管飯店的不能賣飯。而且,他們所干的生意必須公開,大額交易需要報備等等。

官制這樣設置,政務差不多就全都推出去了。可以說就是沒有皇帝,zhèngfǔ也能順利的運轉。

這就是劉宏想要的結果,他真是害怕他的后代里,出現一個什么都不懂,還愛瞎攙和昏君。那樣的話,改朝換代也就不遠了。現在他這么一番調整,皇帝愿意管就管點兒,不愿意管就算了,不會妨礙到政務的處理,也就沒有改朝換代的危險。

不過丞相權力再大,有些事情他也做不了主,必須交給皇帝定奪。沒有人是神仙,永遠不會犯錯,劉宏當然也不行了。

可是需要皇帝定奪的事情,絕對都是大事,容不得犯錯誤。因此劉宏,專門成立了內閣。招收各行各業的人才,和那些優秀的退休官員,用來咨詢各項政務。

劉宏的內閣,和后世內閣完全不同,只是借用了這么一個名字而已。它不屬于zhèngfǔ的機構,只是對皇帝進行咨詢,不參與政務的管理。因此,朝廷也不負責里面成員的俸祿,它的一切開支都由皇帝自理。

這個內閣,劉宏就將它定位到一個咨詢部門上了。有這么一個部門進行咨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錯誤。這對后世的帝王的作用尤其的大,只要后世的帝王不太笨蛋,有這么一個部門進行咨詢,最起碼,也能保證帝國能夠平穩。

皇帝雖然不用太管政務,可是其他的事情卻是不少。像什么都察院的事情,大理寺的事情,國會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軍事,這些都要皇帝過問。為了減少cāo勞,劉宏又整出一個秘書省,將這些大事小情的統統扔進秘書省,由秘書先過目。

小事,就是那種需要蓋個章就能完事的,直接由秘書處蓋章就行了。事后統一報一下,就不用隨時拿來麻煩劉宏了。

要是大事,不急的話,由秘書們寫出幾條處理意見之后,再交給劉宏過目,從中選出一個中意的。要是沒有中意的,自己也想不出來,就需要找內閣想辦法了。

如果事情緊急,劉宏也不是不分輕重的人,這種事情他絕對會隨時處理的。

這些東西為了好區分,劉宏對奏折做了規定。政務的,一律用黃色的奏折。而軍隊的,一律用綠色的奏折。都察院的,全都用紅色的奏折。而緊急的事情,可在奏折的表面,加上三道黑杠用以區分。

對于他這次弄得這個改革,劉宏很是滿意。其中最滿意,就是秘書省了。

前世劉宏最羨慕那些,有事秘書干沒事干秘書的大老板了。現在,他也終于有機會試試了。所以他在第一時間,就在眾多的宮女挑選出一些,又識字長得又漂亮的女秘書。雖然他現在,沒事的時候還不能干秘書,但是,他也要為以后準備好不是。


上一章  |  大帝劉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