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得功和曹變蛟差點抄家伙去南京兵部鬧事,幸虧被曹文詔和翁玉勸止,才沒有釀成一場“窩里斗”。曹文詔氣得連連搖頭道:“圣上是讓我們來穩定局面的,如果真鬧起來,豈不是辜負了圣意?”
“那就任他們為所欲為不成?”曹變蛟氣鼓鼓地道,“我就不明白,南京擁兵數萬,城防堅固,還有長江天塹,他們怕的是什么?難道他們就眼睜睜看著叛軍在中原肆虐,讓圣上獨撐危局,他們在這里坐享其成么?再說圣上明明有旨意,讓叔父節制南京官軍,他們真就敢抗旨?”
“小曹將軍,你是不知道這班官員的厲害。”翁玉嘆了口氣道,“聽曹副總兵所言,人家并沒有抗旨,官司打到圣上那里,人家也有話可說。至于他們為什么要如此,你還看不出來么?”
“我看不出來!”曹變蛟賭氣地道。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翁玉苦笑道,“第一,江南衛所官軍戰斗力極差,畏敵如虎,根本上不得戰場。不知道二位將軍聽說過沒有,幾十年前,一股僅有五十三人的倭寇在紹興府上虞縣登陸,突犯會稽縣,流劫杭州,突徽州歙縣,至績溪、旌德,屠掠過涇縣,趨南陵,至蕪湖。燒南岸,趨太平府,犯江寧鎮,直趨南京,犯大安德門。守城官軍不下萬人,卻不敢出城迎敵,只在城頭放箭。然箭支軟弱無力,被倭寇以手接之,譏笑不已。這支倭寇犯境數月,暴走數千里,殺一御史、一縣丞、二指揮、二把總,官軍付出前后四千余人的死傷,才將其殲滅。然今南京官軍戰斗力尚不及當年,何敢出城殺敵!”
曹變蛟聽了目瞪口呆地道:“竟有這等事?真是丟盡了我泱泱大明的臉!”
“今之官軍只知漁利,哪還顧得上甚么臉面!”翁玉氣憤地道,“像缺額、吃空餉這種事,全國衛所莫不如此,倒還罷了;江南乃國中最為富庶之地,更有不少武將軍官利用手中的權力,直接經商牟利。這就是第二條他們不愿意出戰的原因:只要守住南京,自有財源滾滾,又何必去別地舍命廝殺!”
曹文詔忙問其詳,翁玉便解釋道:“就拿曹將軍在會議上所說的暫時收繳民船來說吧。按理說以現在的局勢論,正該如此,真要收了民船,叛軍插翅也難渡江。然而這些民船大部分是商船,主要做鹽米生意。鹽本來是官營的,然江南盛行私鹽,官不能禁。聽說販私鹽的鹽商只要向懷遠侯常胤緒繳納‘例銀’,便可暢行無阻,朝廷的鹽稅卻收不上來多少。曹將軍要收繳民船,等于斷了常胤緒的財路,他第一個就不能答應。”
“販賣私鹽不是死罪么?”曹變蛟怒道,“常胤緒身為勛臣,豈不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話是這么說,可誰能制他的罪?”黃得功冷笑著接口道,“人家的祖宗可是跟著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常遇春、常茂,世代襲爵,又掌著南京的兵權,手眼通天。不管你是多大的官,也得賣他的面子,否則就別想在南京安生呆下去。”
“難怪李定國等幾位猛將立了那么大功勞,圣上也不給他們爵位,想必圣上對這類靠著祖上功勛橫行無忌的勛臣很是厭惡吧。”曹文詔也憤憤地道。
“這大概就是他們不肯出兵的第三條原因了。”翁玉突然壓低聲音,緊蹙雙眉道,“列位請想,現在中原激戰正酣,圣上雖然御駕親征,然朱常洵、朱由崧父子坐擁數十萬大軍,據有中原,肯定有人會認為鹿死誰手,殊未可知。常胤緒、胡應臺等人坐守南京,未必沒有坐山觀虎斗、靜觀局勢變化,伺機而動之意。而且圣上登基以來銳意革新,常胤緒這類人生怕利益受損,說不定還會更傾向于朱常洵一些。如果朱常洵出價更高…”
說到這里,幾人均不寒而栗。曹文詔沉思半晌才道:“如此說來,我還真不能離開南京了。只可惜信鴿全死了,不能把這里的情況盡快密報圣上。我現在就寫急奏,變蛟,你馬上安排得力人手原路返回,稟報圣上!”
話是這么說,可是幾人都知道,南京與御營相隔千里,即使路途順利,也得走上七八天。更何況廬州府等城池說不定已經被叛軍重新占領,能不能過去還不一定。等皇帝收到密奏,可能已經是一兩個月以后的事情了。在這么長的時間里,安知局勢會發生什么變化?
黃得功和翁玉悻悻告辭后,曹氏叔侄又召集軍官們密議,可是商量了半天也沒想出一個好法子。正在發愁之際,忽聽營門外一片大亂。眾人吃了一驚,趕緊各擎刀劍出來,卻見是黃得功率領一隊士卒,趕著幾輛馬車停在門前。
一見曹文詔出來,黃得功大著舌頭開懷大笑道:“曹…曹將軍,你看,我給你帶…帶什么寶貝來啦!”
曹文詔一看就知道黃得功又吃醉酒了,心中實在有些厭惡。但當車廂門打開,他可真是喜出望外,脫口而出道:“信鴿!”
“沒錯,是信鴿!”黃得功得意洋洋地道,“一共五大籠子,一百多只信鴿,夠用了吧?看,上面還貼著標簽呢,杭州、蘇州…喏,這一籠是去京師的!”
“多謝,多謝了!”曹文詔激動地道,“這些信鴿是從哪里得來的?”
可是黃得功一句話,就把曹文詔從山頂擊落到谷底:“我從南京兵部車駕司帶出來的!”
“帶出來的?”曹變蛟半晌才遲疑著問道,“兵部的人讓你帶走?”
“他們是不讓,還想攔住我呢。”黃得功嘻笑道,“我對他們說:‘沒聽過黃闖子的名號么?這兩天想燉幾只鴿子下酒,找遍全城也沒有,聽說都讓你們給搜刮來了。你們養這么多鴿子,給我幾籠也不行?別這么小氣!’他們還想攔,我一腳一個全給他們踢翻了,帶著鴿子就來了這里…”
幾人聽得目瞪口呆時,只見翁玉匆匆趕來,氣急敗壞地喊道:“你這個黃闖子,這回可闖下大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