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征天下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三大困難(二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崇禎:重征天下 >>崇禎:重征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三大困難(二更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三大困難(二更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01日  作者:飽吹餓唱  分類: 歷史軍事 | 飽吹餓唱 | 崇禎:重征天下 
最新章節)

多虧了信鴿系統,朱由檢僅僅在一天之后,就獲知了將近兩千里之外的襄陽發生叛亂的消息。◇↓頂◇↓點◇↓小◇↓說,這可是石破天驚的大事,朱由檢立即回宮,深夜召見內閣、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部門官員,解勝、郝永忠、李定國、李來亨等武將也系數列席。

朱由檢先介紹了叛亂的基本情況。據成基命稟報,此次叛亂為首者是德昌王朱由崧,洪承疇的洪兵為輔,并且勾結了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數十萬流賊,聲勢浩大。他們的計劃是等待朱由檢被刺的消息傳出,然后擁立洛陽的福王朱常洵為皇帝,取代京師的朝廷。至于叛軍在軍事方面有何部署,成基命和竇名望當然無法知曉。

朱由檢同時告訴群臣,自己在潭柘寺險些被刺,已經確定是白蓮教所為。也就是說,此次叛亂很可能是白蓮教從中穿針引線,否則福王、洪承疇、流賊這三股勢力也很難捏合在一起。現在事已至此,應如何應對,還請群臣暢所欲言。

這次東林系大臣難得地讓朱由檢滿意了一次,他們先是感到極度震驚,然后立刻就炸了鍋,堅決主張朝廷立即興兵平叛。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本來在萬歷朝的“爭國本”事件中,東林黨就堅決主張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早把朱常洵得罪了。

后來又發生了“梃擊案”,即一個瘋子突然闖入朱常洛居住的東宮,逢人便打,并很快被抓獲。本來這是一樁莫名其妙的案件,當時的東林黨人卻巧妙地誘供,讓瘋瘋癲癲的兇手指認支持朱常洵的生母鄭貴妃手下太監為幕后指使,最終讓萬歷皇帝下定決心,送朱常洵至洛陽就藩。如果現在朱常洵竟能咸魚翻身,那他們這些東林黨人還能有個好?

但是在具體如何平叛這個問題上,大臣們照例是莫衷一是。有人主張“攘外必先安內”,要調動山海關、宣大邊軍進入中原作戰;有人覺得洪兵再加上流賊,兵力多達數十萬,各地官軍數量處于絕對劣勢,不如暫時放棄河南、湖北,先確保京師和南京的安全再說;還有人認為福王說不定是一時糊涂,未必真敢與朝廷對抗,不如先遣使面斥,使其主動請罪。

朱由檢則一言不發,認真地聽眾臣議論。直到天交五鼓,很多人實在熬不住了,他才宣布暫時散會,兩個時辰以后在朝會上繼續討論。眾臣紛紛散去,朱由檢卻密令秘書處把孫承宗、王在晉、袁可立這三位懂軍事的老臣及幾位心腹將領留了下來,繼續開小會。

他開門見山地說道:“眾臣雖有忠君之情,卻不懂韜略,方才所言皆不可行。眼下的局面確實非常困難,首先,關外還有一個強敵對我們虎視眈眈,‘皇上不急太監急’剛剛鎩羽而回,必定存心報復。若把邊軍抽走,滿清鐵騎驟至,如何應對?

“第二,此次叛亂是官軍與流賊勾結在一起,危害更大。流賊雖然戰斗力一般,但他們機動能力強,走到哪便搶到哪,搶到哪便裹挾到哪,如同蝗蟲過境,對地方破壞極大。如果任由他們在中原肆虐,甚至切斷京師與江南富庶地區的聯系,時間一長,南方的糧食運不過來,官軍無餉,百姓無糧,必然不戰自亂。至于洪承疇,更是個老奸巨猾、心狠手辣的難纏對手。

“第三,這次叛軍還不單是叛亂,他們還要擁立朱常洵,企圖另立朝廷號令天下。京師在國中居于最北,洛陽卻地處中原,在散布謠言方面肯定有很大優勢。屆時謠言滿天飛,各地官民不知真相,就算不敢助叛軍,亦未必敢助朝廷平叛。”

當朱由檢說出這三大困難之后,眾人都陷入沉默,冥思苦想如何破局。過了半晌,孫承宗首先開口道:“臣先說這第三條。朱常洵如欲僭位,前提條件就是行刺成功。可是陛下如今安然無恙,他再想登基就是謀逆了。陛下可立即用飛鴿傳書遍傳全國,言白蓮教行刺失敗,朱由崧、洪承疇等人叛亂,朝廷已經知悉,并立即派大軍征討。如此則朱常洵未必敢登基,想號召其他各地響應叛亂便不那么容易了。”

“孫尚書言之有理。”朱由檢沉吟道,“但是僅靠飛鴿傳書還不夠,朕恐怕必須御駕親征了!”

眾人聞言大吃一驚,剛要勸阻,朱由檢沉聲道:“此次叛亂蓄謀已久,朱由崧已經在襄陽起兵,根本沒有退路,所以不會因為行刺失敗就收手。即使朕沒死,他們也會拼命散布謠言說朕死了。而戳穿謠言的最佳方法,莫過于朕現身說法。官軍和百姓見到了朕,自然不會再去相信謠言。”

“可是建虜剛剛退走,若陛下離京,他們卷土重來怎么辦?”袁可立憂慮地道。

“所以朕不能動山海關和宣大邊軍,最起碼不能大動,要留著他們震懾韃子。”朱由檢思忖著道,“而且朕不會離開京師太遠,最多到河南境內。韃子不論從哪里入寇,打到京師最起碼也要五到七天,朕接到急報后完全有時間趕回去。”

“可是不用邊軍,京營又擔負保衛京師重任,哪還有足夠的兵力去剿賊呢?”王在晉疑惑道。

朱由檢也正為此事發愁,見幾位將領一直一言不發,便鼓勵他們道:“你們也談談看法!”

解勝、郝永忠、李來亨一起目視李定國,因為他們都深知李定國謀略遠勝自己。李定國也早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道:“陛下、各位大人,末將以為流賊兵力雖廣,卻多是烏合之眾,不足為懼。惟有洪承疇麾下人馬驍勇善戰,再加上洛陽一帶的衛所官軍,兵力至少在六萬以上。如果這些叛軍據守于黃河南岸拖住我們,流賊則可四面出擊,肆意搶掠。所以必須先打垮洪承疇,洪承疇若敗,則流賊早晚可以肅清。”

“可是如你所說,叛軍有六萬大軍,朝廷該派多少兵力進剿?”朱由檢問道。

“兵貴精而不貴多。”李定國淡然道,“末將愚見,應仍以解勝負責保衛京師,從京師三千營中撥出一到二萬騎兵,火速與盧總督的先頭部隊會師。然后假意與叛軍對峙,暗中偷派一小股部隊突襲洛陽,擒賊擒王!”


上一章  |  崇禎:重征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