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目錄第一千零三十八章意見相左
馬千雪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這重達萬斤的大銅鐘是怎么掛到樓頂上去的.盧象升早看出些端倪,便對李定國笑道:"李將軍,你來為馬小姐解釋解釋吧!"
李定國靦腆地一笑道:"這口鐘是如何掛起來的,末將確實不知道.但京郊有座萬壽寺,里面有一口比這還大的鐘,鑄于永樂年間,故又名‘永樂大鐘’.圣上出城巡視三大營時,曾在萬壽寺駐陛,末將陪同,有幸見到那口大鐘.當時圣上也很好奇這么大的鐘怎么掛上去,還說‘起重機’什么的,末將也不明白.
"后來問過廟里的方丈才知道,原來這口大鐘是在別處用‘泥范法’鑄成.具體做法是先在地上挖一個大坑,用草木和三合土做好內型,上面涂上極純極細的泥,再把寫好字的宣紙反貼在細泥上,刻好陰字.然后加熱燒成陶范,再一圈圈做好外范.最后把熔化的銅汁一次性灌入,大鐘便鑄成了."
馬千雪聽了嘖嘖稱奇,卻又不耐煩地道:"誰問你鐘怎么鑄來,我問它是怎么掛上去的!"
李定國早習慣了馬千雪的脾氣,微微一笑道:"就要說到了.大鐘鑄好以后,首先要選在冬天,在地上潑水為冰,凍出一條冰路,在這條冰路上拖動大鐘,直至鐘樓所在位置.然后用冰土堆一個高臺,還要堆一個長長的斜坡,數百人一齊用力,把大鐘拖到高臺頂部.然后拆掉斜坡,這才開始修建鐘樓.待第二年春暖花開,樓已建成,用巨木把大鐘固定好之后,挖掉下面的土堆,大鐘就掛起來了.想來這口大鐘也是如此吧."
馬千雪聽罷贊嘆不已:"工匠們真是太聰明了!這工程也真浩大呀!"
李定國也感慨地道:"當時圣上也是這般說,又道‘人心齊泰山移,韃子就像這口大鐘,雖然看起來可怕無比,但我中華泱泱數千年文明,有的是人力物力和人才.只要文武軍民齊心協力,定能把韃子掛起來,要他們永遠也不能作亂.’"
袁崇煥和盧象升聽了登時肅然起敬,同向京師方向深深一揖道:"臣等敢不盡忠竭力報效陛下!"
在頂樓入座之后,袁崇煥也不客套便直奔主題道:"如今京師被圍,學生奉旨率大同邊軍來宣府,這一步已經完成了.下一步如何行動,圣上卻未有明示.依二位之見,該當如何呢"
盧象升立即慨然道:"圣上怕韃子蹂躪京畿百姓,要附近府縣百姓撤入宣府,為此不惜京師被圍,實乃仁君之為.又以韃子兵鋒甚銳,要各地官軍不可冒進.雖然如此,為人臣者,為君父分憂乃份內之事.如今宣府坐擁數萬官軍,若只死守關城,逡巡避戰,將置圣上于何地因此學生以為,必須主動出擊,尋敵作戰!"
袁崇煥也很欣賞盧象升不畏強敵的勇氣,但還是苦笑著道:"建斗兄,學生在遼東多年,深知建虜野戰遠勝邊軍.就任宣大總督以后,又發現宣大邊軍還不如遼東邊軍,兵力雖不在少數,卻多久疏戰陣,不堪大用.守城尚嫌勉強,就更別說出城野戰了.以學生之見,還是遵旨而行,先把宣府守住,然后再伺機而動."
盧象升卻倔強地對袁崇煥一拱手道:"總督大人,學生亦知宣府官軍并非善戰之兵.但學生自大名來時,還帶了六千天雄軍.雖是募兵,并無糧餉,但皆敢戰能戰,與邊軍大不相同.即或宣大邊軍不出城,學生還可率天雄軍出城作戰!"
"建虜全是騎兵,來去如風,更兼兵力雄厚,任何一旗都超過萬人,六千人能頂什么大用"袁崇煥還是搖頭表示不同意,"縱觀遼東戰事,也只有寧遠之戰我軍以守城獲勝.而凡是主動出擊者,無不遭到慘敗.楊鎬,王化貞的前車之鑒,建斗兄不可不察!"
"不然."盧象升接口道,"楊,王之敗,在于不明敵情貿然出擊,雖然總兵力占優,卻被建虜以眾擊寡,各個擊破.學生此次出戰,卻是要尋找小股清軍,一鼓殲之,讓建虜不敢撒網式地搶掠鄉間.如遇大隊敵軍,學生可利用宣府一帶地形與敵周旋,或將其引至宣府城下,這不就可以減輕京師的壓力么!"
袁崇煥卻不相信天雄軍的戰斗力.二人意見相左,商議了半天,卻是誰也說不動誰.盧象升不禁有些急了,轉向李定國道:"李將軍奉旨來此,必是圣上有所安排,總不會讓你這四千騎兵來守宣府吧!"
李定國忙拱手歉然道:"二位大人,請恕末將無狀!末將確實是奉了圣上的密旨,但圣上千叮嚀萬囑咐,要末將不得將作戰方案透露給任何人.乞請總督大人為末將所部提供七天的干糧,末將即刻就要啟程.皇命如此,還望二位大人鑒諒!"
袁崇煥和盧象升均是一怔,但既是圣意,他們也不好多問.盧象升還是迫著李定國表態,李定國只好道:"二位大人說得都有道理,總督大人是奉旨而行,而且宣府確實不容有失.巡撫大人主動求戰之法,末將其實是很贊同的.不如立即飛鴿傳書,奏請圣上定奪,二位大人意下如何"
袁盧二人眼前均是一亮:對啊!宣府與京師直線距離不過二百余里,信鴿僅用兩三個時辰,便可打個來回.雖然清軍圍城,但是信鴿他們可擋不住,怎么把這個法寶給忘了呢.
于是二人立即將爭執的內容譯成密文,為保險起見,一共謄抄十份,讓十羽信鴿分別攜帶,立即在清遠樓上放飛.
信鴿振翅而去,接下來的就是難熬的等待了.當然在這段時間里,他們也沒閑著.盧象升忙著為難民和遠道而來的大同邊軍安排食宿,袁崇煥則同樣發現李定國臉色很差,一問才知道他得了瘧疾.
袁崇煥立即命中軍官取來一個袋子,笑著交給李定國道:"李將軍,你真是吉人自有天相.若不是碰到本官,你這病還好不了!"
書友群321669195,歡迎加入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