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隆書院
熱門分類:
隨著者勒蔑的一聲令下,蒙古人開始了新一輪的攻城,慘烈的戰斗開始了!
戚美鳳見敵軍正好在佛郎機炮的射程之內,當即命令炮手開炮。只聽城頭接連十數聲巨響,那些率先布置到位的佛郎機炮已經開始怒吼。
可惜蒙古人對此早有防備,沖鋒的隊列拉得很開。而此時南城墻上的佛郎機炮還只有十門左右,在火力上尚且不如昨夜的西城。因而一輪炮擊過后,只打倒了寥寥十數人。
者勒蔑見守軍開炮,生怕蒙古人又打退堂鼓,立即大喝道:“勇士們,千萬不要后退!只要沖到城下,火炮就打不到我們了!”隨即一馬當先向城墻沖了過去。
蒙古士兵今天已經殺死上千明軍,知道城內的守軍已經不多了。此時見守軍的炮火遠不如昨夜猛烈,主帥又是悍不畏死,也紛紛大聲呼喝著,繼續向城墻沖來!
戚美鳳在城頭看得真切,雖然心中憂慮,卻也無可奈何。因為這火炮可不像鳥銃,可以從上向下擊發,而是必須炮口指向前上方,最起碼也要平射,否則連彈藥都無法填裝。
因此,架在城頭的炮火,必然會出現一個射擊死角,無法攻擊較近的目標。
眼見敵軍黑壓壓地向上沖來,逐漸快要進入五十步以內,戚美鳳知道佛郎機炮馬上就要無用武之地了,無奈地下令停止搬運火炮,騰出人手,準備依托城墻,進行最后的抵抗。
朱由檢卻不解地道:“美鳳,為什么不往這里搬炮了?”
戚美鳳解釋道:“殿下,即使搬運過來,敵軍早已進入射擊死角,也無法打到了。”
朱由檢卻道:“這么多的火炮,不用實在是太可惜了。既然放在城頭有射擊死角,咱們別往城頭上搬不就行了么?是不是可以在城墻上開個窟窿,拿佛郎機炮當鳥銃用,直接平著轟擊?”
戚美鳳眼中一亮,大喜過望道:“殿下這個法子卻好!末將敢說,此前誰也沒有想到過這個主意!”
她當即命令一小隊由百姓組成的隊伍,先在城墻上挖開一個洞口,打算試試效果如何。
這些百姓均大惑不解,紛紛問道:“城墻不是用來阻擋敵軍的么?在城墻上開口子,豈不是方便了敵人?”
戚美鳳也沒時間解釋,只是催促他們趕快動手。
百姓們當然不敢違抗將令,只得卯足了力氣,對著城墻下起手來。
遵化城的城墻原本是用土筑成。在永樂年間,為了加強城防,又用磚石在外面包裹了一層,使城墻變得更為堅固。
可這二百多年過去,城池的防備越來越松懈,這城墻也年久失修,很多地方的磚石已經脫落了。
百姓們正是選擇了一處脫落得最嚴重、已經露出里面的土坯的城墻,掄起鎬頭和鐵釬,不一會兒就掏出一個大洞。
戚美鳳見洞口已足以把佛郎機炮的炮口伸出去,忙令百姓停工,又趕緊命士卒推過一門佛郎機炮,緊張地裝填彈藥。
而與此同時,蒙古士兵已經殺至城下。
當敵軍進入三十步左右的距離,城頭的戚家軍弓箭手突然從垛口處探出身子,對準沖在最前的蒙古士兵開弓放箭。同時,幾十名鳥銃手也端起鳥銃,一齊擊發。一時間,城頭槍聲大作,硝煙四起,空中弓箭與彈丸亂飛,聲勢倒也頗為駭人。
蒙古人正在向城墻快速接近,突遭這一輪弓箭和鳥銃的打擊,當即被射倒數十人,攻擊的勢頭稍稍一滯。但他們反應也頗為迅速,一方面組織射手與城頭對射,其余的人仍是不停歇地向護城河邊沖去。
城頭的弓箭手和鳥銃手居高臨下,在對射中自然是占盡地利。但蒙古人依靠精湛的射術和人數的優勢,也不用刻意瞄準,一輪齊射便是數百支飛蝗,密密麻麻地射向城頭。
戚家軍的弓箭手為避免中箭,只得將身子縮在垛口下面。如此一來,雖然被射中的士卒沒有幾個,但也受到極大的壓制,無法再向迫近的蒙古人發射箭雨了。
而那些鳥銃手就更加郁悶。所謂“鳥銃”,其實就是火繩槍,算是一種古老的槍械。作戰之時,現在槍膛內填裝彈丸和黑火藥,然后將一根經過硝液浸泡、可以緩慢燃燒的火繩送入槍膛,點燃另一頭,隨即瞄準射擊目標。當火繩燒到黑火藥之時,就會引爆火藥,將彈丸射出。
鳥銃作為最古老、最先普及的火器,優點不多,缺點卻是不少。與弓箭相比,它最致命的弱點就是擊發太慢,即使是作熟練的射手,也需要耗費大概一兩分鐘,才能擊發一次。而在相同的時間內,弓箭手卻可以射出四五支箭。
正因如此,這些鳥銃手在與蒙古射手的對射中,也完全落于下風,幾乎被射得抬不起頭來。
而那些密如飛蝗的利箭射上城頭,雖然對戚家軍造成的傷害不大,卻射倒了許多參與守城的百姓。這些百姓本來就沒什么作戰經驗,更不知如何躲避弓箭,一聽見弓弦響,就在城頭亂跑,反而暴露了自己,成為蒙古人的靶子。
者勒蔑剛才沖了一下,見已帶動了己方的士氣,仍是退回后方指揮。此時見大批的蒙古人已經沖到護城河邊,不由得縱聲狂笑道:“我們勝利在望了!馬上就可以攻破城墻了!”
那些蒙古士兵也是這么想。此時天寒地凍,護城河早已結冰,因此他們過河倒是沒費多少周章。
而過了護城河,再向前幾步即是高大的城墻。只要靠上城墻,架起云梯,就可以攀援著登上城頭了!
可就在此時,蒙古人卻發現離城門洞不遠處的城墻上,竟然開了一個半人多高、三尺來寬的窟窿。他們先是一愣,然后均是欣喜若狂地沖了過來,心想這可是天助我也。
要知道用云梯登城的過程,可謂是九死一生。在這個階段,梯子上的人是完全沒有攻擊力的,幾乎是任由城頭的守軍施為。
從爬上云梯的那一刻開始,攻方就要遭到滾木擂石和弓箭的襲擊。如果拿個盾牌,雖然可以擋住利箭,但攀爬的速度也會大為下降,往往得不償失。更要命的是,盾牌只能擋弓箭,滾木擂石之類的重物可抵擋不住。往往是人剛爬到一半,便被劈頭蓋腦地砸落下來,連帶著把后面的人也砸倒一大串。
即使快要攀上城頭,還要接受守城士卒長槍的招呼。能僥幸爬上城頭者,真是十不存一。因此只有最為勇猛和靈活的戰士,才有機會在這種殘酷的云梯戰中勝利登頂。
而且,城下的弓箭手還必須對城上進行最猛烈的射擊,以掩護己方爬云梯的戰士,否則那些人就真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了。
因此,當發現城墻上有洞時,所有蒙古士兵均是大喜過望,心想幸虧這遵化城年久失修,竟然城墻上出現了大窟窿也不補,正好免去了爬云梯之苦。
可當蒙古人蜂擁而至時,最前面的士兵卻突然驚愕地發現,等待他們的是一個黑洞洞的炮口!
戚美鳳見機不可失,高喊一聲:“放!”
只聽一聲晴天霹靂般的巨響,那門佛郎機炮幾乎是平著開火,將實心彈送出炮膛,狠狠地轟入了近在咫尺的蒙古士卒陣中!
此時那敞開的城墻洞口外,至少聚集了二三十名蒙古士兵。那實心彈出膛的速度高達每秒數百米,別說躲避,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沖在最前的士兵當即被轟中胸口,整個人立時被擊得粉碎!
而那實心彈擊碎第一個人,勢頭更不稍減,連方向都不曾偏離一點,又直接打在第二個士兵身上,將他打成數段,然后繼續向前方飛去!
而那接連被擊碎的士卒的殘肢斷臂,也帶上了實心彈的巨大動能,向四面八方亂飛,竟如同彈片一般,將蒙古人打倒了一大片!
待硝煙緩緩散盡,攻守兩方的人均是難以置信地望著洞口之外。
那二十多名蒙古士兵,不但一個生還的都沒有,甚至連一具完整的尸體都找不出,全都被轟成了一片血肉模糊的爛泥!
過了良久,遵化城頭和那洞口之后,防守的士卒和協助守城的百姓,才突然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
而蒙古人卻盡皆膽寒,再也顧不得主將者勒蔑氣急敗壞的叫喊,紛紛扭頭就跑。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真是一點不假。蒙古人剛才還在城外耀武揚威,此刻敗退之時,那種混亂和恐慌的程度,比那些明軍也差不了多少。者勒蔑一再大聲喝止,卻無人聽從,心知此次的進攻又夭折了,也只得撥轉馬頭,敗了下去。
戚美鳳見機不可失,疾命:“佛郎機炮,發射!”
城頭那十幾門火炮再次怒吼起來,將實心彈拋入蒙古人陣中。此時蒙古人正在向后敗退,惟恐自己跑得比別人慢,哪里還顧得上什么隊形,一時間亂哄哄地擠成了一片。這些實心彈也比剛才發揮出了更大的殺傷力,一下子打倒了五六十人。
蒙古人此刻根本顧不上收斂同伴的尸體,紛紛縱馬狂奔,終于逃出了佛郎機炮的射程。
“信王殿下千歲,千千歲!”戚美鳳見又一次擊退了蒙古人的進攻,俏目含淚,率先在城頭振臂高喊。
“信王殿下千歲,千千歲!”所有守城士卒和百姓,也都跟隨著她齊聲歡呼,聲浪直上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