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起大明六百四十九章 經濟特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血起大明 >>血起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六百四十九章 經濟特區

六百四十九章 經濟特區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01日  作者:大漢雄魂  分類: 歷史軍事 | 大漢雄魂 | 血起大明 

在大同經濟特區進行貿易的商戶,除了大明和蒙古的走商和散客,已經有了一批固定坐商,這些都是大同府乃至山西、京城的大客商,大同府就是以姜小姐父親姜曦為代表的本籍商人,山西主要是太原、宣府商人,京城就是駱養性等幾家,還有陜西、北直隸、河南以及湖廣少數商人,再就是蒙古幾個大部落收貨的鋪子。

不過這些在大同經濟特區還是小打小鬧,不過是自己商隊到來前收點貨,自家商隊離開后,接著賣剩余的商品,大多數貪的是貨物進出方便,買一些便宜北貨,再做些利潤較高的零售生意而已。

在大同邊貿最后最賺錢的無疑是薛云的薛家,薛家和張公公、趙巡撫、李知府是大同經濟特區最大的坐商,薛家貨物通達大明京城、杭州、東西洋,勾連蒙古察哈爾、土謝圖汗、車臣甚至吐蕃、中亞、俄羅斯等地,名副其實的大明第一豪富巨商,在大同經濟特區存貨也最多。

另外就屬張公公、趙巡撫、李知府這些官商,他們自己或者三親六戚,把持大同的口外商貿,在大明和蒙古之間低進高出,利用職權倒買倒賣從中漁利,經營的收益已經大大超過了從大同經濟特區的分紅,成了大明貨真價實的官商。

其實張公公、趙巡撫、李知府這些人,多多少少知道薛云暗中勾結蒙古察哈爾哈日珠拉部的事情,不過蒙古大軍到來了,天知道是那路蒙古軍隊,再說蒙古人反復無常,就算來的是哈日珠拉的人馬,未必哈日珠拉的軍隊不會搶劫,大不了不搶薛家,搶其他商人就是了,很快薛云這一年多不知道在鬼扯什么,誰知道那些蒙古人還買不買他的帳呢。

反正張公公、趙巡撫、李知府三人先后表態,希望薛云發兵去保護大同經濟特區,薛云在哪里沉思半響才說道:“朝廷新任命的大同鎮總兵曹文詔就在宣府,末將一個副將這么做是不是有些越俎代庖了。”

這下子整個大廳沒有了聲音,薛云心說大家的思想還是不統一啊,你們要是不明確表態支持,薛某人是不會離開大同城的,急死你們這些鉆進錢眼的家伙,于是薛云也端起來了個一言不發。

張公公、趙巡撫、李知府三人雖然急,不過都是官場的老油子,知道槍打出頭鳥的道理,都不想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朝廷對大同鎮總兵的任命,薛云要看在座人的態度,自然也不會讓薛家軍的人出來表態造勢。

眾人沉默了好一會之后,還是大同府的地頭蛇羅指揮使沉不住氣了:“薛將軍,你現在是大同鎮軍政首領就應該對大同軍民負責,什么曹文詔總兵,本指揮使沒有聽說過,如今朝廷的假消息滿天飛,前幾天還有人說老余要干大同總兵這個位子呢。”

羅指揮使羅國輝也是大同經濟特區巨大受益者,他不光自己在經濟特區有生意和分紅,很多親戚朋友屬下有從事經濟特區的衍生行業,比如運輸、搬運、保安、幫傭、雜務等行業的牛首,也解決了衛所丁余的生活出路,現在羅指揮使小日子過得不錯,全賴薛云領導的大同經濟高度繁榮昌盛。

而且羅指揮使是跟薛云暗中勾結最緊的一個,這個時候自然是他跳出來扛刀,很快上次搞大同鎮總兵渠家楨就有羅指揮使一份,飛鷹旗這個主意就是他出的,現在對付第二個上任的大同鎮總兵曹文詔,羅指揮使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有了羅指揮使這個頭羊,大家就放開了許多,大同君君張公公張守誠說道:“羅指揮使說得對,朝廷里有官員假公濟私,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弄了一個大同總兵來替代薛將軍,這件事情九千歲魏公公可是不知道的,有些人已經膽大妄為,不把萬歲和九千歲放在眼里了,九千歲是絕不會答應的。”

有了監軍張公公定調,趙巡撫、李知府本來就跟薛云是勾勾搭搭的,只是文人素來膽小,貫于見風使舵,不過附和羅指揮使和張公公是沒有問題的,二人表示要上奏折替薛云辯冤,這樣文官是一致表明不接受朝廷任命的曹文詔了。

張參將、梁參將早就跟薛云有了約定,立刻跟著響應大家的意見,最后只剩下余三一個人了,余三見所有的人都看著自己,心里那個苦啊,自己就是一個只帶耳朵不帶嘴巴的人,自己根本沒有資格代表家主表態。

余三尷尬地說道:“各位大人,末將只是來旁聽的,一切還要家主一言而定。”

羅指揮使不客氣地說:“看來貴主人還是沒有死心啊,不過老丈人謀奪女婿的位子就太不厚道了,本指揮使羞與他為伍。”

余三聽了火氣上竄吼道:“羅指揮使,你不要拿話來擠兌余家,就算家主沒有表態,我余三是支持薛云將軍的,余家絕不會做出不利于薛將軍的事情。”

羅指揮使說道:“關鍵是你余三說了不算。”

余三怒道:“余家要是對薛將軍不利,先要從余三身上踩過去。”

薛云立刻勸阻道:“羅指揮使、余三哥,你們不要爭了,相信余副將能夠顧全大局,保大同府一方平安,大家共贏共富。”

余三憋屈啊,這樣高級別的軍事會議,自然是家主來開的,偏偏家主不肯來,這不是把大同府的文武官員全得罪了,雖然家主在幕后可以左右逢源,可是朝廷再怎么也不可能把大同官場連鍋端,將來家主在朝廷也未必能夠落一個好。

李大人說道:“各位大人將軍,現在蒙古大軍即日就要抵達大同府,犯官方按察使、左參議還在城里,是不是抓緊把這二人送進京城,也好讓朝廷早日定案。”

張公公說道:“早就應該送走這兩個瘟神了,李大人你自己看著辦吧。”

李大人說道:“監軍大人,只是這一去,路上不太安寧,需要增加一些人馬護送。”

張公公問道:“薛將軍,你意下如何。”

薛云說道:“公公,末將現在人馬捉襟見肘,實在是沒法調兵給李大人押送犯人。”

張公公把目光看向羅指揮使,羅指揮使說道:“張公公,末將可以派兵,只是衛所兵戰斗力不強,而且還是需要有人掌舵才行。”

張公公問趙巡撫道:“趙大人,是不是一定要這個時候押送方、左兩個人犯。”

趙巡撫說道:“方、左二人罪證確鑿,自然應該盡快結案,以免京城流言蜚語,使得鐵案夜長夢多好事多磨。”

張公公點點頭說道:“這樣啊,那本監軍就派忠勇營走一趟吧。”

之后大家商量了一些大同軍事行動的細節,最后定調是薛云去救援大同經濟特區,薛六參將據守大同城,自然就是排斥曹文詔了,張參將、梁參將協防,至于余大成的人馬,大家只是希望他安分守己就是了,不過大家相信薛云一定會留有后手。

七月初六日一大早,清遠門外的杭州城商隊就得到了消息,因為宣大邊墻先后出現了馬匪飛鷹旗和蒙古騎兵,現在大同北面形勢緊張,大同城糧草不足,沒有同意杭州商隊進入城里避難。

不過有消息說,燕三娘的夫君薛云會帶兵去大同經濟特區,可以護送愿意去經濟特區交易的商人,如果不愿意去商人,也可以把貨物在大同城下整體販賣,大同城里的商人回出城來面談,而大同薛家也開出了最低保護價。

這讓杭州來的商人有些喪氣,不過薛家的最低保護價依然高出了他們貨物成本兩成,扣除人工草料,還有一成的利潤,杭州商人不會虧本的,而且薛家可以提供一部分北貨,條件是給愿意賣薛家貨物的商家。

薛家這一招使得大同城里出稍高價的商人,沒有了特別大的吸引力,還有讓杭州商人心動的是薛家可以開出支票,可以回到杭州三江匯通兌換現銀,少了一路上帶著大批銀子擔驚受怕提心吊膽的苦日子。

如果還有人覺得不愿意,那就富貴險中求吧,跟著薛云將軍去經濟特區,可是一旦大明軍跟蒙古人干起來了,到處兵荒馬亂的,那個還來買你的貨物,一個搞不好被蒙古人搶了,那就是血本無歸,很多商人自己和家族都是跟著燕三娘發了財的,不如賣把貨物給薛家結個善緣,希望薛家在大同給大家多組織一些貨源,趁著蒙古軍隊未到早早趕回杭州府去。

小說來源:阿甘


上一章  |  血起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