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起大明第五百二十九章 南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血起大明 >>血起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九章 南遷

第五百二十九章 南遷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09日  作者:大漢雄魂  分類: 歷史軍事 | 大漢雄魂 | 血起大明 
»»»正文

第五百二十九章南遷

滿刺加國內閣首輔馬沙利爾自然不會考慮讓赤血公主繼承王位,在臺灣建城立國的事情就無從談起,最后只好按照以前跟薛云達成的協議,在離薛家軍“威遠城”十幾里之外的地方建立了一個大營,在這個大營里開始培養滿刺加國的軍隊,只是流亡的滿刺加國不能在臺灣招募軍隊,整個軍營就只有少數遺民的一百多名子弟,不過好歹算是滿刺加國復國的種子嘛。

薛云經過慎重的考慮放棄了繼續占領臺灣北部的計劃,而是先鞏固好臺灣南部的地盤,這樣作為薛云確定的臺灣軍事負責人薛破虜奉命來臺灣,四月六日從長涂島駛來的薛家軍船隊到達了大員大港碼頭。

隨薛破虜第一批到達大員大港碼頭的是遼東薛家軍中軍,余大輝千總所部一共一千多薛家軍,三千來臺灣開墾的遼民和那批荷蘭俘虜,薛云親自在大員大港碼頭迎接,已經有兩年沒有見面的薛云和薛破虜,薛破虜后面是垂頭喪氣的余大輝和陸要金的父親陸伯等人。

薛云說道:“破虜、余將軍、陸伯看把你們盼來了。”

薛破虜笑著說道:“少爺,我還以為你要派隊伍去打臺灣北面的西班牙鬼子,沒想到少爺讓我來這里享福了。”

薛云說道:“二叔,打西班牙還不是時候,我們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鞏固取得的勝利果實,余將軍、陸伯走我們進城里去。”

“威遠城”的官衙剛剛修好沒有幾天,大廳里散發出濃重的石灰氣味,大家將就著在大廳坐了,然后擺上宴席給薛破虜這些人接風,薛云給薛破虜、陸伯敬過酒之后,就跟余大輝對飲了一杯。

薛云說道:“這次把舅舅連累到臺灣島實在不好意思,不過臺灣島的發展前途也不錯,就只好委屈舅舅你了。”

余大輝說道:“薛家軍客氣了,余某現在已經上了朝廷失蹤名冊,就在臺灣島上隱姓埋名,也不是一件壞事啊。”

薛云說道:“舅舅那里能夠閑居呢,侄婿正有倚重的地方呢。”

余大輝接下來就是沉默以對,酒席過后薛云安排余大輝在“威遠城”一套新修好的院子住下來,陸伯帶著火藥廠的先遣人員去指定位置安頓下來,然后開始策劃在臺灣的火藥工廠廠址,為長涂島的火藥廠搬遷,擴大作前期準備。

衙門里的宴席散了之后,薛云同薛破虜來到衙門內廳談話,薛云首先看起了薛破虜帶來的情報和信函,情報記錄:建虜鑲藍旗旗主阿敏率大軍攻陷平壤。朝鮮國王李倧抵抗不利,率領群臣、王妃、子女逃避于江華島,多派遣使者向金軍求和。三月,鑲藍旗旗主阿敏派代表到江華島二月阿敏、濟爾哈朗遣使赴江華島,正式向朝鮮遞交要求議和文書。

其內容為:大金國二王子,答書于朝鮮國王。兩國和好,共言美事。貴國實心要和,不必仍事南朝,絕其交往,而我國為兄,貴國為弟。若南朝嗔怒,有我鄰國相近,何懼之有果如此議,我兩國告天誓盟,永為兄弟之國,共享太平。事完之后,賞格在貴國裁處,可差擔當國事大臣,速決完事。不然,途道往返,羈遲不便,毋視我為不信也。

朝鮮國王李倧還是拒絕了建虜要求與明朝斷交一事,只是派族弟原昌君李玖獻馬百匹、虎豹皮百張、綿綢苧布四百匹、布一萬五千匹赴后建虜軍營繼續求和,建虜使者明軍叛將劉興祚、建虜巴克什、庫爾纏到達江華島議和。

三月三日,朝鮮國王李倧與建虜使者劉興祚等人談判成功,在江華島宣讀了誓文,正式宣布后金和朝鮮和好。朝鮮方面的誓文為::朝鮮國王,以今丁卯年某月日,與金國立誓。我兩國已講定和好,今后各遵約誓,各守封疆毋爭競細故、非理征求。若我國,與金國計仇,違背和好,興兵侵伐,則亦皇天降災;若金國仍起不良之心,違背和好,興兵侵伐,則亦皇天降禍。兩國君臣,各守信心,共享太平。皇天、后土,岳瀆神祗,監聽此誓。朝鮮國三國老、六尚書某等,今與大金國八大臣南木太、大兒漢、何世兔、孤山太、托不害、且二革、康都里、薄二計等,宰白馬、烏牛,立誓。今后同心同意,若與金國計仇,存一毫不善之心,如此血出、骨暴若金國大臣仍起不良之心,亦血出、骨白,現天就死。二國大臣,各行公道,毫無欺罔。歡飮此酒,樂食此肉,皇天保佑,獲福萬萬。;

后金方面的誓文為:朝鮮國王,今與大金國二王子立誓。兩國已講和美,今后同心合意,若與金國計仇,整理兵馬,新建城堡,存心不善,皇天降禍;若二王子仍起不良之心,亦皇天降禍。若兩國二王,同心同德,公道偕處,皇天保佑,獲福萬萬。

雙方約定:后金為兄國、朝鮮為弟國,雙方訂立兄弟國的盟約,朝鮮停止使用明朝天啟年號,朝鮮遣王子李玖赴后金為人質。

不過鑲藍旗旗主阿敏與朝鮮國王李倧舉行盟誓后,故意不承認其和約,命令八旗將土在平壤大勢掠奪數日,在得知和議對后金大為有利以后,皇太極開始催促阿敏等人從朝鮮撤軍,后金軍隊主力這才帶著繳獲大批財物人畜退出朝鮮,開始撤回都城沈陽,僅留三千人留守朝鮮義州府。

薛云疑惑道:“二叔,建虜就這么乖乖的撤退了,莫非遼東明軍有大動作不成。”

薛破虜說道:“袁崇煥忙著在寧錦一線修筑工事,又跟建虜私下達成了平和協議,那里會冒險救援朝鮮,是蒙古的林丹汗出兵了,皇太極害怕沈陽空虛,才忙著讓阿敏、濟爾哈朗、阿濟格、杜度、岳托這些人撤軍,看來還是自己的老巢重要啊。”

薛云接著看著蒙古的消息:林丹汗阿喇克綽忒部貝勒圖爾濟率百頂帳篷部歸于后金,征調蒙古各部五萬勇士,自己領察哈爾精銳騎兵三萬,與皇太極對持于鐵嶺城樊河河界附近,林丹汗得知虜酋皇太極親自率領女真大軍駐扎在鐵嶺城樊河河界,又會合了大貝勒代善的一萬正紅旗精兵,已經自行退兵返回察哈爾金帳駐地去了。

另:鐘木娜、哈日珠拉二人瞞著林丹汗,派寶音、阿如罕率領八千蒙古勇士,把楞額禮、阿山率領六百女真騎兵聚殲在咯爾咯巴林部。

另:哈日珠拉密信:姐姐鐘木娜突發疾病,藥石無效,欲見云弟一面,盼速來。

薛云看到這封密信,立即皺起了眉頭,自己在臺灣島剛剛站住腳,一切的事情還是百廢待興,現在鐘木娜就病倒了,自己該不該去見她一面呢,要是鐘木娜真的病情嚴重,等自己趕到時,恐怕已經玉碎香消了。

薛云暫時按下心中的煩惱說道:“看來皇太極在朝鮮撤軍,一方面是不放心阿敏,二方面還是受了林丹汗和鐘木娜以及哈日珠拉夫人的牽制,可惜朝廷、袁崇煥連唇亡齒寒的道理都弄不明白,等皇太極騰出手腳來,有朝廷、袁崇煥他們好看的。”

薛破虜問道:“少爺,你的意思建虜近期還是要打遼東。”

薛云說道:“打蒙古,打東江鎮,打朝鮮的目的,就是剪除明朝的羽翼,鞏固后金的大后方,為進攻大明的遼東做準備,這個皇太極比他死老爹不知道強了多少倍,我們就看著朝廷和袁崇煥吃苦頭吧。”

薛破虜說道:“皇太極剛剛跟袁崇煥達成了和平協議,應該不會這么快進攻遼東吧。”

薛云笑道:“二叔,你一個武人也信協議,跟建虜談協議的都是蠢豬,誰信誰就是傻子,根據之間是要靠實力的,二叔有空看看大宋和遼金的歷史,就知道這個和平協議是拿來揩屁股的。”

薛破虜是在燕三娘那里看過哈日珠拉那封信的譯文的,現在看著薛云一直把哈日珠拉的譯文緊緊地捏在手心,隱隱約約知道少爺跟鐘木娜之間并不簡單,就忍不住問了薛云一句:“少爺,你不會去蒙古吧。”

薛云聽薛破虜提起蒙古,知道二叔是指的鐘木娜,薛云想了想說道:“我準備去一趟蒙古,不管能不能見著鐘木娜姐姐最后一面,至少不能讓哈日珠拉感到心寒,蒙古對我們很重要,鐘木娜、哈日珠拉的感情對我也非常重要。”

薛破虜說道:“少爺你走了,這個亂糟糟的臺灣可怎么辦啊。”

薛云說道:“二叔,臺灣你就負起責任來吧。”

薛破虜說道:“少爺,打仗我還可以,當官治理百姓你別找我,我是搟面棒吹火一竅不通啊。”

薛云說道:“行,二叔抓好軍隊就可以了,不過臺灣練兵的方向要以熱兵器為主。”

(府天)(魔女恩恩)(骷髏精靈)(征文作者)(默雅)(屬龍語)(妖惑天下)(大葉)(南海十四郎)(蘑菇頭)(權掌天下)(青絲飛舞醉傾城)(憤怒的香蕉)(梨花白)(夢入洪荒)


上一章  |  血起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