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起大明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血起大明 >>血起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職

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職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09日  作者:大漢雄魂  分類: 歷史軍事 | 大漢雄魂 | 血起大明 
»»»正文


養心殿里天啟皇帝朱由校得知薛家的鋪子被洗劫、府宅被圍攻已經是午后了,不問就知道是那群文官指使的,不過這薛云得罪的人實在是太多了,現在薛云這些仇家打著為國請命的幌子來對付薛家,讓天啟皇帝也覺得腦殼痛。

司禮監秉筆太監東廠提督魏忠賢在天啟皇帝朱由校身邊站著,朝廷里那些東林黨們想除掉薛云他是知道的,但是魏忠賢并沒有出手幫助薛云,他是希望薛云被這些文臣得越緊越好,這樣薛云才會死心塌地的跟著自己,這些文臣根本不知道薛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就去招惹他,真是茅司坎坎達撲爬隔屎不遠了。

今天爆發的這次針對薛家的行動魏忠賢知道得較晚,不過東廠的跟進還是非常及時,拿到了以國子監太學生為首的騷亂的詳盡資料,魏忠賢看了東廠密探的報告很吃驚,顯然薛家早就預料到這次騷亂的發生了。

太學生們率領的暴民在「薛記綢布」「三江匯通」兩處鋪子被洗劫一空,搶了上萬銀子的珠寶玉石和金銀器,一批綢緞、布匹和一批南貨,可把那些太學生和暴民們歡喜慘了,可是根據東廠的情報分析,這些只是薛家在「薛記綢布」「三江匯通」兩處鋪子舖的貨,而且貴重的貨物和京城倉庫里的陳貨全部轉移走了,最要命的是「薛記綢布」「三江匯通」兩處鋪子的伙計、學徒都領了雙份薪水,在太學生和暴民們進入「薛記綢布」「三江匯通」兩處鋪子時只是稍微阻擋了一下就都逃走了。

太學生們率領的暴民在「惠民糧棧」「吳記米鋪」就根本沒有撈到什么好處了,太學生和暴民們沖進「惠民糧棧」「吳記米鋪」兩處鋪子居然連米都沒有看到一袋,更不用說錢財這些東西了,反而被前來買米的顧客和附近的居民群起而攻之,這些太學生們根本不明白薛家這「惠民糧棧」「吳記米鋪」兩處鋪子是京城最價廉物美的米鋪了,你們這些太學生們砸了「惠民糧棧」「吳記米鋪」這兩處鋪子,斷了鋪子附近居民買便宜米的地方不跟你拼命才怪呢。

「杏花酒樓」的失火就更奇怪了,在大批太學生、文人還一些市民沖進「杏花酒樓」后就上了二三樓搶劫,「杏花酒樓」接著就燒起來了,二三樓搶劫太學生、文人、市民大多數都沒有逃出來,原因是樓梯被人抽走了,,二三樓的人根本逃不出來,樓梯的殘骸在「杏花酒樓」后面的小院發現了。

據從崇文門薛府回來的手下報告,現在薛府只有家主薛睿一個夠分量的人了,薛云的府邸小薛府已經被焚燒,就在小薛府焚燒前不到一個時辰的樣子,薛云的小妾陳氏帶著最后一批小薛府的家人奴仆出了京城的廣渠門。

魏忠賢心里暗暗稱贊薛云心狠手毒做事果斷,就連小妾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只是這么一鬧薛云跟朝廷更加離心離德了,讓建虜僅僅費了一些口水就把大明朝搞得烏煙瘴氣的,魏忠賢也不知道這件事最后怎么收場。

就在這時有小太監進來稟告:“啟奏皇上,閣臣黃立極黃大人有要事求見。”

天啟皇帝朱由校說了聲:“傳”

小太監很快的退了出去,沒有多久閣臣黃立極來到天啟皇帝朱由校的東暖閣,進來后就連忙給天啟皇帝和魏忠賢行了跪拜禮,這才開口說話:“皇上,建虜議和使團的正使努爾哈赤三子梅勒額真阿拜提出新的建議,只把大同薛云的職位一撤到底就行,還有希望我朝本著和平的原則釋放金國將領巴篤禮、李永芳二人。”

天啟皇帝朱由校驚道:“金國將領巴篤禮還好說,這李永芳我們明朝的叛將人萬萬不能放走的。”

閣臣黃立極有些為難說道:“皇上,偏偏建虜議和使團的副使李延庚是李永芳的兒子。”

天啟皇帝朱由校說道:“這個口子朕絕不會開的。”

閣臣黃立極問道:“皇上,如果建虜議和使團放棄對巴篤禮、李永芳二人的營救,是不是就可以簽這個大明和金國的和平協議。”

天啟皇帝朱由校聽了有些猶豫抬頭望著魏忠賢,魏忠賢卻對著黃立極歪嘴,天啟皇帝朱由校心領神會說道:“就由你們內閣便宜行事吧。”

閣臣黃立極聽皇帝說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復,知道皇帝不愿意承擔責任,就不敢再問下去了,就叩頭謝恩退了出去。

天啟皇帝朱由校在躲責任,大太監魏忠賢就在等著薛云被免職過后再拉他一把,徹底把薛云捆在自己的戰車上。

將薛云撤職的命令第二天就由內閣上報到天啟皇帝朱由校這里,這個薛云在京城是多么的逗人恨了,「杏花酒樓」一把火燒死的都是這次對薛家騷亂的關鍵人物,都是朝廷官員的子侄和得意門生,這些人不反審自己的問題反而怪薛云是罪魁禍首,大家集體去找各個閣臣請愿,希望閣臣按照建虜議和使團的要求殺掉薛云,最低也要免去薛云的一切職務,沒有了職務的薛云就像沒有爪牙的老虎只有等死罷了。

而且第二天明朝跟金國會談時,金國議和使團再沒有提釋放金國將領巴篤禮、李永芳二人的事,只是提出免去薛云的一切職務,金國就簽約年年進貢歲歲來朝,送還義州、廣寧、遼河西平堡一線以南的土地給明朝,從此兩國永遠和平相處。

閣臣黃立極試探提出金國應該退出沈陽城,金國正使梅勒額真阿拜表示,自己沒有得到授權談判沈陽的特權,不過梅勒額真阿拜說金國有一些人也贊成讓出沈陽,這些都需要明朝和金國簽署了和平協議后,明朝自己派使團去金國面談,梅勒額真阿拜估計金國退還沈陽給明朝的可能性在九成以上。

結果一群書都讀爛了的老狐貍被一個斗得的字不認識一蘿的女真韃子騙了,其實也不是被騙是這些明朝大臣太需要這個成果了,金國愿意降低身份稱臣納貢,還退還明朝在遼東的大片失地,這些功績足可以在青史上留名了,而且還順便除掉大家的生死對頭,為自己的那些經商的、被火燒死的親朋好友門生故吏報仇雪恨。

天啟皇帝朱由校看著內閣送來的協議知道拍板的時候到了,雖然覺得有些對不起薛云,可是天啟皇帝想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明言,自己已經是非常仁慈的了,遇到一個心狠手毒的皇帝早就拿薛云去換土地了,這世界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被冤死的孤魂野鬼。

天啟皇帝朱由校閉著眼睛吩咐身邊的值事太監用了玉璽,這才拿起內閣推薦新一任大同總兵的條陳,上面推薦的大同總兵是渠家禎,天啟皇帝知道渠家禎也是大明世襲武將之后,先祖渠進隨明太祖朱元璋到北方打仗,被授予天城衛世襲副千戶,一直在天城衛呆了兩百多年,因為天啟三年在長城抗敵有功升為副總兵,才離開天城衛出來任職。

天啟皇帝覺得渠家禎這人靠得住,本身又是山西大同府天成衛出來的人,應該能很快的混入大同軍的體系里,迅速掌控大明最精銳的這支部隊,想到這里天啟皇帝立刻吩咐下詔書封渠家禎為大同總兵特進榮祿大夫加升都督僉事。并附薛云撤職查辦的詔書傳與內閣。

內閣群臣得了皇上的圣旨,立刻通知渠家禎來內閣接了圣旨,讓他立刻上路去大同接替副將薛云出任大同鎮的一號軍事長官,渠家禎盼望這一天已經很久了,富貴不回故鄉猶如自己錦衣夜行,可是當渠家禎得到大同總兵這個位子的時候心里卻有些發慌,現在的大同已經不是一年前的大同了,如今的大同城被薛云經營得鐵桶一般的牢靠,自己這次去可是虎口拔牙啊,只要薛云有一絲反意自己就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不過渠家禎知道危險雖然危險,可是這世上就是富貴險中求嘛,只要薛云沒有反意自己這個大同總兵的位子就坐穩了,那時候憑著自己是大同鎮的地頭蛇還怕擺不平薛云手下那些蝦兵蟹將嗎。

渠家禎第二天就帶了自己的大兒子渠宗海、二兒子渠朝海以及數百家丁家將仆人,在京城外回合了自己副總兵任上的親兵心腹五百人,合計一千多人快馬兼程朝大同鎮趕去。

薛云的撤職查辦詔書發出以后,明朝和金國的正式和平協議簽署了,金國和使團的副使李延庚又出重金買通大明閣臣替自己的父親設法免死,這些閣臣得了李延庚的好處,又認為現在明朝和金國和平了,本著好人做到底的原則,商量了一個李代桃僵的辦法,用大明的死囚換出金國將領巴篤禮、李永芳二人。

李延庚這人對明朝還是很有感情的,可是看到自己的父親被薛云整得四肢殘廢口不能言,李延庚雖然明白薛云是仇恨漢奸,但是李延庚實在無法接受薛云的殘暴行為,在哪里氣得失聲痛哭,最后還是李永芳自己來勸兒子,李延庚才稍稍平息心中的悲痛。

金國使臣阿拜、佟養性害怕夜長夢多,第二天就催著李延庚帶著巴篤禮、李永芳二人和大明的回禮提前上路回建州去,李延庚說是要盡快趕回去給自己的父親延醫治病,讓大明的回訪使團慢慢的跟來就是。

(府天)(魔女恩恩)(骷髏精靈)(征文作者)(默雅)(屬龍語)(妖惑天下)(大葉)(南海十四郎)(蘑菇頭)(權掌天下)(青絲飛舞醉傾城)(憤怒的香蕉)(梨花白)(夢入洪荒)


上一章  |  血起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