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征途第八四一章 雷擊車發威(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戰國>> 戰國征途 >>戰國征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四一章 雷擊車發威(上)

第八四一章 雷擊車發威(上)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08日  作者:木林森444  分類: 歷史穿越 | 戰國 | 秦始皇 | 戰爭 | 古代機關術 | 木林森444 | 戰國征途 
正文

王賁來到秦軍的城外防御陣地,登上了陣地的高臺,以便于能夠更好指揮秦軍守衛陣地,抵抗合縱大軍的進攻.而從高臺上向前方看去,只見合縱大軍己經推進到了大約在距離秦軍的陣地約有四百余步開外,車騎步諸兵種俱全,黑壓壓的一大片,看起來就算是沒有十萬大軍,但也差不了多少。

因此王賁也清楚,這一次合縱軍隊出戰,可不再是試探秦軍的實力,而是要正式向秦軍的城外防御陣地發動全面進攻了。

這一次合縱軍確實出動了十萬大軍,共分成五個方陣,左右兩翼是兩個小方陣,各由五千騎軍組成,護住全軍的兩側,而中間的三個大方陣,各有三萬人左右,由戰車和步軍組成,戰車列于陣前,步兵列在戰車后方,而且在每個方陣的中央,還都樹立起一座高臺,隊列整齊、槍戟如林、旌旗招展,遮天僻日,帶出強大的威壓氣勢。

雖然合縱軍的陣列中,只有中央方陣和兩側的騎軍是漢軍,而另兩個大方陣全是齊軍,漢齊軍的比例約為四比六,齊軍占了大多數。不過經過了前幾天的數次激戰之后,齊軍的精神面貌確實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至少在氣勢方面,足以讓秦軍感覺到壓迫感。

現在王賁確其不敢再輕視齊軍的戰斗力,但面對合縱軍隊的強大氣勢,王賁卻并不懼怕,因為秦軍是防守的一方,在一般的戰場上,防守的一方往往都要占有一定的優勢,而且秦軍已經在城外建立起了完善的防御工事,布置了大量的守軍和防守器械,如果合縱軍向秦軍的陣地發動進攻,必然會遭到秦軍的沉重打擊,將受到重大的傷亡。因此王賁甚致還有些期待合縱軍的進攻,好給合縱軍造成巨大的殺傷。

就在這時,只聽合縱大軍的陣列中傳來了一陣號角聲音,王賁也不禁精神一振,合縱軍的進攻就要開始了嗎?

果然,只見在合縱大軍的中間的方陣中,推出了數十輛樣式十分奇怪的車輛。雖然距離得很遠,王賁看不清這些車輛的細節,但大體的輪廓還是可以看得出來,雖然這些車輛也都是由四匹馬拉動,但長寬高卻都要比一般的戰車巨大的多,因此可以肯定,這種車輛絕對是自己以前從未見過的。

王賁的心里也感覺到十分奇怪,這些車輛到底是什么車,難到是髙原的什么秘密武器嗎?王賁當然知道,在秦代之戰的時候,韓騰曾經制造了數百輛新式戰車,樣式古怪、功能各異,可以用人力驅動,其中就有一種十分巨大,就像一座小城一樣的戰車。

在一開始的時候,這些戰車到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連續擊敗當時的代軍,取得了幾次勝利,但很快代軍就找到了對付戰車的辦法,簡單的來說就是用火燒加近戰,因此戰車也就不怎么靈了。而在秦代之戰以后,韓騰和秦軍對戰車就不抱以太大的期望,并沒有繼續再大規模的制造戰車了。

不過秦軍不造,不等于高原也不造,既然高原敢在戰場上將這種車輛推出來,絕對是有他的用意。自從王翦陣亡以后,王賁也認真的研究過高原成名的經過,意外的發現,在高原成長的過程中,除了表現出用兵方面神出鬼沒,難以預料之后,還帶來了許多古怪而有用的東西,如雙高橋馬鞍和馬蹬,就極大的改變了戰爭的樣式,還有重甲騎軍,背嵬軍,猛油火箭等,雖然看似不起眼,但確實都是前所未有的東西,而高原所取得的功績,實際和這些東西分不開的,可以說如果沒騎軍,沒有背嵬軍,也不可能有高原的今天。

另外除了軍事方面以外,高原還帶來了造紙術、印刷術等技術,因此高原再弄出一些古怪的戰車來,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很快王賁就對自己的想法產生了懷疑,因為漢軍的戰車躍出陣列之后,只向前推進了二十余步就停了下來,而且還有士兵過來,將拉車的馬都解下,牽回到陣列中,卻把車輛都留了下來,一字排開,每輛車之間相隔大約三丈。然后又有一大批未穿戰甲的人走出陣列,幾十人圍住一輛戰車,不知是在做什么。但過了一會兒,王賁意外的發現,他們居然在拆御戰車。

這也讓王賁大為驚訝,漢軍這到底是打算做什么?難到是戰車壞了,要在陣前修理?不過要壞也是少數幾輛戰車,那有所有的戰車全都壞了的道理。高原是想用這種方法來誘使秦軍出擊嗎?但這種手法也太拙劣了一點吧,王賁當然不會輕易的讓秦軍出擊。

不過時間過了不久,王賁又有了新的發現,原來漢軍將拆御下來的戰車部件都拼起了一個個高大的門梁狀結構,這么看來,漢軍并不是在戰場上拆御車輛,而是要將車輛進行重拼裝,拼成其他的東西。雖然王賁不知道漢軍到底在拼裝什么?但既然是在戰場上拼裝,當然不可能是普通的物品,一定是某種武器吧。

在不知不覺中,大半個時辰過去了,合縱軍并沒有動靜,而漢軍拼裝的武器也大體成形,這時王賁也能夠看得出來,原來漢軍拼裝的這種武器似乎是一種大型的投石機,因為門梁是投石機特有的結構。

這個時候一般大型投石機的門梁都不超過二丈高,而漢軍拼裝的投石機的門梁高度卻接近了三丈,而門梁加高,投石機的體形自然更為龐大,而這樣巨大的投石機,要在戰場上移動起來,必然十分不便,而釆用這種拼裝結構,平時拼成一輛大車,利于移動,到了戰場之后,再組裝成投石機,這到真是一個巧妙的想法。

但現在王賁想到的并不是漢軍這種巧妙的構思,而是投石機的體形加大,那么投射的距離自然也會大大超過普通的投石機,這么看來,高原顯然是打算用這種投石機來打擊秦軍的陣地。

秦軍的防御陣地中,也布置了大量的投石機,但這些投石機的投射距離基本都在二百步以內,而其他各國使用的投石機的投射距離也都大同小異,但現在雙方的距離差不多在四百步左右,在這個距離上,就是床弩也達不到射程。難道漢軍的這種投石機能夠達到這個投射距離嗎?

如果對陣的是別人,王賁一定不信,但對手是高原,王賁就不敢確定了。雖然王賁心里也想過,要不要主動出擊,以免遭到合縱軍的遠程打擊,但又有些懷疑,一來是這個時代還沒有能夠打到四百步以外的遠程武器;二來王賁也懷疑,高原是不是在虛張聲勢,或者是誘使秦軍出擊,因此思來想去,王賁還是終究不能下定出擊的決心。

漢軍推出的車輛自然就是雷擊車,這也是高原在出兵之前就已經制定好的計劃,就是在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利用雷擊車超遠的攻擊距離,打擊秦軍,并且給秦軍造成巨大的震懾力,將秦國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大梁來,然后再從南北出擊,進攻秦國。

盡管雷擊車的威力巨大,但因為結構復雜,工藝精細,制做難度大,因此造價也極為高昂,在高原來參加三國會盟之前,整個漢國也只制造出六十二架雷擊車,而這次進攻大梁,漢軍雖然只投入了五萬余兵力,但卻帶來了四十輛雷擊車,也可以說高原將主要的希望都寄托在雷擊車上。

田克臧也是第一次見到雷擊車,雖然聽高原說這種巨型投石機的射程驚人,但沒有親眼見到,總歸是有些半信半疑,不過眼看著雷擊車逐漸拼裝成功,高大的門梁甚致還要超過在高臺上坐鎮指揮的高原和田克臧,看上去確實很厲害的樣子。也讓田克臧的心里對這種雷擊充滿了期望。

經過了大半個時辰的拼裝之后,四十輛雷擊車終于全部都組裝成了巨型投石機,而付責指揮拼裝的墨敬走上指揮臺來見高原,道:“大王,四十架投石機己經全部拼裝完成,隨時都可以向秦軍發動攻擊。”

高原點了點頭,道:“好,馬上開始,讓秦軍知道我們的厲害。”

墨敬領命之后,立刻從高臺上下來,趕到投石機的陣地上,下令開始發動投石機,對秦軍的防御陣地發動打擊。

雖然雷擊車的打擊距離超遠,但發動的速度并不快,因此這四十架投石機將分成了兩批,輪流向秦軍的陣地展開打擊。二十架投石機使用的石塊也不盡相同,其中十架投石機投射重量不超過二十斤的小石塊,一次可以投出七八塊,而另十架則是投射重量超過百斤以上的大石塊,毎次只能投出一塊。而無論大小石塊,在投射之前,全部都要澆上油脂,點燃火焰,以加強打擊的力度。

這時全部的四十架投石機都已經準備就緒,投射的石塊安置在滑槽中,付責提供動力的巨石也被絞起懸空,用插銷固定住。而隨著墨敬的一聲令下,點火,其中二十架投石機抽開了插銷。




上一章  |  戰國征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