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恭王提起袍擺,抖了兩下方才給花兒澆水的時候,濺了一點兒泥水,他這個動作,似乎要把袍擺上的水漬抖掉。
這自然是抖不掉的,寶能夠感覺到,恭王是在用這個動作,排遣心幟激動和煩躁。
他不能不出聲了,剛剛張嘴,恭王已繼續說了下去:
“若真像我說的那樣亂了起來,就不是洪楊捻回之亂可比了楊捻回鬧的再厲害,到底朝廷還在實打實的一個朝廷!朝廷政令,通達各駛要沒有淪陷并無阻滯是,若真像我說的那樣亂了起來呢?”
頓了頓,“那就真是漢末的格局了不曉得要亂上多少年?也不曉得要死掉多少人?甚至,也不曉得要丟掉多少疆土么洋務、什么中興,自然更加不必提起了!”
寶的嘴巴,又閉上了。
“還有,”恭王說道,“漢末再亂,亂來亂去,到底三國歸晉,天下重新一統是,今時今日,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豈是漢末可比的?!國境之外不對,應該說,國境內外虎狼環伺些洋虎洋狼,又豈是匈奴、鮮卑、羯、羌、氐之可比?”
微微一頓,“若真像我說的那樣亂了起來,中國還能夠重新一統嗎?說不定,東一塊兒,西一塊兒,董卓一塊兒,曹操一塊兒,美利堅一塊兒,英吉利一塊兒,法蘭西一塊兒再也合不攏了!”
寶的身子,晃了一下,趕緊拿手扶一扶案幾,坐穩了。
“佩蘅,”恭王盯著寶,“洋人的那個‘潘多拉魔匣’的典故,你一定是曉得的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寶的面色,發白了。
“佩蘅,”恭王臉上,微微潮紅,“我跟你說句掏心窩子的話”
說到這兒,猛的咳嗽了起來,噎住了。
“六爺”
恭王擺了擺手,“我沒事兒!”
吐出一口長氣,“好,我說下去”
一字一頓,“這個國家姓甚名誰,到底只是一姓之私的事情,與其這么個亂法兒,我倒寧肯這個國家,別姓什么愛新覺羅了!”
寶心頭大震。
恭王接下來的一句話,叫他震上加震:
“哪怕姓他娘的什么關呢好過這么個亂法兒!”
“六爺,六爺,”寶連連擺手,有些語無倫次了,“不至于,不至于!”
恭王一笑,“不至于?佩蘅,你這么說,似乎有些打倒昨日之我啊!”
“呃,這”
恭王收起笑容,正色說道,“你也曉得‘不至于’,那么,又何必汲汲復戚戚,始終放看不開來呢?”
“汲汲復戚戚?”寶苦笑,“好,好!五柳先生曰‘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六爺,你這句‘汲汲復戚戚’,活畫出我的形狀來了!”
陶淵明自號“五柳先生”。
恭王又一笑,“你揶揄我的時候更多我不過禮尚往來罷了!”
寶微微搖了曳,想說什么,到底沒有說出來,只是長長的嘆了口氣。
恭王也不說話了。
過了好一會兒,寶開口了:
“六爺,有一個說法不是我的說法,我也不巨同,不過,似乎也不能說一點兒道理沒有,我說你聽,你若覺得沒永理,一忻之就是了。”
“你說吧。”
“有人說,”寶慢吞吞的,“軒墼旗人其實是頂不好的。”
恭王一怔,眉頭立即皺了起來,“你這個說法新鮮啊!”
“六爺,”寶說道,“我說過了,這不是我的說法真的不是且,我亦不駒其為然。”
“你說下去吧。”
“有人說,”寶依舊慢吞吞的,“從上到下先從下邊兒說起吧,軒矍個‘買斷旗齡’出來,從此以后,不曉得多少旗人,只頂著一個‘旗籍’的空名兒,再無‘旗人’之實?這是在挖旗人的根子呢!”
恭王目光一跳,隨即微微冷笑,“這也不算什么新鮮說法說來說去,不就還是‘動搖國本’那一套嘛!”
微微一頓,“只不過,你拿這個說逸軒對旗人‘頂不好’,那些原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現領了三百兩銀子、到東北去種地,吃也吃飽了、穿也穿暖了,‘只頂著一個旗籍的空名兒’、‘再無旗人之實’的‘旗人’,贊不贊同呢?”
“六爺,”寶一笑,“你這個‘貫口’,真正了得!我再說一次這不是我的說法。”
恭王輕輕的“哼”了一聲,“你說下去吧。”
“再說上邊兒的”寶說道,“有人說,甭看‘奉恩基金’一類花樣兒玩兒的熱鬧,目下的朝廷里,說話算數的旗人,是愈來愈少了 ̄著指頭算來算去,不計軒邸本人,扒拉來扒拉去,不就一個文博川?”
說到這兒,看了看恭王,“親貴那就更加不必說了!若不計軒邸本人,就一個都沒有了,六爺你主事兒那會兒,可是沒法子比嘍!”
恭王不說話。
“都說肅順對旗人不好,”寶繼續說道,“可是,肅順那陣子,主事兒的他自個兒一個,載垣一個,端華一個可都是親貴啊!”
頓了一頓,“還有,那會兒,你雖然退出軍機了,可是,國家真正遇到過不去的坎兒了,譬如,庚申、辛酉的辦理‘撫局’,不還得請你出馬?”
再頓一頓,“我的意思是,呃,這個說法的意思是那個時候,不論愛新覺羅家自個兒吵成啥樣子,國家大事,說到底,還是得幾個姓愛新覺羅的,湊在一起,商量著辦在呢?嘿嘿,嘿嘿!”
“這也叫沒有法子,”恭王緩緩說道,“空抱怨機樞里的旗人太少,可是,旗人里頭,頭腦開通、能辦大事兒、品行又廉正的,除了博川,我還真想不出第二個來”
說到這兒,看了眼寶,“你別吃味我不是說你;再者說了,你和逸軒鬧成那個樣子,也實在沒法子與共軍機了。”
寶一笑,“我不吃味!我有自知之明我的品行,可算不上什么‘廉正’!”
“本來,”恭王的語氣中,帶著悵然,“還有個多隆阿,可惜,運氣太壞,去的太早了”
搖了曳,“所以,還是那句話,旗人不能如你所說的‘主事兒’,叫做沒有法子自己不爭氣,有什么法子呢?”
“六爺,你倒看得開啊。”
恭王淡淡一笑,“至于親貴,佩蘅,這個事兒,咱們多少是聊過的我,是個特例。”
“特例?”
“打圣祖仁皇帝起,”恭王說道,“就開始裁抑親貴,開始是遠支,后來是近支,再后來,輪到帝系了,在這個事情上,世宗憲皇帝、高宗純皇帝、仁宗睿皇帝、宣宗成皇帝,一以貫之”
微微一頓,“到仁宗、宣宗的時候,‘親貴不干政’,其實已算是‘祖訓’了;一直到了文宗顯皇帝手上,因為我的關系,‘親貴不干政’戛然而止,親貴非但‘干政’,且領袖軍機,這條‘祖訓’,算是作廢了。”
“因為我的關系”,是說文宗自覺己之得大位,頗有愧于六弟,為安己心,亦為塞天下悠悠之口,才打破慣例,重用恭王,領班軍機。
“六爺,你的意思是”寶微微皺眉,“先在你這兒開了口子,后來的肅順、載垣、端華才從這個口氣上來?”
“是啊!”恭王說道,“‘親貴干政’文宗皇帝用我也好,用肅順、載垣、端華也好,都算有違祖訓,現在,不過是撥亂反正,恢復正常罷了。”
“‘撥亂反正’什么的,”寶大皺眉頭,“說的太重了!此一時、彼一時嘛!該‘與時俱進’就要‘與時俱進’嘛!”
頓了頓,“再者說了軒道不是親貴?”
“是,”恭王笑一笑,“不過,他這個親貴,與眾不同到底不姓愛新覺羅。”
“這就有趣了!”寶微微冷笑,“國家姓愛新覺羅,主事兒的,卻不許姓愛新覺羅!”
提供提供小說,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