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第三十七章 魔匣已開,殺機初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亂清 >>亂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 魔匣已開,殺機初動

第三十七章 魔匣已開,殺機初動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19日  作者:青玉獅子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青玉獅子 | 亂清 
正文

奕譞這個混蛋!

“再過兩天,還有你想不到的事兒”,自然是說神機營“清君側”之事。想來,彼時的奕譞,自覺布置已定,勝算在握,躊躇滿志,一股子虛驕之氣頂著,于是,在最親近的人面前,對于自己的作為,既不屑于否認,又忍不住炫耀

老七還真是這樣的一個人,平素講究“有里兒有面兒”,最愛顯擺自己能干,最怕的是,人家臉上陪笑,嘴上逢迎,心里頭卻看不起他,覺得他沒有本事。

可是混蛋!真正是混蛋!

一切一切,都壞在了關卓凡被刺殺一事上!

一切一切,都壞在了奕譞這個混蛋身上!

慈禧認為,嗣皇帝之擇,對立雙方,如果僅僅限于口舌之爭,打筆墨官司,并且就事論事,爭論局限在嗣皇帝之擇本身,不及其余,關卓凡和慈安一方,是很難得遂所愿的。

奕譞的嘴,固然比較笨,文字上頭,下邊兒也沒有什么真正得力的人,但是,他是宣宗親子、親王銜郡王,對方能夠拿出手的,卻不過一個閑散宗室,這個份量,是沒有法子比的。

嗣皇帝選誰、不選誰,寶廷的意見,其實根本無足輕重。奕譞可就不同了!恭王“退歸藩邸”之后,他就是近支中最緊要的人物了,嗣皇帝必擇自近支,則嗣皇帝之擇,怎么能夠越過近支中最重要的親貴?

就是說,只要奕譞坐在那里不動,“任你千條計,我只老主意”,不論對方搬出什么道道來,講得如何天花亂墜,只管搖頭就好了。甚至,根本就不必去做什么口舌之爭,不必去打什么筆墨官司!

榮安繼統承嗣,其實不存在輿論上的支持,如果說有什么輿論,那一定是反對的輿論,不是支持的輿論因為這個事情,實在是太出格了!沒有誰的腦子,一時半會兒的,能夠轉的過彎兒來的!

關卓凡做的,不是爭取輿論的支持,而是要保證輿論的沉默。

為什么“上頭”一而再、再而三,以不同方式、不同渠道,聲稱這是“愛新覺羅的家事”?

原因就在這里了。

至于“愛新覺羅家”宗室,對關卓凡本人,雖然是支持的,但是,在榮安繼位一事上,如無特別大的意外,是不會有什么人主動“勸進”的。

外頭的人,想不通女帝繼位的道理,愛新覺羅家的人,一樣想不通這個道理姓愛新覺羅的支持榮安繼位,實在是太冒天下之大不韙了!沒有幾個人會樂意做這個出頭椽子,爵位愈高,這種事情上頭,愈是謹慎。

所以,只要奕譞“我只老主意”,事情就一定僵在那里,榮安就一定做不成這個嗣皇帝。

可是,“特別大的意外”,來了!

第一個“特別大的意外”,是奕譞要求“仿小宗入繼大宗嗣皇帝本生父例”,關卓凡這個未來的“皇夫”,要退歸藩邸。奕譞以為,這樣就能將死關卓凡的軍,其實,卻是給了關卓凡一個絕好的機會,去玩兒權臣最愛玩兒的、也是玩兒起來最有效的一個把戲以退為進。

果然,關卓凡一撂挑子,朝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立即就受不了了,不僅“東邊兒”親自出馬“勸駕”,連外省的督撫,也紛紛跳了出來。待關卓凡果然“銷假入直”,嗣皇帝之爭的天平,便大大的向他那邊兒傾斜過去了。

關卓凡那邊兒增加的砝碼,就是求他“銷假入直”必須付出的代價,即,給予榮安繼統承嗣更多的支持這個代價和支持,未曾形諸文字、語言,但上下內外,心照不宣。

但這還不是決定性的,真正對榮安繼位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第二個“特別大的意外”關卓凡遇刺。

這給了他一個絕好的調兵入衛、發動事實上的政變的口實。

軒軍既已入城、入宮,一切形勝,皆在關卓凡控制之下另外,既然誰都以為,關卓凡遇刺,乃奕譞所為,那么,奕譞反對榮安繼位,就不再有任何分量了不追究你的罪過,已經是天恩浩蕩了!

至此,榮安登基踐祚,已成定局。

區別者,只在于,這個“局”,夠不夠光彩,夠不夠漂亮?

慈禧想起楠本稻說過的一個西洋上古故事“潘多拉魔匣”,對,奕譞刺殺關卓凡,就是打開了“潘多拉魔匣”!此后的局面,一發不可收拾,再也無法控制了!

這個混蛋!混蛋!

他如果真能夠殺掉關卓凡也就罷了,可是,又沒有這個本事!那個刺客,和他一樣的笨!

第三個“特別大的意外”,是奕譞矯詔,欲起神機營之兵“清君側”。

對于奕譞的這個行為,慈禧真正是哭笑不得:先不說你矯詔一事多么混蛋了竟然要“除之”于我!就說彼時,軒軍已經入城、入宮了,城外還有軒軍在虎視眈眈,你怎么會以為,你竟然能得手?!

你怎么會以為,神機營打得過軒軍呢?!

一轉頭就被自己的下屬給賣了,還不是一個人,是三個全營翼長一起賣的你你傻,不能指望全天下的人跟你一起傻啊!

因為這第三個“特別大的意外”,榮安繼位的這個“局”,就變得特別光彩、特別漂亮了

老六為救老七,不能不上折“勸進”,他這個宗室第一人開了頭,別的宗室,愿意榮安繼位的,就有理由跟進了不愿意的呢,別的人已經上了折子,你不上,就太扎眼了!新君登基之后,還不定怎么給你穿小鞋呢!于是,就算捏著鼻子,也得“跟進”。

最后,形勢禁格,竟然幾乎全部有爵位的宗室,都上折“勸進”了!

至此,榮安繼位的合法性,再沒有任何問題了!

不對,不對

我方才想什么來著?

殺掉關卓凡?

天爺!

我怎么怎么生出了這樣一個念頭?!

慈禧被自己的這個念頭嚇到了。

她的心,怦怦的跳了起來。

姐姐遲遲不說話,臉上的神色,又是陰晴不定,七福晉忍不住,怯怯的喊了聲:“太后”

慈禧擺了擺手,意思是別來打擾我。

七福晉只好閉嘴了。

慈禧的心跳,慢慢兒平靜下來,但是,這個可怕的念頭,卻再也驅之不去了。

如果奕譞真的得手了,會怎么樣?

心莫名一縮,隱隱生痛。

不,不,我不是真的要真的要殺掉他,我只是想一想,如果真的呃,會怎么樣?

先把兒女私情擺在一邊兒不然,大事就想不明白了。

如果奕譞真的得手了

哪個出來收拾局面、主持大局呢?

老七?

不行的。

他一定以為自己行,但是,除了他自己,從軍機到六部,沒有人會服他的氣。

他做下了“大事”,到頭來,卻一定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的。

哪個能穿上這件“嫁衣裳”呢?

老六?

先不說六部,就說軍機吧

老六復出,文祥自然是樂意的,可是,其他幾個大軍機,沒有一個會樂意,尤其是曹毓瑛和許庚身這兩個原本“恭系”、后來投入“關系”的,絕對不會樂意。

除非,軍機全班盡撤,全換上老六的人

那,軒軍能樂意?

當然不樂意!

甚至,軍機一個不動,他們也不見得就會樂意。

只要老六上臺,他們就不會樂意!

他們如果不樂意,會怎么樣?

慈禧不由打了個寒顫。

其實,老六自己,也未必樂意

復出,老六一定是樂意的可是,如果他判斷,復出之后,自己擺不平局面,他就未必肯趟這潭渾水了。

這一層,我還是了解老六的。

所以,關鍵還是在于軒軍!

別的不說,刺客抓住了,幕后主使審不出來,軒軍就不能善罷甘休吧?

可是,也不可能真把老七扔出去啊?

隨便抓個替罪羊?

軒軍那里,糊弄的過去嗎?

如果糊弄不過去,又會怎么樣?

慈禧又不禁打了個寒顫。

如果真把老七扔出去

反正,這個家伙,說我的壞話,甚至欲置我于死地,扔他出去,也算是

唉,真的要這樣做嗎?

如果真的這樣做的話,老七就不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了”,他是替人家做了墊腳石了。

到時候,老七下了臺,進了“空房”,老六卻上不了臺,不曉得,局面會亂成什么樣子呢?

我又不能自個兒去做這個軍機領班

慈禧微微苦笑,不自禁搖了搖頭。

說來說去,事情的關竅,還是在于

怎樣才能夠拿得住軒軍?

軒軍看我和看他,應該是“二位一體”的吧?他如果不在了,軒軍對我,應該還是忠心的吧?

這是一個美好的愿望,可是,對于這一點,慈禧的底氣,并不是很足。

我真的能夠拿得住軒軍嗎?

我又不能像他那樣,親自去管帶軒軍

那,換誰來管帶軒軍呢?

華爾?

肯定不行。

他雖然入了籍,到底是西洋人,說到底,不過是關卓凡的客卿,關卓凡不在了,下頭的人,絕不會拿他當關卓凡看待的。

張勇?

他是關卓凡最老的班底,在軒軍中的人脈,一定是好的。可是,人脈歸人脈,他只是副職,越過正職,取而代之,下邊兒的人,能服氣嗎?

華員不說,洋員們,大約都不會服氣吧

再者說了,老班底又不是只有他一個

往下,論資格,就輪到福瑞斯特和白齊文了。

可是,他們倆的情形,和華爾是一樣的,華爾不行,他們倆就更不行了。

伊克桑呢?

一樣的道理,張勇如果不行,他也就不必說了。

再者說了,哼,他是麗妞兒那邊兒的人啊!

再往下,姜德,資歷更淺,還不是關卓凡的老底子

嗯?姜德?

慈禧心中一動:他和我的關系比較特別啊。

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亂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