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婦清貧樂第七十八章 舉手之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霜晨>> 村婦清貧樂 >>村婦清貧樂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 舉手之勞

第七十八章 舉手之勞


更新時間:2013年12月27日  作者:霜晨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霜晨 | 村婦清貧樂 
您好,![][][]


背景色:

顏色:

字體:[


當初說好在鎮中心拱橋附近一堵墻下匯合,姐妹兩個趕到的時候,王氏正守著買來的東西候在那里。見她們連個走過來,嗔怪道:“怎么才來,方才你們祖母都在著急了,說是后悔讓你們兩個小妮子去賣東西,今日人又多,要是叫什么登徒子沖撞了可如何是好。”

“沒事,這青天白日街上又人來人往地,祖母瞎擔心。哈,娘你不知道……”“今日面館生意極好,老板娘忙不過來,便讓咱們送到了她家后院。然后跟她家的彩娘姐姐說了幾句話。”姚舜英一看蓉娘那架勢就知道她要說自己方才的‘輝煌業績’了,自己一個小妮子在人前賣弄學識終歸是不好,便趕緊捏了她一把,搶在前頭解釋道。

王氏點了點頭:“沒事便好,方才我和你大嬸嬸也是這般說的,只是你祖母年紀大了難免愛擔心。”姚舜英看了看背簍里的東西,順嘴問道:“二嬸,今日要采買的東西差不多了吧。”王氏道:“沒有,一半都還沒到。”蓉娘忍不住抱怨:“怎么這么慢!”“你這妮子,你沒看到這滿大街的人,每個攤位前都擠滿了人。你有本事等下你去買,看能不能快一點。”王氏沒好氣地罵道。

正說著話,田氏回來了,手上捧著幾張年畫,嘴里嚷道:“哎呀,人真是多。賣年畫那里人多,賣鹽那里人更多。”王氏沒見到李氏,張嘴問道:“娘呢,娘怎么沒過來。”

“娘還在鹽鋪排隊呢,大家都在傳官府運鹽的船在南邊祥云洲遇風浪翻了,近兩個月恐怕難有新鹽運來,整個南坪洲儲存的鹽有限,恐怕支撐不到兩個月。結果本來不打算買鹽的人家也排起了隊,娘還排在老后頭呢,沒有個把時辰別想買上。幸好鹽鋪的官差見勢不妙,專門派了人維持秩序,不然不定亂成什么樣子。”

“啊,還要等那么久,不得凍死!而且咱們什么時候才能去買花啊,可別到時候人家都收攤了。”蓉娘心心念念的便是買上幾朵布做的堆花,過年的時候插在頭上將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一聽這壞消息,臉馬上便垮了下來。邊跺著挨凍的腳邊嘀咕。

“你這妮子好不曉事,這關頭還只顧著自己的打扮。咱家的鹽只夠吃幾日了,此番要是買不上。過年的時候都沒鹽吃你知不知道。要不你去接替你祖母排隊去,省得在這發牢騷!”王氏狠狠戳了女兒一指頭嚇唬道。蓉娘一想到那老長老長的隊伍便頭皮發麻,趕緊老老實實地閉上了嘴巴。

接下來要買的東西李氏已經交代了田氏,有了姚舜英蓉娘兩個守東西,王氏田氏便放心地去買其他東西。可是等她們兩個將該買的東西全買完了之后。李氏還沒買到鹽。田氏去打探了之后回來說,起碼還得半個時辰才輪得上李氏。

“完了完了,再過半個時辰,賣花的還不收攤啊,此番肯定是買不成花了。這回咱家過年的東西都置辦齊整了,下回家中肯定不派人來趕集了。哎呀。今年過年居然沒花戴,真沒勁!”蓉娘不敢大聲抱怨,更不敢提出自己和姚舜英先去買花。卻忍不住附在姚舜英耳邊小聲念叨。

姚舜英嘻嘻笑道:“沒就沒唄,我姐姐不戴花也漂亮。”“滑頭的妮子,說你自己吧。”蓉娘笑著推了姚舜英一把。“兩位姑娘還沒回去嗎?”感覺有人走了過來,姚舜英抬頭一看,卻是吳國賢。這回其身后跟了個提著竹火籠的黑衣小廝。

姚舜英暗自嘀咕,這家伙真是個怪人。寒冬臘月的,自己這些人是要趕集買東西不得不出外受冷,他一個富家公子哥兒又不管庶務,怎么也愛在街上游蕩。她哪里知道吳國賢是有苦難言,因為他家那幾位表妹因著其曾祖母過生日都來了,他這是出門躲清閑來了。

蓉娘嘴快:“吳公子,又碰到你了。”吳國賢笑吟吟地道:“是啊,還真是巧,時辰不早了,看兩位姑娘的架勢,似乎還沒買齊東西?”姚舜英嘆了口氣,皺眉道:“可不就是,據說官府運送鹽的船只翻了,大家都想著多買點鹽放著,一窩蜂地去買,鹽鋪都排起了老長的隊伍,我祖母已經排了老半天還沒買上。”

“哦,是這樣啊。這個好辦,姚姑娘快讓令祖母別排隊了,我這就讓人給你們買來。”吳國賢滿不在乎地道。“啊,那真是太好了!”姚舜英還沒說話,蓉娘已經開始歡呼了。田氏王氏因為龍舟賽都見過吳國賢,也知道他身份尊貴,些許小事對他來說還真是舉手之勞,便沒有阻止而是默許。在那黑衣小廝問要買多少鹽的時候,田氏更是一咬牙喊了五斤。

待那小廝一走,王氏趕緊附在田氏耳朵邊悄聲道:“大嫂你瘋了,買那么多能買得著?”也難怪王氏那么說,古時鹽和后世一樣,都是政府專賣的。因為生產技術生產條件的落后,古代更控制得嚴厲,每一戶購買的數量都大致有規定的。當然鹽的價格不便宜,普通人家想多買也買不起。李家平日一般都只買一斤半的樣子,此番過年李氏才打算多買半斤。田氏卻一張嘴便是五斤,如何不令王氏吃驚。

“不是說翻船了嗎?得多買點存著。左右吳公子面子大,為何不趁此機會多買點。”“那,娘那里剩的錢夠嗎?”田氏一聽這話傻眼了,盡顧著多買,卻沒想到李氏帶的錢可能只剩下買兩斤鹽的了。可是吳國賢已經自掏腰包給那小廝,那小廝已經一溜煙去了。這下怎么辦,總不能等下人家將鹽買來,自家說錢不夠不要那么多吧。田氏想到這里急得不行。

王氏道:“娘今日帶的錢應該比往日多,然后加上蓉娘她們賣黃豆的錢,想來差不多了吧。”田氏摸了摸荷包:“實在不夠我身上還有十二文錢,本來打算給大郎媳婦買點糖回去的,就不買了都給娘買鹽。”王氏來時自己也帶了私房錢的:“我身上也帶了八文錢,也湊給娘一起吧。賣黃豆的錢在蓉娘那里,喊她先拿給娘一起。”兩妯娌儼然做賊一般小聲嘀咕著。生怕被吳國賢聽到尷尬。

好在吳國賢打發走了小廝,便跟姚舜英邊談論詩文邊等,根本沒注意到這一邊。見姚舜英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鼻尖都紅了,更是體貼地將自家那竹火籠遞給姚舜英。

三個人身上的錢湊到田氏一個人身上之后,田氏跑去找李氏。李氏將所有的錢數了兩遍,幸好,夠買五斤鹽。不過買完了也只剩幾文錢了,將將夠給李興業菊娘幾個買油餅。什么給蓉娘姚舜英的花呀,給兩個雙身子的人零嘴呀,都別指望了。等李氏田氏回到拱橋不一會兒。那小廝也氣喘吁吁地買回了鹽。李氏將錢遞了過去,吳國賢本說些許小錢不用給付,卻抵不過李氏堅持。無奈只好收下。

得吳國賢幫此大忙,幾個女人都很感激,誠心誠意地連番道謝,吳國賢不住擺手說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李氏不由感嘆人家不愧是大家子弟,就是寬厚知禮。

沒錢了什么打算都是白搭。幾個人買了幾張油餅便打道回府。蓉娘原本情緒低落,但路過鹽鋪的時候看到那依舊老長的隊伍,再想著自己背后沉沉的鹽,陡然便心情好轉了。姚舜英看著那長長的隊伍,卻忍不住感嘆,走后門就是方便。難怪古今人們盡皆熱衷此道。

回去的路上又與田氏的老娘他們同了一段路,蓉娘姚舜英自然又跟田青雙說到了一起。說著說著不留神說到了田青林相親的事情,田青雙笑她們消息落后。說那回算什么,此后田青林又明里暗里拒絕了三個女子,結果弄得整個田家灣的人都在說田青林恐怕打算娶個仙女兒回家。

眼下又有人蠢蠢欲動了,這一個是其姑姑家的閨女,這回田青苗上躥下跳得厲害。因為那位妮子將她哄得團團轉。不過田青林似乎依然興趣不大。姚舜英聽完忍不住腹誹:這廝這般挑剔,別最后應了祖母常掛在嘴巴上那句話。滿園選花,最終選個蘿卜花。

隨著莊戶人家們陸續地開始打起了糍粑,整個李家莊過年的氣氛愈發濃烈。轉眼間便到了二十三,該是送灶君爺爺上天的時候了。那日吃完晚飯,天剛一黑,李氏便在灶君神龕上供了幾塊糖,便磕頭作揖邊說道:“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然后一家人齊聚在院子里頭。

李大柱田氏已經在院中堆了高高的秸稈和松樹枝,李大梁恭敬地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了神龕放在秸稈堆上。李氏將自己帶著姚舜英蓉娘幾個做好了的紙馬也放上去,跟著王氏將草料也搬過來碼上去,一切準備停當,李氏讓姚舜英去灶房取了火來,然后將這些東西一股腦兒全點著了,整個院子立時被照得通明一片。

因為天冷,菊娘被成日關在屋內,輕易不能出來,早憋得難受。如今見一家人都集中在院子里,而祖母還親自燒火,覺得很好玩,拍著小手跑上跑下樂得

(忘憂)

忘憂贛


上一章  |  村婦清貧樂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