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正文第
作者:夢楓薇分類:更新時間:2015020321:02
李諸看著鄧氏的樣子,心里說不出的心疼。李諸平時嘴挺靈俐的,但是這次,他連鄧氏怎么會鬧上情緒的都不清楚,更談不上去哄鄧氏。
鄧氏無精打采地只吃了些東西即睡下了。
李海及鄧熾想著自個兒本次錯了,晚上,哭著與鄧氏保證以后不騎馬了,但鄧氏將臉向著墻,一點反應都沒有。
李諸見倆孩子在房內又哭又跪的,而且有一位還是前皇儲,心里五味雜陳,忙將倆孩子抱回個自的房里,將倆人勸睡了回房看鄧氏。
李諸從未見過如今日這般的鄧氏,不哭不響的,李諸看著都鬧心。
李諸回房本想勸勸鄧氏,看其已睡熟,只得將心里的話放到肚子里,打算明日一早與鄧氏聊聊。
第二日一早,鄧氏起床為大家伙做早飯,用了早飯后,將鄧熾、李海、李濤、李波及濱濱都留了下來。
尚老覺得鄧氏惱李海及鄧熾,都要怪自己教李海騎馬,留了下來欲給鄧氏解釋。
鄧氏看著緊張的李諸,笑了握了握李諸的手,道:“我沒事,覺得孩子們會騎馬了,那么危險的事,我竟然跑到鎮上做生意,沒有在孩子們的身邊,心里不舒服。”李諸在鄧氏主動握他的手時,心里就松下口氣。李諸等鄧氏哭了一陣后,安慰鄧氏道:“我知道你擔心什么,沒事的,與孩子們說清楚,他們會諒解的。以后咱們注意些就是了。”
鄧氏聽了李諸的話,似受到鼓舞般,看看孩子們,聲音略有哽咽,道:“以后,你們想學什么,想玩什么,都要告訴爹娘。不一定要爹娘同意,只是要我們知道,知道你們在干什么,我們就算幫不上忙,但是我們有個心理準備,也是好的。比如這次海兒學騎馬,咱們不知道,萬一傷著,被馬踢著,或發生什么事,你們這是要娘內疚死?”
李海聽著鄧氏的話,邊哭邊跪下向鄧氏保證道:“娘,我以后干什么都先與你說。”
鄧熾在旁邊忙做同樣的保證。李諸拉著不讓鄧熾跪下去。鄧熾心里想著鄧氏會成為自己的岳母跪得一點心里負擔都沒有,但是李諸不知道鄧熾的想法,心里仍是想著鄧熾的身份,又豈敢讓其下跪。
李濤及李波聽了倆哥哥的保證,拉著濱濱也立下一樣的保證。濱濱聰明地咬牙不出聲。一家人哭過后,鄧氏得了孩子們的保證,哭過心里舒暢了,想想自己矯情了,給孩子們擦了擦臉,站立在李諸后。她還記得昨日自家夫君說了家里要買小馬的事的。
李諸看著鄧氏,觀其臉色已回轉,知其已無事,笑著道:“好了,你們娘沒事了,咱們談談以后的事。咱們鋪子里多了幾樣吃食,我看著賣得不錯,咱們將濱濱的箏買回來后,咱們就儲銀子買匹母馬、公馬回來,等它們給咱們生小馬。這樣你們就有馬騎了。”
鄧熾在旁邊聽后嘴角抽了抽,還沒有聽過要小馬的不是買小馬,而是迂回買大馬,等馬配對了生小馬的。
尚老在旁邊聽了,不由心生敬意。大戶人家的馬多為買良種配對,得優品從小養到大的,這樣的馬溫順,且比在外面買的更好。
濱濱覺得自家爹爹的這個想法極好。直接買小馬回來,要白養幾年,如果是買大馬,還可以拉多幾年車。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濱濱與李諸的想法,有時候是極為之相似的。
李濤及李波見李海被允許騎馬,也鬧著想學騎馬。李濤及李波本就因這幾日倆位哥哥們不管不顧倆人自個兒騎馬玩而憋了一肚子的委屈,都爭先恐后地央求李諸及鄧氏,倆人也想學騎馬。
李諸看向旁邊的尚老,是否能騎馬,李諸心里沒有底,他就想問問精于此道的人士。
尚老看李諸看過來,輕輕地搖了搖頭。李濤及李波因著年紀小,身量未長開,連馬蹬子都踏不穩,尚老是不敢教的。
李諸看了尚老的動作,向倆人道:“現在家里只有一匹馬,倆位哥哥只能輪著騎,等咱們家買回來的大馬生第二頭的小馬,再給你們倆學騎馬。”
李濤及李波聽后,只得無奈地點點頭。
濱濱聽后在一旁直樂呵,自家爹這勸話實在厲害,二哥及三哥怎么沒有想到生的第一頭小馬倆位哥哥輪著騎,他們也有一頭可以用來學馬。濱濱想著肯定是倆位哥哥年紀小,還不適合騎馬,爹爹才這樣說拖他們幾年的。
濱濱一下子就真相了。
如李諸估算的一樣,月底李諸家將已交訂錢的古箏買回家后,還有幾百兩銀子的余銀。可惜現在馬貴,幾百兩只能買一頭普通的馬。李諸想著不能成雙的買,干脆連一頭也不買了,說要存夠買成雙的才買。
眾人都沒有什么意見。經鄧氏一事后,鄧熾及李海對騎馬一事心思就淡了下來。
梅堇及秦俏俏倆人只教孩子們樂理及樂器,榮師傅只教孩子們拳腳,尚老教李海及鄧熾馬上功夫,不知不覺,在學業上,眾人都落了下來。這點是李諸在晚上一次考較孩子們背書時發現的。孩子們背書不打結,又怎能不引起李諸的注意呢?
雖然李諸不求孩子們能有多大的出息,以文掙名,但是這里學風使然,自家孩子書讀得好,是一件極驕傲的事。且自從濱濱能夠經常在書中找到掙錢的法子,李諸家是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背書這一習慣不可廢。
李諸當即與孩子們的幾位師傅詳談了一個晚上,將孩子們的學習時間都進行了調整。
令濱濱十分滿意的是,她的學習時間是學四天玩一天,再學五天玩兩天,以循環的形式學習。且她是一循環上午練琴,下午練武;一循環上午練箏,下午練字。
李海哥仨及鄧熾則沒有濱濱這樣的待遇了。他們每日都要練武、練字、背五百個字,練琴及練箏也是隔一日輪換的。七天后,李海及鄧熾還要跟著李諸下一次地,李濤及李波則幫忙尚老喂牲畜。
濱濱看著哥哥們的日程,心里為其默哀了一二,還沒高興起勁,鄧氏看著高興得辮子都在翹的濱濱,好笑地對濱濱道:“你個鬼精靈笑你哥哥作甚,你現在年紀小,以后有你苦的。”
濱濱想著這里對女子的限制及對女子的基本要求,如繡功,心里默默為自己點了支蠟,高興的興致一下子就消了。
鄧氏看著濱濱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癟嘴的樣子,笑著道:“你別不高興,人就要經常學東西,才會越來越精神,日子才會越來越有盼頭。”
濱濱聽了點點頭,學無止盡,活到老學到老,這些東西她懂,但是要做起來,有情緒也是應該的。
李海哥仨及鄧熾都是沒有上學堂讀書的,尚佐看著仨人沒有上學堂,他也提出在家里自己,省去束修。被李諸知道此事后,李諸與尚老詳談了一晚上后,尚佐上鎮上,至鄧舉人的。
張然與張達再次分了家,張老夫人跟著張達一家。張貴搬離至李諸舊房子的柴房里住,張然及李翠花住在李諸的舊房子。
分家李諸家里的人都預計到了,但是張老夫人不與張然一起住,這是令大家疑惑的。
李翠花知道自家弟弟主意正,分了家拿了紅文后的第二天,就至李諸家將事情從頭說了一遍。
老人多寵么兒,老夫人寵張達,張然是知道的,但是身為長子的責任及仍抱有一絲親情的渴望,張然一直都是盡心盡力地供養張老夫人及照顧自家的二弟的。
事有湊巧,張然想著張達在鎮上高價租了間鋪子,這會兒又不夠錢入貨,想著二弟家里人多,肯定手里銀錢緊張,遂搬了兩袋子米給張達送去。
至張達租房處,張然本想著將米放在廚房處即離開,沒成想聽到張達的妾氏在爭搶一玉齋,張然想著張達也是妙人,手里銀錢緊缺,也舍不得家里的妻妾受貧,立在廚房內聽了一會兒。誰知,越聽張然的臉越黑。
張然手里的米還未放下,就聽見孔氏將倆人喝住,道:“這是老夫人給夫君買鋪子的飾物,你們什么時候偷拿了支的。”
周氏聽了孔氏的話,忙一邊哭泣一邊嚷道:“大姐,這是相公賞我的,藍妹妹給著顏好,想拿她手上的發簪與我換。我一個無子女的,就靠著這些過日子了,怎會與她換。她見齋起偷心思,我看到了她還與我爭搶。”周氏說完,狠狠地抽了一口氣,就有點像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了。
藍氏聽著周氏的話,忙哼了聲道:“大姐,你為人最公道,我是什么人你又怎會不知,這個玉齋雖是老夫人一飾物箱子的珠寶中陳色較上陳的,但相公向來疼我,他那里還有,我又怎會偷拿你的,我等相公賞我不比偷你的好。這個夫君前幾天賞我的,就當我孝敬姐姐了。”
張然聽了張達倆個妾的話語,心里都不好了。張達這次租鋪子,用錢連眼都不眨,原來是得了老夫人自個兒藏的棺材本。張然這會兒,心里除了失望什么感覺都沒有了。難怪當初一家子人窮得賣妾也是只賣張然的,老夫人是連提都沒有提張達的。
李諸及鄧氏聽到這里,心里都嘆了口氣。他們倆對老人的偏心,是深受其害,深有感觸的。r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