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文/
李諸及李漁一家到鎮上時,鎮上人山人海到處都是人。濱濱一臉興奮的左右看看,鄧氏看到濱濱一臉興奮笑道:“李海,拉著你妹妹,不要跑散了。”李海握了握濱濱的手,“嗯”了聲,李濤及李波自覺的拉著李海的衣服,跟在李海的身后。濱濱拉著李海,專門往人少的地方跑。
李諸笑著對李漁道:“大哥,我還要去昨天賣珠的那方,與那個老人說一聲,咱們家分開來行吧。”李漁聽后點點頭。濱濱聽到去見賣珍珠的漁人,忙捉著李諸的褲腳,表示自己也要跟著去。李諸看到濱濱的動作,抱起濱濱笑道:“濱濱也一起去。”李海看到也跟著一起去,李濤及李波也跟著一起去。鄧氏則與李漁家到處逛。
李諸到出城的路上,遠遠就看見一個衣著襤褸的老人蹲在城門口一口一口的抽著煙,李諸笑著走過去道:“老人家。”老人忙磕磕煙桿子立即起身道:“秀才爺。”李諸道:“老人家,那些珠子我們家買了,不需要寫借條了。”老人家笑著道:“謝謝秀才爺了。”
濱濱看著老人家的樣子,問道:“爺爺,你家還有那些珠珠嗎”老人家一看,一個粉雕玉琢的女娃,宛若觀音腳下的女童般。不自覺的笑道:“小菩薩,小老人家已經沒有了。”濱濱看老人家眼里有憂愁,想了想,笑道:“河精被吃,河上平安!”
老人家聽后一臉震驚的看了看濱濱,突然不由自主的流下欣喜的淚水,跪下雙手合十下拜,道:“謝菩薩,謝菩薩。”
濱濱錯身,讓過了老人家的拜謝,李諸忙彎腰扶起老人道:“老人家。不需要這樣。這次能幫上你,是我們積福的。”
老人家看了看濱濱,看她笑著點點頭,才起身,擦了擦淚水道:“秀才老爺,你們這次是救了我家一大家子人。這是過命的恩情。老人也不多言,有用得上我們家的,盡管開口。我家在城外的河邊,你入漁村打聽林式家在哪,村里的人就會告訴你們的了。這次真謝謝了。”李諸笑了笑。點點頭,就當老人家太過客氣了。濱濱心里則默默記下了。
別過老人家,一家五口人向鎮里行去。李海被濱濱拖著,專往人少的地方跑,李諸一手牽著一人,跟在倆兄妹的后面。
濱濱四處張望,發現街上除了一些人家用舊的二手貨外。沒有看見什么,李諸看著一間布莊的繡品,感慨的道:“這泄沒有敏繡得好,一方絹帕要五十文錢,這真是。唉。”濱濱一聽,回頭道:“娘繡絹。賣。”李諸聽后想了想,點點頭應道:“這是個辦法,繡棉的才二十文一塊。繡什么不是繡,走,咱們去買些絹及線。”濱濱聽后,拉著哥哥李海,當先入了布莊。
布莊的一位酗計見李諸幾人衣著整潔。模樣美麗,忙過來熱情地招呼道:“今日新回了些布。各位有沒有興趣看看”李諸不好意思的搖搖頭,道:“不用了,咱們想買些絹。”伙記一聽,拉長個臉,道:“這些娘們買的東西,你一個大老爺們買來干什么”李諸一家愣了愣,濱濱拉了拉伙計的衣服,道:“我是女的,爹爹買給我的。”伙記一聽,是這位小姑娘買,熱情度立即就降了,道:“你等等。”
一會兒,一位腰有點彎的伙計拿了兩匹絹布出來,他小心的將一匹有點黃舊斑跡的粉色攤在李諸一家的面前道:“我是這的駝伙計,我看幾位衣著整潔,但不像大富大貴之人,應該是家里人比較會持家的。這是我們倉庫里去年的成貨,你看看合不合適絹比其他貴點,雖然舊了點,但這個還要八十文錢的,這些污的地方,讓繡娘繡些東西,給娃娃裝也是一艷的。”濱濱聽后,心想,這個伙計比剛剛那個眼光獨到。自己一家衣著是整潔,但隱有泛白,模樣美麗,但并未佩戴任何飾品,一般都會想到是家庭里落泊的庶子,但自己一家男孩子多,就說明是普通人家。這個駝伙計不簡單,看他處境并不是太好。想來他過來招待自家人是因為剛剛的伙計覺得沒有什么錢賺,才讓這駝伙計過來的。而這駝伙計是誠心為自家想,實在做生意,這就是個好的。
李諸看了看絹布,點頭道:“行,就這個了。駝伙計聽后高興的將布遞給李諸道:“謝謝,下次您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找我,我可以給個最好的價錢。”李諸聽后點點頭。
李諸一家四處逛了逛,沒有再買東西便回到李權的鋪子。李權看到李諸抱著匹絹,看了兩眼,猶豫了一下,說道:“諸,無怪乎我爹罵你,你看你買的什么東西,這個又不能穿,不能用,桌子也不能擦,你買那么多頂什么用你應該看看鋤頭之類的。”李諸笑道:“權哥,我家人小,鋤頭用不上那么多,放著以后鈍了不好。”李權想了想,道:“是這樣,但你也不能買這些,還有斑點,要來有什么用”李諸笑道:“這個,我打算給敏繡些東西,做絹帕。”李權一聽,眼睛一亮,道:“這個不錯,還是你聰明,不愧是中了秀才。”濱濱在旁邊癟了癟嘴,聰明可不關中不中秀才的事。
李濤問道:“大伯,是不是不中秀才就不聰明”李諸聽后大笑,李權被問得啞口無言。李海及濱濱,這些聽懂的都在大笑。
李權張羅著讓李諸在這吃了飯才回家,李諸一口應了下來,吃過中飯,鄧氏及李漁一家才回來,李漁拉了牛車過去,現在一車的東西,都是鋤頭鍋子,碗,很多看上去就像新的一陣,大家都是地里刨食的,對經常用的東西都很愛護。
李權招呼著大家吃飯,問道:“怎么那么遲才回來”李漁笑道:“我昨天買貴了,原來那么低還可以講價。今天又買了些。”李諸一聽,驚了一下,問鄧氏道:“敏,你買了什么”鄧氏笑道:“我買了個大鍋,到時放在山洞那。還有兩把鋤頭,家里放,山洞那頭也放些。買了一個瓦罐,以后裝些東西。”李諸點點頭,鄧氏問李諸買了什么,李諸說了買絹的目的,鄧氏聽后笑著點了點頭,李諸看大家吃飯,自己已吃過,便看李海四兄妹玩格子。突然李諸想到什么,問道:“糖及芝麻買了嗎”李漁笑道:“芝麻我買了,糖就在權哥家買。”李諸聽后點點頭,趁著大家吃飯的當口,他到李權的鋪子裝糖。
倆家人,未時就回家了。
到這后,看見自家院子停著馬車,倆兄弟入門,就看見李翠花坐在李諸家桃樹下。李翠花看見李漁倆兄弟,笑著走向李漁招呼道:“大哥,三弟,你們可回來了。”李漁奇怪的問道:“怎么過來了”李翠花從衣袖里拿出一包銀子遞給李漁道:“大哥,這次服勞役聽說要去筑水堤,這是過命的事,我花了幾天,籌了二十三兩銀子,我這有點飾物,你拿著,不夠的當些東西,添補上,那個地方就不能去。”
李漁推開包袱,笑道:“你有心了,不用了,我已經借了大伯家的錢,已經交了。”李翠花看了看李諸,笑道:“肯定是托三弟的福了,好吧,我這就收好。大哥,咱們是親一家人,家里有什么事不可與我說的,雖然我在那里沒什么自在,可也能幫上點忙的。”李漁點頭道:“有這份心就難得了,沒事。”
李翠花松了口氣,道:“爹過幾日生日,大哥打算操辦嗎”李漁聽后,想了想,道:“就咱們家自己幾個人坐著吃點東西,熱鬧一下就行了,等以后,手上有錢了,再大辦。”李翠花聽后點點頭,拿出三兩銀子給李漁道:“爹生日,我可能來不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要買什么就在這里出,就當幫我盡孝心了。”李漁推開道:“不需要那么多的,買一些東西,大部分吃的都是家里的,不需要那么多的銀兩,你的爹也是我們的爹,不需要這樣的。”
李翠花看李漁這樣說,沒說不收,笑著道:“大哥,是咱們的爹,所以我才只出錢不出力,力氣活就都等你們干了。你收下吧,除了買吃的,還要添件衣,這些都是做女兒的出錢的。還有,平日過節什么的,我的禮節都沒到,這個也算上吧。”李諸想想是這個理,便都收下了。
李諸一家與李翠花打了聲招呼,便去井邊打井,準備洗漱。李翠花招呼鄧氏過來,拿出一對銀耳釘,遞給鄧氏道:“我想著濱濱滿一歲了,也是時候打耳洞了,上次在街上,看到這對耳釘,小巧別致。就買了下來,送我侄女了。”鄧氏看一個圓圓的耳釘上有一鏍紋,別樣精致,就喜歡上了。笑呵呵的接過,謝道:“我代我家濱濱謝謝大姑了。”李翠花見鄧氏收下了,笑道:“不用如此客氣的。濱濱可是我親侄女。”
濱濱看了看耳釘,就護著自己的耳朵,難道要鉆耳洞
今天也是沒啥靈感,在大冷天,吃著雪條,被刺激出些靈感出來,一章奉上,請各位大大,多加支持,謝謝!
高速,!(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