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娘嘆了口氣,對幾個年經人道:“你們回去吧,諸,漁,你們過來,有些東西你倆是時候知道了。翠花,你們夫婦倆今晚回家,你們也看到了,這里出了些狀況。”張然一個沒遇過事的少爺,被嚇了下,忙點頭,打算等馬車回來就離開。李翠花雖然擔心娘,但是張然已經說要離開,李翠花不敢反駁。
李海哥仨及李田哥仨被嚇壞了,都藏在自家娘的后面。鄧氏也想知道怎么回事,便托李氏幫著照看李海四兄妹。
李諸夫婦及李漁跟著孫大娘回了大伯家,孫大娘看了眼李諸,想了想,嘆口氣道:“李一直不喜歡諸兒,這可全村老一輩的人都知道。不是不喜歡,更正確的說,是仇恨,及懼怕。”大家看了眼,一臉莫名其妙。孫大娘道:“敏,你記得你出事時你娘極為淡定應該是漠然吧。但是我們這些人都沒有當面責罵她。”鄧氏點點頭,她還記得李嬤嬤看也沒看自己。孫大娘嘆口氣道:“她自己也流產過兩次。原本諸的前面還有兩個兄弟。”
李漁及李諸聽到這個愕然,鄧氏則驚訝的“啊”了聲。鄧氏一臉悲戚狀道:“你們娘開始是非常盼著諸的出世的,她說諸是上天賜她的,是帶來大福的,這可是兩個孩子換來的大福,諸本來應該很得寵的。但是,諸太像了,太像那個害她流產兩次的人。”李諸及鄧氏聽后緊張的咽口口水,孫大娘不知不覺已落淚,擦了擦眼角,道:“你們的阿婆,你們爹的親娘。”
李漁、李諸及鄧氏聽后更是一臉愕然。鄧氏不可置信的道:“婆婆不是十里八村出名的俊婆婆嗎?”孫大娘點點頭,道:“對,是出了名的俊俏手巧的人。她勤快、美麗、聰明、明理。但她不喜歡李。她一得機會就整她。自從你們阿爺去了,洪祺只顧地里,我與你們大伯顧著鋪子,家里只有婆婆與李,她們間不知發生了什么事,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具體的我也不清楚,村里的老人都不愿意說。”
李諸與鄧氏對望了眼,李諸問孫大娘道:“大伯娘,我極像我婆婆?”孫大娘肯定的道:“是的,一樣聰明。一樣漂亮,一樣勤快,一樣明理。有時精神恍惚。我還以為又看到你們婆婆再生。”
李漁一副了然的樣子,“因著之前被害,所以娘就不喜諸。”孫大娘點點頭,小聲的道:“好像后來還害得身子虧了,不能再生了。還說。沒死就是撿回來的。我那時在鎮上,很多東西都不清楚。”李諸及鄧氏對望一眼,都露出了然的神情。孫大娘語重心腸的道:“諸,敏,你們都是好孩子,你們娘這就不能記仇。”
李諸及鄧氏點點頭。沒有說什么。李漁道:“這不能說出去,就這樣吧,咱們回家。我去看看娘,諸,你們家回房里待著,就別出來了。省得娘看著不舒坦。”
李諸明了的點點頭,接了李海兄妹四人便回了家。李漁與李氏說了剛剛孫大娘說的事。便上廳堂去看娘的病情。張然及李翠花已經走了,張大夫已經來了。
李諸一家洗漱后。都上了炕,李諸覺得有必要與四個孩子說一下,鄧氏覺得孩子小,不當說這些。李諸道:“敏,你忘了,波兒到現在都記得他的小兔子。傷害一旦造成,不是說給多些小兔子就可以補上的。”鄧氏嘆口氣,點點頭。
李諸看著李海哥仨,正色道:“你們坐好了,今天,我要與你們說說幾件事。我不管你們聽不聽得懂,但是一定要認真聽,記好了的。”李海哥仨看爹盤腳坐著一臉嚴肅,也跟著盤腳坐著。
李諸看后點點頭道:“我今天考上秀才了,秀才一個名頭,不需要交糧稅,即種的東西都是自己的。不需要去勞役,即以后咱們都是一家子,就算我出去也是辦咱們家里的事,不需要為朝廷做事。但是咱們還是一樣的,沒有什么變。”濱濱聽后就兩眼發光,這個好。李海哥仨未完全理解,但都記下了。
李諸看李海哥仨沒有什么表情變化,繼續說道:“今天大伯娘說了你們嬤嬤不喜歡我的原因,因為我像我的婆婆,你們的祖母。而你們的祖母害嬤嬤流產兩次,就是說嬤嬤肚子里的孩子死了兩個。就是說兩個濱濱沒能活下來。這樣你們理解吧。”李海哥仨聽后點點頭,李海道:“所以嬤嬤不喜歡我們,因為爹像仇人的樣子。”李諸應道:“是的。”李濤應道:“如果濱濱不能活下來,我們也要報仇的。”李波接道:“所以嬤嬤不喜歡我們。”仨個孩子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了李嬤嬤的行為,心中已經原諒了李嬤嬤的行為,正如李濤說的,如果危及自身,他們也是不會讓仇人好過的。
李諸及鄧氏驚奇于仨孩子的理解力,同時對仨孩子的胸襟感到甚是欣慰。濱濱則面無表情,她是不能原諒的,她才不管別人的傷害,只要是傷害自家人就不能放過。她是沒什么胸襟,她就一小女子。
李諸與孩子們說了一下夜話,一家都準備躺下睡覺。突然院子里傳來李嬤嬤的哭喊聲“你不在了,別人不會提起你的,我的孩子有好日子,是說我的孩子,而不是你的,不是你的孫子,不是,嗚,嗚,不關你事,不關你事啊!”
李諸一家聽著李嬤嬤的哭喊,因著知道了李嬤嬤的事,心酸及同情皆有。濱濱心里咯噔了一下,家里人的這個想法以后可得掰正,同情李嬤嬤是一回事,自家受害難道就是應當的。這個需要分清。
不久,院子里靜了下來。
第二日,李諸一家約上李漁到大伯家。大伯已經裝好兔子、雞、雞蛋等物,幾人浩浩蕩蕩的上鎮上。
李洪深在路上問李漁“漁,你娘昨晚怎么樣了?”李漁搖了搖頭“昨晚她在哭,一直哭,后來張大夫將她弄暈了。就沒事了。今天早上不知道怎么樣了,張大夫就住在爹的偏房。”李洪深點點頭,對李諸道:“諸、敏,你們家別管這些,喜慶的時候就歡歡喜喜的,別被這些阻著心情了。”李諸及鄧氏都點點頭,鄧氏笑道:“大伯,咱們家一向不受這些影響,該怎么處咱們還是怎么處。”李洪深道:“對,你們自己心里有計較就行了。”
到了李權及李慕處,李權及李慕見著李諸都是高興一拳過去,笑道:“好小子,我就說你行的!”李諸笑笑問道:“權哥,慕哥,今天中午想請岳父一家及木師傅一家,賀一下。在哪弄好?”李權笑道:“這個當然是,在我們倆家院子的中間,咱們擺三大席。”眾人一聽都愣住了,李權及李慕家院子的中間用木柵欄隔開了,在中間?這是怎么回事。李慕笑著為大家解惑道:“我們倆昨晚商量,李諸這是要擺謝宴的,可能要在鎮上擺。咱們都是做慣事的,就在家里擺,省下的酒家錢加多幾個菜,我說在我那擺,大哥沒同意,咱們都沒爭過誰,只好這樣了。”李洪深聽后點點頭道:“行,這個主意不錯,我還在想,你們倆可能會為了幫李諸在哪擺席打起來,沒想到都長腦子了。”李權及李慕聽后臉霎時通紅,李洪深瞪圓了眼道:“怎么?真打起來了?”李權縮了縮脖子,李慕則幫著牽牛車入屋,一邊走一邊道:“你們不需要拿這些東西來的,今早,我媳婦及大嫂子買了一頭乳豬,三斤肉,五只雞,六條魚,想來也是夠的。現在她們都在做饅頭,煮稀粥。諸,你待會去報道,下午去廟里拜拜,咱們去派粥,積個善。以后求什么是什么。一路通御林。”
李諸不好意思的道:“慕哥,我不打算再考的。”李慕驚訝的道:“呀,你不打算看書了?”李諸點點頭道:“也不怕你笑話,我考這個就是為了免勞役,免糧稅。咱們家人多,年紀小,我不家,家里一個壯勞力也沒有。就是為了他們不擔驚受怕的,我才去考的。”
李權聽后,立即說:“諸,書你空閑時看看也不是壞事的,考不考舉人沒什么,這個施粥還是要的,行善積善。我與你慕哥這次就長你威風了。”
李諸聽后才想到,只有秀才才可以施粥積善、積德。而這一舉動對是商人的李權及李慕是很有幫助的。口碑好的店家,還怕沒有客源嗎?而且這樣積德也可以抬抬他們商人的地位。
李諸笑道:“行啊,這樣的好事也算上我一份。”李權及李慕都感激的看看李諸,如果沒有李諸的秀才名頭,他們又怎么能夠做這些。
李洪深繃著個臉,入了院子,在墻角邊找個根拆下的竹片,“啪”的一聲,向倆兄弟吼道:“過來,我是你們老子,我就不信我管不住你們了。”李權及李慕不知道自己怎么又惹了自家爹,走近前來。李洪深怒道:“施粥,你們可以去嗎?要做也不問問,你們都準備好了,人家怎么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