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娛女王第一百一十八 章 資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現代>> 天娛女王 >>天娛女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八 章 資料

第一百一十八 章 資料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03日  作者:醉狐貍  分類: 現代言情 | 娛樂明星 | 醉狐貍 | 天娛女王 
上一章:

下一章:


蘇菲想拍電影,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且蘇菲本來就兼著編劇的身份,拍電影是很正常的現象,而且在日本拍電影成本肯定是比美國便宜,而且以蘇菲現在的經歷,找到出資人也不是很困難無極星帝。但是……到底是小孩子,一點點成功就被蒙蔽了眼睛,收購一個制片公司可絕對不是一件小事情。

“蘇小姐,你說真的?你真要這么做?”鳥嶼和彥問道。

蘇菲語氣肯定地道:“鳥嶼先生,我就是認真的,我需要一家優質的、但要出售的小制片公司。你知道,沒有什么債務,不是內部運作出了問題,只是他們實在撐不下去了,一筆失敗的投資讓公司的董事長心灰意冷,他想要出售。”

蘇菲笑了笑,道:“而我想要買。”

雖然鳥嶼和彥做的是出版行業的事情,但對于電影界、音樂界也是有一定了解的,而且他在這方面也有人脈,哪家電影公司成立和倒閉,有哪家公司有拍攝新片和放映新片的計劃,只要是想了解,肯定會一清二楚。自然,也大概知道著哪些電影公司的財務出了問題,知道有哪些公司在出售,這并不算是什么機密,只是行業里的訊息而已。

“我想想,噢,一時間我說不上來,”

鳥嶼和彥思忖了一會兒,道:“這樣吧,蘇小姐,等我找幾個朋友打聽一下,今天晚上把資料給你送過去。”

“ok!那我等著你的資料了。”

放下電話,蘇菲站起身,頗有幾分興奮地打了幾記劈拳,收購一家電影公司不算是什么興奮,關鍵在于她馬上就要擁有山口百惠那幾個發展潛力巨大的未來明星,只要攏住了她們,就可以在日本市場得到一份大的份額。當然。這家公司還是要掛靠在泰山娛樂的下面,要統一包裝,統一發展嘛。

在虛擬空間中,她看過的日本電影和日本電視劇都不少,但讓她記憶最深的卻是《血疑》、《排球女將》,原本她還在考慮是不是將這些作品改編成華語作品,沒想到卻遇到了山口百惠,這讓她改變了想法。

站在房間中間轉了幾個圈子,她又回到桌前,翻開本子開始寫另一個新劇本《大軍閥》。

這個劇本是根據民國年間的逸聞趣事改編的。講述土匪龐大虎因幫助俄國抗擊日本而成為北方的大軍閥。目不識丁的他卻常自命不凡,鬧出了不少笑話。當地大旱,求雨不成的他大罵龍王。命令炮兵對龍王爺開炮,結果誤撞下雨,他為此沾沾自喜。他審理一墻間案,高白氏因夫死不甘寂寞,勾引小叔子不成。反誣他墻間。龐大虎命兩名士兵在公堂上試行墻間,無法得手,于是把誣告的高白氏拉出槍斃。民國18年北伐軍統一全國,日本人為破壞中國統一,支持已下野的龐東山再起,不料當年曾被他無端殺死的戲班老板之女蘭芳出現。槍殺了這個陰謀賣國的壞蛋。

原本這部片子是李漢祥回歸邵氏之后的作品,也是72年出品,但現在編劇變成了蘇菲。而原本應該回到邵氏的李漢祥也被她截胡了。至于邵氏再拿什么跟嘉禾打擂臺,那就不是蘇菲關心的了。

傍晚的時候,蘇菲果然是收到了鳥嶼和彥送來的資料,她略略地掃了一遍,大概有四十來家公司。這些公司的名字她幾乎都沒有聽說過。

不過這份資料很詳細,包括了這些電影公司的基本訊息。例如說制作過哪些電影、發行過哪些電影;還有就是這些公司的現狀資料和分析,什么公司推出了一部爛片,票房慘敗,導致虧損了一大筆;什么公司又做砸了一筆交易,估計目前處于債務危機中;什么公司的董事長有出售公司的意愿……總之,這位資料非常的詳細,絕對是出自專業人士之手。

蘇菲一頁一頁的仔細查看這些資料,不由得有點感嘆,雖然很多中國人對于日本人在侵華戰爭中所犯下的罪行深惡痛絕,但這個民族的某些精神還是非常可取的,看看這些資料就能夠明白,雖然只是陳述性的文件,可內容是絕對的詳細。

“小薇,幫我分析一下。”

蘇菲喃喃地說了一句,首先是要將那些或確定了、或猜測的有債務的公司都過濾了出去,這些公司都不知道欠著銀行多少錢,她沒有必要、也沒有時間去接這種爛攤子士子風流。

剩下十來家財務健康的公司,有些公司只有制片體系,不具備發行系統;有些公司則有著自己的發行系統和發行渠道,可以制片,然后和院線聯系放映事宜,但他們往往競爭不過大公司,院線不愿意放映他們的小成本電影,只會先安排一些破舊的電影院進行試映,大多數時間都會以票房失敗告終。

其實一家公司想要建立自己的發行系統,并不是什么難事,但是多了這個系統,就意味著公司多了很多部門,也多了很多員工。包括了負責拷貝業務的部門,他們要做好一部電影的拷貝沖洗、儲存、運輸等工作;放映業務部門,他們要跟院線公司打交道,還要搞好各種交通工具(飛機、輪船等)上、和各種場所(學校、醫院等)等非影院的放映;還有行政、系統和銷售運營等等部門。

多了發行系統也多了一大筆開銷,這對于小電影公司來說隨時都是致命的。所以很多小公司只制片,電影拍好了,發行的時候再尋找發行公司合作,他們不需要出宣傳費,不需要出拷貝、運輸等發行成本費用。電影賺錢了,他們的盈利少一些;但電影虧錢了,他們的虧損也會少一些。

但蘇菲不怕賠錢,她有信心拍出來的電影會賺錢。不過,她需要一家具備著發行能力的公司,雖然在香港收購的公司也有發行能力,但那只是在港臺地區。當然,也可以在拍片之后與發行公司聯系,但她既然可以肯定自己的公司能夠賺錢,又何必費那個工夫?干脆自己來。

蘇菲在環球公司簽約、與嘉禾全作,無非就是為了學習經驗,積累人脈,她先從院線下手,由下往上發展。現在,閔柔已經在港臺地區鋪設了初步的發行網絡,而且已經有了一個電影公司,只要有好劇本,好導演,其它的都好解決。這年代從來不缺好演員,關鍵是能不能發現好演員,她之所以要留下李漢祥,也是看中了他的人脈,以李漢祥的號召力,絕對可以集中出一套優秀的演員班子。

在原本的計劃當中,日本市場并不是那著急,她想先搞定美國的市場。但現在看來需要調整一下先后的次序,而現在唯一要考慮的就是資金的問題。雖然她手上有足夠的資金完成收購,但她還是想準備得再充裕一些。

在這些資料的前面,有鳥嶼和彥自己對于日本電影界的一些介紹。1960年以后,日本電影情況急轉直下,整個電影事業處于動蕩、混亂和低落狀態。原來的六個大公司中,新東寶和大映兩家公司分別于1961年及1971年倒閉,產量大為縮小,轉為經營發行、經營影院或擴大其它附帶事業。

原來日本電影的生產、發行、上映都掌握在大公司手里,但到了70年代,這種情況慢慢地不復存在。特別是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電影的片廠體系面臨著全線崩潰,大片廠壟斷影壇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一些非電影企業虎視眈眈,伺機蠶食電影市場。

1970年到1980年,正是日本電視事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卻也是日本電影行業的最低谷,正是外來資本打入日本電影市場的最好時期。再過幾年,也就是80年代以后,恐怕就未必有這么好的機會了,所以蘇菲選擇這個時候進入日本市場,也是一個契機。

蘇菲看了一會,一家叫山本電影株式會社的公司引起了她的注意,這家公司成立于60年代初期,沒有債務,制作過好幾部小成本電影;還具備著發行業務,直到目前已經發行過三十多部小成本電影,在六十年代中期的時候,賺了不少的錢。但到了六十年代末的時候,業績開始下滑,而于七十年代初期,公司轉而經營院線和唱片等發行事業,并于去年的年底決定要結束制片公司的業務,只是他們在院線和唱片業務的發展也由于資金的匱乏而陷入惡性循環當中,如果沒有新的資金注入,前景慘淡。

而從財務上來看,目前的財務狀況還是很健康的,只是能堅持多久,恐怕連他們的老板都不知道,而且資料上還顯示,雖然是制片公司準備結束,但那班人馬還在。

蘇菲跟小薇一起分析了片刻之后,拿起電話接通分機:“芳妮,請門德斯先生一起過來一趟,有事情要商量。”

報錯:

如果您認為《118》不錯,請把《118》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118,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天娛女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