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九百九十八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九十八章

第九百九十八章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23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選擇字號:

選擇背景顏色:

正文

本章節來自于

和土耳其人相比,國社政府方面的效率明顯要高出許多。至少當土耳其人還在想著究竟該用什么方式,才能給王儒慧他們最大的支持時,國社政府方面已經通過空運的方式給王儒慧他們空軍了兩臺無線電報——————很簡單,反正這個時代對機場和機場跑道的需求也不是很大,所以只需要在王儒慧他們的附近找一塊較為平坦的空地便可以了。

事實上不僅僅只是無線電報而已,國社政府方面甚至還通過空運的方式,給王儒慧他們空軍了許多挺重機槍。

就如曾經說過的一樣,在坦克出現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機槍一直都是陸地上威懾性最強的武器。面對著機槍的持續性火力,很少有士兵會不感到膽寒。

而在坦克發明之前,無論哪個國家在對付由機槍所組成的火力網時,都僅僅只有兩個辦法而已——————一個就是重炮轟,另外一個就是拿人命來填。

自然,隨后隨著坦克和裝甲車輛的出現,機槍的作用大大降低了,至少那種一天就能使得對方傷亡數萬人的情況再也沒有辦法出現了。

不過…

雖說裝甲車和坦克這東西的確稱得上是機槍的克星,問題是安德烈的手里面并沒有坦克及裝甲車存在。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即便是有,那些東西也不可能對半山腰上的王儒慧他們有任何作用。

畢竟這一時期的坦克實用性還不是特別的強,尤其是可靠性和其他的性能。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個時代的坦克還沒有爬山的能力。

所以對于土耳其部隊手中的機槍。俄國人除了用火炮或者是迫擊炮抵近射擊之外,似乎也就只剩下用人命去填了。而這段時間里面。死在土耳其機槍手之下的俄國士兵不知道究竟有多少。

只是…

機槍的威力雖然大,但是土耳其部隊內的機槍。大多都裝備給了主力部隊,次要部隊尤其是三流部隊裝備的機槍數量很少,跟是沒有辦法與俄國人的機槍數量相比。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現在俄國人所付出的傷亡絕對會比想象中的要多出許多來才對。

不管怎么說,這些重機槍畢竟還是加強了土耳其軍隊的火力。使得土耳其軍隊的火力密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甚至令俄國人曾經懷疑,是不是土耳其人的援軍到了。

不過…

眼下安德烈已經是沒有退路了,所以別說援軍根本沒有抵達,就算是真的抵達了。恐怕安德烈也不可能會選擇放棄。

因此在經過了一番盤恒后,俄國人很快便對王儒慧與何文苑發起了猛烈的進攻。雖然山腰上土軍的子彈如雨點一樣打下來,但是看著山腰上的土耳其軍隊,那些正在登山的俄國人,卻很少會有畏懼。

再加上俄國炮兵的火力掩護,隨后的兩日里,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次俄國人曾經攀上過土軍的陣地。只是他們的下場與過去沒強出多少,基本上都是在攻占了土軍陣地一段時間之后,又被土耳其軍隊從陣地上給攆了下來…

自然。這番血腥的爭奪戰,肯定會帶來難以計數的傷亡數字。

至少土耳其軍隊的傷亡數字就因為這個關系,而在此攀登上了一個新高。同時俄國人也是一樣,傷亡可以說是一天比一天高。

只是…

和安德烈不同。當初因為需要快速進軍,再加上其他部隊也打算休整一下的關系,所以當前安德烈幾乎沒有任何的援軍。哪怕是最近的援軍也需要一天多的時間才能到——————自然,這樣的話。聰明的做法就是等待援軍的抵達,盡量減少進攻的次數。等到援軍抵達之后再說。問題是若是援軍到了的話,那么這次的功勞怕是大半就都要落在援軍的身上了,這無論是對于安德烈,亦或者是他麾下的那些官兵們來說都是不容允許的。

也是因為這個關系,雖然部隊的兵力越來越少,而援軍也是近在咫尺,可是安德烈非但沒有下令暫緩攻勢,反而不斷的催促麾下的部隊加緊進攻。

結果就是,傷亡越來越大。

不過…

雖然傷亡越來越大,不過他們的犧牲到不是白費了的。

至少他們還是浪費了王儒慧他們許多彈藥的,尤其是那些國社政府送來的輕重機槍。這些武器裝備的話,基本上都是國社政府贈送的,同時也算是國防軍所裝備的制式裝備。

然后,問題來了…

制式裝備的確是制式裝備,可是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制式裝備所使用的彈藥,與土耳其軍隊所使用的彈藥并不是一致的——————國社政府這次送來的是新式重機槍,而不是原來的馬克沁。

如果是馬克沁的話,問題到是不大。事實上馬克沁的威力究竟如何誰都清楚了,不過在諸多馬克沁當中名聲最響亮的,除了原版的之外,恐怕就是德國人裝備的那一版了。

因為就是那一版的馬克請重機槍,在索姆河血洗了不知道多少英國人和法國人。

而過去國防軍所裝備的馬克沁重機槍,卻是從德國引進的德國版,換而言之,兩者之間基本上算是一致的,確切的說,是一模一樣的。

如此一來,機槍所采用的彈藥自然也是一樣的。如果國社政府送來的是德版的馬克沁重機槍,那么彈藥必然是通用的,也就不會出現后勤問題。只可惜這一時期的國社政府已經開始對國防軍進行換裝,只要是換掉一些舊式裝備,換上由國內廠家研制的威力更強。性能也更強的新式重機槍。

而作為國社政府的重點地區,中東行省的國防軍自然是最先換裝的地區之一。

于是。大量的馬克沁重機槍被收回到了國內,要么封存。要么賣給其他的國家,要么就是留給了民兵。

雖說這些重機槍的彈藥與原來的的確有些分別,但是這些重機槍的威力卻是很受土耳其人的親睞。

畢竟是12.7mm口徑的重機槍,基本上可以輕易的消滅任何敵人。即便是俄國人真的開著裝甲車上來了,憑著12.7mm的口徑,山腰上的土耳其軍隊也可以輕易的威脅到裝甲車內的人。

自然,相對而言的話,坦克肯定會要差上許多,不過暫且不提俄國的坦克性能如何。

或許裝甲車還有出現在這里的可能。但是坦克卻是絕無可能的品種就是了。

也正因為12.7mm的重機槍是主要用于對空和反裝甲的,所以在對富人的時候,或許后世的話的確是有些不太好用。畢竟后世的飛機也不是你用12.7mm重機槍就可以擺平的了,即便是能擺平,那也不過是一些直升機啊一類的低空裝備。

不過話說回來,在面對直升機的時候,這種口徑的重機槍是否真的有用還真是很難說。畢竟在后世直升機,尤其是武裝直升機可是被稱之為步兵殺手來著…

不管怎么說,隨著兩架飛機將大量的重機槍運到了王儒慧他們的手中。很快王儒慧所部的戰斗力便得到了一定的增強。同時通過剛剛弄到手的無線電,王儒慧他們也可以較為輕松的從安卡拉了解情況,同時也能清楚究竟應該怎么解決這次的問題。

至少通過電報,很快王儒慧他們便知道。最近的援軍距離這里已經不遠了,甚至只剩下不多的一段距離。

這些援軍,對于王儒慧他們來講絕對是猶如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

事實上前段時間派出去搜攏潰兵的部隊的確是有那么一點點的成就。至少這段時間以來,這些人已經在戰場的四周各自。又收攏了五百多人。

就如王儒慧所預料的一樣,這些土耳其的殘兵敗將。在聽說這里正爆發較大規模的戰斗的時候,一個個的,幾乎是本能的在避開這里。如果這次不是負責收攏的部隊,跑的遠了一些的話,恐怕還真很難找的到他們/

只是…

那些人畢竟是近乎于本能一樣的選擇了遠離這里,所以實際上大部分的潰兵并沒有被找到,不過就算是這樣,這段時間里面那些人還是為整個部隊找到了差不多一千多人——————當然,這里面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軍人的,也有一些土耳其的本地居民。

無論這些人的內心深處,究竟是出于怎樣的心理來行事的。

有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們都投入到了這場戰斗當中。

如果是在最初的時候,或許一千多號人并不算得了什么。那么在戰斗經過了一段時間,彼此之間多少都有些筋疲力盡了之后,那么這一千人就絕對稱得上是一股生力軍了。

至少在這一千多人加入到了戰斗之后,本來已經隱隱有些到了極限的土耳其軍隊,在次了陣線。而在發現了這一點后,雖然俄國人自己也清楚這些完全是一群烏合之眾。可是士氣和銳氣卻是嚴重下跌,畢竟原來他們就已經沒多少希望能攻陷對方的陣地,更何況是現在?

而且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較量后,俄國人對于土耳其人也有了一番改觀。

另一方面,如果說原來的土耳其軍隊可以說,僅僅只是一直三流部隊的話,那么在經過了這段時間的浴血奮戰之后,這些土耳其部隊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二流水平了——————對于其他的國家來說,這或許沒有什么,但是對于土耳其來說卻已經是很難得了。

隨著不斷的有殘兵敗將被收攏起來,很快王儒慧等人手底下的兵力便重新恢復到了近萬人的水平。盡管這支部隊主要是由殘兵敗將所組成,但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血戰之后。他們卻已經完成了一番脫胎換骨的變化。

尤其是那些一直都堅持在最前線的,他們甚至成為了整個陣地上的中堅力量。支撐著整個部隊的防御。

至于那些后面來的,雖然弱了一些。但是跟著那些老兵們,時間長了,到也開始活躍于戰場之上。

不過,就在土耳其人覺得一切都已經開始向著好的一面發展,俄國人也不過如此的時候。戰事卻發生了極大的逆轉。

或許是因為安德烈一直都沒有辦法攻陷土軍陣地的關系,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俄國方面雖然沒有撤銷了安德烈的職務。但是卻將這一地區所有部隊的指揮權交給了另外一個年輕的師長——————按照本來的俗例,雖說安德烈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步兵師師長,但是畢竟是最早到這里來的。對這里的地勢也極為了解。

基本上,除非是來了一個無論是官職亦或者是資歷方面,都要遠遠強與安德烈的人,不然的話,新來的人應該是要聽安德烈的。

可是現在,就因為表現的太差了,于是安德烈便只能聽后來的。

盡管新來的那些人,對于當地的一切都并不清楚。但是單憑一點就已經可以肯定他們的決定性優勢,這一點就是他們充足的兵力。

盡管也可以說是長途跋涉過來的。但是這些部隊暫時還沒有上過戰場,可以稱得上是生力軍。無論是安德烈還是王儒慧的士兵都很難比得上,畢竟彼此之間的精力相差太多了…

也是因為這個關系,新到任的那個師長。在剛剛抵達后沒多久,便下達了進攻的命令。數不清的剛剛抵達戰場上的俄**隊,開始密密麻麻的朝著王儒慧他們的陣地推進。

自然。在這期間國防軍肯定也是相近了一切的辦法,想要阻止俄國人。甚至就連機槍也都全部開火。

只是上生力軍畢竟是是生力軍,雖然并不是什么非常強悍的部隊。跟個對這里的一切都毫無了解。但是憑著剛剛抵達這里的勢頭,還是差點將王儒慧他們趕盡殺絕,至少在最危急的時刻,第一道防線基本上已經被全部占領,甚至就連王儒慧他們也曾經將指揮部向后遷移了一段距離來。

不過就在王儒慧他們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在土耳其人還沒有趕到的情況下,國社政府卻給予了相當強的援助程度。

盡管處于這樣或者說是那樣的緣故,所以國社政府并沒有直接出動軍隊,更沒有出動任何的轟炸機部隊。不過國社政府卻從中東地區弄來了大量的運輸機,并且用這些運輸機向土耳其人運送了近乎于海量的武器裝備,基本上都是輕重機槍再加上沖鋒槍等。

雖然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基本上俄國人是不可能會不發現的。但是在當下,俄國人除了抗議一下之外,似乎也沒有別的什么其他選擇了。

而另一方面,憑著這些裝備,再加上后續趕到的援軍,最終王儒慧還是將俄國人從第一道防線趕了出去。

只是到了那個時候,無論是王儒慧他們麾下的土耳其部隊,亦或者是剛剛抵達這里的土耳其部隊,幾乎都可以說是傷亡慘重。尤其是在大規模的白刃戰情況下,如果說其他方面彼此的差距主要是士氣問題的話。

那么白刃戰的時候,俄國人便是真的有些占據不小的優勢了。

這不奇怪,畢竟土耳其人經受的是德式的教育。對拼刺刀不能說不重視,但是說特別重視的話,似乎也完全算不上的樣子…

與之相對應的,俄國人對刺刀的重視性就明顯要強上許多了。再加上俄國人本來就要比土耳其人擁有更強的戰斗力,此消彼長之下,在白刃戰方面,俄國人自然是吃了不小的虧。

如果不是后來國防軍支援了不少的中械的話,恐怕戰斗早就已經結束。同樣的,王儒慧他們也需要亡命天涯了。

需要說明的是,或許也正是因為這些武器裝備的關系,土耳其人對王儒慧他們到是認同了許多。畢竟這次國社政府可是送了不少武器過來,這些自然是被土耳其人看成是看在王儒慧等人的面子上。

另一方面,就在王儒慧等人正在阻擊著俄國人的時候,兩人在高加索戰場上領導近萬土耳其部隊,阻擊俄國人的事跡也在經過了一番添油加醋之后,被刊登在了中國乃至英美等其他國家的報紙上面。

尤其是王儒慧與何文苑兩人,更是被弄到了一個反赤英雄的頭銜,也算是比較有趣的了。

只是,無論現在王儒慧和何文苑在戰場上究竟混的有多么的順風順水,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同時也是很難避免的,那就是無論是王儒慧還是何文苑,對自己手底下的這支部隊其實并沒有太多的指揮官。

當初會讓他們指揮這個部隊,無非是形勢所迫,隨著形勢發生變化,他們的作用似乎也就越來越低了。(未完待續。。)

(天津小說網)

(快捷鍵:)

(快捷鍵:→)

僅代表作家本人的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內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

,,,內容來源于互聯網或由網友上傳。版權歸作者緊那羅在唱歌所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我們將支付稿酬或者刪除。謝謝!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