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九百八十四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八十四章

第九百八十四章


更新時間:2015年03月16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色佛爾條約》。@,↙.;

《色佛爾條約》屬于1919年巴黎和會系列條約的一部份,并且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組成狗粉。內容主要為削弱奧斯曼帝國的領土及國力,防止它再動對外擴張的戰爭。

正是因為這個條約當中充滿了屈辱性質,所以在條約剛剛誕生的時候,便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在當時該條約被普遍認為是側重協約國(尤其是英國、中國、希臘和亞美尼亞等國)的利益,而對奧斯曼帝國和土耳其人十分苛刻。

需要說明的是,在凡爾賽和會期間,協約國也曾經邀請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政府派出代表參加。土耳其帝國政府派出前相艾哈邁德鐵菲克參加,只不過就和當年的德國代表團團長一樣。當鐵菲克得悉協約國的要求后,認為有關條款過于苛刻,拒絕繼續討論。帝國政府得悉此事后,撤換了鐵菲克,改派當時的相菲利特率團赴巴黎繼續和談。

菲利特把與協約國達成的協議帶回伊斯坦布爾,蘇丹穆罕默德六世隨即召開內閣會議,有關協定獲與會者一致通過。

就如曾經說過的一樣,根據《色佛爾條約》內的內容,原本橫跨歐亞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將會有大片的領土被割讓給希臘、中國、法國、英國和亞美尼亞等國。

同時奧斯曼必須廢除征兵制。全國兵力不得逾四萬五千人,且不得有重型武器及空軍、海軍,亦不可有大型商船。奧斯曼帝國所得的稅收優先支付戰爭賠償及協約國占領軍隊費用。恢復治外法權。即使將來有任何政權繼承奧斯曼帝國,治外法權仍然適用。土耳其人民入籍于任何一個協約國后,即受治外法權保障,毋需再向奧斯曼政府繳稅。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按照條約上的內容來進行劃分的話,那么別說曾經橫跨歐亞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了。就算是我們如今看到的這個土耳其恐怕也不復存在,至少,土耳其人還要在現在的領土面積上再劃出去至少一半才行。

并且土耳其人還將會失去絕大部分的歐洲領土。僅僅只保留伊斯坦布爾這么一小塊地方

—真的只是一小塊。至少原來的土耳其還是稍微有相當面積的歐洲領土的,但是如果按照條約上來的話,就只剩下一個伊斯坦布爾了。

這大概就好象后世的新加坡一樣,盡管新加坡似乎也在馬來半島上。看名字也算是一塊地方。可實際上就只剩下一個城市的地方了。土耳其人雖然沒慘到這個地步。但實際上也差不多,若是真的承認了這個條約的話,恐怕其歐洲的領土也就只剩下伊斯坦布爾和周圍那一小圈地方了。

至于埃迪爾內這樣的城市。則將永久性的歸于希臘。

可想而知,如此屈辱性的條約,恐怕很少會有土耳其人能夠認同。也正是因為這一條約幾乎不可能讓土耳其人接受,所以由凱末爾率領的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對條約作出了否定,并與依據條約占領小亞細亞的亞美尼亞、希臘、中國和法隊戰斗,這場戰爭在后世被稱之為‘土耳其獨立戰爭’。

—比如說放棄在土耳其身上的利益,轉而采取拉攏的措施,避免土耳其加入蘇俄的陣營當中。

反正這次戰爭當中,真正拿到大頭的是中國人,既然就連中國人都跳出來幫土耳其人了,那他們這些喝湯的又何必這么著急呢?

至于希臘人的利益?

如果說希臘人在于土耳其人的戰爭當中獲得了勝利的話,或許他們還能稍微照顧一下希臘人的利益,只可惜,希臘人沒有。

盡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臘人的表現不錯,甚至曾經逆推過無論是武器裝備亦或者是兵力都占據優勢的意大利人。但是在面對土耳其人的時候,似乎和他們的后世那些繼承人沒什么區別,在土耳其戰場上居然連戰連敗。

如此一來,英法自然也就沒必要照顧他們的感受。

沒辦法,這個世界就是這么現實的,如果說希臘人能爭氣一些,英法都會繼續支持希臘,可既然他表現的這么差勁,那英法自然會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一種形勢了。

—其實英法也看出了中國打算拉攏土耳其的盤算,這也是英法會這么爽快同意的又一個原因。

沒錯。按理來講,英法似乎是應該從中作梗才對。畢竟若是土耳其人站在了中國一邊,那么中國便有可能會將自己的勢力范圍踏足與歐洲,這對英法來說是絕對不允許的。

不要說是歐洲了,即便是地中海,恐怕他們都不會同意。

但是問題來了,即便英法不愿意與土耳其談這么一個事情,他們難道就有辦法對付土耳其了?或許有吧,但是那絕對是需要耗費許多精力的辦法,對于眼下正筋疲力盡的英法來說。使用這種辦法絕對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而在沒有擺平對方的辦法的情況下。卻非要死拖著,不但對自己沒有什么好處,恐怕也會加深對方對自己的怨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怨恨也就越深。就像前面說的一樣。若是能擺平那自然沒什么。可偏偏自己卻沒能力擺平。這種情況下,何必給自己添加一個仇人呢?

而且在自己刁難對方的同時,另一個人卻在給予‘無私’的幫助。這種情況之下,土耳其人會選擇哪一邊,似乎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了。

所以,現在英法沒多給土耳其一份難堪,便等于是把土耳其人更加的往中國那邊推。既然英法并不打算如此,那么自然就只能做出別的選擇,比如說多爭取一些土耳其人的好感之類的

—反正也不是自己的,而且看著中國占據了那么多的石油資源,英法當然不可能會不嫉妒,最最重要的就是,如今的中國已經越的強盛,這個時候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對于中國而言起到的是如虎添翼的作用,既然英法要防患老虎,那么自然要先向辦法把老虎背后的翅膀去掉。

石油這東西,給土耳其人,頂多也就是讓土耳其人變得富裕一些,可若是給了中國,那現如今中國的變化就是很大的證明。三百多萬的國防軍,眼下除了蘇俄之外,全世界究竟有哪幾個國家能擁有這么龐大數量的軍備?而如果不是有了這些石油收益的話,國社政府又哪里來的這么多錢支撐這么多的常備軍?

因此,與其讓這些石油在中國的手里,英法寧可讓她們在土耳其人手里,至少在土耳其人手里的話,相對來說要安全上一些。

只是…

盡管這次的洛桑會議,算是中國牽頭進行的,可是在中東的領土問題上,國社政府態度卻強硬到了非常極端的地步。土耳其人才剛剛提出了這一問題,英法也稍稍的表示了下支持。中國政府的代表就已經直接撕破臉皮,揚言這是國社政府應該得到的,若是土耳其人想要從中國手中奪回這些土地,便只能拿人命來換

—只要他們換的起!

國社政府的這一激烈態度,不要說是英法,就連土耳其人也嚇了一跳。

其實土耳其人也只是想試試而已,畢竟若是可以的話,那么土耳其的重建資金也就不需要考慮了。事實上剛開始,英法這番表態的時候,土耳其人到是真的非常的高興。畢竟若是有了英法的支持。那么在這件事上土耳其人便多少有了些希望。

誰想到國社政府這邊甚至連考慮也不考慮,直接就是撕破臉皮。

好吧,撕就撕,若是可以的話。土耳其人其實也很想撕。

至少對于相當一部分的土耳其人來說。既然已經收拾了希臘人。那么再收拾一個中國人似乎也沒什么。但是那些土耳其政府的真正上層卻很清楚,這件事情沒那么容易。

先,既然與英法和談了。那么指望蘇俄的軍援似乎已經不太現實了。其次,土耳其是否還有能力繼續打下去?

沒錯,這場戰爭的確要比歷史上維持的短了許多,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土耳其人的損失也就少了。畢竟在原來的歷史上,英國人僅僅只是沿著巴格達的線路一路北推,實際上并沒有威脅到土耳其人的安全。

可是這個時代,有了國社政府,那十多萬國防軍卻是不斷北上,直接威脅著土耳其人的老巢。

并且在美索不達米亞戰役的多個戰場,都給予了土耳其人重創。到了現在,更是已經占領了土耳其相當一部分的領土,這種情況下土耳其人的損失和前世相比,即便是戰爭末期的時候恐怕也沒有什么區別。

如此一來,土耳其人自然是更難堅持下去。

何況與希臘人不同,或許在普通人看來,他們能擊敗希臘人,便可以擊敗中國人。但是土耳其的高層卻很清楚,國防軍的實力絕對不是希臘人能比的。

在多次與土耳其人的作戰當中,國防軍都沒有在兵力上占據著優勢,可卻每次都能非常輕易的擊潰土耳其人。尤其是幾次主動進攻,機械化部隊的威力更是讓土耳其人目瞪口呆。有些時候甚至是只需要一支幾千人的部隊,就可以輕易擊潰土耳其人數萬人的大軍。

尤其是其中一次戰役的時候,土耳其人精心準備的數萬大軍,甚至還沒有出擊呢,就已經被主動出擊的國防軍給擊潰,那一次在空軍的掩護下,國防軍僅僅只是依靠一個裝甲團和一個步兵旅,就擊潰了土耳其人至少五個師的兵力…

這一次戰敗的打擊,對土耳其人尤其大…

畢竟那次土耳其可是在兵力上有著絕對的優勢,并且還集中了相當部分的重武器,可是最終卻連國防軍的一點皮毛都沒有傷到…

甚至在國防軍的面前,表現的是那么的不堪一擊。

這也令土耳其人在國防軍的面前在無信心,如果不是國防軍一直都很安分。除非土耳其人主動挑事,不然絕對不出擊的話,土耳其人根本不可能會贏得對希臘人的戰爭

就像前面說的,盡管土耳其人的確是很想和國社政府撕破臉皮。可惜,沒這個實力,而且就算撕了,沒有了蘇俄的援助,土耳其人又哪里來的實力與中國對抗?

一個弄不好的話,甚至可能反而會引來滅頂之災。

所以在國社政府如此強硬的表態之后,雖然內心非常的惱火,可是土耳其人卻也只能忍氣吞聲。

沒辦法,眼下會議弄的聲勢這么大,蘇俄又不是白癡,也不是聾子或者是瞎子,當然不可能會不知道。

換句話說,別的還可以,但是指望蘇俄的援助卻是可以省省了…

事實上在《洛桑會議》剛剛開始的時候,蘇俄就已經對土耳其政府出了極為嚴厲的警告。畢竟土耳其的行為已經不能算是背叛,而應該稱之為背信棄義或者是過河拆橋了…

對于土耳其人的這種行為,蘇俄表現的非常驚怒。

畢竟誰也沒有想到,土耳其人居然會在這種情況下背叛蘇俄,而蘇俄先前的一切援助,也等于是打了水漂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