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八百九十二章 華盛頓會議(二十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九十二章 華盛頓會議(二十四)

第八百九十二章 華盛頓會議(二十四)


更新時間:2015年01月29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正文

《》正文

會場內,一個代表團的外交官正示意一旁的侍者給自己的杯子里倒咖啡,另一個外交官則是身子向前傾斜,做出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2}{3}{}{x}]

認真的講,李良剛剛的那兩個辦法其實都不怎么好。就好像剛所解釋過的一樣,前一個辦法花費實在是太大了。畢竟那可是要徹底的推翻一個國家,這樣的事情如果說是擱在十年前的話,在場的國家聯合一次或許還沒什么問題。但是現在,成本實在是太高了,甚至可以說是高到在場的國家已經有些無法承受的地步。

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前面說過的,各國目前的反戰情緒都比較激烈,這個時候跳出來說要再來一場滅國之戰,可以想象各國的民眾是否會同意——————顯然,是絕對不可能會同意的。

因此這樣的事情,無論是攤在哪個國家身上,都是壓力好大好大的。

同意這樣的事,無論是誰的壓力都會很大的。

至于第二個辦法,這個看起來操作性到是要強上一些,但是先效果太差了。能夠堵住的僅僅只是6路,水路卻幾乎沒有辦法,畢竟達達尼爾海峽是在土耳其人的控制之下。

而且無論是蘇俄還是土耳其都屬于黑海國家,兩個國家完全可以在黑海境內達成交流。

簡單些講,堵住一頭是沒用的,最起碼還要堵住另外一邊才行。

何況還有一點,剛剛李良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如果真的這么做的話。那么將來國社政府在高加索地區和蘇俄恐怕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用來扯皮了。真要是那樣,那么國社政府的壓力可想而知,因此國社政府也不需要別的。只需要各國支援一些現金什么的就可以了…

如果只是支援一部分的現金,那當然沒有什么,現在各國雖然困難一些但也沒問題。不過很明顯,既然國社政府開了這個口了,那么他們所需要支援的就肯定不僅僅只是一點點現金那么簡單。

而這對于囊中羞澀的各國來說,顯然也就有些無法接受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誰也不知道這個支持究竟需要多少時間…

如果僅僅只是一段時間,那當然沒有多少問題。可如果時間較長的話,問題就顯得比較大了。

別的不說。如果說國社政府要求各國一直都對在高加索地區的防線予以財政上的支持,難道這樣各國政府會答應不成?毫無疑問,顯然是不可能的…

畢竟那樣的話,這可就成了一個萬年也填不滿的大坑了。

甚至于在心底默默的盤算了一下后。各國代表覺得這么做。比直接出兵滅了蘇俄的成本可能還要高上一些。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他們才會如此的關注李良口中的第三個辦法。只是無論是誰顯然都沒有想到,李良所提出的辦法居然會是這個。

“把土耳其人拉攏過來?”

聽到李良這么說,一旁的巴爾福用一種疑惑的語氣問道,一邊這么問著,巴爾福一邊還把手中的咖啡放在桌面上。

“你的意思是?”

在這件事上,英國人比較有言權。也不奇怪,畢竟英國人在這一地區有著極大的利益存在。反觀美國人。盡管國力強盛,也可以稱得上是這個時代的級大國了。但是在這一地區卻基本沒有什么利益可言——————這與后世有著很大的分別,要知道在后世的中東和近東地區,利益最大的就是美國人了。

即便是后來的中國還有其他國家,在這上面的利益也沒有美國人大。

至于北非,也就是利比亞那邊,可能有些出乎人們的意料。盡管表面上看那里最霸道的是美國人,可實際上在北非地區利益最大的是法國人才對。

當然,這里指的是后世,北非一直都是法國人的傳統勢力范圍,在那里勢力最大的就是法國人。從某種角度上講,相當一部分的北非地區可以說都處于法國人的控制之內。甚至可以說,整個非洲三分之一的地區都處于法國人的控制當中——————不過這一時期的利比亞其實是屬于意大利人的,只不過后來意大利人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盡管臨時跳了一下陣營,但是意大利人還是付出了很多。

不過從某種角度上講,這也算是意大利人比較聰明。

像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在戰前突然轉換了一下陣營,結果從本來可能的戰敗國變成了戰勝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眼前自己的國家就要戰敗了,再次變換了一下陣營,結果再次成為了戰勝國——————雖然只是半個。

從這也可以看的出來,意大利人究竟有多么狡猾了…

聽到巴爾福這么問,李良微微一笑然后道。“我的意思其實很簡單,既然蘇俄可以拉攏土耳其人,那么我們當然也可以把土耳其人反過來拉攏過來。”

“可是…“

看著巴爾福遲疑的樣子,李良打斷了他的話。“我知道您想說些什么,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目前土耳其對于我們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尤其是在目前這個情況下,如果我們不多采取一些動作的話,基本上是無法避免土耳其被蘇俄拉攏走的可能的。而像我先前說的那樣直接出兵土耳其,這顯然也是在座各國所無法支持的。”

“既然無法從**到精神的去消滅對方,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干脆換一個方式呢…”

“把土耳其人拉攏過來,為此我們需要付出些什么?僅僅只是一些許諾。僅僅只是減少土耳其人的損失,以及我們可能獲得的利益,但是我們卻可以換來一個盟友。一個可以從另一個方向堵截蘇俄的盟友。”

“有了這個盟友,我們便可以完整的將蘇俄圍堵在東歐地區。可是反過來講,如果我們現在繼續逼迫土耳其人的話,那么最后只能把土耳其人逼到蘇俄那邊去,這對于我們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因為這意味著包圍圈有著一個很大的漏洞,而且萬一土耳其人也投入到蘇俄的陣營當中的話…”說到這里。李良近乎用斬釘截鐵的語氣道。“這對于我們而言,無異于是一場巨大的失敗!”

其實李良自己心底也很清楚一點,那就是事情壓根就沒有他說的那么邪乎。因為根據國社政府尤其是嚴紹那個智囊團的判斷。土耳其人是絕地不會投入蘇俄的懷抱的。

原因只有一個…

土耳其人可是近乎于全民信教的,讓他們投入到蘇俄的陣營里面,這和直接把他們全部都弄死有什么區別?

至少對于那些土耳其人來說,讓他們放棄信仰投入到蘇俄的懷抱當中是絕對不可能的!

甚至于對完全沒有任何信仰的蘇俄來說。土耳其人恐怕是自內心的抵制甚至是仇視。只不過因為現如今土耳其的所處的環境,所以才不得不和蘇俄如此接觸。

不過…

只要讓土耳其人覺得,蘇俄沒有利用價值了,那么相信只需要轉眼的功夫,土耳其人便會徹底的拋棄蘇俄——————宗教這東西,即便是在后世也有很大的蠱惑性,尤其是中東那片地區的,幾乎全都是些瘋子。

那還是在后世。宗教信仰相對比較自由,同樣無神論也泛濫了的年代。那樣的年代尚且如此。更何況是現在這個依舊還顯得非常愚昧的時代,要知道哪怕是在后世的美國,也有許多人依舊在教導著學生們,所謂的世界是上帝創造的,整個世界才幾千年歷史,諸如此類來著…

由此可見,無論如何土耳其人都不可能是真心的要與蘇俄合作。

聽了李良的那番言論后,在場的人幾乎都沉默了下來,而后細細的思考著李良剛才的那番話。

不得不承認,剛剛李良所說的那番話的確是很有道理。

“確實…”低頭沉吟了一下,巴爾福也不得不點頭承認了一下李良的判斷。“按照總理先生所說的話,我們的確能夠用較小的代價,來解決現在生在土耳其的問題,甚至可以聯合土耳其一起,在現有的位置上一同對蘇俄進行圍堵,共同打造一個專門針對蘇俄的防疫圈。”

“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所需要付出的,僅僅只是一些原本是打算從土耳其人身上得到的利益…”站在一旁法國政府的代表插口補充道。“不過我個人認為,如果能讓土耳其人也加入到這個聯盟來的話,那么即便是付出這部分的利益似乎也沒什么…”

“最重要的是,土耳其人根本就無法對各國造成任何威脅,放他們一馬,在座各國的利益也不會有太多的損失,更不需要擔心一個強盛起來的土耳其會與在座各國展開競爭,與之相對應的,稍稍的讓步卻能換來一個重要的盟友,何樂而不為?”

“而且最重要的是,以目前土耳其人的狀況來看,恐怕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原因的話,相信土耳其人根本不可能會與蘇俄聯合起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主動對土耳其人伸出橄欖枝的話,相信土耳其人必定會翻然醒悟,非常痛快的投入到我們這一邊的真正來。”

“如此一來,有了在座諸國在歐洲的封鎖線,還有土耳其人和我國在亞洲所展開的封鎖線,在未來的許多年來都不需要擔心蘇俄會擴散的問題。即便是將來蘇俄真的打算在較為薄弱的,也就是土耳其的方向弄一個突破口出來,我國也完全可以對土耳其人展開一定的支持——————我國在中東的幾個行省就位于高加索地區的南部,也就是地圖上高加索地區的下方。而且其中的伊拉克行省與土耳其領土也處于接壤狀態當中,支援起來非常的方便,無論是武器裝備亦或者是直接的兵力支持。甚至如果可以的話,我國還可以將目前我國即將退役的,還有即將根據條約拆毀的一些艦只轉讓給土耳其政府,幫助土耳其政府封鎖住達達尼爾海峽,這些都是可以的…”

贈送?

其實這完全是一種順水人情~

道理也很簡單,反正那些軍艦都是已經用的有年頭,落后于時代。應該拆除掉的老舊軍艦了。那么贈送給別人是完全可以的~

確切的說,是完全不可惜的一件事情,不然的話那些軍艦的命運也就只剩下了一個。那就是拆成廢鐵,但是那樣難道就對國社政府有利了?恐怕未必。

畢竟拆軍艦這種行當,未必就有太大的鉆頭——————當然,賺頭肯定還是有那么一些的…

不過那僅僅只是金錢上的賺頭而已。而且也未必很足。

可如果把軍艦贈送出去呢?

要知道現在和后世可不同。在這個時代弱小的國家比比皆是。同樣在這個時代,很大程度上弱小便是一種罪孽。

正因為這個原因,這個時代的國家都比較重視軍備。

暫且不提歐洲時期的軍備競賽,還有美國曾經打造的大白艦隊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龐大造艦計劃——————這個大白艦隊可不是墻上刮的大白啊。

單說早些年南美地區的軍備競賽,巴西、阿根廷還有智力這三個國家。在后世基本上除了足球之外,也沒有什么出名的,更沒有什么特產的,其中最強盛一些的還是巴西。但在世人的眼里也就是一個普通的二流國家而已,至多也就是比一般的二流國家要強上一些。

但是在一些世界性的排名當中。這個國家卻從來都沒有進入過前十名。

尤其是在排列一些國家的軍事能力的時候,這個國家更是一直都處于一種被忽視的狀態當中…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國家,在后世卻擁有著一艘就連許多國家都沒有的航空母艦。而在這個時代更是為了在南美地區與鄰國競爭,而從英國購買了一些戰列艦,其中就連后世那個極為著名的多炮塔神教的圣物,也都是英國人按照巴西人的要求建造的。

除此之外還有日本,日本那邊對于日本普通民眾的壓力幾乎已經是有些變態了。但是日本政府卻始終都沒有停止過這種做法,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無疑就是因為日本政府對于軍備的重視。

明明是一個財政非常緊張的國家,可是日本政府卻同樣擁有一個非常龐大的軍備計劃。甚至在其本身的財政遠遠不如英美的情況下,日本本身還維持著一個非常龐大的,幾乎可以稱之為世界第三強的海軍…

最后還有這次的主角土耳其,就是這么一個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也曾經向英國購買了兩艘戰列艦。其中的一艘就是后來由于金融危機,最重要的是當時橡膠貶值而不得不掛牌出售的多炮塔神教圣物了…

為了購買這艘戰列艦,甚至就連土耳其的小學僧都向政府捐款,可以想象這個國家想要擴充軍備的心了——————也正是因為這樣,當英國人用一些無厘頭的借口無條件的扣押了土耳其人的戰列艦時,土耳其人才會顯得如此的憤怒和惱怒…

最后甚至演變成了土耳其人加入這場戰爭當中的一個誘因…

當然,最后土耳其人的下場顯然是比較凄慘的,整個國家基本上都被給肢解掉了,最后所剩下的也就只有家的那一小塊地方——————不對,應該說比那要大上很多,因為實際上土耳其人真正家的地方,比香港或者說是新加坡這樣的地方也大不了多少。

也不奇怪,既然是家嗎,那么地盤但那果然不可能會太大了。

順帶一提,所謂的大白艦隊,就像剛剛說的一樣自然不可能會是墻壁上刮的大白。大白艦隊是美國海軍歷史上一支作戰艦隊的常用昵稱。在9o7年12月16日至19o9年2月22日的這個期間,大白艦隊依照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命令。完成了環球航行。

大白艦隊分為兩個中隊,由16艘戰列艦以及各種護航艦組成。[1][2]羅斯福希望通過這個艦隊來展示美國快增長的軍事實力和美國藍水海軍的實力。在加強國際條約執行力和保護海外控股的愿望下,美國國會劃撥了資金以建立美國的海上力量。這支海軍部隊一開始僅擁有9o小型船舶。其中過三分之一由木船組成,但它迅成長為包括了新的現代化鋼鐵戰斗船只的艦隊。至于為什么這支艦隊會被稱作大白艦隊,則是因為這些船的船體全都被涂成了白色,因此獲得了‘大白艦隊’的稱號。

當然,就艦隊的規模而言,大白艦隊無疑是非常強悍的,而且整個艦隊也可以說完全是立足于美國強悍的工業上。但是另一方面。隨著英國‘無畏艦’的誕生,可以說剛剛誕生沒多久,美國人的大白艦隊就已經徹底的落伍了。

不過盡管在由無畏號戰列艦引起的‘大炮’革命面前。大白艦隊的主力艦已經過時了,但為他們在海上的行為提供了足以影響未來建設的信息。例如,適航方面,在最平靜的海域之外。艦隊所有主力艦都會進水。這導致隨后的美國戰艦船外傾,干舷增加,噴霧措施減少,以消除錨和突出炮座。

毫無疑問,這些信息都是異常重要的那一種…

和后世不同,如果說后世的國家對于軍備的需求已經算是相對比較理性的話,那么在這么一個混亂的年代,強悍的軍備便是沒一個國家的需求了。尤其是在這種隨意都有可能會生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這點尤其如此。

就好象是后世的冷戰時期一樣,就是因為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結果蘇俄居然硬生生的被美國給拖垮了——————從經濟上。

這也是為什么嚴紹會贊同這次的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關系,同時在擴充軍備的時候盡管看上去瘋狂,可哪怕是財政壓力再怎么大,也沒有想過通過向國內已經成型的那些企業開刀的,這種飲鳩止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畢竟現在國內的經濟展實在是健康的可以,對于嚴紹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更加健康的去展。至于其他的,等到國內的經濟展到了與英美相似的程度再說。

不過就算是到了那個時候,嚴紹會不會開刀子也很難說。

畢竟現在和過去古代的朝代不同,古代那是常年的天災**,而以當時的科技還有生產力顯然是解決不了這些**的。結果就是經常性的會生些農民起義啊什么的,而朝廷肯定是需要錢來鎮壓這些東西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運河啊之類的大規模項目,每年維護一些設施也都需要非常大的一些開支,除此之外還有占據全部都如相當一部分的軍費開支,不去壓榨老百姓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何況除此之外,還需要去喂飽那些遍布全國各地的貪官污吏們。

但是嚴紹這邊卻不同,盡管一些天災**啊之類的事情幾乎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但那些事情比如說缺少糧食之類的,完全可以通過其他各種方式從全國各地,通過鐵路之類的方式運送過去,同時拜托現代制度的福,嚴紹和國社政府也基本上不用擔心農民起義一類的事情…

甚至就算是整個中國都遭遇了天災的話,也完全不需要著急——————好吧,不著急那是不太可能的。

不過和古代相比,國社政府的應對手段顯然要更多一些,那就是完全可以從國外采購量是來緩解國內所面臨的問題。

總而言之,基本上國社政府的花費的確是很大,但是卻不像古代那樣緊巴巴的,剛不像日本那樣有嚴重的自虐傾向,現如今的國社政府在財政上或許緊張,但是卻絕對沒有到了需要向民間的一些民營企業和普通老百姓開刀的地步——————何況目前政府內花錢最多的其實就是一些工程項目,這些項目并不是全部都是必要的。一些完全可以暫時性的停止一下…

也就是說,如果政府覺得自己的財政有些吃力了,完全可以暫時停止掉這些工程。要知道這些工程可是占據了政府開支相當一部分。只要把這部分給暫停了,那么國社政府的財政將會一下子寬裕非常大一部分,當然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國社政府是絕對不會這么做的,畢竟這些設施通常對于國內的經濟建設也會有很大的作用,輕易是不能停的,何況在過去的歲月里面,國社政府也從來都沒有遇到過需要暫停國內項目的時候…

不管怎么說。現在的中國已經算是一個強國,對于那些已經徹底落伍掉的武器裝備并不怎么看的上眼。

但是在這個時代,想要存活下去無疑是比較困難的。中國當然沒有問題,畢竟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再是前清時期那個熊樣了。就算真的生了些什么,至少自保還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但是和中國相比,這個世界上卻有許多國家的處境并不是特別好。這些國家也都基本上是一些小國…

于是。才會生了像巴西那樣的國家,不斷購買新式戰列艦。還有土耳其那邊砸鍋賣鐵也要買軍艦的情況出現。自然也有日本這樣從媳婦熬成婆破的情況生。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既然并不是那種一流的強國,那么這些國家的財政也是比較愁人的。至少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憑著這些國家的經濟,想要自行建造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了。而如果是想要通過購買的方式,對于這些國家來說,似乎壓力也太大了些…

那么這個時候。購買二手軍艦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那么,問題來了。

那就是在近代史上。究竟有沒有過贈送軍艦的事情生。

理論上講,是有的,比如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期間,由于基本上已經斷絕了回國的希望。最終奧匈帝國將一艘駐扎在青島要塞的巡洋艦,連同當時德國人在青島要塞內的一些小型軍艦一起贈送給了國防海軍。

不過那個畢竟是非常時期才出現了的情況,尋常的時候肯定沒有這樣的情況生過。

那么如果國社政府真的打算贈送什么的話,便很有可能會是開天辟地的第一次了。至少是尋常狀態下的第一次——————畢竟就算是當初的英國人,在把從南美幾個國家購買的戰列艦歸還回去的時候,也是要了半價的。

眼下的中國盡管已經成為了一個強國,但是實際上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英法等國相比還是很有差距的。這一點不需要看別的,只需要看看中國和英國還有法國等國家之間的領土究竟有多大差距就可以看的出來。

要知道英國人的海外殖民地幾乎可以稱得上是遍布全世界,法國人雖然稍微差上一些,但是在世界上的相當一部分地區還是擁有著不少的殖民地存在的。

可是中國呢?如今的中國現在卻是光桿司令一個。

而毫無疑問,想要成為一個強國,大國,讓人尊敬的國家,那么就必須要有一些幫襯的存在。

這種說法,在過去的話就叫做屬國,在這個年代就叫做殖民地…

當然,國社政府顯然是沒辦法和人競爭殖民地了,那么就只能是真的找一些能幫襯一些的國家出來,也就是一些還算用的上的盟友。

這其中法國自然是其中的一個選擇,畢竟國社政府和法國人的關系還是很密切的。但是另一個問題也冒出來了,那就是先國社政府和法國人的關系盡管密切,但是法國人畢竟也是這個世界上的強國之一,很多事情上和國社政府的利益畢竟不太可能是一致的。

因此很難說在將來的某個時期,兩個國家究竟會不會生鬧翻了的情況出現——————從某種角度上講,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絕對不小。

畢竟不管怎么說,法國也算是一個強國。除非像是二戰時期的希特勒一樣。把整個法國都變成了傀儡,成為了一個什么維系法國之類的東西,不然的話法國人是絕對不可能會對中國言聽計從的。

也因此。嚴紹主要還是把目光瞄向了那些稍微有些實力,可以在經過了短暫培訓之后,可以揮出作用,而且還擁有進一步培養價值的玩家。

比如說土耳其或者是伊朗這類的…

前不久國社政府向伊朗政府贈送了一些軍艦,盡管都只能算是一些二手的軍艦,卻也一樣讓伊朗人高興不已。因為就算是這些軍艦對于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已經只能算是些廢鐵了。但是對于伊朗政府還有其他的一些政府來說。卻依然是屬于寶貝一級的——————這大概就是價值觀的不同吧,這就好像一個百萬富翁和一個普通的百姓相比一樣。

對于百萬富翁來說,一萬塊錢或許僅僅只是他一天的花銷而已。

但是對于一個普通百姓而言。這一萬塊錢或許已經算是他這輩子所能賺到的所有錢了——————這里指的是這個時代的貨幣單位。

一萬塊,說實在的,即便是對于尋常的符號也不算是少了,但是很明顯。對于普通百姓而言只會更多。

畢竟這個時代的軍人。一個月的軍餉也才1o塊錢,一年就是12o塊,十年就是一千二百塊,一百年也才一萬兩千塊而已。一萬塊,基本上已經相當于一個普通士兵八十多年的收入了。不過毫無疑問的是,絕對不可能會有人干了八十多年的士兵一樣。這就好像一個人的工資,八十多年都沒有漲過差不多…

對于國社政府來說,這些基本上已經該從國防海軍退役的東西。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太大的價值了。但是對于尋常的國家來說這些東西卻是寶貝,不然伊朗人也不可能會這么稀罕了。那么…

如果說,用這些東西來勾搭一下其他國家的話,效果究竟會如何呢?

或許會很棒吧…

國社政府所謂的勾搭,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辦法通過支持的借口,把自己國家所裝備的武器裝備贈送給上述的這些國家,比如說是伊朗啊,土耳其啊這類有些潛力的國家。

基本上在見到了贈送的裝備后,這些國家自然也就會對中國產生一定的好感,這對于國社政府的計劃來講無疑是非常不錯的。

畢竟對于國社政府來講,只要有了這些好感,那么接下來的時候便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等到好感度培養到一定級別的時候,甚至可以直接成為同盟。

如此一來,幫手自然也就有了…

可以說,嚴紹所選擇的那些潛在盟友,基本上都是非常有用處的那一種。

比如說泰國,基本上算是東南亞地區最強的一個國家了吧?至少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如此的——————因為在這個時期的東南亞,除了中國以外也就只剩下一個泰國還算是獨立國家了。

而如果有了泰國政府的幫助,你啊么對于國社政府在東南亞地區的行動絕對會有極大的幫助。

除此之外,伊朗也算上一個。

盡管伊朗的實力稍微差了些,但是有了伊朗的存在,先國社政府可以完全的控制住波斯灣。

毫無疑問,波斯灣的重要性絕對是每個人都清楚的。

此外還有伊朗獨特的位置,這個國家緊挨著印度。而印度對于英國人而言,無異于是心頭肉一般…

基本上只要是選擇對印度下手的話,就算是英國人的脾氣再大也沒用。那么如果說中國與英國翻臉的話,完全可以和在伊朗的軍隊一起夾擊印度,必要的話,甚至可以讓伊朗軍隊也一起上。

除此之外,伊朗位于印度洋上,國社政府在那里挑選兩個海軍基地的話,多多少少也算是有些用處的。

至于土耳其,一方面如果國社政府攻略了土耳其,便意味著國社政府的步伐也算是踏入了地中海的范圍。再者通過土耳其,也可以控制住達達尼爾海峽,尤其是有些令人頭疼的蘇俄。

說到底,國社政府對于蘇俄還是異常的警惕的…

而有了土耳其人的幫忙,對付蘇俄的話,不敢說是萬無一失,但是至少問題已經不是很大了。

除了泰國、伊朗和土耳其之外,國社政府還選擇了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等國。這些國家的實力雖然稍微差上一些,但是和泰國等國相比還是足夠了的,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還有智利等三個國家,盡管戰列艦已經有一部分賣給嚴紹了。

但是,當初在從歐洲購買軍艦的時候,這些國家可不是僅僅只是在歐美購買了戰列艦而已,一些普通的艦只也是完全存在的。比如說普通的驅逐艦、巡洋艦和重巡洋艦等…

憑著這些,巴西等國勉強也可以稱得上是強國之一,踏入了強國的行列。

當然,這里面也還有些操作上的細節。比如說土耳其,如果是贈送別的給伊朗人或者是泰國人,這兩個國家從某種角度上可以說已經是窮慣了,同時也基本上沒有見識過什么好東西。那么在見到國社政府給他們的二手武器裝備后,開心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可是土耳其呢,土耳其和伊朗人還有泰國人就不同了。

要知道不管怎么說,人家也算是最接近于歐洲的國家,在交流上肯定要比這兩個國家方便,見識也算是比較廣的一個了。

何況人家當年也可以說,曾經維持過一支非常龐大的海軍,至少在當時的世界上除了英美這樣的國家之外,嗯,還有日本和法國這樣的海軍之外,土耳其人的海軍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

要知道,當年的多炮塔神教的圣物,都還是阿根廷人弄的呢,雖然是在英國建造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土耳其人可以說算是見過世面的了。這樣的國家,一把每年尋常的小型炮艇或者是巡洋艦等,基本上很難入土耳其人的眼睛。

該如何說呢,即便是已經徹底的落魄了,即便自己國家所擁有的大型軍艦已經所剩無幾,其中的一些甚至是在土耳其的海港內沉沒著。但是和其他的人不同,畢竟土耳其人也算是拉高的旗幟,眼光也是很高的那一種,尋常的軍艦是絕對不可能會讓幼苗有如此的反應…

也因此,尋常情況下必須要動用比較狠的家伙才行。

好在現在的土耳其人已經是徹底的落魄了,當年的那種講究基本上也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也是因為這昂,尋常的東西土耳其人還是瞧得上眼的,如果不是因為這樣的話,恐怕國社政府尤其是嚴紹的那個智囊團也不可能會提出這么一個做法來。

當然,這么做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根據華盛頓條約,除非是在會議上獲得的內容一致通過,不然本來他是絕對不可能會回國內的,但是現在…

簡單些講,除非是在會議上已經講好了的,不然的話,那些額外的軍艦都是需要拆除的,如果不是這樣英國人也不需要拆除掉大量的軍艦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