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八百二十六章 波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二十六章 波斯

第八百二十六章 波斯


更新時間:2014年12月17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正文

目錄: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類別:歷史軍事

在一座似乎和廢墟沒有什么不同的城市里面,大量頭戴安全帽,身上也穿著橙色工作服的工人們,正在開動著挖掘機等設備,清理著城市里面的一些殘骸。?頂?點?小說ww.23w.

說到挖掘機…

那么問題來了…

咳咳,總之就是那樣。

當然,在這座城市里面工作著的,并不僅僅只是挖掘機而已,還有其他大量的機械設備。同樣在這里工作的工人,也沒有一個是年齡低于三十歲以下的,可以看得出來,幾乎全部都是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手。

只不過這些老手們在工作的時候,一個個卻幾乎全部都是小心翼翼的樣子。就好象這里是個雷區一樣,隨便輕易動動身子,便有可能會碰觸到周圍的地雷…

其實從某種角度上講,說著里面是雷區,似乎也沒有什么不對的。

因為在這里工作,的確蘊藏著極大的風險。同樣,這里雖然沒有地雷,但是一些與地雷相似的東西還是有的…

丹東,這座中朝邊境上曾經最大也是最繁華的城市,可以說是東北三省之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之所以會如此,便是因為丹東的地理位置極為特殊,他是與朝鮮交流與貿易最近的一個城市。單憑這一點,便已經可以確立丹東中朝貿易第一城市的地位。

只不過這座曾經十分繁華的城市,在不久前的中朝戰爭當中,卻因為諸多的原因而被當成了棄子。結果在遭遇了長時間的戰火之后。這座城市便徹底的成為了廢墟。

萬幸的是,盡管當時日軍的襲擊非常突然,可是城市內普通平民的傷亡卻并不是很大。不過即便是這樣。那些從丹東撤離的平民,還是失去了他們自己的家園。

并且在長達一年的時間里面,都無法重返故土半步。

即便是現在,在返回了丹東之后,他們也只能暫時先在政府劃分的地區上落腳,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前面曾經提到過的,那些與地雷十分類似的東西——————炮彈。

在戰爭的過程當中。無論是日軍亦或者是國防軍,都曾經投射了大量的彈藥在對方的頭上。可以說整個丹東都化為了戰場。在這場戰爭當中丹東變成了廢墟,而雙方也消耗了海量的彈藥。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這樣的話,到是沒什么。反正打爛了就重建,而且重建的話,或許會因為舊式建筑都被摧毀的關系。反而可以規劃的更好一些…

然而炮彈這種東西。并不是說每一個在落在地上的時候,都是會爆炸的,有些也會化身為啞彈,等著哪天不小心有人碰觸到了再說。

盡管這些炮彈有許多在戰爭當中,因為不斷落下的彈雨帶來的爆炸及振動給跟著被引爆,但是也有那么一些卻是一直都躲藏著。直到某個非常倒霉的人碰上他們為止,眼下便是如此…

在戰爭結束后,大量的平民按耐不住返鄉的情緒。開始通過各種途徑返回丹東。對此國社政府也不好阻攔,反正戰爭基本上也已經快要成為定局。似乎也沒有必要在繼續防范,即便是在難民里面混入了兩個日本間諜,基本上也都是些無關痛癢的事情。

因此對于百姓的返鄉行為,非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干脆予以一定的幫助——————反正當時駐扎在丹東的部隊有很多,閑著也是閑著,到不如出來幫幫老百姓。

自然,這要是在前清或者是在臨時政府時期是難以想象的,但是自從國社政府成立之后,便一直在強調著‘軍民魚水情’和‘人民子弟兵’這么兩種概念。

盡管區區幾年的時間,似乎還改變不了一些前清或是臨時政府時期的一些兵痞作風,但是許多新加入國防軍的新兵們卻已然接受了這種理念。并且在過去的一系列自然災害當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事實上每次發生災難的時候,第一個跑出來的都是國防軍,對于許多的國人來說,出了事情等國防軍過來幫忙,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非常自然的事情。也是因為這個緣故,就連國防軍自己對此都并不怎么抵觸——————在國外,讓軍隊跑去執行救災一類的任務,是比較難以想象的。

誰想到,在幫忙的過程當中,卻有幾個比較冒失的百姓因為碰觸到了一些啞彈,造成了爆炸,結果…

死傷暫且不提,危險到是已經確定了。自那以后,負責重建工作的部隊及工人便開始小心翼翼了起來。甚至就連那些開動挖掘機一類機械車輛的,也都在自己的車輛上面加上了一些鋼板一類的東西。這樣以來,如果碰觸到的啞彈僅僅只是一些較小口徑的炮彈,那么至少他們還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危險。

當然,如此一來重建的進度也被拖慢了很多,尤其是返回故鄉的那些百姓們,更是只能暫時先居住在被國防軍確認為是安全的區域內。幸好對此那些百姓也都很理解,而且國防軍臨時搭建的簡易房里,居住起來也不是特別的困難——————當然,也有一些不怎么理解的,不過駐扎在附近的憲兵,自然會想辦法讓他們理解的。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盡管冬季已經過去,但是隨著春季的到來,問題反而麻煩了許多。畢竟冬天的東北,盡管因為氣溫降低的關系,土地會被凍的非常堅硬,而且四周也都是堆滿了積雪。

但是在拋開這些問題之后,其他的似乎也就沒什么原因了。

反觀春季的話,陰雨綿綿。同時那些原本的積雪融化,也讓原本平坦的土地變得泥濘了起來。

這自然增加了許多施工的負擔,好在這次是為了重建城市。負責重建的工人有許多原本就是丹東的居民,所以對于這件事情他們到是異常的上心。哪怕工作有些辛勞和危險,卻也沒有放在心上。

而另一方面,盡管對于日本來說由于諸多原因,使得他們短時間內無法成規模的償還戰敗賠款,但是小筆的賠款還是拿得出來的。也因此,丹東重建的費用。有一部分是日本人的賠款而來,也減輕了國社政府的一些壓力。

在重建的工地上,一個工人將鏟車開到了一塊已經標識好了是安全的空地上后。用手套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忙碌也一天的時間也是很累的,不過在將車子停好了之后,那個工人卻是從車子上跳了下來,甚至就連車門都不鎖。便朝著旁邊的一個簡易房走去。

在那里。幾個同樣穿著的工人已經坐在了簡易房里面,正端著飯盆,等著前面的廚師給他們盛飯呢——————反正這個城市基本上就是個廢墟,住在這里的不是工人就是難民再不然就是軍人,即便車子隨便停著也不必擔心些什么,畢竟就算有人偷走了,想要賣掉,又能賣到哪里去呢…

這些挖掘機的性能雖然不錯。可靠性也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想要開到隔壁城市卻是絕對不可能的。即便這時的中國已經出現了偷車賊。在這種情況面前也只能死心了。

從簡易房的一個柜子里面取出了自己早晨才剛剛刷好的飯盆,哪個工人端著飯盆來到了食堂的廚師面前,一邊將飯盆遞給廚師,一邊有些閑著無聊的四處看了看。

等到廚師將飯菜都弄好了之后,他才端著飯盆走到了一個空著的位置上坐下。工作了一天之后,他也已經是饑腸轆轆,因此才剛剛坐下,就已經拿起了自己的筷子。

只不過還沒等他開動起來,簡易房外面突然傳來了一陣尖銳的聲音。聽到這樣的聲音,哪怕是在怎么困倦的人,恐怕精神也要為之一震,至少房間里的那些工人們就是如此,而等到他們抬起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時,一陣激昂的音樂已然響起。

國歌,自然是國歌…

盡管坐在周圍的全部都是一些勞累了一天的工人們,但是在聽到了這陣音樂之后,還是忍不住有些熱血沸騰了起來。

等到國歌結束之后,伴隨著另外一陣悅耳的音樂聲,跟著響起的則是一男一女兩個人的聲音。男人的聲音沉穩中帶有一絲磁性,而女人的聲音在悅耳的同時,有帶著一種爽朗。

“各位聽眾大家好,現在是午間新聞…”

新聞廣播,自從國社政府成立之后,許多新鮮的東西開始在中國的土地上出現,這種廣播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自從嚴紹的那次演講結束之后,嚴紹便一直在想著究竟該怎么利用這些設備,而不會讓它們浪費掉,就那么在雨水當中亦或者是倉庫里面生銹和發霉。

之后嚴紹想到了廣播…

不管究竟有多少人不喜歡,但不得不提的是,在后世新聞聯播的確是全國收視率最高的一個節目——————而且還是每天的收視率都是如此,畢竟那可是強制播出的東西。

自然,嚴紹肯定是弄不出來新聞聯播的,但是借著這個時代的技術,弄出一個新聞廣播還是可以的。而且恰好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國人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如何,也省得國人依舊處于蒙昧的狀態,受到一些人的蠱惑或者說是蒙蔽等等。

于是,在嚴紹的主導之下,新聞廣播應運而生。其中的內容到是也挺簡單的,首先就是國外發生的一些重大事情,其實便是國內的一些事情,最后也就是目前國家的發展近況等等…

總而言之,也就是這樣了,好在這個時代的通訊手段也已經有一些了,所以目前對國外的一些消息到也算是比較了解。

另一方面,有了全國廣播,也可以對輿論進行一定程度的控制——————當然,你也可以說是洗腦。但是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他可以讓國內的局勢更加的穩定。

但是這一點。就已經足夠嚴紹支持這么一個機構的誕生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就是,最初的時候政府方面曾經打算找幾個聲音甜美的女播音員來進行廣播播報。對此嚴紹倒是沒什么意見啦,可是最后下面那些人找來的。聲音甜美到是的確甜美,但是卻有些甜美到膩膩歪歪讓人覺得惡心了。

非要說的話,大概就如嚴紹那個時代**廣播里的那些播音員差不多。

在后世的時候,嚴紹在看一些老電影的時候,便一直覺得**的播音員聲音甜美不錯,但是在是太惡心了些。如今這幫老家伙居然又這么推薦,這叫嚴紹如何能忍。

即便嚴紹能忍。那些普通百姓萬一被惡心到了又該怎么辦?

所以嚴紹很果斷的便回絕了那幾個人選,同時自己親自挑選了一男一女兩個人。兩個人的賣相都很不錯,也都很有朝氣。即便是真的到后世的新聞聯播,至少賣相是絕對沒問題的。

同時男的性格非常的沉穩,女的在長得甜美的同時也是非常的爽朗和干練——————嚴紹絕對不會承認,挑選他們兩個的原因是因為這兩個人都是嚴紹的支持者的。

當然。嚴紹也覺得有些奇怪。為什么政府里面的那些家伙,會喜歡挑選那種聲音膩膩歪歪的播音員,難道說這個時代的喜好就是如此?

想到這里,嚴紹便覺得渾身都是雞皮疙瘩。萬幸的是他身邊的家人不是如此,不然的話嚴紹還真覺得有種找根跳繩上吊的沖動。

不管那些聲音膩膩歪歪的播音員,究竟如何的受到政府內一些人的喜歡,至少嚴紹是不喜歡的,他還是喜歡那種聲音沉穩亦或者是爽朗些的。很明顯,嚴紹的喜好很符合人民群眾的喜好。

所以對于嚴紹挑選出來的兩個播音員。百姓們也是極為喜歡的。

與此同時,在聽著今天的新聞廣播開始之后,食堂內的人們也都安靜了下來。在這么一個幾乎是廢墟的城市,對于這些忙碌了一天的人們來說,這也算是一種難得的消遣了。

另一反面,在經過了簡短的沉默之后,廣播中的兩人也開始了今天的新聞。

就如前面說的一樣,目前的廣播內容還是比較簡單的,首先就是國外發生的一些事情。目前因為通訊技術的緣故,所以對國外一些事情的廣播還是比較簡單的,主要就是那幾個主要國家所發生的事情,自然,尋常的一些事情,比如說某某個地區的雞毛蒜皮的小事,肯定是不會登上這個廣播的,能登上來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

比如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英國的一些裁軍措施。諸如減少戰列艦的現役數量,同時把從國外比如說南美地區租借的軍艦還回去——————這里說明一下曾經提到過的事情,當年為了能夠獲得更強的戰力,徹底的壓倒德國人,英國人將南美國家在英國購買的軍艦留了下來,與南美國家達成協議,之后等到戰爭結束了,便把這些戰列艦半價賣了回去。這次英國人用的也是類似的手段。

由于德國這一敵人已經失敗,同時英國自身的財政也極端的危險。現在英國政府已經開始用一些比較低廉的價格,處理那些用不上的艦只——————繼續留著服役,每年所需的費用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到不如干脆退役或者是賣給別人。

甚至于英國還曾經找到過中國,詢問中國是否有興趣購買一些英國人已經用不上的軍艦。對此海軍方面到還真有那么一些人有興趣,不過隨后卻被嚴紹給斷然回絕了。理由也很簡單。因為這個時候中國已經初步擁有了制造戰列艦的能力。

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從英國購買。真要是買回來了,固然,戰斗力可以在短時間內增加,但也算是一種麻煩。畢竟要是從國外買回來了,那國內還需要嗎?又或者說是還需要費力的去自己建造嗎?

無論再哪個時代,都會有一些覺得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混球存在的,尤其是在覺得這些商品簡直就是物美價廉的時候。

卻從來都不去想想,你在得到了一些的同時。是否也失去了一些什么?

尋常的小國,花錢買武器裝備也就算了,但是對于一個大國而言,所需要奉行的卻必須是兩條腿走路的政策。嚴紹當初會從南美購買軍艦,也是因為當時的中國海軍是在是弱的厲害,繼續補充,何況當時的工業水平也不足以建造大型的軍艦。

但是等到造船能力逐漸提高起來之后。嚴紹便徹底的打消了外購的念頭。與其把錢給外國人,到不如把工作崗位留給自己人,就是這么簡單…

廣播里的新聞除了英國的之外。再后來便是蘇俄、北美、南美和中東、近鄰發生的一些事情。因為都僅僅只是簡述,所以這些新聞很快便結束了。緊接著廣播里又說明了一些國內發生的一些事情,比如說國內又有哪個貪官被廉政部和特事局給聯手抓出來了。

亦或者是說哪里的鐵路或是公路通車,哪里又遭到了自然災害。

其中甚至還說明了一下丹東的近況。但談到丹東的重建工作順利的時候。食堂內的工人們頓時都拍手叫好,一些人甚至還打起了口哨聲。

沒錯,盡管工作的很困難,但是這些人卻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重建家園的進展非常順利。

除此之外,再有便是嚴紹那次廣播的一些余波,至少根據播音員的講述,全國百姓對嚴紹都是極為支持的。

而在講述完了國內發生的一些事情之后。緊接著講述的,便是國內的發展近況。這在這個高速發展當中的國家,也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了…

在端起了手中的資料后,廣播室內的女播音員用爽朗的聲音講述著過去的成果。

“………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結束,我國無論是在工業亦或者是農業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其增長速度幾乎可以稱得上是飛躍式的。其中農業方面,我國的糧食種植面積越比建國時期增加了百分之三十,糧食的總產量也增加了一倍半。

糧食產量的增加,帶來了低廉的糧價。可以說,曾經困擾了我國多達數年前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得到了解決。

能夠獲得如此的成果,有賴于在耕種的過程中大量新技術的投入,還有國內農藥及化肥產量的增加。

在國內,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將拖拉機等設備投入到耕種當中,加快了耕種和收獲的效率。使得百姓可以用更少的人,卻完成更多的事情,節約了大量的勞動力。

同時農藥和化肥產量的增加,也使得百姓可以得到更多廉價的相關產品。農藥的作用不言而喻,用于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農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控制、影響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謝、生長、發育、繁殖過程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產物及應用生物技術產生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

過去我國的農業發展,一直受到著蟲害的困擾,尤其是蝗蟲等有害昆蟲,對我國的農業發展產生了不少的影響。但是隨著大量價格低廉的農藥的投入,這種情況已然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除了農藥之外,化肥的作用也極為巨大。土壤中的常量營養元素氮、磷、鉀通常不能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求,需要施用含氮、磷、鉀的化肥來補足。而微量營養元素中除氯在土壤中不缺外,另外幾種營養元素則需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根據根據古希臘傳說,用動物糞便作肥料是大力士赫拉克羅斯首先發現的。赫拉克羅斯是眾神之主宙斯之子,是一個半神半人的英雄,他曾創下12項奇跡,其中之一就是在一天之內把伊利斯國王奧吉阿斯養有300頭牛的牛棚打掃得干干凈凈。他把艾爾菲厄斯河改道,用河水沖走牛糞,沉積在附近的土地上,使農作物獲得了豐收。當然這是神話,但也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意識到糞肥對作物增產的作用。古希臘人還發現舊戰場上生長的作物特別茂盛。從而認識到人和動物的尸體是很有效的肥料。

我國擁有著眾多的人口,想要提高糧食產量來養活所有的國人,只有兩種辦法。一個是提高耕地面積,另外一個則是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目前我國政府所是兩種手段同時使用,目前這兩種方式都帶來了不俗的效果。尤其是西伯利亞及中亞地區的耕地開墾成果非常喜人,但是對于內地的國人來說,農藥及化肥無疑是更加有效的增產手段。目前我國的化肥產量已經達到了較高的產量,隨著這一數字的不斷增加,化肥的價格還會繼續降低。相信等到化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低成本增產物時,我國的糧食產量還將會得到更大的提高…”

就如廣播里說的一樣,隨著大量新技術的投入。中國的糧食產量增加了許多。而且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在過去,中國的糧食種植其實一直都處于一種較為原始的狀態之中,尤其是對農藥和化肥的運用等——————農藥,幾乎從來沒有用過。至于化肥。其產量也是低的可憐。

而這些,毫無疑問都是在農業之中極為基礎的,至少在后世是如此。

除此之外,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通過拖拉機等機械化的方式來進行耕種,盡管這類的數量在全國來看還很少,但也算是一種勢頭。至少在西伯利亞地區及中亞地區,使用這類手段的有很多。

尤其是在西伯利亞,甚至已經開始有人專門經營通過飛機播撒農藥的公司。來為當地的一些農民提供這樣的服務——————用飛機播撒農藥,起效率究竟有多高可想而知。

當然。嚴紹也很清楚農藥和化肥的危害,尤其是農藥,那東西可是有毒的,嚴紹小的時候可沒少宣傳與此有關的東西。但是在這么一個時代,與農藥所帶來的那么一點毒性相比,顯然糧食的產量要更加重要一些,因為這關系到遇到災荒年的時候,會不會餓死人的問題。

這也是時代的選擇,在后世,人們或許還會嫌棄一下,這個糧食是農藥撒過的,但是在這個時代,人們卻沒有嫌棄的資格…

至少對尋常的百姓來說,是沒有的…

何況這個時代,認識到農藥和化肥危害的,恐怕還沒幾個呢…

而對嚴紹來說,當前最重要的也是提高糧食產量,養活五億多人的問題,至于其他的,還是等能讓人吃飽飯之后在考慮吧…

所謂飽暖思淫欲,現在連保暖都還沒有呢,就開始考慮女人的問題,你覺得合適嗎…

除了化肥和農藥之外,還有一點就在于大量建設的基礎設施。公路什么的,或許只是讓百姓們出行變得方便了許多,但是政府在各地,尤其是鄉村修建的一系列水利設施,卻讓百姓們在只要不是特別干旱的時候,已然能夠擁有足夠的水資源來灌溉田地。

這一切的一切,都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樣也讓百姓們深深的感激著嚴紹。

當然,即便是沒有農藥和化肥的問題,糧食產量也一樣會得到極大的增加。畢竟在得到了西伯利亞和中亞之后,嚴紹也就等于是得到了兩大塊的田地。目前唯一需要煩心的,就是該如何把他們開墾出來。

萬幸的是,目前的中國國內,有著太多沒有土地的農民了。弄個幾千萬人北上對于中國來說壓根就不是什么很難的事情,要知道,當年的張作霖自己可就遷移了不知道多少的人到東北去。基本上已經是用火車拉了,最后才能有了現如今的東北。

嚴紹的基礎可比張作霖強多了,而且各方面也都比張作霖更有官方性,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權威,百姓對嚴紹也極為信賴。最重要的是只要北上了,便有大塊的土地贈送,愿意去的人自然有許多,自然也就不必再擔心些什么…

事實上除了上述的兩個地方外,東北也是移民的主要區域之一。

盡管比南方寒冷,但是東北地區和西伯利亞還有中亞比起來。卻要緩和的多了。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地區的土地非常肥沃,雖說是一年一熟。但是肥沃的土地卻讓這里的糧食極為優質…

再加上過去東北的人口一直都很少,自然也就使得這里也成為了移民的主要區域。

當然,移民到這里的話,就不贈送土地了。畢竟東北可不缺人過來,同樣,這里優秀的環境,也讓這里成為了一個主要是以工業為主的地區。

目前如果說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是安徽。尤其是馬鞍山一代的話,那么第二大的工業基地便是東北了。不過安徽之所以能夠超過東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開發的時間夠早。嚴紹在那里投入的心血夠多,實際上東北的環境更加適合發展工業一些,何況那里還有著尚沒有開發出來的油田…

總而言之,只要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還有東北那些尚未開發的耕地。全部被開發出來。基本上滿足目前五億多人口的肚子問題是絕對容易的…

畢竟后世那么多的人,不也滿足了嗎。何況如今中國的人口要遠比后世少的多,最要緊的就是,耕地面積也要比后世多的多——————當然,后世能那個樣子,很大程度上還是要感謝一下袁老的…

除了農業之外,進展最大的便是工業了。

到是一點也不奇怪,畢竟工業可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當中的核心項目。在過去的數年里。如果說嚴紹將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發展上的話,那么工業在其中絕對占據了百分之五十的份額——————剩下的份額。則需要由農業、軍事、經濟、政治和外交等分攤了。

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功,國社政府的工業也得到了極大的進展。首先就是在這個時代代表著一個國家國力的剛忒產業,在國社政府剛剛成立的時候,當時全國的粗鋼產量也在130多萬噸,也就是1913年的時候,而如今卻已經達到了800余萬噸,僅次于次于美國、德國、英國三國,超過了法國、蘇俄、意大利和日本等諸多列強,成為了全球第四大鋼鐵大國。

“除了鋼鐵之外,其他等各個方面,我國的進展也同樣巨大。根據政府工業部的統計,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后,我國的煤產量已經由1914年的1418萬噸,增長到了9830萬噸,同比增長近七倍。鐵礦石的產量從85.9萬噸,增長到了2475萬噸(毛重)。至于汽車產量則從零增加到了世界第一的地步…”

這些,都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之后的成功,鋼鐵自不必說,在原來的歷史上當時全國的粗鋼產量只有5萬多噸而已,當然,后來隨著向山鐵廠的成立,全國的粗鋼產量達到了一百多萬噸。

后來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展開,鞍山等幾個鐵廠相繼成立,而與此同時,嚴紹的向山鐵廠也再次開始了擴建工程。再加上當時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全世界只要是能與戰爭稍微挨上一點邊的資源,基本上都不需要擔心銷路的問題…

更何況當時的中國還在進行著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即便是沒有國外的市場,也可以自行消耗了這些鋼鐵——————當然,整個過程肯定不會輕松就是了…

不管怎么說,正是借著歐戰的東風,使得中國的鋼鐵業在剛剛開始的情況下,至少不需要赤字經營了。

同樣,除了鋼鐵之外,其他方面也都是如此。尤其是在原料方面,比如說每天亦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資源,尤其是金屬資源,這些都是歐洲戰爭過程當中極為需要的。

盡管在后世,賣資源的國家,通常都屬于社會的最低端,當然,賣石油的不算,不過也稱不上是混的有多好。

但是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顯然是沒有挑剔的資格的。何況通過這種方式,也讓中國的各項資源開發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就好象煤炭資源一樣,煤產量由1914年的1418萬噸,增長到了9830萬噸,同比增長近七倍,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據。同樣,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而這些數字的增長,也給中國帶來了極多的就業崗位。至少短時間內嚴紹是不再需要為安排人們的工作問題而感到困擾了。

當然,這類開采類的工作,危險性也是毋庸置疑的。盡管在采用了較多的新技術之后,危險性已經要比從前增加了許多,但即便是這樣,每年依舊可以聽聞一些事故的發生,只是這些就是無法控制的了…

“紡織業方面,國內的紗錠數量也有原來的一百三十多萬枚,增加到了一千零三十八萬枚…”

“可以說,從第一個五年計劃至今,接近七年的時間里,中國已然在近代史上創造了一個奇跡。一個在短短六年多時間里,就將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變成了工業強國的奇跡…”

隨著一個個數據的說出,那個女播音員的聲音也變得漸漸激動了起來。

所謂巾幗不讓須眉,即便是女人當中,也是有一些擁有男子氣概的人物的。甚至有一些,即便是男人也不得不為之低頭,比如說后世的春哥,就是嚴紹也不得不自愧不如的存在。

同樣,女人的愛國情緒,很多時候也未必就比男人少多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個時代的許多女性都懷有深深的愛國。過去的中國貧弱無比,這自然令不少人為之傷感,而隨著大量的新的數字的公布,人們卻是在為之振奮著。

因為在不到七年的時間里,中國便已經成為了一個總體數據上并不會遜色于列強多少的國家。甚至比法國和意大利這樣的老牌強國還要強大,這在許多人看來無疑是不可置信的…

而另一方面,聽著廣播里傳出來的數據,食堂里面的人們卻頓時歡呼了起來。至少對于他們來說,國家的強大與他們是息息相關的。如今聽到了廣播里的內容,食堂內的工人們,一個個的自然是心情變得澎湃了起來…

當然,有些人聽到這類消息會感到激動,可有些人在聽到之后,只會覺得惱火。

至少各國在中國的外交官們在聽到了這番內容之后,一個個心情都變得極為復雜,尤其是那些與中國有矛盾的國家。

而另一方面,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果的公布,新的計劃也開始隨著播音員的口,緩緩的敘述了出來。而她所敘述的,正是剛剛才制定好的第二個五年計劃。

前面已經提到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的核心除了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規模之外,還有就是重點開發西伯利亞、中亞及中東的新領土。

同時在開發的過程當中,也逐漸的把這些地區掌握起來,自然,這些就不是可以直接說出來的了。不過即便是這樣,在聽到了規模宏大的第二個五年計劃之后,聽著新聞廣播的人們還是忍不住浮想翩翩起來…

單憑第一個五年計劃,就已經讓中國成為了僅次于美英德的工業強國,那么在第二個五年計劃之后,是不是就可以直接‘趕英超美’了?

這一點,顯然不止是一個人想到了…

一些人在聽到了新的計劃之后,甚至已經開始呼喊其了萬歲來。

自然,稍微了解一些的人卻清楚,想要憑著兩個五年計劃就超越美國,是絕對沒有可能的。事實上即便是與英國還有德國這樣的老牌工業強國,中國也是有著較為明顯的差距的。

只不過…

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憑著先天的優越條件,只要第二個五年計劃可以順利的成功,那么美國或許不太可能,但是英國和德國卻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未完待續。。)

如果您對《》有什么建議或者評論,請發表個人觀點。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