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七百七十一章 消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七十一章 消息

第七百七十一章 消息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7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正文

正文

在位于平壤的臨時司令部內,高文山和司令部內的參謀們正在緊張的忙碌著。章節更新最快司令部的墻壁上,一張巨大的平壤地圖已經懸掛在了上面。此時平壤城內的局勢,正被詳細的標繪在上面,令人可以對城內的局勢一目了然。

當然,和沙盤比起來,地圖的解讀能力肯定是要差上許多。畢竟地圖根本沒法像沙盤那樣,立體的把一切全部都表達出來。而事實上高文山的手里也的確有平壤的沙盤。

這不奇怪,特事局在平壤忙了這么多年,總要有些收獲才對。再加上平壤雖然是朝鮮北方最大的城市,但是本身其實并不是很大,至少絕對沒有北京和東京等城市大,沙盤什么的,相對也就要簡單了許多…

只不過…

如今至少半個平壤已經被燒成了廢墟,即便手里面有整個城市的沙盤,在這么個情況下恐怕也沒多少參照的價值了,到不如用地圖算了…

“現在城中的情況怎么樣了?”

“七區、十三區和二十一區已經鎮壓完畢,現在就只剩下三十三區和十一區那里還有部分的日軍正在負隅頑抗,不過相信在三個小時之內,就可以徹底結束戰斗…”在一旁,參謀恭聲回答道。

盡管暫時還沒有徹底的占領平壤,但是如今形勢已經非常明顯。連帶著司令部內的氣氛也活躍了很多,尤其是在不久之前,海軍方面已經發來電報。說是滿載著物資的船只已經開始向平壤駛來,這對十七軍上下更是如強心劑一般…

“嗯…”聽到參謀這么說,高文山微微頷首。過了半響后才開口道。“關于炮兵陣地的事情,要盡早弄好,不然如果真的被日本人給封鎖了入海口,事情可就麻煩了…”

“是!請放心,炮兵方面已經開始把手里繳獲的日本重炮用卡車托運過去了,現在他們正在工兵部隊的幫助下,在入海口兩岸的位置上修筑炮兵陣地。如果日本人的艦只真的敢進來的話,絕對可以讓他們有來無回…”這么說的時候,參謀卻是充滿了自信。

盡管現在國防軍所裝備的重炮已經沒有彈藥了。但是從日本人的手里卻繳獲了不少。這些固然無法用在國防軍的炮兵身上,但是用在繳獲的日本火炮上面卻沒有問題。

就像曾經說過的,有一個英國海軍將領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只有瘋子才會和炮臺對轟,眼下也是如此。在戰列艦根本無法駛入入海口的情況下。如果日本人真的敢派艦只駛進來的話。兩側的炮兵部隊,絕對有把握讓進來的日本艦只死無葬身之地!

更何況運送補給的船只也已經開始往平壤開來了,只要補給送到了,國防軍自己的那幾百門火炮便也能重新運用起來,到那時,別說是尋常軍艦了,即便是戰列艦進來了,也可以讓他們討不了好…

見高文山似乎很滿意的樣子。那個參謀長又在一旁輕聲道。“另外還有宇都宮太郎那些人的遺體的事情…”

這么說著,那個參謀長的臉色也有些不太對勁。畢竟當時的場面實在是有些太過駭人。更何況這次死的還全都是日軍的高級軍官,其中就連中將也有兩三個…

只要想到當時的場景,參謀就有一種不寒而栗的感覺。

“他們嗎…”高文山沉默了一下,想到當時的場面,高文山也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說到底,他們畢竟都是些軍人,而且還都是些高級軍官,見到別人如此下場,哪怕是敵對的一方,高文山的心里依舊會覺得有些難受。“先想辦法安置一下他們的遺體吧,至于接下來該怎么辦,看中央那邊怎么說…”

“是!我知道了…”

高文山也微微頷首,而后沒有再多說些什么…

城中的戰斗依舊在繼續著,在絕大部分城中守軍都已經被殲滅的情況下,平壤城中只剩下小部分的日軍還在負隅頑抗。只是解決他們的抵抗,相信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這不奇怪,沒有了司令部的指揮,城中的守軍本來就是各自為戰,根本沒有半點配合可言。再加上高文山他們又是背水一戰,除了向前幾乎沒有別的路可以選擇,這些日本人能擋得住十七軍的進攻才是怪事…

尤其是進入深夜的時候…

本來城中那些還在負隅頑抗的日本人,以為入夜之后,外面的中**隊應該是暫停一下。誰想到他們卻壓根就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尤其是在周圍火光沖天的情況下,城內其實和白天也沒多少區別…

盡管那些日本人就好象絕望的野獸一樣,依然在困獸猶斗,可彼此實力上的差距畢竟還是太大了些,等到第二天天明,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城中的日軍已經徹底被消滅干凈,僅有一小部分的日軍倉皇的從平壤城中逃了出去…

而完全沒有出乎高文山意料的是,等到平壤的戰斗結束時,并沒有抓到多少俘虜,即便是有些也多是傷兵。高文山當然很清楚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日本兵本來就很少有主動投降的,絕大部分的俘虜都是受了上之后才被俘獲的。

另一方面嗎,卻是因為這段時間過的實在是太困難了,令不少士兵對日本人懷恨在心——————反正也已經死了這么多人了,自然也就不必在意多死幾個的問題。何況自從國社政府成立后,政府就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宣傳有關旅順大屠殺等方面的事情,如果說是在十年前,或許還沒有人會在意這種事。因為那個時候的國人除了自己外就沒在意過別的什么的,但是現在舉國上下對日本都充滿了厭惡感。

何況這次的沖突還是日本人挑起來的,如果不是他們的話。十七軍也不會死那么多人。所以在俘獲了一些日本士兵之后,有些部隊就會偷偷的把他們給處決掉,一些較為暴虐的甚至干脆直接把那些被俘的日本兵扔進火海里面。

就像前面說的一樣,反正已經死了這么多的人了,也不在乎多死幾個,而連日來的血戰,也讓十七軍官兵體內殘暴的個性徹底的覺醒了起來。

好在這些人還知道輕重。并沒有在外人的面前做這種事情,所以到也不必擔心會被人發現,至少是被外人給發現了…

國內。盡管發生在朝鮮的戰事其實和普通的民眾沒多少關系,但是國人的心情依舊受到了些許的影響。

說到底,這畢竟是一場和整個國家都息息相關的事情,哪怕是絕大部分的國人更在意柴米油鹽一類的事情。但他們始終還是比較關注這件事情。

而十七軍和三十三軍的危局。也令不少的國人臉上蒙上了一層陰影。

“看報!看報!國防陸軍第十七軍攻陷平壤,擊斃日朝鮮方面軍司令宇都宮太郎以下將官四人,佐官一百三十余人!平壤之圍以解,大總統發布公告稱,中國定將贏得這場沖突的最后勝利…”

“看報!看報!二十一軍直搗長龍,摧毀日本工廠無數,日本損失慘重…”

就在街頭上,百姓的心情多少受到朝鮮戰事的一些影響時。突然有一大群的報童不知道從哪里跑了出來,手里揮舞著最新的消息…

在聽到這個消息后。街上的行人頓時全都轟動了起來,幾乎一個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在不久之前,報紙上的那些專家們還滿是信心的聲稱,被圍困的十七軍還有三十三軍已經撐不了多久了。用不了多久,國社政府自建國以來最大的一場失敗就要降臨。

可現在是怎么回事?這還沒多久功夫呢?怎么十七軍就把平壤給打下來了,究竟是他們聽錯了,還是說今天是愚人節來著…

可也不對啊,現在可是11月呢,愚人節卻是4月份的,怎么也不可能是愚人節的吧?——————或許是因為現如今中國和外界的接觸比較多了,對西洋的一些節日也比較了解了。其中就包括了愚人節這么一個節日,這也是為什么街上的行人在聽到這個消息后,第一個念頭居然是,今天是不是愚人節的一個原因。

畢竟就在不久之前,那些報紙上的專家們,還一個個唉聲嘆氣兼非常有信心的聲稱,十七軍和三十三軍撐不了多久了。國防軍即將面臨自成立以來,最大的一場失敗。

一些比較反對嚴紹的報社,也都開始刊登一些文章,把這次的失敗歸咎于嚴紹的身上,并認為正是由于給予了嚴紹過多的權利,才使得這次的沖突擴大,并最終導致了這場失敗的降臨。

再加上國內一些洋人開辦的報紙——————和過去不同,如今在中國也有不少西方的報紙,而且因為中國對西方所造成的威脅,這些報紙對嚴紹的態度通常都算不上是多友好…

而在十七軍和三十三軍被圍的消息傳回來之后,這些報社更是不停的上竄下跳,忙的不亦樂乎…

這一系列的事情,自然是讓國人心情不爽,但也讓他們在心里默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十七軍和三十三軍這十多萬國防軍,的確是沒多少希望了,他們的被殲滅也幾乎已經成為定局。

現在街上的氣氛之所以略微顯得有些沉默,就是因為他們已經在等消息了。在等十七軍和三十三軍被日本人消滅的消息傳來,誰想到他們等了半天,最后等來的消息居然是這個,這頓時讓他們多少有些…

有些反應不過來了?一些國人更是目瞪口呆的看著在自己的身邊奔跑著的那些報童,聽著他們用極其高興的嗓音在那里叫賣著今天的新聞——————好吧,嚴格的講他們也稱不上是報童。因為隨著國社政府的逐步投入,免費義務教育已經開始在全國范圍推廣。

一些較為偏遠的鄉村也就算了,畢竟即便是后世的那個中國。到了嚴紹穿越過來的年代,也還沒辦法保證所有的適齡兒童能到學校里面去讀書,尤其是在嚴紹穿越前的那十年或是二十年前更是如此…

在嚴紹年紀還小的時候,記得就曾經有看過學校里組織的一場電影,一個非常著名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似乎是叫這個名字吧?

(《一個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劇情片,根據施祥生《天上有個太陽》改編。該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制作一出像紀錄片的電影,故事主題是關于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在該片中張藝謀保留了演員本身的名字。本片獲得十項國際電影獎項,包括金雞獎、圣保羅國際電影節和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故事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一個很小的學生因為家里欠債。不得不到城市里面去打工,而年輕的代課女教師則是孤身一人跑到城市里面,把自己的學生給找回來的故事。因為當時要求女教師代課的老師說過,一個都不能少。故而這部電影的名字也叫一個都不能少…)

哪怕是在后世的那個年代。義務教育的事情都沒能徹底的得到解決,更何況是在嚴紹的這個年代。而且當時國社政府成立的時候,中國的底子可比后來的那個啥開放要薄的多…

所以哪怕教育部方面有蔡元培等大能坐鎮,依舊無法保證偏遠的鄉村地區,所有的孩子都能有書讀,有學上之類的…

不過至少在城市內,蔡元培他們做的很不錯,確保了義務教育的推廣。

大概就在兩年前的時候。包括蔡元培在內的教育部官員,甚至集體跑到了嚴紹這里來。要求嚴紹出臺一項與義務教育有關的法律。

這項法律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給予警察權力,在發現有適齡兒童打工的時候,有權利將他們送到學校里去讀書,而孩子的父母無權阻擾的權利…

盡管嚴紹覺得這么一個要求未免過于偏激了些,但最后他還是點頭同意了,畢竟這也是為了義務教育…

也正因為這樣,即便是在城市里面,原本‘報童’的角色,也逐漸開始被一些年紀較大一些,錯過了上學年紀的‘報童’所取代。

不過認真的講,到了這個時候‘報童’這個職業也開始漸漸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報攤一類的角色。甚至一些比較前衛的報社,連訂報這樣的業務都開通了,甚至都不需要報童們到街上去賣報,已經會有年輕的‘報童’騎著自行車,挨家挨戶的送報去了…

從報童們口中傳出來的消息,幾乎令街上的所有行人都忍不住震驚了起來。但是在瞠目結舌之后,他們卻立刻反應了過來,很快眾人便集中起來圍住了報童,紛紛想要從報童的手中得知詳情,看看究竟消息是不是真的,亦或者僅僅只是一個愚人節的玩笑?

而這,也正是報童們最愿意看到的景象,畢竟他們只有賣的越多,賺到的錢也才能越多。

只是不一會的功夫,報童們手里的報紙便消失一空。大街小巷上到處都是捧著報紙閱讀的,又或者是圍著這些人想要在第一時間得知詳情的人…

不只是國內,隨著勝利消息的傳來,十七軍攻占平壤的消息幾乎傳遍了全世界。那些一直都在等著中國倒霉的人們,全都被這個消息給震驚了,英美等國更是紛紛打探消息,想要知道已經陷入死局的十七軍,最后究竟是怎么攻占平壤的…

不過即便英美想盡了辦法,最后得到的情報也是極為含糊的,僅僅只有中國人動用了新式武器,幾乎差點把平壤燒沒了這一類非常含糊的描述…

燒沒了?這樣的描述自然無法讓英美滿意,可是等到他們想要得到一些更加詳細的情報時,他們卻發現,特事局已經及時的封鎖住了所有的死角…

另一方面,在得知平壤已經被國防軍攻占的消息后,兩翼位置本來還慢吞吞的日軍,也頓時變得瘋狂了起來,攻勢更是變得猶如驚濤駭浪一般…

然而這個時候,三十三軍卻是咬緊牙關死死的守住陣地。

因為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給十七軍爭取時間,爭取足以令十七軍把平壤收拾完的時間——————以平壤現如今的局勢,十七軍和三十三軍想要守住平壤是很困難的,所以他們必須要在平壤的外圍修復一些工事才行,而這就需要三十三軍想辦法多爭取一些時間…

只不過和原來相比,在得知平壤已經攻陷的消息后,三十三軍的將士們明顯有了更多的盼頭,因此盡管日軍的攻勢非常兇猛,卻始終無法突破三十三軍的防線…(未完待續。。)u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