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七百四十章 轉輪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章 轉輪式

第七百四十章 轉輪式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7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章節目錄

既然日軍已經后撤,馮國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很快便下令部隊進行試探性的進攻。其中除了把戰線推進一些之外,也未嘗沒有對日軍進行一些試探的意思——————只要發現在撤退的過程當中日軍有什么破綻,試探性的進攻很快就會變成猛攻…

盡管在指揮能力上無法和蔡鍔、蔣百里相比,但作為曾經中國最著名的將領,馮國璋可是不會放過絲毫機會的。

只不過或許早就已經料到了這點,日軍可以說撤的非常謹慎,幾乎沒有留下絲毫破綻給馮國璋可趁之機。最后除了極少數沒有被通知到又或者是被拖住的小股日軍最終被陸軍殲滅之外,其他的幾乎都撤回了日軍所屬的范圍。

中日雙方,便在這已經被打成廢墟的丹東城內重新對峙起來...

馮國璋自然是想進攻的,尤其是在嚴紹已經放松了限制之后,更是想要在朝鮮獲得一場大勝。這樣他的這個元帥,才能獲得所有人的承認。

只是眼下增援的兵力還在路上,尤其是從山東來的兵力。

本來山東的部隊完全可以走水路,這樣效率是非常高的,但此時此刻中國艦隊和日本艦隊正在大洋之上緊張對峙。深海之下,也暗藏著雙方的潛艇。真要是走水路的話,雖說現在還僅僅只是‘武裝沖突’,雙方還沒有撕破臉面,但誰也不敢保證日本人就真的不會動手了——————盡管這個世界上恐怕很少有規模達到數十萬人之眾的武裝沖突。

因此沒有辦法,無論是在北京的部隊還是在山東的部隊。為了保證安全,就都只能乖乖的走陸路。好在這個時候國內主要的地區都已經通上了鐵路,所以增援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至于宇都宮太郎那邊。其實他才是最希望能狠狠給馮國璋一下子的人,但是現階段中國陸軍的增兵將至,而他卻根本不清楚馮國璋的計劃和布置,自然只有謹慎一些才好。何況他也的確很想來一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樣的手段。

就是在這么一個局面之下,在雙方的兵力都脫離了接觸之后,本來應該是在歐洲戰爭結束之后,已經是地球上最熱鬧的鴨綠江戰場。一時之間居然變得無比寂靜…

只是對于這一點,無論是中國方面、日本方面亦或者是其他國家的觀察家們都可以很清楚的感覺到,一種屬于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寧靜…

不過在仔細的做著準備的同時。馮國璋的心里也有一些惱火。畢竟如果從北京和山東來的增援可以走水路的話,那么他的兵力很快便可以完成集結。而后直接就可以在冬季來臨之前展開對日作戰,只是水路的安全卻始終沒辦法保障。

畢竟沒有任何人敢保證,日本人不會在陸軍走水路的時候趁機進行偷襲…

尤其是日本人的潛艇。根據海軍偵查的結果。很可能有幾艘已經潛入了渤海灣。盡管這個時代的潛艇,能夠在水下活動的時間非常少,通常都是在水面活動,只有在作戰的時候才會潛入到水底,但這也已經足夠令海軍方面感到警惕了。

更何況這個時代的反潛技術還不是非常的實用,在沒有聲納的情況下,如果日本潛艇真的潛入了渤海灣,即便是海軍方面也沒什么特別好的辦法…

潛艇…

當年的龍口灣一役。給日本海軍好好的上了一課,也讓他們頓時明白的潛艇這種水下艦隊的重要性。

因此在龍口灣戰役之后。日本政府很快便從英國引進了相關的一些潛艇技術——————本來日本人也打算買德國潛艇技術的,畢竟中國用的就是德國技術,而且用起來實在是非常不錯,這點日本人真的是深有體會。如果能從德國獲得相關技術,不但可以加強日本在潛艇方面的技術能力,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通過這些技術了解中國潛艇的性能。

只可惜,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爆發,作為英國人的盟友,日本是站在德國的對立面的。其甚至還在戰爭爆發期間對德國在太平洋和亞洲的殖民地出手,這種種原有使得日本只有英國這么一個國家可以選擇…

不過在發展水下艦隊的事情上,日本到是非常的賣力。

幾年的時間里,憑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賺取的利益,很快便組建了一支具有相當規模的潛艇部隊,并因此使得日本成為了在亞洲,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潛艇國家——————盡管在這個時候的亞洲國家中,似乎也就只有中國和日本才有潛艇來著…

和中國的水下艦隊相比,日本的潛艇部隊自然是要弱的可以,但是潛艇本來就不是一種可以片面的以強弱來區分的兵種。如果不是這樣,潛艇也不會被評為小國對抗大國的最佳武器之一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雖說表面上似乎沒什么,可實際上海軍對日本的潛艇部隊非常忌憚。更何況在山東戰役期間,海軍的潛艇部隊曾經擊沉過日本的運兵艦,使得日本海軍顏面大損,陸軍更是損失慘重。

而這件事也一直都讓日本海軍記在心里,時時刻刻的想著要報復回來。

偏偏這一時期的反潛技術還很薄弱,哪怕海軍方面對潛艇的使用已經非常純熟,也不敢保證就真的一點風險也沒有。尤其是如今海軍的主力艦隊現在都在日本海上和日本艦隊進行著對峙,很難抽調出足夠的艦只來保證運輸艦隊的安全…

如果在運送陸軍前往旅順和大連的途中,真的發生了些什么意外的話…

那海軍可就真的是罪人了…

也正因為這樣,陸軍才通過鐵路。而不是走水路前往東北…

好在前面已經說過了,如今國內的鐵路已經把主要地區都連接的差不多了,所以乘坐火車的話。一樣可以直接抵達東北。雖說速度上肯定會慢一些,但也不會慢太多…

在中日兩國的部隊脫離了接觸之后,包括丹東在內的鴨綠江江畔各個戰場,幾乎立時陷入了寂靜當中。然而沒有人會以為這是和平的先兆,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感覺的出這種暴風雨前的寧靜。

這種寧靜,已經說明了接下來戰爭的殘酷性…

事實上在國內,已經有不少報社開始刊登相關的消息。一些軍事評論家們更是在報紙上發表著自己的看法——————隨著中國在對外戰爭的路上節節勝利,連帶著許多國人也開始對戰爭有了一些興趣。

這個時代的國人還是很有商業頭腦的,于是很快便有報社專門開辦了軍事專欄。介紹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戰爭,以及歷史上的一些著名戰役。當然還有對武器裝備等方面的一些點評。

雖說現如今的國內,槍支等的購買依舊是合法的。

可是實際上,絕大部分的國人都此其實都沒多少了解。這其中除了國人的文盲率實在是太高之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槍太貴了,而合法持槍所需的槍證更貴…

一支槍本身就已經價格不菲了,而一個政府頒發的槍證的價格卻幾乎和槍支本身差不多。這時國人的收入雖然也算是比較高的了,但是和動輒數十上百塊錢的槍支相比,始終還是有著很遙遠的距離。

而對尋常的百姓來說,他們顯然也不可能用自己一年甚至是兩年的收入去買一支槍,然后在用同樣的收入辦理槍證——————這時國內的治安相對還是比較不錯的,法律執行的也很嚴格。再加上鄉野間的那些土匪強盜什么的都已經被消滅的差不多了,抓來的人也都被送到西伯利亞或者是其他一些地區去修鐵路了。百姓到是沒什么特殊的理由花錢購買這種昂貴的東西…

不過男人嗎,對槍這種東西始終還是非常喜歡的,所以也有許多人省吃儉用的買槍,在民間甚至還傳出了這樣的流行語——————買車窮三代,攝影,不,是射擊毀一生…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也是一個女權主義上揚的比較厲害的一個時期。許多女性為了證明自己不比男人差,也比較喜歡買槍加入一些射擊俱樂部之類的,因此民間的槍支銷售到也算不得差…

另一方面,前面說過了,為了迎合普通百姓的胃口,許多報紙都專門開辦了一些軍事專欄,講解一些軍事上面的事情。這其中既有一些軍事典故或者是經典戰役,亦或者是當前發生的一些戰事的,還有一些則是武器裝備方面的介紹。

由于這些報社邀請的評論員通常都是一些退役了的軍官亦或者是比較知名的軍事評論家,所以專業性還是有所保證的。

而在點評過了國防軍的許多新裝備后,最近一段時間便曾經有人對榴彈這一東西進行過點評,畢竟這東西的出現的確是非常出彩,尤其是國防軍采用的還是不同于槍榴彈的槍掛式榴彈…

就和前面說的一樣,在單兵榴彈方面,國防軍選擇的是槍掛式榴彈,也就是所謂的槍掛榴彈發射器。也就是將發射筒以某種方式平行固定于步槍或其它步兵武器的身管旁,利用步槍本身或特別附加的瞄準具進行瞄準。這種方式將榴彈發射器和步槍結合為一體從而更加緊湊,由單兵使用和攜帶,通常不占用編制。

至于槍榴彈,也就是槍口發射的榴彈。

從二戰開始,一些主要國家的步槍都可以發射槍榴彈,當時的方法是在步槍槍口安裝一個筒形、桿形或其他結構的發射裝置,填入專用的槍榴彈或者對手榴彈做一定改裝(如增加尾管等),并在步槍槍膛裝填空包彈,用步槍上附加的瞄準具瞄準后擊發,以空包彈產生的火藥氣體推動榴彈飛行。這種發射方式的發射裝置就是槍口型榴彈發射器,通常是以步槍附件的形式配發。槍口式榴彈發射器通常可以使用肩射或迫擊炮式射擊方法。

問題在于。到嚴紹的那個時代時,因為槍口式榴彈發射器由于發射準備繁瑣,反應速度慢。瞄準困難已經很少使用。

然而上述的兩種不管使用起來再怎么方便,畢竟僅僅只是一種增強單兵火力的裝備,有用的確是有用。尤其是在用于毀傷開闊地帶和掩蔽工事內的有生目標方面,為步兵提供了相當不錯的火力支援。而且其還有一定的破甲能力,可以毀傷輕裝甲目標…

自然,后世的那些主戰坦克肯定是拿他們沒轍的,可是現階段的這些雷諾啊一類的坦克。多少還是有些辦法的。即便是國防軍目前裝備的那些個坦克,只要瞄準的是薄弱部隊,也一樣可以造成一定的損傷。

可是對于這種程度的火力強度。國防軍卻始終是有些不太滿意。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國防軍開始考慮研發一種威力要更強一些的裝備。這就是前面曾經說過的榴彈發射器。

好吧,前面說錯了,正確的說應該是兩種榴彈發射器。

當然。單單只是說榴彈發射器的話。這個稱呼未免有些太過含糊,畢竟現階段國防軍所使用的槍掛式榴彈,本質上講也是榴彈發射器的一種。

盡管槍掛式榴彈的確不錯,效力也要比槍榴彈高的多。但是國防軍依舊不是很滿意,因此便新研發了兩種榴彈發射器。

第一種,是轉輪式榴彈發射器…

顧名思義,就是采用了轉輪方式的榴彈發射器。單兵手持,轉輪為六發式。榴彈可以輕易的安裝在轉輪內。彈藥采用的是35mm的榴彈,基本上和國防軍目前所使用的槍掛式榴彈屬于同一口徑。

除此之外。這種武器的有效射程和單兵榴彈差不多,都是400米的距離。

槍掛式榴彈的話,在火力密度方面畢竟還是要差上一些。因此為了彌補這種缺陷,陸軍方面便讓下面的各個兵工企業,開始研制這種類似的新式榴彈發射器,以增強單兵火力的強度——————這也算是深受嚴紹的影響吧,因為在國防軍成立之后,嚴紹除了強調訓練和士氣(精神)的作用之外,尤其強調了裝備的作用。

雖說沒有好的裝備,未必就不是一支好的部隊,沒有好的裝備,未必就不能打勝仗,可是好的裝備卻能讓好的軍隊如虎添翼。

同樣,好的裝備也可以讓部隊在戰斗當中減少無意義的損失…

而在國防軍成立之后的諸多戰斗里,嚴紹所說的這些,也在戰爭當中被證明是正確的…

而這種新的轉輪式榴彈發射器,也的確是能給部隊帶來所需要的火力,尤其是在一些作戰的過程當中需要步兵壓制火力時,這種裝備可以成為非常不錯的步兵支援裝備。

至少在現階段,國防軍對這一裝備還是非常滿意的。

不過…

盡管已經明白了需要的究竟是什么裝備,同時也為這種設計感到滿意。但這畢竟是一種全新的東西,所以到目前為止,這種新裝備還沒有真的設計定型,各個兵工企業所提供的設計,也讓國防軍多少有些眼花繚亂的意思。

固然,在許多裝備方面,雨石集團一直都處于壟斷地位,而國防軍目前裝備的許多裝備也的確都是雨石集團供應的。再加上雨石集團那深厚的背景…

可問題是,其他幾個兵工企業的設計也是非常不錯,畢竟這種裝備的設計還是比較簡單的,只要擁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很難說彼此之間的差距會有多大。

自然,如果考慮到背景的話,國防軍注定是會選擇雨石集團的設計方案。但嚴紹已經說過了,公平競爭,合理競爭,再加上過去通常都是挑選雨石集團設計的武器,這已經引起了一些非議。沒辦法,哪怕雨石的設計的確是最好的,但是在有嚴紹的背景之下,一些心懷不甘的人依舊可以以此為借口進行非議,這種事情是壓制不住的。

而在不明真相的人們看來,這類話也未嘗沒有一些道理…

因此在面對新裝備的抉擇時,國防軍方面也有些覺得頭疼。

盡管各個兵工企業已經把設計方案,還有最初的實物都拿了出來,可是國防軍卻遲遲無法做出選擇。這也導致了目前陸軍方面所擁有的榴彈發射器,就只有現階段的槍掛式榴彈而已。

好在這種裝備的威力很是不錯,到是令國防軍異常欣慰——————順帶一提,這個設計便是雨石兵工提供的。

因為最初在競標的時候,其他集團所提供的方案幾乎全部都是槍榴彈的方式,唯有雨石提供的是非常新穎的槍掛式榴彈。

再加上這種方式的成本雖然偏高,可是作戰效力卻要遠比槍榴彈強出許多。因此陸軍方面也就絲毫沒有遲疑的選擇了雨石的方案。(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