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談

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談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01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當前位置:(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日本東京,許多行人正走到干凈的街道上,一些孩童歡快的跑著,玩著他們怎么也玩不厭的追逐游戲,而他們的大人則是在后面看著,或是一臉笑容的看著,或是略微帶些憂慮,生怕孩子跑的太快會摔在地上——————這種只有七八歲或者是更大一些的孩子,正處于一個怎么跑也跑不累的年紀,然而也正因為這樣,所以這些孩子的平衡能力通常都不怎么樣,稍有不慎,恐怕就會摔在地上,也難怪他們的家長會顯得有些擔心。

不過擔心的也只是他們而已,至少那些穿著和服撒丫子跑的孩子們,并不是很擔心,一旁路過的成年人見到這一幕,臉上也露出了會心的笑容,就好象見到了自己年少時的模樣似的…

一些成年人即便是被小孩子撞到了身體也沒怎么在意,反而是面帶笑容的扶住他們的身子,然后笑著看著他們遠遠跑開。

“年輕真好啊…”

看著越跑越遠的孩子,其中一人笑著道,露出了隱藏著的雪白牙齒。

“是啊…”聽到同伴的話,另一個人也笑了起來,顯然是懷念起自己小時候的樣子。那個時候雖然每天都有課要上,更有寫不完的作業要做,但的確是一個讓人愉快的時光。

不只是他們,其他的一些成年人也在那里感慨著。

如果單看這些的話,恐怕任誰也想不到就在不久之前,這里曾經發生過一場波及了小半個日本的巨大騷亂。

在山東戰役失敗的消息傳回日本后,包括東京在內的許多城市都發生了騷亂,其中尤以東京的騷亂規模最大。對那些縮衣節食供養軍隊,希望軍隊能給他們帶來榮耀與利益的普通日本人來說,這種失敗幾乎是不可饒恕的。

一些激進分子宣揚著報復甚至是擴大戰爭規模,還有許多人則是將失敗的原因歸咎于大隈內閣身上。認為是他們軟弱的聽從了列強的要求,將戰爭限制在山東境內,所以才會讓‘皇軍’遭遇失敗…

認真地講。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畢竟如果不是大隈重信聽從了列強的要求,把戰爭限制在山東境內的話,宮讓那幫潛艇軍官也不可能在龍口灣偷襲成功。

而以當時中國海軍的實力,顯然也絕對不是龍口灣一役前日本海軍的對手。

如果海軍的損失沒有那么大,即便陸上打的再怎么慘,日本也不算是輸的太徹底。而有龐大海軍作為靠山,陸上的那幾萬陸軍也可以安然的撤回本土。

但事情也不能全怪在大隈重信身上。畢竟任誰也想不到潛艇的襲擊能力居然這么強。只是一天的功夫,就可以將一支實力位居世界前五位的海軍重創…

如果大隈重信知道會有這么一個后果的話,就算列強再怎么言辭要求,他也不可能限制海軍的作戰范圍。

騷亂足足持續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而這場騷亂的最終結果就是原首相大隈重信及其內閣的下臺。為了自身的安全問題,大隈重信和他的親信們甚至躲到了深山里去。也難怪他們會這樣,因為戰敗的關系,可是有不少的激進分子揚言要取他們的腦袋。

雖說大隈重信這些政治家幾乎都屬于老謀深算的那一類,但對自己的性命還是比較愛惜的。所以在交位之后,就跑到了深山里面打算暫時躲避一下風頭。

而取代大隈重信的,就是山縣有朋的高足,近代日本最有名的政治家之一。桂太郎。

作為長州藩出身,同時也是陸軍第一長老山縣有朋的掌門弟子,在山縣有朋隱退后的代言人,許多人都以為他會和他的老師一樣,屬于激進派,可實際上…

自從桂太郎上臺后,雖然頒布了多項措施,幫助陸軍和海軍恢復實力。但是對軍部要求的擴軍,桂太郎卻遲遲沒有同意,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

不過桂太郎有山縣有朋這么一個陸軍第一人的支持,所以到也不必擔心這種事情…

反倒是在置后,桂太郎宣布了許多措施,強制性的平息了騷亂,使得那些原本混亂不堪的城市得以重新恢復原有的平靜。

到了現在。恐怕也只有被埋在積雪下面,殘破不堪的街道,還有一些尚未修復的店鋪、路燈、墻壁能夠證實,在不久之前曾經發生過些什么。

然而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可是這些行走在街道上的行人卻并沒有忘記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還有,這件事情究竟是因為什么而發生的…

山縣有朋的宅邸內,山縣有朋正一邊飲著茶,一邊靜靜的聆聽著桂太郎的敘述…

“………目前中國政府已經撥款一千萬,決定先在中國的各個主要城市及縣城推廣義務教育,嚴紹所擁有的雨石集團也捐款三千萬,以示對此的支持,另外根據黑龍會從中國得到的情報,未來三到五年內,中國政府有可能會將義務教育的規模擴大到各個城市周圍的鄉鎮,之

后就是那些鄉鎮周圍的村莊…”

“這么說,中國人也開始推廣義務教育了?”

睜開眼睛,山縣有朋將茶杯放在手心,然后看向桂太郎。

“沒錯。”桂太郎點頭道。“去年嚴紹所擁有的雨石銀行曾經向國社政府貸款一億英鎊,今年因為歐戰的關系,國社政府的財政收入要比預期的高出很多,所以十分順利的就歸還了雨石銀行應該歸還的本息,而嚴紹就是用這部分的支出,從其中拿出一部分來支持義務教育…”

“六年義務教育…”山縣有朋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看來那些中國人也清楚教育的重要性啊…”說到這里,山縣有朋看向了桂太郎。“說起來,我國的教育情況現在如何了?”

雖說被稱作是幕后掌控日本的人物,但山縣有朋畢竟也已經有好幾十歲了,精力上無法和過去相比,自然不可能像年輕時那樣面面俱到,對如今國內的情況,重要一些的還沒什么,次要一些的就不是很清楚了。這也是精力不足的關系。

“自從三十三年,皇國推行義務教育以來,小學入學率已經達到了95,按照文部的統計,再過三到五年,應該可以將入學率提高到99...”

桂太郎并沒有承諾什么100,因為這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的數字。

理論上講。只有每個人都入學,才能稱作是100。但是不要說在這個時代,即便是后世也不敢保證一個國家可以把每個學生都送入學校,所以桂太郎只敢說99個數字,至于100?糊弄下小朋友就好,糊弄眼前這個人?還是不必了吧…

不過就算是這樣。95和99,這依舊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

這點只要想想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國的識字率甚至還不到二十分之一就可以想象。

歷史上的日本,就是在1920年達到的小學99的入學率。雖然理論上說這并不是很徹底,但從實際角度考慮的話,所謂的99其實已經算是100了,何況還要考慮一下許多因為特殊情況而無法入學的孩子。盡管誰也不清楚自啊這個時代,這部分人是否會被算進去…

套用一句話來講,那就是‘不是百分百,勝似百分百’…

與之相比,中國雖然在許多方面已經有了超越,但是在教育方面和日本的差距卻是巨大的。畢竟日本已經基本完成了義務教育,而中國呢?還在執行著所謂的三步走計劃,而且就連第一步都沒能完成。

不過日本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其實也不是一日之功。

早在1871年明治政府推行‘廢藩置縣’,并且包了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后,便設立了文部省,負責管理全國的文化教育事業。

文部省成立后,即著手改革學校制度。1872年頒布《學制》令,開始教育改革的試驗。《學制》由學區、學校、教員、學生和考試、學費等五個部分組成。《學制》決定把全國分為8個大學區,每個大學區設1所大學和32個中學區。每個中學區分成210個小學區,計劃在全國設立53760所小學。由此可以看的出來,日本政府對教育的重視。

不過實際上初期的時候,這部分執行的并不順利。因為當時日本的財政很緊張,執行的并不是義務教育,人民不滿征收過重的教育稅和學費,到處發生搗毀學校事件,《學制》的改革計劃并未全部實現。

話雖如此,但這一部分還是替未來奠定了基礎,從1873年到1878年小學校數和學生人數都增加了2倍多,適齡兒童入學率由28.1上升到41.2,這算是一個比較了不起的成就。

后來在1879年,日本政府又廢除了《學制》,頒布《教育令》。《教育令》是第二次建立國民教育制度的嘗試,其特點是中央政府放寬對地方教育事業的官僚式控制,把教育管理權下放給地方,由各地民眾選出學務委員會來管理學校,兒童接受小學普通教育的時限縮短為16個月,與之前過于僵硬的模式相比,也算是一種進步。

不過后來為了維護天皇制國家主義的國體,向日本人民灌輸“忠君愛國”的國家主義思想。1890年用天皇詔敕的名義頒布了以儒家忠孝仁愛為教育的中心內容,又摻雜了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倫理道德的《教育敕語》。

至于義務教育,則是在1900年才推行的。在1900年日本政府頒布了《小學校修改令》,確定實施4年的義務教育制,進一步推動了普及小學教育。等到了1902年,日本的小學入學率達到了90的地步,到1907年時,日本政府又將這個時間延長到了6年,與嚴紹即將推行的六年義務教育一樣…

“這也就是說,除了軍事、經濟和工業之外,就連教育也要被中國超越了嗎…”

聽完桂太郎的話,山縣有朋有些像是感嘆似的道,然后看了眼桂太郎。“即便如此,你還是堅持原來的意見?”

“沒錯…”桂太郎滿是皺紋的臉變得嚴肅起來。“陸軍的那些家伙根本不了解情況。他們以為單憑大和魂就可以像日俄戰爭時那樣戰勝對手,完全忘了在山東的慘敗,眼下已經是帝國崛起的最后機會,如果因為那些家伙的愚蠢而錯過這個機會的話,那么帝國將再無出頭之日…”

“而且…”說到這里,桂太郎的臉上露出幾許無奈。“即便是動手,難道我們就真的有勝算可言嗎…”

“但如果這么放任中國發展下去的話。憑著中國的資源,帝國恐怕再也沒有超越的機會…”

“未必…”桂太郎搖了搖頭。“認真的算,英國和帝國一樣都屬于島國,而且領土面積同樣不如陸地國家,可是現在的世界霸主是誰?”

現在的世界霸主是誰?這個甚至不需要過多的討論,幾乎人人都知道這個世界的霸主是英國。一個實際領土很少,但是算上殖民地卻很少有國家能超越的超級大國…

“既然英國可以發展成如今的模樣,那為什么帝國就不可以?”露出笑容,桂太郎繼續著自己的努力。“沒錯,單憑現在來看,帝國的發展潛力和速度的確不如中國,可正因為如此。列強才會忌憚中國而非帝國,而且為了制衡中國,列強也會提供給我們許多幫助……………就好象英日同盟那樣,只要搭上這次歐戰的順風車,再有列強的幫助,只要找準機會,帝國未必沒有可能再次超越中國…”

“反倒是現在,眼下列強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歐洲。英法等國舉國之力進行戰爭,如果在這個時候和中國發生沖突的話,列強根本無法提供幫助,我們只能依靠自己來面對中國,如果能贏固然最好,可如果再次失敗的話………這次面對的將會是無底深淵…”

“而且中國的潛力固然要高于帝國,可同樣。中國的問題也要比帝國多的多。就好象黑龍會弄回來的情報那樣,單是義務教育的第一個步驟,就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之后還有兩個步驟要完成。其他方面也一樣如此,有著列強的支持,在漫長的時間里,只要我們找準機會的話,一定能像日清戰爭與庚子事變時那樣,再次將中國打落深淵…”

聽到桂太郎的話,山縣有朋沒有再說些什么,只是點了點頭。

的確,既然英國可以憑著島國的身份成為世界上最強的國家,那為什么同樣是島國的日本便不可以。何況如今日本的情況要遠比英國好的多,在歐洲,雖然英法和其他一些國家是盟友,但是那些大陸國家對英國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抵觸的,而英國呢,也是一直以維護歐洲平衡為己任——————簡單點講,就是做一個合格的攪屎棍,避免歐洲出現統一的可能,如果歐洲統一了,那他這個游離于歐洲大陸之外的國家可就糟糕了。

在英國有些英國人甚至都不認為自己是歐洲人,由此可見一斑。

而亞洲這邊呢?盡管過去列強對日本也有不小的警惕,但是有了中國這么龐然大物的出現,列強原本對日本的警惕已經轉移到了中國身上。

同時如英國這樣的國家,為了執行過去的平衡政策,必然會對日本給予一定的支持。而有了列強的支持,只要日本能夠多忍耐一段時間,未嘗沒有可能發現中國的弱點,即便沒有找到…

有了列強的支持,日本也能發展的較為順利一些…

歷史上二戰結束后的日本,不就是憑著美國的支持,再加上自身的努力,從一個島國外加戰敗國,最終變成了世界經濟第二強國?

當然,現在日本已經變成第三了,但有了英國和日本的例子,依舊證明了即便是資源匱乏的島國,也有能夠崛起的機會。

盡管和那些大陸國家相比,崛起的過程要困難許多,但這畢竟還是有希望的…

而對山縣有朋來說,這其實也不是很重要。作為陸軍的創始人,他當然清楚桂太郎說的很正確,他本來也沒打算反對桂太郎的政策,這次把桂太郎叫來,其實只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

對于山縣有朋來說,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權利不受動搖…

眼下他也看得很明白,單憑日本自己已經不可能是中國的對手了,既然如此,到不如走走其他路線…

“不過你這條路,會走的很艱難,希望你能有所準備…”

決定支持桂太郎后,山縣有朋的眼睛動了動…

桂太郎清楚他的意思,既然決定要走這么一條路,那么國內的壓力還有軍隊的壓力都是需要面對的。在這方面山縣有朋為了自己的權利不可能給予太大的支持,換句話說,在面對這一切時,他就只能依賴自己…

“請放心,我早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說著,桂太郎從原位站了起來,然后朝著外面走去…(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

小提示:按回車[Enter]鍵返回書目,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