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三百三十章 其實我很想把袁世凱暗殺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章 其實我很想把袁世凱暗殺了

第三百三十章 其實我很想把袁世凱暗殺了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08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嚴紹對農民起義者并不敵視,確切的說也沒什么好敵視的。

因為有一種情況是很明顯的,那就是如果百姓安居樂業的話,基本上是不會生農民起義或是這類‘匪亂’的。

也就是說,如果會生這類起義的話,通常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當地的百姓已經快要活不下去了——————而能造成這種問題的原因則會有許多,不過總的來說大部分都和政府有關,因為在大多數的人看來如果政府能妥善處理生的事情,也就不可能會有這類事情生。

嚴紹是從后世來的,后世中國宣揚的是什么主義我們大家都很清楚,何況在后世的時候嚴紹也只是個普通老百姓,從某種角度上講嚴紹和他們也是同一陣線的。

問題是雖說如此,但嚴紹也很清楚,任何一場所謂的‘起義’,如果起義者沒有嚴格的控制能力,他們就真的如官面上所說的那樣是‘匪亂’了,這大概也是為什么中國歷史上的起義那么多,但是最后能以平民之身成為皇帝的只有朱元璋一人的原因。

也正是由于清楚這一點,所以嚴紹才對是否要利用白朗那些人感到遲疑。

就目前而言,國社軍的形勢要比北洋強上一些,并且隨著雙方的損失不斷擴大,國社軍這邊的優勢也會越來越大。

但是北洋那邊也不是白給的,何況在他們的背后還有英國人和日本人幫忙,憑著這兩者的支持………袁世凱至少能再堅持半年的時間,直到手底下的部隊全部拼光為止,而且這還是最好的情況,如果稍微差一些的話,怕是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行。

這個時間勉強算是在嚴紹的接收范圍之內,但如果能再早一些的話,無疑就再好不過了。

就像曾經說過的那樣。嚴紹的最終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之前擊敗袁世凱,這樣嚴紹就可以在沒有后顧之憂的情況下,以手中全部的力量來對抗可能會對青島進犯的日本人。

這個時候的日本人還沒有后世那么瘋,實力也不如后世那么強,如果現在開戰的話,嚴紹有很大把握能夠獲勝。

就算初期失利也沒關系。從某種角度上講這樣恐怕反而更好。

因為以日本人的貪婪,事后肯定會得寸進尺,問題是日本人目前的國力明顯無法支撐像后世那么大規模的侵略,而只要能在本土拖住日本人,只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怕是日本的經濟就要崩潰了。

至于嚴紹這邊?自然,中國的國力也不怎么樣。尤其是在財政收入方面,中國可是很大的,而且到處都是軍閥,就算嚴紹能擊敗北洋,也只不過是擊敗了其中最大的一個而已——————盡管目前來講這個軍閥才是真正的中央政府。

除了北洋這個外,剩下的還有湖北的黎元洪、江蘇的程德全、四川的尹昌衡、湖南的譚延闿、云南的蔡鍔和貴州的唐繼堯,等等等等諸如此類。總數絕不少于1o個,如果算上東北的那幾個怕是要接近2o個。

這么多的軍閥,就算給嚴紹1年的時間怕也平定不了。

所以至少在短時間內,嚴紹是不需要指望這些軍閥能夠心甘情愿的把每年的稅收交上來了,一切都只能慢慢一步一步的來。

然后理所當然的,在明面上新政府的財政將會一直是赤色的。

只是這么看的話,恐怕嚴紹這邊反而比日本人更撐不起。畢竟日本那邊多少也算是個工業化國家了,與之相比中國這邊除了安徽的工業稍微有些規模外。剩下的幾乎都是一片(工業)荒地。

真要是這樣的話,最后也只能選擇歷史上中國的做法,空間換時間,一直拖著日本人,直到對方崩潰為止。不過這么做的話,恐怕中國的經濟也會變得一團糟,而且不是一般的糟。最后就算贏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或者說是驚喜,反正就是那么個意思。

憑著墨西哥的油田,還有汽車公司的巨大收入。嚴紹的全部身家已經過了兩億英鎊——————這個兩億英鎊指的是現金,并沒有算上油田或者是汽車廠還有旗下集團本身的價值,不然的話怕會更高,別的不說,單是那個‘流水裝配線’的專利,只要嚴紹愿意拿出來拍賣,怕是美國那邊或是歐洲那邊就會有數不清的汽車公司集資買下來。

沒辦法,這些年他們可是被嚴紹擠兌的相當厲害了,幾乎每年都有大量的汽車公司倒閉,尤其是美國那邊。如果不是嚴紹的汽車公司所需絕大部分零部件都是從美國購買的,真要針對嚴紹,那些生產零部件的工廠怕就要找華盛頓的麻煩,恐怕現在美國政府已經在想辦法收拾嚴紹了。

現在嗎…

對美國政府來說,收拾了嚴紹,國內的汽車公司固然會滿意,可是向嚴紹提供零部件的工廠呢?如果不想辦法滿足他們的需求,恐怕失業的工人只會更多,而如果傾向于那些工廠,汽車公司那邊又會不滿。

真是怎么做都是錯,最后華盛頓那邊也只能捂住耳朵。

當然,會這么做,嚴紹在過去的努力也起到很大作用,畢竟過去每次美國總統競選的時候嚴紹都壓對了寶,且每次出手都很大方,就算受些照顧也是理所當然的。

兩億多英鎊,這是個什么概念?

一億英鎊就相當于十億五千萬銀元,以此計算,就算把那個多去掉,兩億英鎊也相當于二十一億銀元,要知道在1911年時清廷的財政收入也才四億多銀元,1912年日本的財政收入也只有六億多日元,也就是說這筆錢至少相當于清廷1911年財政收入的五倍,或是1912年日本財政收入的3倍,而如果再把那個多字算上的話。就只少相當于前者的六倍及后者的四倍,如此龐大的資產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這么一大筆財產絕對可以幫助嚴紹徹底拖垮日本人,但是如果那么做的話,對嚴紹來說也沒什么好處。因為真要那么做,就算能把日本這個對手拖垮,嚴紹也會錯過歐戰這個最好的展時機,而如果這么一個時機錯過了的話。下一個時機怕是就要等2o年的時間了——————而且還不知道會不會生…

所以嚴紹必須趕在歐洲那邊打起來前結束,自然,歐洲的那場仗也可能會比歷史上生的提前,但如果這么算的話,下一秒就生戰爭的可能也不是沒有,與其胡思亂想到不如就朝著一個目標走——————1914年的7月28日。

以這個時間為準。提前一天算是嚴紹賺了,完了一天就只能執行B計劃。

順帶一提,就這么把二十多億扔在銀行里吃利息,雖然看起來很爽,但實際上對嚴紹來說這也是件很無奈的事情。

如果把這筆錢投資在國內,那就不叫投資而應該叫壟斷了。到時就算中國的工業能夠提升一個層次,未來的展也會變得畸形起來。所以嚴紹也只能十分謹慎的在鋼鐵、造船廠等民間資本無法輕易涉足的產業上投入。至于輕工業等和民生有關的,就只能等著民間自己慢慢涉足。

而如果對外投資的話,除了可口可樂這類嚴紹知道肯定會賺錢的東西外,他對國外的資本完全不熟悉,根本不知道什么會賺錢,而投資資源的話…

別忘了,現在可是殖民主義的時代,也就是說那些擁有大量資源的地方都是有主的。就算嚴紹想投資。人家愿不愿意賣也是未定的事情,這也是嚴紹錢會砸在手里的另一個原因…

就像在南洋的那些橡膠園,如果不是當時橡膠已經跌的不值一文了,怕嚴紹也不可能那么便宜就買到這些橡膠。

而其他的資源,可就沒那么容易到手了。

當然,嚴紹也沒有真的就想把錢扔在銀行里吃利息,還是在海外買下了一些資產的。只不過和他賺錢的度相比,這點花錢的度就顯得有些不夠看了。

至少,如果嚴紹每年不花出去個幾千萬英鎊,根本就達不到一個收支平衡。很明顯的是。這個世界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了,根本就沒那么多無主之地讓他投資…

不過也是這樣,反到讓嚴紹起了一個念頭…

一個很不錯的念頭…

只是這個念頭在不錯的同時,也讓嚴紹有些遲疑…

因為他不知道這個現在看起來不錯的念頭,在將來究竟會變成什么樣子…

“1年的時間…”心里默默的念了一下這句話。“單憑現在的態勢,想要在短期內擊垮北洋幾乎不可能,如果不生什么意外,比如說袁世凱暴亡之類的事情,就算最快也需要半年的時間,可是如果在袁世凱的背后,尤其是有著京漢鐵路這條至關重要位置的地方生大規模騷亂的話,或許事情會有轉機。”

沒錯,現在白朗的部隊距離京漢鐵路的確是有些距離,而且北洋也不可能不駐守鄭州。

可如果白朗的部隊僅僅只是進行騷擾呢?比如說想辦法把鐵路炸斷什么的,反正他們也只是一些匪軍,只要到處跑來跑去的,就已經算是做出貢獻了。

而以目前北洋的情況,顯然也沒辦法抽出太多的兵力來對付白朗,確切的說如果他真這么做了,反而是嚴紹最樂于看到的。

就目前特事局得到的情報來看,白朗的兵力已經達到3ooo余人,這個數字的話,如果是面對面的來一場,不要說老牌的北洋六鎮,就算隨便抽調出一個部隊來白朗怕也不是對手——————沒錯,他的部隊里的確有很多被遣散的士兵,可別忘了,他對面的那些全都是正規軍。

問題是如果白朗只是跑的話,想要圍剿這支有3ooo多人的隊伍,沒有了一兩萬人顯然是不夠的。

以現在北洋的情況能抽調的出這一兩萬人嗎?答案是不可能,如果他真的抽調出這么多的人出來,交界處那里的國社軍完全可以順勢推過去…

“所以。北洋很可能只能任由白朗的人搗亂,就算袁世凱從后方調兵過來鎮壓白朗,怕是河南那邊也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只是這么做的話,先一點就需要和白朗有所聯系,這點并不難,特事局在河南有相當的人手,完全可以勝任這項工作。問題是后面的事情。如果想要和白朗合作的話,就必須弄清楚雙方的身份。

是合作者,還是上下屬?

如果只是合作者的話,嚴紹只需要向白朗提供武器裝備就可以,如果上下屬的話,嚴紹就必須要擔保白朗他們的安全和未來的前程…

要是嚴紹不知道白朗他們在河南的劣跡。或許他會比較傾向于后者,因為那樣嚴紹對這支部隊的控制力將會加強許多,前者的話畢竟是合作者,很多時候嚴紹根本無法讓這支部隊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比如說,不顧傷亡也要毀掉京漢鐵路什么的…

毀掉京漢鐵路自然是很可惜,可如果只是毀掉河南的一段就沒什么了。因為這東西本來就是可以重建的,現在毀了一個雙線的。將來嚴紹完全可以建一個四線甚至是八線的,而且只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如果只是合作者的話,嚴紹就不可能這么命令白朗了。

不過現在嚴紹也只打算讓白朗做自己的合作者,因為他已經看過那只起義軍在河南的所作所為了。

現在的白朗只是剛剛有些名頭,還沒有像歷史上那樣轉戰數個省份,但是在洗掠多個村縣的過程中卻已經對百姓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現在因為駐軍都在前線的關系,河南腹地空虛,在有嚴紹的支持。白朗絕對可以鬧的比歷史上的大,問題是鬧的越大,老百姓也就越遭殃,真的收納了他們,將來是對他們既往不咎還是嚴格處理?

無論是哪種選擇,怕都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到不如就這么當成是合作者,等到解決完了袁世凱。再轉過來解決這些匪軍。

說到底,或許是有些理想主義吧,嚴紹還是希望自己能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不答應也就算了。如果答應了,實在是辦不到也就算了,如果辦得到,就算想盡辦法也要辦到。

自然,他也知道自己這么做實在是太天真了些,因為政治本身就是陰暗的,而且嚴紹也曉得自己根本無法避開他。可是如果可以,嚴紹還是希望這樣的機會能少一些,這樣不管是過去還是將來,自己的這個團體都能以較為穩固的方式前進。

不然的話,嚴紹現在完全可以以一個很簡單的方式,來解決這場戰爭。

暗殺…

北洋的核心就是袁世凱,也就是說只要解決掉了袁世凱,北洋就會不戰自潰。

自然,袁世凱還有一個兒子,只不過他現在畢竟還不是皇帝,北洋也不是世襲制的。最重要的是袁克定雖然比較有骨氣(華北淪陷后,土肥原賢二籠絡袁克定要他加入華北偽政權,希望借助他的身份對北洋舊部施加些影響。那時他經濟已經很困頓了,但掂量再三后袁克定認為出任固然有了財源,但也不能因此而做漢奸。據說袁克定還登報聲明,表示自己因病對任何事不聞不問,并拒見賓客,后來有人將刊登他聲明的那張報紙裝裱起來,并題詩表彰他的氣節。),可是能力實在是太差了根本壓不住局面,所以只要嚴紹有辦法解決掉袁世凱,那么這場戰爭就可以非常順利的結束。

事實上在過去也有不少人曾經這么提議過,袁世凱的身邊守衛雖然嚴密,但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何況特事局在北京那邊也有不少的人手在,只要想找,總是能找到機會的,而袁世凱顯然不像嚴紹一樣有一輛和坦克差不多結實的汽車…

問題是如果這樣的話,恐怕將來在國內暗殺就成慣例了…

不是有這么一句話嗎?暗殺是對政治最大的詛咒,對外也就算了,畢竟很多時候通過暗殺的手段來收拾國外的對手,這是很簡單的事情,如果不是這樣在二戰的時候協約國和軸心國也不會那么想收拾掉對方的領導者。

可如果對內的時候也這么做,豈不是將來誰都會這么做?

所以看著前線不斷送回來的傷亡報告,雖然嚴紹和許多人一樣都很心疼,但他還是否決了他人的提議——————盡管他自己也很想這么做。

在對外的戰爭當中,他會用所有手段去收拾掉對方的領導者,因為他確信對方也會想收拾掉他。可是在這場內部的戰爭中他卻不會這么做,因為如果每個和他作對的人都要除掉的話,那需要除掉的可就太多了…

所以…

“此例不可開…”

我喜歡這本小說推薦

暫時先看到這里書簽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