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第二百六十三章 庫倫獨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擴張之路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庫倫獨立

第二百六十三章 庫倫獨立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07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擴張之路 


(給力文學網最穩定)

庫倫,并不是現在在內蒙古的那個,而是指外蒙的烏蘭巴托

烏蘭巴托始建于1639年,當時稱“烏爾格”,蒙語為“宮殿”之意,為喀爾喀蒙古“活佛”哲布尊巴一世的駐地“烏爾格”在此后的150年中,游移于附近一帶1778年起,逐漸定居于現址附近,并取名“庫倫”和“大庫倫”,蒙古語為“大寺院”之意

歷史上到了1924年,在所謂的‘蒙古國’成立后,改庫倫為烏蘭巴托,并定為首都,意思是‘紅色英雄城’

基本上最近這兩百年中國被欺負成什么樣是大家都知道的,尤其是到了近代后,蒙古是成了日本和俄國爭奪的一個地區其中外蒙古在19世紀末實際上其實已經成為了俄國的勢力范圍,只是在名義上還歸屬中國罷了到了20世紀初,清廷為了加強對蒙古地區的控制而大規模放墾蒙地和大批設置府廳州縣的結果,使各盟旗不堪重負,遂引起蒙古各階層的普遍不滿和抵制

只是當時清廷還存在,所以蒙古的一些王公還不敢站出來反叛,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了武昌起義爆發

在原本的歷史上,從11年的7月份開始,不滿于清朝對蒙‘政‘的外蒙古部分王公上層與沙俄駐蒙使節多次秘密商談,策劃外蒙古“獨立”,并得到了沙俄政府大量的軍事援助

同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清政府行將瓦解,外蒙古王公上層伺機組成了以杭達多爾濟為首的“臨時總理蒙古國務衙門”不久,又從庫倫附近的各旗動員了數千名蒙古兵丁,用俄國提供的武器武裝起來,正式打出了“獨立”的旗號

然而這次也不知道是否是歷史已經發生了變化,外蒙古并沒有如歷史上那樣在武昌起義后沒多久宣布獨立而是一直到如今的3月份…

在庫倫的大街上,數千已經被俄國人武裝起來的兵丁,高舉著俄國人贈送的武器行走在街道上而在他們身后站著的則是‘臨時總理蒙古國務衙門’的官員

“大人,就是這里了…”

走到一處官邸的大門前后,前面的一個兵丁快步走了回來,對著為首的一名官員道

輕輕的點了點頭,杭達多爾濟看向官邸

這個原本代表著清廷在外蒙統治的辦事處如今已經大門緊閉不過從大門的縫隙往里面看去,還是能看到有幾個人正從門內偷偷的往外面看

“去,把門敲開…”

“好的…”聽到杭達多爾濟的話,為首的那個兵丁十分恭順的道

與此同時在官邸里面,看著外面的蒙古人已經圍上來了,里面的一些人也害怕了起來,其中的幾個是轉身往宅邸里跑去,在正堂里找到了原來的清政府駐庫倫辦事大臣,如今中華民國在庫倫的負責人,三多

這個時候前清的官吏,至少不是滿人,基本上都不會遭到撤換三多是蒙古人自然不會有什么問題再加上外蒙的情況十分特殊所以在清室退位后,三多依然擔任著中華民國在外蒙負責人的身份

真叫這個名字,是蒙古人,蒙古文全名“三多戈”,鐘木依氏漢姓張,字六橋,蒙古族,蒙古正白旗人,浙江杭州駐防旗人,另外這名字實在是有些喜感,還是改成張六橋

“大人,那些蒙古人來了…”

看著手底下人慌亂的樣子,張六橋也嘆了口氣“慌神了…”說完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服飾,張六橋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走,該來的,遲早還是要來的…”

這個時候被杭達多爾濟派出來的兵丁已經敲響了大門,本來里面的人是不打算開門的,但是有了張六橋的命令最后他們還是乖乖的把門打開,然后看著外面的蒙古人闖了進來

“你們大人呢…”

在一眾兵丁的簇擁下走了進來,杭達多爾濟揚聲問道

“本官在這里,不知道親王有何貴干…”

說話間,張六橋從里面走了出來

見到張六橋后,杭達多爾濟也沒多說些什么,只是取出了一份文書,然后遞給了張六橋

接過文書低頭一看,這個文書是專門給他寫的毫不意外的,里面寫著外立的事情,同時要求包括張六橋在內的所有民國官員,在三日之內離開庫倫…

粗略的閱讀一番,張六橋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情緒后看向杭達多爾濟開口道“你知道這意味這什么嗎…”

“當然…”杭達多爾濟毫不示弱的道“這意味著我們蒙古人從此不用再受滿人,也不用再受漢人的欺壓了”

3月22日,‘臨時總理蒙古國務衙門’外交大臣杭達多爾濟向中華民國駐庫倫辦事大臣遞交文書,在庫倫宣布外蒙古‘獨立’,限令滿漢官員三日內離開外蒙古3月28日后,在庫倫舉行了‘大蒙古帝國日光皇帝’哲布尊丹巴活佛‘登極’儀式,以‘共戴’為年號,正式宣布‘大蒙古帝國’成立,并組建蒙古‘獨立’政府

消息傳出后,中外為之嘩然

歷史上由于外蒙是在武昌起義后才獨立的,而那個時候南北正鬧的一團亂,而外蒙的位置又比較偏僻,所以人們也就沒怎么關注外立這件事

一直等到1912年初,科右前旗札薩克郡王烏泰派人到庫倫表示響應其“獨立”的同時請求援助而哲布尊丹巴隨即又封烏泰為“進攻中華民國第一路軍總司令”后,事情才發生了轉變

當時烏泰聯絡哲里木盟的其它各旗進行策劃之后,于1912年8月20日公開發布“東立宣言”,并向洮南、開通、突泉等地發動了軍事進攻科右后旗拉什敏珠爾也隨之起兵,宣布“獨立”

不過當時由于奉天都督趙爾巽征調大批軍隊進剿,烏泰等先后敗逃庫倫,到9月戰事基本結束

自然這個是內蒙的,外蒙的話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沙俄解體,蘇俄獨立后才算搞定

而在這個時期,也不知道是否是發生了什么意外,庫倫的獨立居然是在3月份,也就是在慈湖河戰役告終后才發生的

這時的中國雖然還是很混亂但是局勢多少平穩了些所以在最近一段時間里,中國發生的最大的事情也就是剛剛在慈湖河爆發的慈湖河戰役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外立的消息后傳出來時,頓時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只是除了這些外似乎也沒有別的什么了…

在安慶的莊園里,嚴紹正看著一份有關外立的報紙

這時的特事局規模雖然已經很大,但與之相比,中國只會大,再加上外蒙十分偏僻,就算發生了什么也很難影響到安徽,特事局在外蒙幾乎沒有任何力量存在,所以有關外立的事情,嚴紹也是從報紙上得知的

“外蒙嗎…”坐在椅子上把報紙放在雙腿上后嚴紹用手摩擦著下巴上的胡茬,低頭細細思索著

有關外蒙的事情他記的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后來外立了,別的知道的到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在這個時間段他還真不知道居然有這么回事,沒辦法,誰叫過去他上課的時候一直都沒有認真聽講呢——————話說回來,后世的教科書有講過1911年外立的事嗎?

對于這件事,無論是伊萊諾、卡特琳娜,還是付修明和李良他們態度到是都很一致那就是不用管,也沒法管,畢竟現在嚴紹的實力還很薄弱,雖然有九個師的編制,但九個師現在都是不滿編的,而且除了第一師的那兩個團外,剩下的要么是兵,要么就是些‘前’烏合之眾,用裝備欺負欺負一般的雜牌也就算了,去外蒙的話,碰上普通的蒙古兵丁到還好說,要是俄國人也出面的話…

現如今誰不知道,外蒙敢獨立,純粹是因為有俄國人撐腰?

而且現在袁世凱才是大總統,這種事情正該由他來處理…

對此嚴紹自然也很清楚,而且他也很清楚,就算放著外蒙的事情不管,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沙俄解體后,外蒙幾乎可以兵不血刃的奪回來…

問題是…

第一次世界大戰真的會爆發嗎?

雖說協約國和同盟國已經準備了很多年,但如果沒有薩拉熱窩的那一槍,究竟還給多久這場仗才能爆發真的很難說

也許5年,也許10年,也許20年?又或者干脆就不打了?

如果是那樣的話,嚴紹該怎么辦?

畢竟那場戰爭的導火索,純粹是一個青年、一顆子彈和一個逗比的大公所引起的而在來到這個世界后,嚴紹已經改變了許多事情,這件事不發生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大了…

如果說他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平頭百姓也就算了,但是現在他不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嚴紹無論如何都不能坐視外蒙在外面‘獨立’5、6年的時間…

只是該如何干預這件事呢?軍事干預,嚴紹手底下的人到是不少,但是能派到外蒙的卻沒幾個,別的嗎…

想到這里,嚴紹抬起頭來

“來人…”

“老爺…”幾乎是瞬間,一名下人出現在了嚴紹的身邊

到是沒有意外,嚴紹輕瞥了她一眼后,淡淡的道“去,把付部長和李部長他們給我請來…”

“我這就去辦…”

4月1日,就在外立的電文發出來幾天后,安徽軍政府發電聲討外蒙叛亂分子,同時發電要求北京政府出兵剿滅叛匪,并認為這是中央政府所應該做的事…

嚴紹雖然和同盟會很不對付,但是在這件事上到是挺有共同語言的,所以軍政府的電文剛剛發出去便得到了南京方面的附和…

只不過和安徽相比,南京方面除了希望袁世凱能把外蒙的事情平定外,恐怕也是希望看到袁世凱出丑的樣子…

不過不管怎么說,兩方的電文發出去后,還是得到了諸方的附和

只是一兩天的功夫,全國各省的電文已經向雪花一樣的飛向北京

鐵獅子胡同內,看著剛剛到手的電文袁世凱微胖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

而在他旁邊的一張桌子上至少十厘米厚的電文摞了一層…

外蒙,他自然是想剿的,畢竟他好歹也是堂堂的大總統——————雖然目前還是臨時的

不管怎么說,外蒙的事情于情于理都應該是他辦而且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外蒙距離北京的確不近,但是距離內蒙卻是十分近的,如果發生了什么事情的話,就算袁世凱真的能當上這個大總統,恐怕也是連睡覺都睡不踏實

問題是,錢…

剿匪可是要花錢的,在地圖上從北京到庫倫,你就算拉一條直線也給1000多公里跨越這么長的距離去平叛,要花多少錢可以想象

如今的袁世凱窮的叮當響情況不比南京方面強多少讓他去平叛,這實在是太為難他了…

何況除了在外蒙的叛亂分子外,還有俄國人也參與其中,暫且不提他根本沒能力派兵到外蒙,就算他真的派了萬一碰上了俄國人該怎么辦?

“唉…”把電文放在了桌旁,袁世凱揉了揉腦袋“頭疼啊…”

剿,沒錢剿,不剿,恐怕全國上下都要聲討他這個大總統了…

見到袁世凱現在的這個樣子,站在一旁的其它幾個人也都苦笑起來如果說別的問題他們還能幫的上袁世凱的話,那么這個問題就是實實在在的沒什么辦法了,畢竟錢這東西不可能平白無故的變出來

梁士詒到是有本事,但想要湊齊能讓北洋遠征外蒙的軍費也是不太可能的

不過就在眾人搖頭苦嘆的時候,外面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接著袁世凱和其他人就看到楊士琦一臉倉促的從外面跑了進來…

“杏城,什么事情弄的這樣…”看著從外面跑不進來的楊士琦,袁世凱有些無奈的道

這也就是他的老部下,不然的話他早就訓斥起來了

而聽到袁世凱的話后,楊士琦也顧不得像往常一樣道歉,而是連忙走到袁世凱的面前,將一份電文交給了他

“宮保,這個是安徽剛剛發的電文…”

“安徽?又是那個姓嚴的?”袁世凱可是記得清清楚楚,就是嚴紹那封讓他出面平叛的電文,使得他陷入如今的窘境,所以語氣難免有些不太好“怎么啦,又想給我老頭子出難題?還是想和民黨的那些人一樣讓我難堪?”

“不是…”楊士琦搖頭道,說完又指了指電文“這個是安徽那個嚴都督發的電文,他說只要宮保您愿意出兵,他愿意承擔出兵的全部費用…”

“什么?”聽到楊士琦的話,不止是袁世凱,就連其他人也都吃了一驚袁世凱本人是直接翻開了電文,仔細閱讀起來…

電報上寫的很清楚,嚴紹也曉得北京政府的困難,知道這種情況下讓北京政府出兵實在是件難事,畢竟沒錢嗎…

本來嚴紹是打算自己出兵的,但是安徽革命軍都是些兵,這個時候讓他們到外蒙去平叛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所以嚴紹決定,只要袁世凱愿意出兵,一切的后勤物資將由安徽軍政府一力承擔…

如果可能的話,嚴紹還打算派一個團的兵力過去,幫幫忙,打打下手,多磨練一下畢竟千里長征,這樣的機會可是很難得的,只是暫時還沒有考慮好究竟該派哪支部隊過去…

一句話…

“只要能把外蒙的事情解決了,不管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

其實嚴紹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本來按照正常的理論,他應該是坐視這件事情的發生,或者是借著這次的事情給袁世凱上點眼藥水

反正熟知歷史的他很清楚,只要俄國一垮臺,收回外蒙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問題是如今和歷史的變化太大了,誰知道一戰什么時候會爆發,誰知道蘇俄是否又真的能上臺?如果這一切都沒有發生的話,那將來就算嚴紹能結束軍政階段,想要收回外蒙也要廢一番力氣…

所以收回外蒙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只是安徽革命軍里兵太多,在家門口來兩場也就算了,到千里之外進行遠征的話,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現在在中國,唯一有能力解決外蒙叛亂的,也只有袁世凱的北洋了…

由北洋出兵,嚴紹負責后勤,自然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當然,這么做很容易會造成資敵,不過嚴紹也考慮到了這點,所以打算把全部的東西都換成實物這樣至少能減少一部分這方面的問題,而且和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相比,這種事情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緊張時放松自己,煩惱時安慰自己,開心時別忘了祝福自己!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

節請返回,支持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上一章  |  擴張之路目錄  |  下一章